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旨在评价心耳封堵器(LEFTEAR)用于长期口服抗凝治疗禁忌或抗凝治疗后仍有脑卒中风险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进行心耳封堵术(LAA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前瞻性纳入全国9家医院共计200例拟行LAAC的房颤患者。2018年8月至2019年10月顺利完成200例入组。患者年龄(68±8.7)岁,年龄范围38~89岁,男112例(56%),CHA2DS2-VASc评分(3.5±1.44)分,HAS-BLED评分(2.5±1.18)分。入组患者均植入新型盘式封堵器LEFTEAR。心耳成功封堵标准是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评价封堵周边无或少量残余分流(PDL≤3 mm)。以术后12个月内的复合终点事件(出血性/缺血性脑卒中、系统性栓塞、心脏性/不明原因死亡)为主要有效性指标,以术后12个月内的严重不良事件(SAE)为安全性指标。结果196例患者植入封堵器,余4例未予植入(1例发现心耳开口>35 mm,1例尝试封堵失败后放弃,2例完成房颤消融后尝试行LAAC出现心脏压塞)。其中房颤一站式手术(消融联合LAAC)133例。截至2019年12月31日,平均随访6(4,11)个月。围术期和随访期均无主要复合终点事件发生。SAE均发生在一站式手术患者中,心脏压塞7例,封堵器脱落或明显移位3例。其中9例发生在围术期,心脏压塞6例,仅2例需要行急诊外科手术;封堵器脱落或明显移位3例。即刻成功率达到100%,其中178例未见残余分流。累计完成153例随访(79.7%,153/192)已经完成至少1次TEE检查患者中,心耳成功封堵率为98.7%(151/153),未见封堵器表面血栓形成。结论应用新型盘式封堵器(LEFTEAR)行心耳封堵术,总体较有效和安全。房颤消融联合心耳封堵的一站式术式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心房颤动 左心耳封堵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旨在评估采取心耳封堵术治疗的患者辅以预见性护理对于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病例搜集时间为2022年1月~2023年8月,入组对象均择期采取心耳封堵术治疗,抽检样本共计6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心功能水平。结果:观察组心功能水平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测定数值为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耳封堵术患者辅以预见性护理有利于预防并发症发生,可促进心功能水平恢复,值得借鉴。

  • 标签: 预见性护理干预 左心耳封堵术 并发症发生率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心房纤颤(简称房颤)是心源性卒中最常见的原因,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口服抗凝治疗药物以预防血栓形成。对于存在抗凝禁忌、抗凝不耐受或抗凝后仍反复发生栓塞事件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经皮心耳封堵术是一种预防血栓栓塞的有效替代疗法。本文综述了房颤患者应用几种不同左心耳封堵装置的手术安全性,并比较其术后出现卒中的风险。

  • 标签: 心房颤动 左心耳封堵术 封堵装置 卒中
  • 简介:摘要心房纤颤(简称房颤)是心源性卒中最常见的原因,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口服抗凝治疗药物以预防血栓形成。对于存在抗凝禁忌、抗凝不耐受或抗凝后仍反复发生栓塞事件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经皮心耳封堵术是一种预防血栓栓塞的有效替代疗法。本文综述了房颤患者应用几种不同左心耳封堵装置的手术安全性,并比较其术后出现卒中的风险。

  • 标签: 心房颤动 左心耳封堵术 封堵装置 卒中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了行经皮心耳封堵术(LACC)预防心房颤动患者血栓栓塞事件的研究依据及临床应用结果。鉴于其临床应用结果具有安全性、有效性,故提出应进一步科学推广其应用。同时,针对目前已获知的研究信息中尚有若干未知,也提出了后续应进一步深化研究的若干问题。

  • 标签: 心房颤动 左心耳封堵 栓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射频消融联合心耳封堵:心房颤动一站式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于本院收治的42例心房颤动行射频消融联合心耳封堵一站式治疗的患者,按照护理干预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23例),观察组采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19例),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射频消融术 左心耳封堵术 心房颤动 一站式治疗 围手术期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观察心房颤动脑卒中患者行经皮心耳封堵术治疗时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2020.4-2021.10,选取90例心房颤动脑卒中患者进行研究,经抽签法分组,对照组45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5例行综合护理。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率2.22%小于对照组15.56%(P<0.05)。观察组五项护理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房颤动脑卒中患者行经皮心耳封堵术期间实施综合护理,可减少并发症,提升护理依从性。

  • 标签: 心房颤动脑卒中 经皮左心耳封堵术 围手术期 术后并发症率 护理依从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心耳封堵术的护理中应用预见性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和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本次选2023年2月-2024年1月,我院行心耳封堵术治疗的房颤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以电脑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平分为2组,分别为对照组(常规护理,36例)和观察组(预见性护理,36例);研究指标包括护理效果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和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预见性护理服务应用于行心耳封堵术患者的护理中,可以提升护理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左心耳封堵术 护理效果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心腔内超声心动图(ICE)模拟传统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各角度影像并替代TEE进行心房颤动(房颤)射频消融联合心耳封堵手术(一站式)的新术式——XR-Star术式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顺序入选2018年4月至2021年4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内一科接受一站式手术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应用倾向性评分进行1∶2匹配,分别接受XR-Star术式(ICE组)和传统的TEE辅助方式(TEE组)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参数(如手术时间、曝光量等)及术后1年随访中残余分流(PDL)、封堵器相关血栓、封堵器移位及复发等情况的差异。结果共纳入165例患者,其中ICE组46例,年龄(63.70±7.16)岁,男26例;TEE组92例,年龄(63.27±7.81)岁,男49例。①两组患者首次选伞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4.78%对91.30%,P=0.284)。②与TEE组相比,ICE组的总手术时间[(160.62±23.20) min对(177.72±19.53) min,P<0.001],总曝光量[(172.84±46.49) mGy对(253.98±99.76) mGy,P<0.001]、封堵时间[(36.03±11.37) min对(47.60±15.56) min,P=0.001]、封堵曝光量[(124.85±41.01) mGy对(198.83±84.57) mGy,P<0.001]、造影剂用量[(100.00±26.52) ml对(152.26±49.70) ml,P<0.001]均明显低于TEE组。③与术前TEE各个角度测量值相比,术中ICE测量心耳开口在135°较大[(21.32±3.42) mm对(19.26±4.01) mm,P=0.027]。ICE 135°与透视下心耳测量值显著相关(Person相关系数r=0.83,双尾检验P<0.000 1)。④PDL发生率,两组在封堵后即刻及术后3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87%对14.13%,P=0.592;19.56%对22.83%,P=0.661);术后3个月ICE组有1例存在3 mm PDL,TEE组有3例存在(3.2±0.3) mm PDL;术后1年ICE组PDL下降至1.8 mm,TEE组仍有1例存在3 mm PDL。⑤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心包积液、脑卒中、大出血、器械脱位等严重并发症,TEE组1例患者发现器械相关血栓。结论基于XR-Star术式ICE引导下的一站式手术是安全有效的,与传统TEE相比可以明显减少手术时间、曝光量,其心耳开口测量结果与透视下测量结果高度相关,术后残余分流方面无明显差异。

  • 标签: 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 左心耳封堵 经食管超声心电图 心腔内超声心动图
  • 简介:   摘要:目的 探究房颤射频消融+心耳封堵一站式治疗应用循证护理预防并发症的效果。方法 选取74例需要进行房颤射频消融+心耳封堵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每组37例。结果 术后3个月,试验组LVEF升高明显,LVEDD和LVESD降低明显,且显著优于参照组(P<0.01)。结论 应用房颤射频消融+心耳封堵一站式治疗结合循证护理,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并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房颤射频消融+左心耳封堵一站式治疗 循证护理 并发症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评估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行心耳封堵术(LAAC)后植入Watchman封堵器与二尖瓣装置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行LAAC(植入Watchman封堵器)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29例[男性20例,女性9例,年龄(69.55±10.06)岁,且于术后60 d行经食管二维、三维超声心动图(2D、3D-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2DTEE、3DTEE)随访]。术前及术后均常规采集2DTEE、3DTEE图像。应用Philips QLab13软件内置MVA模式脱机分析二尖瓣装置定量参数,并进行术前与术后60 d比较分析封堵器压缩比与术前术后有变化的二尖瓣定量参数的联系。结果①29例患者术后二尖瓣瓣环前外侧至后内侧径(AL-PM)、瓣环周长(3DAC)、瓣环二维面积(2DAA)、瓣环三维面积(3DAA)、瓣叶穹窿容积(TnV)、瓣叶穹窿下投影面积(TnA)、瓣叶联合处直径(CD)较术前显著减低,瓣环球形指数(SPI)较术前显著增加(均P<0.05)。②29例患者术前术后有变化的二尖瓣定量参数中瓣叶TnV与术后封堵器压缩比呈正相关(r=0.403,P=0.030);瓣环AL-PM、瓣环SPI、3DAC、2DAA、3DAA、瓣叶TnA、瓣叶CD与术后封堵器压缩比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结论3DTEE能够准确评估Watchman封堵器对二尖瓣装置形态的影响。心耳Watchman封堵器植入导致二尖瓣三维结构扁平化,瓣环左右径及瓣环面积变小。术前TnV越大的二尖瓣装置越容易与封堵器相互影响,且与封堵器压缩比有关。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经食管 左心耳封堵术 Watchman封堵器 二尖瓣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耳封堵术治疗心房颤动脑卒中患者接受整体性护理的临床效果及对并发症的预防。方法选取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2017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心耳封堵术治疗心房颤动脑卒中患者96例。分为传统护理组(48例)和整体性护理组(48例)。传统护理组予以传统常规临床护理,整体性护理组予以整体性临床护理,除传统护理组护理措施外,注重围术期整体性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满意度、心理状况、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整体性护理组临床护理满意度(94.44%)明显高于传统护理组(81.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315,P=0.021)。出院时整体性护理组的生活质量SS-QOL评分、心理状况HRQOL评分、治疗依从性情况(疾病知识接受维度、配合治疗态度维度、配合治疗行为维度)提升幅度高于传统模式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673,16.723,10.038,14.448,17.904;P均=0.001)。与传统护理组比较,整体性护理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29.17%vs6.25%)(χ2=6.431,P=0.018)。结论与传统常规临床护理相比,整体性护理应用于左心耳封堵术治疗心房颤动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更佳,可减少并发症发生。

  • 标签: 左心耳封堵术 心房颤动脑卒中 整体性护理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导管射频消融联合心耳封堵术“一站式”治疗房颤患者围手术期的有效护理措施,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行导管射频消融联合心耳封堵术的房颤患者70例,在术前给予患者充分心理支持,在术后加强病情监测,同时做好并发症的预防性护理及健康教育工作,患者出院后随访6个月。对护理全过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70例患者均能顺利完成射频消融联合心耳封堵术,术后房颤症状得到有效控制,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出院后随访6个月,患者无脑血管意外、死亡及其他相关事件发生。结论射频消融联合心耳封堵术是一项技术较新、操作较复杂的手术,围手术期护理要求较高,科学护理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获得预期效果。

  • 标签: 房颤 射频消融术 左心耳封堵术 “一站式”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腔内超声(ICE)引导心房颤动导管消融和心耳封堵(LAAC)"一站式"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8月北部战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58例行导管射频消融和LAAC"一站式"手术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男34例,女24例,年龄(64.3±8.3)岁,年龄范围为41~80岁。记录特殊房间隔解剖、房间隔穿刺时间、房间隔穿刺成功率、术中透视时间及曝光量、"一站式"手术成功率等指标。结果阵发性心房颤动26例,持续性心房颤动32例。房间隔穿刺时间为(708±179)s,术中透视时间(25.6±8.9)min,术中X线曝光量为(537±394)mGy。房间隔穿刺成功率为100%(58/58),肺静脉电隔离成功率为100%(58/58),心耳满意封堵率为98.3%(57/58)。结论ICE引导下行导管消融和LAAC"一站式"手术可行、有效且安全性较高。

  • 标签: 心房颤动 "一站式"手术 心腔内超声 导管消融 左心耳封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房颤导管消融术联合心耳封堵一站式治疗护理对预防迷走神经反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收治的房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行房颤导管消融术联合心耳封堵一站式治疗,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围术期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及临床结局。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围术期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去除心电图时间、早期下床活动时间及出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可有效降低房颤冷冻消融术中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缩短患者去除心电图时间、早期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提高其术后生活质量。

  • 标签: 房颤 导管消融术 左心耳封堵治疗 迷走神经反射 围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房颤患者心耳封堵+导管消融术一站式介入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效果加以评价。方法:随机挑选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一病区2022年5月~2023年5月96例心耳封堵+ 导管消融术一站式介入治疗房颤患者,使用临床试验随机分配方法分为研究组(n=48)和普通组(n=48)。研究组实行围手术期护理而普通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间的差别。结果:(1)研究组护理工作整体满意率和普通组方面对比,P<0.05。(2)研究组住院时间及费用和普通组方面对比,P<0.05。结论:心耳封堵+导管消融术一站式介入治疗房颤患者中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对整体护理工作的满意并严格控制其实际住院的天数和时间。

  • 标签: 房颤 左心耳封堵 导管消融术 一站式介入治疗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房颤动病人心耳封堵联合导管消融术一站式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行心耳封堵联合导管消融术一站式治疗的心房颤动患者6例,对围术期的护理措施进行总结和探讨。结果:本组患者均手术成功,1例患者在术后出现了食道黏膜损伤,经及时的治疗及护理后未对正常的恢复及预后造成影响。在术后随访中所有患者封堵器均正常使用,未出现新的栓塞、房性心律失常等不良事件。结论:心耳封堵联合导管消融术一站式治疗是目前较为先进的技术,其治疗的效果和质量也受到了众多医护人员和患者高度的评价与认可,而治疗方法的改变导致患者围术期的护理需求也具有相应的转变,对此临床上应该加强重视,帮助医护人员掌握相关治疗知识从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切实帮助患者安全、顺利、舒适的度过围术期。

  • 标签: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 左心耳封堵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单纯射频导管消融术及联合心耳封堵术对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2018年9月至2020年6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内一科单纯行射频导管消融术(射频组)84例及射频消融+心耳封堵术(一站式组)102例的持续房颤患者,前瞻性观察其生活质量的变化。采用SF-36量表分别于术前、术后3个月及术后(9±3)个月从躯体健康(PCS)及精神健康(MCS)两方面进行生活质量评价。结果随访(8.1±2.4)个月。①射频组术后2次随访PCS、MCS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两次随访PCS、MC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一站式组PCS、MCS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两次随访PC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9±3)个月MCS高于术后3个月(54.57±8.51对50.45±9.45,P<0.01)。②射频组及一站式组术前PCS、MC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射频组术后3个月PCS(47.38±8.76对43.14±8.13,P<0.01)及术后(9±3)个月PCS(46.59±7.36对43.62±8.01,P<0.01)高于一站式组,一站式组术后(9±3)个月MCS高于射频组(54.57±8.51对50.54±8.61,P<0.01)。③多因素分析显示手术方式、患者基线生活质量、时间因素(P均<0.01)及是否复发(P<0.05)对房颤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存在影响。结论射频导管消融术及一站式手术均可以提升持续房颤患者的生活质量,两者在改善SF-36量表中的PCS及MCS方面存在差异。

  • 标签: 导管消融术 左心耳封堵 心房颤动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