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前瞻性对比的研究方法评估体外冲击波疗法(ESWT)配合针刺疗法治疗糖尿病合并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收集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石家庄市第二医院骨科收治的54例糖尿病合并肩周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冲击波疗法配合针刺组(27例患者27肩)和单纯冲击波组(27例患者27肩)。两组分别进行一个疗程治疗(共5次治疗,每次间隔1周)后进行常规随访,随访期分别为: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后1周,治疗结束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治疗前后各时间点的疼痛症状改变。一年肩关节功能评估采用关节活动度的测量来评估治疗前和治疗后的变化。治疗1年后的总体效果采用症状缓解程度和关节活动度综合评定,分为四级:治愈、显效、好转、无效。结果共有44例患者完成了规定期的随访检查,包括冲击波疗法配合针刺组24例和单纯冲击波组20例。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VAS评分进行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别与时间点间存在交互作用,除治疗前及治疗结束时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时间点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312,F=2.711,P<0.05)。最后一次随访(均≥12个月)结果显示,冲击波疗法配合针刺组患者的总体效果比单纯冲击波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75,P=0.041),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分别为79.2%和50.0%。结论相对于单纯冲击波疗法,冲击波配合针刺疗法具有更好的临床效应,可考虑作为治疗糖尿病合并肩周炎的常规治疗方法。

  • 标签: 体外冲击波疗法 针刺 糖尿病 肩周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准四联疗法及序贯疗法治疗胃溃疡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实验时间段选择2018年1月-2020年3月,随机抽取92例胃溃疡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盲选法分组(参照组n=46,实验组n=46),参照组使用标准四联疗法,实验组给予序贯疗法,对比指标选择:幽门螺杆菌清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两组幽门螺杆菌清除率对比,实验组91.30%高于参照组73.91%,P

  • 标签: 标准四联疗法 序贯疗法 胃溃疡 幽门螺杆菌
  • 简介:[摘 要] 目的 观察基于镜像神经元 ( MNs ) 理论的动作观察疗法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将 60例临床确诊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动作观察组、肌电生物反馈组、动作观察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组,每组 2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常规康复治疗采用常规康复治疗 ,动作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增加动作观察疗法。肌电生物反馈组在常规康复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增加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联合组在常规康复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增加动作观察疗法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所有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 4周后 ,采用简式 Fugl —Meyer 运动功能评定量表 ( FMA) 和 Barthel 指数 ( BI ) 分别评定 3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和 ADL能力 ,同时计算 3组患者治疗 4周后各项评分与组内治疗前的差值 ,并进行组间比较。组内康复前后比较采用配对 t检验 ,组间差异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 治疗 4周后 , 3组患者的 MBI 和 FMA评分均明显提高。动作观察组上肢 FMA评分分别为 (37.93±3.08)分、 (35.35±6.09)分、 (46.534±5.58)分 ,BI评分分别为 (60.20 ±4.75)分、 (59.87 ±5.30)分、 (74.07±6.56)分 ,与组内治疗前及与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 4周后 ,观察组各项评分与纽内治疗前的差值与对照组的同时间点差值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P< 0.05) 。结论 基于 MNs理论的动作观察疗法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可改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

  • 标签: [] 动作观察疗法 肌电生物反馈 脑卒中 偏瘫 上肢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比标准四联疗法、序贯疗法治疗胃溃疡Hp阳性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方法: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88例胃溃疡Hp阳性患者分为44例/组,对照组实施标准四联疗法,观察组采取序贯疗法。对比症状积分、免疫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症状积分都低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CD4+与CD3+高于对照组(p值<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p>0.05。 结论:胃溃疡Hp阳性治疗中,标准四联疗法和序贯疗法都比较安全,但序贯疗法的整体疗效更高。

  • 标签: 胃溃疡 Hp阳性 标准四联疗法 序贯疗法 安全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疗法在儿童早期矫治中的临床应用。 方法 抽选我院在 2018 年 4 月至 2019 年 4 月期间收治需要口腔正畸的小儿( 80 例),按照抽签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40 例),对照组不采用心理干预,观察组则实施心理干预,细致分析两种治疗方式对于患儿的影响。 结果 观察组治疗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对 口腔正畸的儿童采用 心理干预疗法,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缓解患儿不适,增强生活质量,在临床显示卓越成效,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心理干预疗法 儿童早期矫治 口腔正畸 依从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营养支持疗法在 ICU重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17年 8月 ~2019年 8月我院收治的 50例 ICU重症患者,采取随机分组法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均为 2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营养支持疗法,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营养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淋巴细胞、体重表现无较大差异,治疗后,观察组血清白蛋白、淋巴细胞、体重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 ICU重症患者加强营养支持疗法可有效改善患者机体营养状况,促进患者尽早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营养支持疗法 ICU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针灸疗法是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方便、有效、不良反应少被越来越多的国家认可。微环境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康复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已成为近年来多种疾病研究领域的热点。针灸对人体的治疗作用为始于微环境(腧穴),又终于微环境(病灶)。许多关于针灸机制的研究报道是从针灸对不同系统或者不同部位微环境的影响角度对其进行阐述,选择骨关节炎、脊髓损伤、肿瘤等几个近年来研究报道频率较高的疾病来作一综述。

  • 标签: 针灸疗法 微环境 综述
  • 简介:摘要:本文综述近 5年来带状疱疹的综合疗法。中药治疗的方法有:龙胆泻肝汤可缩短止痛、止疱、结痂和痊愈时间,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中药湿敷可弥补抗炎不足,对带状疱疹红斑消退,水疱干燥结痂,减轻疼痛方面具有好的疗效;复原活血汤可疏肝理气,达到止痛的效果。西医治疗方法有:静注阿昔洛韦,外涂阿昔洛韦,局部注射维生素 B1。物理疗法有:红外偏振光治疗带状疱疹具有缩短病程、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降低后遗神经痛的优点;超短波可使病灶周围血管扩张,血流加速,利于炎症消退和吸收,也可抑制感觉神经传导减轻后遗神经痛; TDP具有一定的镇痛、消炎、消肿的效果,加速伤口的愈合。

  • 标签: 带状疱疹 中药 物理疗法
  • 简介:摘要1型糖尿病(T1DM)是由T淋巴细胞介导的胰岛β细胞特异性免疫损伤而致胰岛素绝对缺乏,进而引起血糖升高。胰岛素替代是目前临床主要的治疗方法,虽能控制高血糖,但不能遏制胰岛功能进行性衰竭,无法有效阻止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细胞疗法基于T1DM病理生理特征,旨在通过胰岛β细胞替代或再生治疗保护甚至重建内源性胰岛素分泌系统,从而改善疾病进程与预后,是T1DM治疗领域备受关注的研究方向。本文将围绕胰岛移植与多能干细胞在T1DM治疗中的研究现况及发展方向进行论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用超声介入疗法治疗肝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2018年 6 月~ 2019年 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 60 例 肝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这 60 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 30 例患者。我院使用超声介入 疗法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使用保守疗法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 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 100%。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 70%。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 异具有显著性( P<0.05)。结论 :用超声介入疗法治疗肝脓肿的效果显著。此疗法可作为临床上治疗肝脓肿的首选方法。

  • 标签: 肝脓肿 超声介入疗法 效果
  • 简介:摘要:本文的主要是针对痔疮患者研讨 PPH 手术疗法的效果和预后。方法:随机选择来我院接受治疗的痔疮患者 80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把其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有 40 例患者,观察组患者采用 PPH 手术疗法,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和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高出很多;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比对照组患者低

  • 标签:
  • 简介:摘要肿瘤细胞免疫治疗被公认为是继手术、放疗和化疗之后的第四种肿瘤治疗方法,免疫疗法嵌合型抗原受体(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CAR)修饰的T细胞疗法(CAR-T),属于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不仅在肿瘤治疗中取得突破性进展,在感染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治疗中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现就CAR-T细胞免疫疗法的发展历史、临床应用、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最新研究成果作一综述。

  • 标签: 嵌合型抗原受体 T细胞 免疫疗法 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伤疗法治疗肺结核病的可行性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接受微创伤疗法的肺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小切口或者电视胸腔镜下的肺结核肺切除术及脓胸廓清术患者10例(A组),小切口开胸下的肺结核空洞、结核球、曲菌球病灶清除术和不经胸局限性脓胸病灶清除术患者29例(B组)。结果A组在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8例,其中1例术后肺膨胀不良,造成上胸腔残腔积液,其余7例肺复张满意;拔管时间最短3 d,最长10 d;术后第2天患者均可下床活动。电视胸腔镜下结核性脓胸廓清术2例,其中1例肺完全复张,1例复张不完全。B组29例患者全部治愈,无支气管胸膜瘘、结核播散、窦道形成等手术并发症发生病例;住院时间较常规术式明显缩短;术后下床早,呼吸循环系统的恢复明显较肺切除患者快;术后引流量少,拔管时间平均2~4 d;术前局限型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合并痰菌阳性的6例患者,术后5例转阴、空洞消失;其中1例痰菌量明显减少;2例合并曲菌球的患者术后咯血停止。6例不经胸局限性脓胸病灶清除术患者,术后切口一期愈合。患者随访4个月~12年,平均6.2年,未见复发及播散。结论微创伤疗法就切口而言,是介于传统开胸切口与微创切口之间的一种切口;就手术而言,比传统手术方式和微创手术方式损伤更小。肺结核病的外科治疗应择机选择微创伤疗法,其方法可行且效果良好。

  • 标签: 肺结核病 外科 微创伤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腰腿痛的患者采用中医康复疗法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腰腿痛患者,并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人数各40例。其中常规组选择常规的康复治疗方式,而研究组则选择中医康复疗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康复效果。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腰腿痛情况的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腰腿痛的康复效果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康复疗法对腰腿痛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极大程度的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中医 康复疗法 腰腿痛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胃肠道间质瘤是胃肠道最常见的良性间叶源性肿瘤。在我国发病率较高,因在疾病早期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极易恶变、易产生药物耐药、术后复发率较高以及对化疗、放疗不敏感,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免疫疗法是新兴的精准、快速、安全及高效的诊疗方法。本文中笔者对国内外胃肠道间质瘤的免疫疗法的相关主要观点进行综述,旨为进一步探究其作用机制以及临床推广奠定理论基础。

  • 标签: 胃肠道间质瘤 免疫疗法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药熏洗联合足疗法对于安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1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先兆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方案基础上加入中药熏洗和足疗法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保胎成功率,HCG、雌二醇、孕酮等指标水平,先兆流产的相关症状以及患者满意率等。结果观察组保胎成功率为9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0%(P<0.05)。观察组HCG值、雌二醇、孕酮、相关症状以及总满意率等情况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于先兆流产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入中药熏洗以及足疗法能够进一步调整患者雌激素、孕激素水平,提高保胎成功率,取得更令患者满意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中药熏洗 足疗法 安胎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