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鼻咽左侧壁比右侧壁容易癌变的因素。方法回顾调查鼻咽癌患者性别、年龄、民族、左右利手情况、文化程度、居住地点、临床分期及生存情况等资料。结果男性的鼻咽左侧壁比女性更容易发生癌变(P<0.01)。右利手的患者比左利手的患者鼻咽左侧壁容易癌变(P<0.05)。居住乡村的患者鼻咽左侧壁原发癌变居多(P<0.01)。鼻咽左侧壁原发癌变患者的存活病例数相对更多(P<0.05)。结论由于性别、利手因素、居住环境差异等原因,导致鼻咽左侧壁发生癌变的风险要高于右侧壁。

  • 标签: 鼻咽 左侧壁 癌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外科创伤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及控制对策。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急诊外科创伤手术患者62例,将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31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消毒处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抗感染药物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感染情况发生的几率。结果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患者9例发生感染情况,感染情况发生的几率为29.03%;观察组患者1例发生感染情况,感染情况发生的几率为3.23%,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在不良反应情况方面,对照组患者与观察组患者的人数分别为5例、0例,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分别为16.13%、0%,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诊外科创伤手术患者的切口感染情况进行预防和控制不仅能够增强治疗的效果,而且还能够减少患者发生感染和不良反应情况的几率,具有极强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急诊外科创伤手术 切口感染 预防及控制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抗菌可吸收缝线用于预防阑尾术后切口感染的效果。方法将2007年1月一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阑尾手术病人249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抗菌可吸收缝线和丝线缝合切口,观察切口感染发生情况。结果249例中15例出现切口感染,抗菌可吸收缝线组和丝线缝合组感染率分别为3.03%(4/132)、9.40%(11/117),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三氯生涂polyglactin910缝线连续缝合阑尾切口,相比于传统丝线缝合,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切口感染率。

  • 标签: 抗菌可吸收缝线 阑尾 手术 切口感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采取措施对剖宫产切口感染的病原微生物检查结果进行有效性分析与研究。方法从医院收治的剖宫产切口感染患者中选取50例,将其作为本组所研究的对象,她们的年龄在20-35岁之间。这些患者中,切口处出现肿痛、热、脓性的分泌物,切口处的温度超过三十八摄氏度,经穿刺可抽出脓液,经过临床诊断与病理学研究均符合本组研究的目的。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与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编制调查表对患者进行一对一调查,并对调查的结果进行系统性分析。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与研究分析,本组50例剖宫产切口感染患者中,进行病原学检测的有35例。其中分离出的病原体有25株,病原体的类型包括大肠埃希氏菌、肠球菌、阴道棒状杆菌、糖质沙雷氏菌、念珠菌、表皮葡萄球菌以及阴沟肠杆菌等。结论在新时期加强对剖宫产切口感染的病原微生物检查结果进行对比性分析,有助于为探寻引起切口感染的病因与控制感染的措施提供专业的数据资料。

  • 标签: 剖宫产 切口感染 病原微生物 检查结果 分析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降低急性阑尾炎伴腹膜炎切口感染发生率。得出结论通过遵循无菌操作,减少手术中污染,合理应用抗生素,并辅以腹部理疗,便可减少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

  • 标签: 急性阑尾炎 腹膜炎 切口感染 治疗措施
  • 简介:摘要妇产科手术切口感染,不仅给患者增加身心痛苦,同时增加医务人员的工作量,给患者和社会造成一定经济损失。妇产科术后切口感染占术后感染的43.49%1。因此,及时寻找病因,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严格控制感染对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确保医疗安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对我院2012年1-12月期间发生切口感染的10例患者进行易感因素的分析。

  • 标签: 妇产科 手术 切口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产妇实施综合性的预防护理干预后其临床康复效果。方法将2017年至2018年全年在我院就诊的240例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病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产妇分为传统组与试验组两组,其中传统组采用传统护理方式,而试验组采用综合性的预防护理干预进行护理。结果试验组在患者满意度及切口感染率都优于传统组。结论对产妇实施综合性的预防护理干预措施有效的降低了切口感染率,提高的患者满意度,其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刨宫术 综合性的预防护理干预 应用推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行外科手术后切口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手术感染的防治提供依据,降低患者发生感染的风险。方法通过对485例行脊柱外科手术并发术后切口感染的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切口感染的可能危险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感染患者在性别、年龄、体重、手术时间、合并糖尿病、手术中使用抗生素情况等多种因素分析得出相关性。结论脊柱外科手术后时常发生切口感染,多种因素增加手术的感染机会,因此必须重视如何脊柱术后感染

  • 标签: 脊柱外科手术 切口感染 危险因素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治疗组在原常规护理基础上同时给予积极的个体化临床护理措施;对照组只采用基础护理常规。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 标签: 手术切口 感染 优质护理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6例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分析以及实施的各项护理措施。方法针对26例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患者进行分析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以及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经过对26例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患者进行探讨,总结出感染的高危因素,并进行实施有效地护理来预防和治疗切口感染。结论对于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患者进行分析高危因素,有效地采取措施治疗和预防切口感染,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是至关重要的。

  • 标签: 剖宫产 切口感染 高危因素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引起外科切口感染的因素,探讨预防感染的一系列措施。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对2012年1月1日至2015年9月30日,对外科手术出院患者出现切口感染的案例进行调查。结果在所有的2502例外科手术患者中,出现切口感染的有111例,感染率为4.4%,在所有的医院外科感染病例中占据34.54%。结论在外科手术中,切口感染与医院减少患者的平均住院日、减少住院费用以及加快医院病房周转等工作的实施有着一定的限制性作用,同时也作为了医院医疗水平以及管制管理质量的重要指标,所以,务必要采取有效防范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现象的发生,从而使患者住院难与费用贵的矛盾得到有效缓和。

  • 标签: 外科手术 切口感染 方案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阑尾炎穿孔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降低术后切口感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1年5月在我院我科室进行经手术治疗且确诊为阑尾炎穿孔的135例患者资料,分析总结切口感染的预防措施。结果在135例病例中术前有98例合并高热,83例出现呕吐,白细胞10.3~21.7×109/L,术后并发伤口感染3例。结论谨记无菌操作原则,严格执行各项操作,减少创伤和手术时间,合理应用抗生素,彻底清理腹腔进行腹腔冲洗,加强切口保护与冲洗,彻底止血,消灭死腔,可以有效的预防术后切口感染

  • 标签: 阑尾炎穿孔 术后 切口感染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对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患者为实验组,同期选取我院50例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预防对策。结果对比显示,实验组的中消毒不到位、手术时间过长、肥胖、未预防用药、病室污染以及换药拖延的构成比均明显比对照组多,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与肥胖、未预防用药、病室污染、换药拖延、消毒不到位以及手术时间等密切相关,临床上需要采取合适的预防对策,从而减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妇产科 腹部手术 切口感染 危险因素 预防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普外科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为减少切口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研究基层二乙县医院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所有普外科手术的Ⅰ类切口、Ⅱ类切口的住院病人共44例,按切口有无感染分为切口感染组及切口感染组,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找出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年龄、切口类型、手术类型、手术时间ASA1病情分级在切口感染组与切口感染组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麻醉方式在两组间分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切口类型、手术类型、手术时间及ASA1病情分级是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

  • 标签: Ⅰ类 Ⅱ类手术 切口感染 影响因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本地区高危人群胃镜检查时发现的高位胃体贲门溃疡病进行病理检查。方法回顾分析近三年来胃镜发现的高位胃体底贲门溃疡300例并进行病理细胞学检查分析。结论发生在高位胃体、底、贲门下缘的溃疡极易发生癌变

  • 标签: 胃体 贲门下缘溃疡 癌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腹部外科手术中有哪些危险因素会导致切口发生感染,并根据结果做出针对性的预防处理措施。方法分析选取的148例进行过腹部外科手术患者的资料。结果在选取的案例中,有10位患者发生过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情况占总数的6.76%。并在这些受到感染切口产生的分泌物中检测出13株病原菌。因大肠埃希菌而引起的感染情况占总数的53.84%,远远高于其他菌种,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不低于55岁的患者受到感染的情况明显多于低于55岁的患者;体型肥胖的患者比非肥胖患者更易受到切口感染;手术时机为急诊的患者的切口感染率远远高于择期的患者;手术时间超过90分钟的患者受到感染的几率明显高于手术时间低于90分钟的患者;患有糖尿病的患者更易受到的感染;用抗菌药的患者发生感染的几率明显低于无应用抗菌药的患者,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起手术切口感染因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患者的年龄、肥胖状态、手术时机、是否患糖尿病及术前有无用抗菌药物,根据不同的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降低患者切口受到感染的几率。

  • 标签: 腹部 外科手术 切口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在骨科无菌手术中应用手术室护理对切口感染发生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手术室接受骨科无菌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进行分组,每组40例患者,实施基础护理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实施手术室护理的患者设为观察组,比对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方法护理后的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方法配合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切口感染发生率与对照组患者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科无菌手术中应用手术室护理相比传统的常规护理可显著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进一步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效果。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切口感染 骨科 无菌手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用药方案。方法选择2014年3月到2017年8月90例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5)与实验组(n=45),对照组施以常规的利巴韦林治疗,实验组施以氨苄青霉素联合甲硝唑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切口一期愈合率与切口愈合时间。结果实验组的切口一期愈合率与切口愈合时间分别为97.78%与(16.21±5.24)d,对照组的分别为57.78%与(24.31±14.28)d,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苄青霉素联合甲硝唑能够有效的治疗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具有显著效果与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化脓性阑尾炎 切口感染 用药方案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