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拟"水化疗法"治疗重度急性百草枯中毒(APP)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历史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9年6月潍坊医学院附属寿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8例重度AP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16年5月10日以前收治的26例患者纳入标准治疗组,患者由急诊科收入重症监护病房(ICU)后立即给予反复洗胃、导泻、活性炭或蒙脱石散肠道吸附、药物治疗及血液净化等标准治疗。从2016年5月10日开始收治的32例患者纳入强化治疗组,在标准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水化疗法",即以0.9% NaCl和(或)5%葡萄糖注射液全天不间断匀速持续静脉补液,保证患者入ICU后48~72 h每日补液总量达到200 mL/kg,同时应用呋塞米强化利尿,保证出入量及水、电解质平衡,治疗过程中出现心力衰竭或急性肺间质水肿者立即终止"水化疗法"。治疗后6个月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可正常活动、无不适主诉及无心、肺、肝、肾等器官功能损害者视为治愈,评价"水化疗法"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服毒量、服毒至入ICU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强化治疗组32例患者在持续补液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心力衰竭。随访6个月时,强化治疗组总体治愈率明显高于标准治疗组〔59.4%(19/32)比19.2%(5/26),P<0.05〕。在随访6个月治愈患者中,两组年龄和服毒至入ICU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强化治疗组服毒量明显大于标准治疗组(mL:54.06±26.03比23.00±4.47,P<0.05)。两组随访6个月治愈患者的胸部CT均显示,肺纤维化病灶随时间延长逐渐缩小,并非完全呈渐进性和不可逆性。结论以强化利尿为主的"水化疗法"可明显提高重度APP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 标签: 百草枯 中毒 强化利尿 水化疗法
  • 简介:摘要:现阶段,在教育事业不断改革发展过程中,教学依旧关注学生是否能够正确回答问题,推理是否正确,却忽视了学生在解答问题过程中产生的认知,这是目前教学效果低下的关键。对此,本文以学生普遍存在的自动化思维为研究点,根据学生在历年地理高考中的答题情况,总结和归纳出三种常见的错误思维,并以认知疗法为基础,提出锻炼学生思维的措施。

  • 标签: 认知疗法 高考地理 错误思维 自动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过去几年中已成为许多恶性黑素瘤患者的重要治疗选择,其旨在恢复并促进效应T细胞特异性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的功能,系统性增强全身的抗肿瘤免疫反应,对于手术切除后具有高复发风险或处于疾病晚期(不可切除或存在转移)的患者都是较好的治疗选择。目前免疫检查点抑制的主要目标是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与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它们分别是中枢和外周免疫耐受的两个关键受体。本文主要讨论不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临床效应、可能存在的药物反应性预测标志物与相关不良反应。

  • 标签: 痣和黑素瘤 免疫检查点 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 CTLA-4抗原 生物学标记,药理学 药物毒性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 简介:摘要:本文综述近 5年来带状疱疹的综合疗法。中药治疗的方法有:龙胆泻肝汤可缩短止痛、止疱、结痂和痊愈时间,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中药湿敷可弥补抗炎不足,对带状疱疹红斑消退,水疱干燥结痂,减轻疼痛方面具有好的疗效;复原活血汤可疏肝理气,达到止痛的效果。西医治疗方法有:静注阿昔洛韦,外涂阿昔洛韦,局部注射维生素 B1。物理疗法有:红外偏振光治疗带状疱疹具有缩短病程、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降低后遗神经痛的优点;超短波可使病灶周围血管扩张,血流加速,利于炎症消退和吸收,也可抑制感觉神经传导减轻后遗神经痛; TDP具有一定的镇痛、消炎、消肿的效果,加速伤口的愈合。

  • 标签: 带状疱疹 中药 物理疗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医针灸疗法对于颈部疼痛的康复作用进行研究探讨。方法 对我院临床上采用中医针灸治疗的的颈部疼痛的患者进行随机的抽取,对这些患者临床中医针灸治疗上的结果展开分析,对患者诊治期间病情的发展以及恢复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在受观察的颈部疼痛的患者中,经过阶段性的中医针灸治疗,绝大部分颈部疼痛患者病情得到显著缓解,患者对临床治疗的效果整体很满意。结论 科学有效的中医针灸治疗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颈部疼痛,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临床缓解颈部疼痛的治疗方法。

  • 标签: 中医 针灸疗法 颈部疼痛 康复 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针灸联合冷热疗法对运动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运动损伤患者 150 例,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早期患者给予冷疗法及针灸疗法,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中后期患者给予热疗法及针灸疗法。结果 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早期患者经 1 个疗程治疗后均痊愈,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中后期患者经 3 ~ 5 个疗程治疗后均痊愈,疗效满意。结论 针灸联合冷热疗法治疗运动损伤,对不同类型的运动损伤均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关键词:针灸疗法;冷热疗法;运动损伤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运动疗法在冠心病康复治疗中的价值评价。方法:选取 2019年 1月 -2020年 1月进入我院治疗的患有冠心病的患者 12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之后的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 6min步行距离。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 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 73.44%)( 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之后 6 min步行距离明显著增加,明显多于对照组( p<0.05)。结论:将运动疗法应用在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之中可以显著的改善患者的心肌功能,提高延缓患者疾病的进展,显著的提高运动的耐力,在临床上取得了比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冠心病的治疗中进行推广和使用。

  • 标签: 运动疗法 冠心病 康复治疗 价值评价
  • 简介:摘要免疫系统在控制和根除肿瘤细胞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由于疗效显著,而使免疫疗法在肿瘤治疗中备受关注。自然杀伤(NK)细胞是机体固有免疫系统效应细胞,无需抗原提呈,即可识别并杀伤肿瘤细胞。随着对NK细胞杀伤肿瘤细胞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以NK细胞为基础的血液系统肿瘤细胞免疫疗法备受关注。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免疫疗法是一种特异性修饰T淋巴细胞识别靶抗原的新兴免疫疗法,随着对特异性肿瘤标志物的不断发现及基因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CAR-T免疫疗法逐渐完善,其对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治疗也取得了新的突破。近年,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成为肿瘤治疗研究的新热点,其中以程序性死亡因子(PD)-l及PD配体(PD-L)1为靶点的免疫检查点抑制药物,在各类肿瘤临床试验中显示出了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笔者拟就细胞免疫疗法中的NK细胞、CAR-T,以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D-1及PD-L1抑制剂在免疫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血液肿瘤 免疫疗法 杀伤细胞,天然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医综合疗法对骨折延迟愈合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90例骨折延迟愈合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实验组实施中医综合疗法,对比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折延迟愈合患者治疗中,给予患者中医综合疗法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患者治疗能力,因而满足了患者自身治疗需求。

  • 标签: 中医综合疗法 骨折延迟愈合 治疗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景观疗法对老年疗养员保健疗养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19年12月研究时间段内于本院疗养人员共80例为研究对象,设置对比研究。以疗养时间差异分组,对照组(2019年3月~7月)、实验组(2019年8月~12月),各组40例。对照组行基础疗养,实验组联合景观疗法。分析两组心理健康、睡眠质量、户外活动参与度及疗养满意度差异。结果:实验组疗养期间心理健康、睡眠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景观疗法 老年疗养员 保健疗养 应用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营养支持疗法应用于 ICU重症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我院 2017年 8月 ~2019年 8月收治的 150例 ICU重症患者,通过结合患者入院尾号单双数情况分组,分为实验组(入院尾号单数)、参照组(入院尾号双数),两组人数均为 75例。实验组施行营养支持疗法,参照组施行常规疗法,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 结果: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存在(P< 0.05)。治疗前,两组临床相关指标比较未见统计学的意义 (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三维适形放射疗法同时替加氟联合顺铂化学疗法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 18例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使用同时放化学疗法进行治疗,其中,放射治疗以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为主,同时联合顺铂、替加氟,观察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就 18例患者的治疗效果来看,其中,完全缓解率为 5.56%,部分缓解率为 33.33%,治疗总有效率为 38.89%。结论:三维适形放射疗法同时替加氟联合顺铂化学疗法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可耐受,有临床研究价值。

  • 标签: 三维适形 顺铂化学疗法 胰腺癌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价音乐疗法对减轻骨科术后疼痛程度的效果。方法 在本院骨科接受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挑选出100例患者,争取家属及患者本人同意之后将其分为两组进行对比分析,选取病人的入院时间2020年1月~2020年10月范围之内。应用常规护理的50例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应用音乐疗法的50例患者划分为试验组,经过不同方法护理之后,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各不相同,将其进行对比。结果 经过两种不同方法护理之后,两组患者入院第1天、手术后第1天临床疼痛程度差异不够显著(P>0.05);手术后第3天试验组患者临床疼痛程度明显更轻,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

  • 标签: 音乐疗法 骨科 术后疼痛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消化内科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消化内科在 2018年 12月 -2019年 11月期间收治的 10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 A、 B两个组别,各有 52例和 53例。 A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 B组患者采用中西结合方式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B组患者在暖气症状消失时间、反酸症状消失时间、胃部疼痛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各项临床时间上均显著低于 A组患者,数据差异显著( P< 0.05); A、 B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 80.77%和 96.23%, B组显著高于 A组,数据差异显著( P< 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消化内科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消化内科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实施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针对72例本医院诊治的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纳入实验资料,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是抽取时间,以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分成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各36例。分别予行常规康复治疗、针灸治疗,比对两组治疗前后吞咽造影检查得分、吞咽障碍情况。结果:(1)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治疗前吞咽造影检查得分具有一致性,显示出数据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1星期、4星期吞咽造影检查得分高于参照组,显示出数据检验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中风 吞咽障碍 针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