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总结一例心房颤动射频消融加心耳封堵“一站式”术后迟发性血肿患者的个案护理要点,用于临床护理工作的参考。通过全面的评估患者的基本情况,分析血肿形成原因,给予及时的治疗与个体化护理,并制定“一站式”术后护理常规,有效的提高了护理质量, 降低了各类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增加了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 左心耳封堵 迟发性血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对房及心耳血栓的临床价值。方法:在2021年12月到2022年12月期间,选择50例体检健康人员为对照组,50例心房颤动患者为观察组,两组均进行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并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LA容积高于对照组,LAA - EF 值低于对照组,SEC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对房及心耳血栓的临床价值较高,有助于判断患者情况。

  • 标签: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 左房 左心耳血栓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评估长期透析的终末期肾病合并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行心耳封堵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地选取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2017年3月至2021年3月房颤合并终末期肾病长期透析并接受心耳封堵术治疗的患者6例,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心律失常类型、卒中及出血评分、持续透析时间等基线临床数据。4例患者行心耳封堵术,2例患者同期行房颤导管消融。记录围术期治疗情况及严重并发症。术后45或60 d复查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术后3、6、12个月进行常规电话或门诊随访,此后每6个月随访1次,分析随访期间患者血栓栓塞、大出血事件发生率及生存情况。结果纳入的6例患者年龄(66.7±17.0)岁,男性5例(5/6),阵发性房颤4例(4/6),持续性房颤2例(2/6),CHA2DS2-VASc评分为(4.8±1.5)分,HAS-BLED评分为(3.5±1.4)分,持续透析2.6(1.1,8.3)年。6例患者均成功置入Watchman封堵器,围术期均未发生血栓栓塞或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术后45或60 d复查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均未见封堵器相关血栓形成及残余分流。随访22.0(12.0,32.0)个月,无血栓栓塞或大出血事件发生,1例患者出现皮下出血。2例患者死亡,1例术后32个月猝死,1例术后32个月死于心力衰竭。结论长期透析的终末期肾病合并房颤的患者行心耳封堵术预防血栓栓塞可能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但该结论尚需进一步更大样本量的研究证实。

  • 标签: 心房颤动 左心耳封堵术 透析 出血 血栓栓塞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评估成年卵圆孔未闭(PFO)伴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心耳联合PFO封堵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横断面研究。入选2017年6月至2020年10月在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周浦医院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确诊的7例房颤合并PFO患者,收集年龄、性别、病史等基本资料。根据未闭卵圆孔大小、心耳口宽度和深度选择相应的房间隔缺损或PFO封堵器及心耳封堵器。4例患者心耳封堵同时行PFO封堵;2例患者在房颤冷冻消融联合心耳封堵一站式手术时行PFO封堵;1例患者一站式术后反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10周后行择期PFO封堵。所有患者术后持续口服抗凝药物。术后8~12周复查TEE,如果形成封堵器械相关血栓,调整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后6个月复查TEE。1、3、6、12、24个月门诊复诊及电话随访,记录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7例房颤患者中男性2例,年龄(68.0±9.4)岁,3例有反复脑梗死及TIA发作病史,卵圆孔大小为(3.5±0.8)mm。3例患者置入Watchman心耳封堵器(分别为30、30、33 mm)及房间隔缺损封堵器(分别为8、9、16 mm),2例置入LAmbre心耳封堵器(分别为34/38 mm、18/32 mm)及PFO封堵器(分别为PF1825、PF2525),2例置入LACbes心耳封堵器(分别为24、28 mm)及PFO封堵器(分别为PF2525、PF1825)。术后随访12(11,24)个月,复查TEE显示所有患者心耳与房间隔缺损或PFO封堵器位置正常,1例发生封堵器相关血栓,调整抗凝治疗方案,6个月后TEE复查显示封堵器械相关血栓消失。所有房颤患者随访期间均未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结论对于房颤合并PFO行心耳联合PFO封堵可能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标签: 心房颤动 卵圆孔未闭封堵 左心耳封堵 消融治疗
  • 简介:摘要作为缺血性卒中的一种重要原因,心房颤动与心房异常密切相关。然而,目前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心房、心耳与缺血性卒中的关系仍然存在着争议。现主要针对伴有心房颤动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围绕心房及心耳的大小、形态、功能与缺血性卒中的发生、分类、严重程度以及预后的关系进行综述,以期在临床上更好地识别和预防心房颤动相关性卒中以及评估心房颤动相关性卒中的预后。

  • 标签: 卒中 脑缺血 心房颤动 心房 心耳 危险因素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单次手术中进行导管消融和心耳封堵术的心房颤动(房颤)一站式治疗的可行性和围术期安全性。方法该研究为观察性研究。连续入选2017年3月至2019年5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收治的症状性、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在单次手术中进行房颤消融和Watchman心耳封堵术的一站式治疗。评估患者的基线特征、手术成功率和围术期严重不良事件。结果共纳入358例房颤患者,男性189例(52.8%),年龄(69.0±8.0)岁,其中阵发性房颤162例(45.3%),持续或长程持续性房颤196例(54.7%),CHA2DS2-VASc评分(3.2±1.5)分,HAS-BLED评分(2.4±1.1)分。其中350例(97.8%)为先消融后封堵,8例(2.2%)为先封堵后消融;射频消融353例(98.6%),冷冻消融5例(1.4%)。所有患者成功完成肺静脉隔离,其中180例(50.3%)患者附加线性消融和/或基质改良。Watchman心耳封堵器置入成功率为100%(358/358)。围术期严重不良事件共14例(3.9%)。其中操作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12例(3.4%),包括6例(1.7%)心包积液、1例(0.3%)卒中和5例(1.4%)血管穿刺并发症;2例(0.6%)患者发生急性心衰竭;无大出血和死亡事件发生。结论对症状性、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导管消融联合心耳封堵的一站式治疗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围术期安全性。

  • 标签: 心房颤动 卒中 导管消融术 左心耳封堵 一站式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评估射频消融术联合心耳封堵术心房颤动一站式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及满意度。方法:选取37例接受射频消融术联合心耳封堵术治疗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对两组患者在术前和术后3个月进行心功能指标测评。结果:术后3个月,试验组LVEF、LVEDD、LVESD均显著优于参照组。结论:射频消融术联合心耳封堵术心房颤动一站式治疗在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及降低术后并发症方面均具有良好效果,应用于围手术期护理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射频消融术 左心耳封堵术 心房颤动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耳容积与心房颤动(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关系。 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于绵阳市中心医院心内科首次成功接受射频消融治疗的185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术前通过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测量患者心耳容积。术后随访12个月评估患者房颤是否复发。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选取评估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心耳容积的最佳预测值。 结果随访期间48例(25.9%)患者房颤复发。房颤复发组患者的心耳容积显著大于未复发组[(11.9±4.3)ml比(9.7±3.6)ml,t=-3.262,P=0.002]。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心耳容积(OR=1.180,95%CI:1.024~1.360,P=0.022)与房内径、持续性房颤同为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心耳容积>9.85 ml为最佳预测值(灵敏度72.9%,特异度59.9%)。在持续性房颤患者中,单因素分析显示心耳容积(OR=1.141,95%CI:1.006~1.293,P=0.039)与房颤术后复发相关。在阵发性房颤患者中,心耳容积与房颤术后复发无明显关联。 结论心耳容积对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可作为评估房颤术后复发及术前筛选适宜患者的新指标。

  • 标签: 左心耳容积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术 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心耳形态与脑卒中发生的关系。方法:入选NVAF患者218例,记录患者相关病史资料及辅查结果,将患者分为复杂型心耳组和单纯型心耳组,分析脑卒中与心耳形态及各个潜在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复杂型心耳组CHA2DS2-VASc评分、脑卒中/TIA/TE发生率显著高于单纯型心耳组(P

  • 标签: 非瓣膜性房颤 左心耳结构 脑卒中
  • 简介:摘要心房颤动患者的心房/心耳更容易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导致的脑卒中是患者致残及致死的重要原因。及时发现心房/心耳血栓(LAT/LAAT),强化抗凝可以明显改善患者预后。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是发现LAT/LAAT的金标准,作为半侵入的检查势必给患者带来不适感。了解其他易获得的指标与LAT/LAAT的相关性就显得至关重要。

  • 标签: 心房颤动 左心耳 左心房血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提高持续性心房颤动的介入治疗成功率是亟待解决的难题。近年发现,心耳不只是心腔内血栓形成的常见部位,更参与了心房颤动的触发与维持,因此对心耳实施电隔离成为持续性心房颤动治疗的新策略之一。本文将从心耳参与心房颤动的理论基础、心耳电隔离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心耳电隔离联合心耳封堵术以及术后抗凝策略等方面展开综述。

  • 标签: 心房颤动 左心耳电隔离 左心耳封堵 射频消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1例患儿在胎儿期诊断为巨大心耳憩室,未予特殊处理,接受产前-产后一体化随访,无血栓形成、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经超声心动图及心脏大血管CT成像评估,1岁时采取非体外循环下行手术切除治疗,手术过程顺利。儿童巨大心耳憩室诊断明确后应早期手术切除,憩室基底部较窄者可避免体外循环下手术。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一站式护理”在心耳介入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80 例 心耳介入手术患者 自愿参与,随机分成对照组( 40 例 )、观察组( 40 例 ),比较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两组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P < 0.05 )。 结论 :为心耳介入手术患者应用一站式护理,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显著。

  • 标签: 一站式护理 左心耳介入手术 护理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CHA2DS2-VASc评分与射频消融术前心房颤动患者心房(leftatrium,LA)/心耳(leftatrialap-pendage,LAA)发生血栓事件的关系。方法根据术前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将接受射频消融术的心房颤动患者分为LA/LAA血栓形成组(n=21)与血栓未形成组(n=21),对照分析CHA2DS2-VASc及CHADS2评分对血栓事件的预测价值。结果血栓形成组21例(3.8%)患者血栓均位于LAA,低危组(0分)、中危组(1分)、高危组(≥2分)间,LA/LAA血栓事件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3分患者血栓形成明显多于<2分(P<0.01)。血栓形成组CHA2DS2-VASc评分、CHADS2评分、心房内径(LAD)显著高于血栓未形成组外,其余临床因素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AD、CHA2DS2-VASc评分是LA/LAA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OR=0.81、0.89,P<0.05)。结论无论CHA2DS2-VASc评分的高低,所有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前均需接受食管超声心动图探查,LAD越大、CHA2DS2-VASc评分越高,LA/LAA血栓事件发生可能性越高。

  • 标签: CHA2 DS2-VASc评分 心房颤动 非瓣膜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射血分数结合静息心率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心耳/心房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的184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依据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分为心耳/心房血栓组和无血栓组,比较其临床基本资料、相关实验室指标及经胸超声心动图参数,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心耳/心房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对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射血分数、静息心率、D-二聚体、CHA2DS2-VASC评分是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射血分数与静息心率联合预测血栓形成AUC 为 0.834,95%CI为(0.732,0.936),灵敏度为83.6% ,特异度为75.86%,结论:射血分数与静息心率结合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心房血栓/心耳血栓形成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 标签: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 射血分数 静息心率 左心耳血栓 左心房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 对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心耳容积和功能应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评估的价值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本院在2020年11月至2022年11月期间收治的54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为样本,记作研究组,并选择同期56例在本院就诊的其他心血管疾病患者,记作对照组。为所有入组患者做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比两组患者各项指标,验证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的价值。结果 研究组LAEF、LAVmax和LAVmin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LAAEF水平低于对照组,LAAVmax和LAAVmin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LAA-VCR、LAA-PEV和LAAEI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评估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心耳容积和功能价值显著,值得作为主要诊断方式进一步推广。

  • 标签: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 非瓣膜性房颤 左心耳容积 左心耳功能 左心耳血流动力学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