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就多学科协作护理在急性胆囊炎(acute cholecystitis;AC)手术患者中对平均换药次数及伤口愈合的影响展开研究探讨。方法:本研究研究对象选自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我院肝胆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49例AC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23例、研究组26例,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多学科协作护理,分析各组护理价值。结果:分析两组患者平均换药次数、伤口愈合以及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研究组指标水平比对照组更具优势,指标对比差异强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治疗中钢板螺钉内固定对患者骨折愈合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患者取样71例,入院时间2019.01至2021.06,随机分为常规组(传统闭合交锁髓内钉治疗,n=32)和试验组(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n=39),比较FMA、VAS评分、Barhtel指数、并发症率、骨折愈合、住院时间。结果:术后,试验组FMA(88.64±8.58)分,Barhtel指数(87.36±7.65)分,比常规组高,VAS(2.14±0.42)分,并发症率2.56%,比常规组低,试验组骨折(3.21±0.75)月愈合,住院(4.15±1.18)天,比常规组时间少,P<0.05。结论: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患者治疗中应用板螺钉内固定技术可减少并发症,减轻疼痛度,缩短骨折愈合,改善患者肢体功能,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 标签: 并发症 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 钢板螺钉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治疗中钢板螺钉内固定对患者骨折愈合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患者取样71例,入院时间2019.01至2021.06,随机分为常规组(传统闭合交锁髓内钉治疗,n=32)和试验组(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n=39),比较FMA、VAS评分、Barhtel指数、并发症率、骨折愈合、住院时间。结果:术后,试验组FMA(88.64±8.58)分,Barhtel指数(87.36±7.65)分,比常规组高,VAS(2.14±0.42)分,并发症率2.56%,比常规组低,试验组骨折(3.21±0.75)月愈合,住院(4.15±1.18)天,比常规组时间少,P<0.05。结论: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患者治疗中应用板螺钉内固定技术可减少并发症,减轻疼痛度,缩短骨折愈合,改善患者肢体功能,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 标签: 并发症 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 钢板螺钉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碳素光治疗对烧烫伤创面杀菌、消炎、镇痛与促进创面愈合的疗效进行分析和探究。方法:在研究和观察的过程中,选取前来我院就医的烧烫伤患者(包括创面过敏、皮肤糜烂、溃疡)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总例数为 86例,研究选取的时间为 2017年 6月 ~2019年 8月。随机分为观察组 43例烧烫伤患者使用 TSG-1碳素光治疗机进行治疗,对照组 43例烧烫伤患者使用水凝胶创伤冰敷,观察和分析患者在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通过治疗后,观察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创面疼痛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TSG-1碳素光治疗机对烧烫伤患者的过敏症状以及创面疼痛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值得使用和进一步推广。

  • 标签: 防创面过敏 中小面积烧伤治疗 临床处理方法 分析研究
  • 简介:目的观察验证拔罐疗法在肛瘘术后促进创面愈合中的作用。方法将120例肛瘘术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唯治疗组术前即开始在大椎、命门、腰俞、脾俞、肾俞穴拔罐治疗。术中及术后2组治疗和处理方法相同。观察各组病例术后创面愈合创面面积缩小程度及疼痛、水肿、渗出、坠胀等并发症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术后第7,14天在减轻肛门疼痛,减少创面渗出,改善肛门坠胀方面,2组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创面完全愈合为(28.26±5.94)d,对照组为(32.19±5.46)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例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拔罐疗法可明显改善疼痛、水肿、渗出、坠胀等术后并发症且无毒副作用,达到了促进创面愈合的目的。

  • 标签: 拔罐 低位单纯肛瘘 创面愈合 临床评价
  • 简介:摘要2018年12月17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1例因异物残留导致局部窦道形成的59岁男性患者。经检查,残留异物为患者27年前行阑尾切除手术时植入的“毡布”成分,23年前因右下腹阑尾炎手术致切口处增生性瘢痕形成,瘢痕切除术后继发感染导致创面愈合。该次收入院后经手术治疗后创面完全愈合,术后病理检查提示局部肉芽肿性炎。该病例提示在植入物附近的手术操作一旦继发感染,容易形成慢性难愈合创面,积极手术治疗是有效手段。

  • 标签: 伤口愈合 腹部 异物残留 慢性难愈合创面 医源性创面 窦道
  • 简介:摘要目的用中药马勃治疗感染创面观察疗效。方法将60例大鼠制作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皮肤感染创面模型。随机分成三组,实验组采用马勃油膏治疗,药物对照组采用紫草油纱治疗,空白对照组采用盐水。结果实验组和药物对照组的病灶均有改善,实验组及药物对照组优于空白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创面成纤维细胞数和新生毛细血管数、吞噬细胞数、创面愈合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勃油膏具有促进感染创面愈合的作用。

  • 标签: 马勃 感染创面 实验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烧伤患者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烧伤患者80例,按照患者接受护理的不同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仅接受常规烧伤护理,观察组则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创面愈合。结果观察组接受优质护理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烧伤患者开展优质护理能够加快患者创面恢复,减轻患者创面疼痛感,值得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烧伤患者 创面愈合
  • 简介:创面愈合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细胞生物学过程,根据其时相特征,可分为炎性反应、细胞增殖、组织重建3个交叉阶段,许多肽类物质包括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参与其调控。研究表明,感觉神经肽P物质参与了对创面愈合中炎性细胞的调控,具有影响角质形成细胞、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增殖和转移的作用,同时影响外周神经的发育和修复。

  • 标签: 感觉神经肽P物质 创面愈合 内皮细胞增殖 角质形成细胞 生物学过程 多肽类物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痔术后创面愈合的治疗方法。方法将103例痔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采用康复新液纱条敷于痔切口,对照组53例采用1%的雷夫奴尔纱条敷于痔切口,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试验组创面平均愈合16.4±1.83天,较对照组24.2±2.69天显著缩短(P<0.001);创面表皮生长速度实验组为5.52mm±0.65mm/5d对照组3.63mm±1.02mm/5d(P<0.001)。结论康复新液对痔术后伤口愈合有显著疗效。

  • 标签: 康复新液 创面愈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糖尿病足溃疡(DFU)创面持续不愈合是导致糖尿病足患者截肢甚至死亡的重要原因,敷料应用是治疗DFU的关键部分。现代敷料应用于DFU创面取得了一定进展,近期较高质量证据推荐采用新的循证治疗方式,如蔗糖八硫酸盐敷料等。该文对近10年现代敷料的种类、特征和研究进展进行介绍。

  • 标签: 糖尿病足 创面愈合 现代敷料
  • 简介:目前炎性细胞在创面愈合中的作用已得到公认。烧(创)伤发生后,趋化因子将各种炎性细胞招引到创面局部,发挥清创(吞噬变性坏死组织或衰老组织及微生物)和调节上皮再生、新生血管形成、细胞外基质生成的作用,并参与组织重塑等。笔者就趋化因子在创面愈合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创面愈合 趋化因子 新生血管形成 炎性细胞 坏死组织 烧(创)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慢性难愈合创面中采取胰岛素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72例慢性难愈合创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计算机表法对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n=36)与实验组(n=36),将采取庆生理盐水与大霉素混合湿润纱布外敷患者作为参照组,将采取创面外敷液与胰岛素患者作为实验组,对比观察两组慢性难愈合创面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慢性难愈合创面患者创面愈合(14.23±4.23)d、总有效率97.22%等指标显著优于参照组患者创面愈合(29.35±5.11)d、总有效率72.22%,P<0.05且差异显著,统计学显示分析意义。结论将胰岛素辅助治疗应用在慢性难愈合创面患者中效果显著,可缩短创面愈合,提升治疗效果,具备借鉴价值。

  • 标签: 胰岛素 慢性难愈合创面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肛周脓肿是指肛管直肠周围软组织或周围间隙出现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多数由肛腺阻塞感染所致,也可继发于克罗恩病、外伤、结核病、恶性肿瘤等疾病。目前肛周脓肿的治疗依然以切开引流为主,但切开引流具有创面大、术后回合面、疼痛重和恢复时间长等等缺点,导致患者术后康复的延迟。寻找有效加快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方法是近年来肛肠外科的研究热点。本文对近年来加快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选择合适的治疗、护理方法提供指导。

  • 标签: 肛周脓肿 创面愈合 手术 进展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肛瘘患者术后创面愈合困难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2月医院收治的85例肛瘘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于术后2周评估创面愈合情况,根据结果分为困难组与良好组,设计基线资料调查表,详细统计患者基线资料并比较,重点分析肛瘘患者术后创面愈合困难的危险因素。结果 经评估,85例肛瘘患者术后创面愈合困难20例,占比23.53%(20/85);困难组与良好组患者的体重指数(BMI)、合并糖尿病、术后感染及大便性状不佳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其他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术后感染及大便性状不佳均是肛瘘患者术后创面愈合困难的危险因素(OR>1,P<0.05),BMI高是肛瘘患者术后创面愈合困难的保护因素(OR<1,P<0.05)。结论 肛瘘患者术后创面愈合困难风险较高,BMI、合并糖尿病、术后感染及大便性状均是肛瘘患者术后创面愈合困难的危险因素。

  • 标签: [] 肛瘘 创面愈合 糖尿病 体重指数 感染 大便性状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创面修复作为医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探讨了生物材料在创面修复中的重要作用。生物材料可以促进细胞增殖和分化,调节炎症反应,促进血管生成和组织再生。这些特性使得生物材料成为创面修复的理想选择。随着科技的发展,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创新和突破,为创面修复领域带来新的变革。

  • 标签: 生物材料 创面修复 伤口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