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上消化道出血急诊患者按照质量路径进行护理的实际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本院在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所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急诊患者64例,按盲选原则均分成实验组32例,按照质量路径护理,对照组32例,按照常规方式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暂无出血征象时间、抢救成功率、病情稳定转入病房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暂无血征象时间为(12.01±1.04)h,对照组为(31.67±1.78)h。在病情稳定转入病房时间上,观察组为(26.21±1.25)h,对照组为(40.11±1.56)h,比较可见两组时间指标均存在较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观察组抢救成功率、病例书写合格率以及护理满意度三项指标上,比较可见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遵照质量路径对上消化道出血急诊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保证抢救的成功率,有助于患者在短时间内恢复。

  • 标签: 质量控制路径 上消化道出血 急诊抢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干预措施在手术感染控制中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按照患者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n=50)与观察组(n=50),观察组采用手术全程干预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模式,对比两种干预方法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感染控制中实施全程优质干预措施能够降低患者的手术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治疗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应用上进行推广。

  • 标签: 手术室干预 手术室感染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消毒供应湿包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的40000个灭菌包作为研究的对象,对其中的湿包进行进行调查,并分析其湿包的原因。结果456个湿包,所占比重为1.14%,该现象发生的原因主要为包装因素、装载因素、环境因素、蒸汽饱和度因素、物品本身以及其他。结论因如包装、装载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消毒供应会出现湿包现象;对此,应采取相应措施如科学包装、科学装载,以控制湿包的发生,提升消毒供应工作质量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湿包 原因
  • 简介:摘要检验分析前的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护士是检验分析前工作的主体,检验科通过护理部与信息科合作,采取完善条形码信息、制定《检验手册》供全院护士共享、检验科不定期的为护士讲课等措施,降低了护士采集不合格标本的发生率。

  • 标签: 质量控制 护理管理 条形码
  • 简介:摘要目的对质量在病案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总结。方法选择我院4个临床科室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选择四个科室中的300份病案,其中,150例在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没有实施质量的病案作为对照组,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实施了质量后的150例病案作为观察组,比较实施质量前后医院病案的管理情况所存在的缺陷。结果观察组实施质量后病案的管理情况比对照组要好。结论质量管理在医院的病案管理中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很大程度上提升各科室病案的管理,值得去推广使用。

  • 标签: 质量控制 病案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床免疫检验中免疫检验分析质量的临床价值以及质控措施。方法观察组为检验科进行质量的免疫检验血样100份,对照组为未进行质量的免疫检验血样100份。将两组质量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INS、AFP、血清C-P、CEA、CA199、CA125、CA724等免疫生化指标的变异指数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免疫检验分析质量应用在临床免疫检验中能够减少数据偏差,促进免疫检验准确性的提高,临床应用价值高。

  • 标签: 临床免疫检验 免疫检验分析 质量控制 质控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对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及质量对策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检验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6月间,我中心收集到的微生物检验标本1100份作为研究对象,对不合格标本情况、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应对措施进行探讨。结果本组微生物检验标本中,不合格标本共计109份,所占比例为9.91%,痰液标本不合格率所占比例最高(P<0.05),其次为水样标本、分泌物标本、食品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包括样本采集方法错误、送检不及时、样本运送方式不当等因素。结论造成微生物标本不合格的原因较多,应采取多样化质量对策,提高微生物检验标本合格率,进一步保证检验结果的可靠性。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标本 不合格 原因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理化检验质量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县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共13起,均给予理化检验质量,对比实施前后的满意度评分、控制时间和疾病发生率。结果控制后民众满意度明显高于控制前,且报告发出与控制时间明显缩短,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理化检验质量,有助于最大限度的确保卫生安全,促进人民满意度的显著提高,降低疾病发生率。

  • 标签: 理化检验 质量控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检测样本采用严格免疫检验质量进行控制后的临床效果。方法挑选自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在我院进行各类免疫检验的患者13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对比组和观察组,为探究严格免疫检验质量的临床效果,对对比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免疫检验质量,而对观察组的患者采用严格免疫检验质量,最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患者在对其的临床样本进行严格免疫检验质量后,其观察组患者中痊愈的患者41例(59.42%)明显高于对比组32例(46.38%),且治疗总有效率(98.55%)也明显高于对比组(92.75%),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的临床检测样本进行严格免疫检验质量后,患者的痊愈率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采用常规的免疫检验质量的患者,该方法可提高对患者诊断的准确性,进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率,帮助患者更好的进行治疗,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临床检测样本 严格免疫检验质量控制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临床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实际原因以及提出相应的质量策略。方法回顾性抽取我院检验科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内的微生物检验标本100例展开研究,统计其中不合格标本所占的比重,并对其不合格根本原因进行分析,从而制定相应的质量策略。结果100例标本中不合格标本共90例,其中痰液标本最多,占33.3%(30/90),其次为尿液标本,占27.7%(25/90)分泌物标本占22.2%(20/90)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采集时间不准确、送检不及时以及标本受污染所致。结论样本采集时间不准确、送检不及时以及标本受污染等因素均会导致微生物标本检验合格率受影响,因此应进一步强化检验人员和医生之间及时有效的沟通,提高标本采集规范性,确保及时送检,从而整体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微生物 检验标本 不合格原因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洁净手术感染管理控制与评价。方法以常规管理模式组(n=55例)和加强管理模式组(n=55例)作为110例手术治疗患者主要的分组形式,进而对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加强管理模式组经过管理后的空气菌落数(0.16±0.08cfu/皿30分钟)明显少于常规管理模式组经过管理后的空气菌落数(0.73±0.12)cfu/皿30分钟(P<0.05)。结论医护人员在洁净手术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期间,为了降低患者在手术期间的感染率,就需要加强对洁净手术的感染管理方面的工作。

  • 标签: 洁净手术室 感染管理 管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前质量在临床尿液常规检验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10月实施尿液常规分析的标本1200例(对照组)及实施分析前质量措施后2016年12月的尿液常规分析标本1160例(实验组)作为观察对象,对比两组尿液标本的不合格标本率。结果实验组尿液标本的不合格标本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尿液标本合格率(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针对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实施前质量的效果较为显著。

  • 标签: 分析前质量控制 标本不合格率 尿液常规检验 效果
  • 简介:摘要输血是临床抢救和治疗患者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传染疾病的危险,因此对血浆进行病毒灭活并滤除白细胞成为保障输血安全的主要措施之一,MB-P法血浆病毒灭活技术应用于临床后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由于灭活过程中病毒滴度降低程度与光照强度和亚甲蓝浓度有直接关系,但亚甲蓝又存在致突变的可能性,这就要求在有效的亚甲蓝释放浓度下尽可能降低其残留量,同时还要保证不能过多地破坏血浆中的重要成分,需要通过加强对原辅材料和制备过程的联合控制,达到在提高病毒灭活血浆制备效率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血浆中亚甲蓝残留量的目的,目前该技术还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难题,因而如何有效保证该技术应用的安全性及采取高标准高质量控制措施极其重要。

  • 标签: 亚甲蓝光化学法 病毒灭活 血浆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供应一体化管理对手术器械清洗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5月我院268件手术器械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手术器械清洗管理,另选取2017年6-10月我院268件手术器械为研究组,实施手术、供应一体化管理,比较一体化管理实施前后手术器械清洗质量及工作人员工作效率。结果研究组手术器械清洗灭菌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工作人员工作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手术、供应一体化管理有助于提高手术器械清洗质量及工作效率,值得各医院进行学习推广。

  • 标签: 手术室 供应室 一体化管理 手术器械清洗质量 工作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供应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供应护理人员10名(管理后组)及2012年4月-2013年4月供应护理人员8名(管理前组),管理后组采用PDCA循环法进行供应质量管理,管理前组为PDCA循环实施前的常规管理。结果管理后组器具、器械等日处理量、临床科室满意率及供应质量指标均显著优于管理前组(P<0.05)。结论供应采用PDCA循环管理,可提高整体工作质量及工作效率、工作人员的学习主动性、科室满意率及供应质量指标合格率。

  • 标签: 供应室 管理 PDCA循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管理干预在提高输液护理质量中作用效果。方法通过重新修订静脉输液质量综合评价标准,加强静脉输液操作技术的培训,提高护士首次静脉穿刺成功率和批量配液速度,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经常开展静脉输液技术技能大赛,加强护士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的培训,培养护士慎独精神等方法加强输液的护理管理干预。结果护理管理干预后护士首次穿刺成功率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显著高于护理管理干预前(P<0.05);护理管理干预后护士配液速度显著高于护理管理干预前(P<0.05)。结论通过护理管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输液护理质量

  • 标签: 护理管理干预 输液室 护理质量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医院感染控制中应用手术的细节管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患者80例,依据随机抽样方式分为常规组与干预组,每一组40例,常规组患者常规的护理方式,干预组患者使用手术的细节管理措施,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护理的满意度与感染情况。结果经干预后,常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干预组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比常规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细节护理管理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应用的价值。

  • 标签: 手术室 细节护理管理 控制 医院感染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手术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检测,采取有效措施来减少各种危险因素的发生,并做好手术的消毒隔离工作。方法从本院提取200例临床手术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将这些研究对象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并根据手术医院造成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寻找出应对感染的策略。而观察组则是在患者感染的基础上寻找手术感染的因素和应对策略以及控制管理。结果根据200例手术患者共发生20例的感染,其中对照组感染率为16%;试验组感染率为4%,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手术医院的感染原因,应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感染控制措施,以做更好的预防和控制介入手术医院的感染。结论根据手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应及时落实好预防感染的措施,以此来提高手术质量管理和医院感染控制,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和意义。

  • 标签: 手术室医院感染 预防控制监测 管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质量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良肢体位摆放正确率的影响。方法以我院康复中心2018年1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品管圈实施之前收治的35例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以品管圈实施后收治的40例患者为观察组,开展良肢体位摆放品管圈活动。比较两组良肢体位摆放正确率及护理满意率。结果品管圈实施前良肢体位摆放正解率为70.48%,实施后正确率为91.25%,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84,P<0.05);品管圈实施后护理满意率达到95.00%,较实施前的74.29%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开展持续质量改进品管圈活动可明显提高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良肢体位摆放正确率,对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

  • 标签: 品管圈 脑卒中 偏瘫 良肢体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险意识在手术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对2018年6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并进行风险管理护理的患者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护理满意度提高,手术护理质量提升,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降低。结论在手术护理管理中采用风险意识管理,不仅提高了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还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确保手术患者安全,有效防范风险事件发生率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风险意识 手术室护理管理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