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建立大鼠股薄肌原位游离移植的模型,评价术后肌萎缩与肌肉收缩功能的相关性。方法显露、游离大鼠股薄肌.在肌肉起止点处切断肌肉附着部,支配神经入肌点前0.5cm处切断该神经,并夹闭该肌的主要供血动静脉约50min,在此期间将肌肉原位重新缝合固定,并行神经端端吻合,复通肌肉血循环。分别在术后不同时段观测肌肉萎缩和肌肉收缩功能的相关指标,并比较其相关性。结果成功构建了吻合血管神经的大鼠股薄肌游离移植动物模型,各分组大鼠成活良好。肌肉移植后,肌湿重维持率先降低后增加,术后第4周时最低,为59.3±5.2%,术后晚期时仍低于对照组的水平(p〈0.05);肌纤维横截面积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计算术后移植肌肉的最大单或强直收缩力的维持率,术后早期(术后1~3周.失神经期),肌肉功能维持率下降较快,3周时最大单收缩力仅存对照侧的39.53±3.63%,随后逐渐上升,至术后30周时恢复为正常对照的83.16±8.19%;而最大强直收缩力则分别降至39.09±5.07%,然后恢复至86.74±2.88%。结论所构建的吻合血管神经的大鼠股薄肌游离移植动物模型符合研究需要;肌肉移植后肌湿重维持率和肌细胞横截面积先呈现典型肌萎缩后表现,后随神经的再支配,萎缩逐渐好转,但至术后30周时仍未恢复到术前对照组水平;肌湿重维持率和肌细胞横截面积的变化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与肌肉功能的变化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肌肉萎缩是游离肌肉移植后功能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从蛋白质代谢角度出发,移植后肌肉内蛋白含量尤其是收缩蛋白含量的变化,是肌萎缩与肌肉功能的降低密切相关的重要联系点。

  • 标签: 肌肉移植 肌肉萎缩 功能恢复 动物实验 肌肉湿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RBP与肾功指标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98例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时期正常健康体检的人员98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观察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RBP、Cr、BUN、Cys-C以及β2-MG等肾功能指标水平,并分析采用多指标联合检测糖尿病肾病的阳性率。结果观察组血清RBP、Cr、BUN、Cys-C以及β2-MG等肾功能相关各项指标检测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通过糖尿病肾病检测阳性率,观察组中共有64例超出正常指标,各项指标联合阳性检出率为65.3%,高于各单项指标检出率,血清RBP阳性率明显高于肾功能指标(P<0.05);另外,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对糖尿病肾病检测阳性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清RBP、Cr、BUN、Cys-C以及β2-MG指标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临床价值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 肾功指标 联合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对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细胞计数(WBC)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URTI)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105例AURTI患者按照细菌培养结果分为细菌感染组(50例)与非细菌感染组(55例),以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50名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三组患者的IL-6、PCT、hs-CRP及WBC水平。结果两组AURTI患者的4项炎性指标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者的PCT、WBC及hs-CRP水平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组(P<0.05),两组患者的IL-6水平不具备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四项炎性指标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IL-6、PCT、hs-CRP及WBC可为AUTRI诊断提供依据,能够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应用提供有效指导。

  • 标签: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炎症指标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重型肝炎患者凝血及抗凝血系统4项指标检测的应用进行研讨。方法随机将进行住院医治的28例重型肝炎患者和28例健康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都给予凝血以及抗凝血系统4项指标检测,将两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PT、APTT指标高于对照组指标,观察组患者FIB、PLT指标低于对照组指标,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凝血及抗凝血系统4项指标检测应用于重型肝炎患者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重型肝炎患者 凝血及抗凝血系统4项指标 价值评价
  • 简介:大量事例证实输血在临床抢救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流行病学调查又发现输血是传播血液性疾病的重要途径。虽然我国从1991年规定对献血员进行全面筛查,同时不断完善输血技术,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各种成分血,使血源性疾病的发病率有明显下降,但是由输血引发的传染病也屡见报道,其中艾滋病、梅毒、乙型肝炎(下称乙肝)和丙型肝炎经由血液传播的比例之高、危害之重尤为人们所关注。因此,为了了解受血者输血前状况,明确责任,维护患者和医疗机构的权益,减少或避免因输血而引起的医疗纠纷及防止医院感染,

  • 标签: 输血前 血源性传染病 受血者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产后检测血清雌激素与孕激素指标在评估产后抑郁症中的作用。 方法 本研究共 120 例研究对象,均为 39 周以上妊娠,准备入院待产产妇。在产后 42d 采用爱丁堡抑郁量表进行产后抑郁症筛查。 EPDS 评分≥ 13 分的产妇为产后抑郁( 20 例),纳入产后抑郁组,剩余产妇( 100 例)为正常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选自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6 月。分别在产前、产后 7d 和产后 42d 放射免疫法测定产妇的血清雌二醇和孕酮。对比分析两组产妇的血清雌二醇和孕激素水平。 结果 在产后 7d 和产后 42d ,抑郁组产妇的雌二醇和孕酮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 论 通过测定雌二醇和孕酮的水平可以为产后抑郁提供生物学指标,对尽早识别和治疗产后抑郁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 标签: 血清雌激素 孕激素 产后抑郁症 作用
  • 简介:输血在临床急救和治疗中发挥巨大的作用,但由此引起的血源性传播疾病和医疗纠纷也时有发生.为了解本地区血源性疾病存在的严重程度,明确血源性疾病的原因,划清疾病传播的责任,减少医疗纠纷,笔者对本院受血者进行了输血前血源性疾病指标检测,并与前两年本地区普通人群的感染情况作了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受血者 输血 感染性疾病 检测 安全输血 医疗纠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P)患者实验室检测指标及临床症状。方法:本次总共抽取14例病例展开研究,年限截止为2020.01~2021.10,均以NCP确诊,回顾性分析其相关资料,总结其实验室检测指标及临床症状。结果:本组14例NCP患者均为普通型或轻型,临床症状为咽痛或咳嗽8例、发热12例,无呼吸困难或腹泻症状。经实验室检查显示,6例D-二聚体增高,8例C反应蛋白增高,6例淋巴细胞计数降低。经核酸检测阳性,实施对症治疗和抗病毒治疗后均治愈出院。结论:NCP患者个体不同则症状不同,在实际诊断时需结合其实验室指标、临床症状、CT表现及流行病学史进行综合确诊。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实验室检测 临床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血脂及血糖指标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22年10月~2024年1月50例行血糖血脂检验的受检者作为研究样本,依据是否患有2型糖尿病分组为对照组(非2型糖尿病,n=25例)、观察组(2型糖尿病,n=25例),2组受试者均对其血糖和血脂指标进行检测,并比较检测结果。结果:与对照组进行组间平行对比FPG、HbAlc、TG、TC、LDL-C水平均为观察组较高,而HDL-C水平为观察组较低P<0.05;血糖控制良好组患者的TG、TC、LDL-C水平均低于血糖控制不良组,HDL-C高于血糖控制不良组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联合进行血脂及血糖指标检测有利于疾病的诊断和病情程度评估。

  • 标签: 2型糖尿病 血脂 血糖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本次试验分析不同血液检验指标在冠心病患者检测中的临床中可以发挥的价值。方法在本次试验中,选择在2018年1月~6月在本院检查出冠心病的患者64位,其中检查出患有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31人,冠心病心肌梗塞的患者33人,并且另外招募32名健康人士作为本次试验对象的一部分。将整体成员分成三组,健康人员作为一组,这组称为观察组;心绞痛的31名患者称为对照组;心肌梗塞的患者33人称为对比组。然后对三组实验成员进行抽血检查,并且对血液进行检查。主要对血液的以下几方面指标进行检查血液红细胞分布宽度,心肌肌钙蛋白,血小板指数等,然后分析三组试验人员的差异。结果在这次的过程中,在观察组中,血液红细胞分布宽度处于合理范围内的有31人,对照组中,血液红细胞分布宽度处于合理范围内的有3人,对比组有2人;心肌肌钙蛋白含量处于正常范围内的,观察组有32人,对照组有21人,对比组有1人。结论通过这次试验看出,不同血液检验指标在冠心病患者的病情检测中可以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医院方面在之后进行冠心病病情检测过程中,一定要合理利用血液检测对病人情况进行分析。

  • 标签: 血液检验指标 冠心病患者 心绞痛 心肌梗塞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血常规和凝血指标在急性心肌梗死转归期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本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100例急性心肌梗死转归期患者病例资料进行收集,以TIMI评分进行等额组别划分,若TIMI评分>4分为对照组50例、≤4分为研究组50例,入选患者在病情转归期进行血常规及凝血检测,而后观察检测结果。结果:对比发现,研究组患者的血小板、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及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与对照组相比均较低,P<0.05 ;对比发现,研究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所用时间及D2聚体均低于对照组数据,凝血酶原时间与对照组相比也处于较高水平,P

  • 标签: 血常规 凝血指标 急性心肌梗死 转归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甲状腺功能五项指标联合检测法在评估甲状腺功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2月到疾控接受诊疗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者44例作为研究组,并选取同一阶段到我单位接受体检的健康体检者44例作为常规组,均对其实施甲状腺功能五项指标联合检测法,对比两组人员检查结果的不同。结果:研究组患者的T3、T4、FT3、FT4等指标更低于常规组,研究组患者的TSH指标水平更高于常规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评估甲状腺功能的过程中,应用甲状腺功能五项指标联合检测法进行干预,这种方式能够及时反映受检人员的甲状腺功能,并且是可以作为诊断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标准之一,有利于提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诊断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甲状腺功能 T3 T4 FT3 FT4 TSH 甲状腺功能减退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在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病症过程中运用双链脱氧核糖抗体 (ds-DNA) 、抗核抗体 (ANAS) 、可提取核抗原 (ENA) 、以及 C3 、 C4 、 IgM 、 IgA 、 IgG 等多种免疫学抗体实施联合检测的效果和价值。 方法 选取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患者 30 例、非活动期患者 30 例和同样数量的健康人员 30 例实施免疫学的联合检测麻将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活动期组的患者的 IgM 、 IgA 、 IgG 水平均比健康人员要高,而 C3 、 C4 水平则比健康人员要低( P<0.05 )非活动组中 IgA 、 IgG 水平均比健康人员高( P<0.05 ) , 其他检测指标则无统计学差异( p<0.05 )。 结论 在诊断系统红斑狼疮病症过程中开展联合免疫学检测具有显著的作用,能够有效的对病情诊断提供参考。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免疫学 联合检测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肝病诊断临床检验6项肝功能指标的联合检测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我院收治36例肝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并择取健康体检者30名作为对照组,并对两组6项肝功能指标进行联合检测,分析检测结果。结果在6项肝功能指标检测结果上,两组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谷氨酰转肽酶升高,前白蛋白、胆碱酯酶、血清白蛋白下降为肝硬化;前白蛋白、胆碱酯酶、血清白蛋白均下降为慢性肝炎;谷氨酰转肽酶、门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上升,前白蛋白、血清白蛋白下降为急性肝炎。结论在肝病诊断临床检验6项肝功能指标的联合检测准确率高,临床价值显著。

  • 标签: 临床检验 6项肝功能指标 联合检测 肝病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生化指标在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患者检测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 于 2017 年 6 月至 2018 年 6 月期间来我院进行生化检验的糖尿病肾病与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纳入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55 例,对比观察两组生化指标血清胱抑素 C ( CysC )、 α1 微球蛋白( α 1 - MG )、糖化血红蛋白( HbAlC )、尿微量白蛋白 / 尿肌酐( UALB/Cr )水平进行统计对比。 结果: 观察组糖尿病肾病 55 例患者的 CysC 、 α 1 - MG 、 HbAlC 、 UALB/Cr 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 P<0.05 ) , 存在统计学意义。 结论: 生化指标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检测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医师诊断与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

  • 标签: 生化指标 早期诊断 糖尿病肾病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生化指标联合检测在心力衰竭患者诊断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 4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者 40例作为对照组,纳入时间均为 2017年 6月至 2017年 6月,两组均进行生化指标联合检测,对比观察两组的检测结果。结果:两组患者的 hs-CRP、 CysC、 cTnT与 BNP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明显( 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 UA与 cTnl检测结果差异无显著性( 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心力衰竭患者临床诊断中进行生化指标联合检测,可为医师提供可靠的诊断与病情评估依据,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生化指标 心力衰竭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检测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血小板参数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我院 2014 年 9 月 -2016 年 8 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 84 例作为脑梗死组,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群 80 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血小板参数。结果 脑梗死组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 Fib 、 D-D 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P < 0.05 )。脑梗死组 MPV 以及 PDW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两组 PLT 之间不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P > 0.05 )。结论 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血小板参数的改变与脑梗死的发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检测上述两种指标有助于脑梗死的临床诊断。

  • 标签: 脑梗死 血液流变学指标 血小板参数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学三联指标联合产前筛查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对2014年31507例孕中期妇女进行血清甲胎蛋白(AFP)、游离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ree-βHCG)二联指标检测。对2015-2016年60232例孕中期妇女进行血清甲胎蛋白(AFP)、游离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ree-βHCG)和游离雌三醇(uE3)三联指标检测。将检测所得结果结合孕妇的年龄、孕周、体重等相关因素输入中国人群数据库为基础的产前筛查风险评估软件计算出风险值。结果①2014年-2016年孕妇21-三体综合征(DS)筛查高风险阳性率分别为5.08%(1599/31507)、4.18%(998/23884)、4.13%(1502/36348);18-三体综合征(ES)筛查高风险阳性率分别为0.7%(222/31507)、0.17%(41/23884)、0.18%(67/36348);开放性神经管缺陷(ONTD)的筛查高风险阳性率分别为1.05%(330/31507)、0.57%(135/23884)、0.81%(294/36348)。?随访结果表明血清学三联法较血清学二联法均提高了对21-三体综合征(DS)和18-三体综合征(ES)的检出准确性,降低了检出的假阳性率。结论孕中期妇女血清学三联指标联合产前筛查对常见染色体异常综合征的检出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产前筛查 21-三体综合征 产前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