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肾盂成形(laparoscopic pyeloplasty,LP)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常见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及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外科收治的243例行LP治疗UPJO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07例,女36例;年龄<12月龄46例,≥12月龄197例;体重<10 kg者55例,≥10 kg者188例;梗阻部位位于左侧206例,右侧37例。按术后有无并发症,将患儿分为并发症组(34例)和非并发症组(209例)进行对比分析,寻找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并建立临床模型预测小儿LP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同时对术后并发症的处理方式进行探讨。结果本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0%(34/243)。按Clavien-Dindo分级系统分级:Ⅰ级12例(4.9%),Ⅱ级4例(1.6%),Ⅲa级9例(3.7%),Ⅲb级9例(3.7%)。Ⅰ级12例术后引流量较多,延迟拔除引流管。Ⅱ级4例术后出现泌尿系统感染,给予头孢类药物治疗。Ⅲa级9例中,5例拔除引流管后出现腹痛、恶心呕吐,腹部及泌尿系统彩色超声检查提示有腹腔积液及肾周积液,予行超声引导下腹部及肾盂穿刺置管;2例引流管未拔除期间出现腹痛,考虑引流管引流不畅,给予超声引导下调整引流管位置后症状缓解;2例拔除D-J管后出现腹腔积液,给予肾盂造瘘及腹腔穿刺置管引流。Ⅲb级9例中,6例术后复查确诊为再梗阻,再次行手术治疗;2例术后拔除D-J管时,进入膀胱镜发现输尿管末端水肿,D-J管未进入膀胱内,更换新D-J管,6周后再次返院拔除D-J管;1例术后肠管经原引流管位置膨出,紧急行全身麻醉下肠管还纳。并发症组术前分肾功能<40%者占65.4%(17/26),≥40%者占34.6%(9/26);非并发症组分肾功能<40%者占73.6%(103/140),≥40%者占26.4%(37/140),两组术前分肾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160,P<0.001)。并发症组中有吻合口张力者占50.0%(17/34),无吻合口张力者占50.0%(17/34);非并发症组有吻合口张力者占20.6%(43/209),无吻合口张力者占79.4%(166/20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617,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分肾功能(OR=5.17,95%CI:1.88~14.21)和吻合口张力(OR=14.34,95%CI:4.74~43.41)是LP出现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两个指标预测LP术后并发症对应的AUC分别为0.70和0.72,二者联合的AUC为0.81。结论LP治疗UPJO安全、可靠,并发症发生率低,手术成功率高。吻合口张力、术前分肾功能是LP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儿童 肾积水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 腹腔镜肾盂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单纯球囊扩张成形治疗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ICAD)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前瞻性纳入2018年11月至2019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介入中心诊断为ICAD、拟行单纯球囊扩张成形的患者,共78例。单纯球囊扩张成形后(无支架置入等补救措施)血管残余狭窄率≤30%为手术成功。评估术后72 h症状性脑梗死、颅内出血的发生率和病死率,以及术后90 d内靶血管区域卒中事件和靶血管再狭窄的发生率。结果78例患者均成功实施手术,其中65例(83.3%)为单纯球囊扩张成形,13例(16.7%)在球囊扩张成形后给予补救性支架置入(6例因血管夹层,7例因中出现血管弹性回缩)。术后72 h,2例出现并发症(2.6%),其中1例为症状性脑梗死,1例为症状性脑出血。78例患者中,球囊扩张成形后靶血管出现夹层22例(28.2%),其中16例(20.5%)因前向血流良好,未给予补救处理,6例(7.7%)给予支架置入。接受单纯球囊扩张成形治疗的65例患者中,90 d内1例(1.5%)出现靶血管区域的缺血性卒中事件,6例(9.2%)再狭窄,其中症状性再狭窄2例(3.1%),1例给予支架置入治疗;非症状性再狭窄4例(6.2%)。13例球囊扩张+支架置入的患者中,4例(30.8%)90 d内出现靶血管再狭窄,其中2例为症状性,2例为非症状性。结论单纯球囊扩张成形治疗ICAD手术成功率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疗效较好。尚需要随机对照等大样本研究进一步证实。

  • 标签: 颅内动脉硬化 狭窄 球囊扩张成形术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显微技术辅助皮下内固定法(眼轮匝肌-提肌腱膜/睑板固定)在重睑成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15年8月至2019年8月,采用显微技术辅助皮下内固定法行切开重睑成形388例(男性21例,女性367例),其中伴轻度上睑下垂者76例。术后进行随访,评估伤口愈合情况及美学效果(重睑稳定性和重睑对称性)。结果388例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明显淤血、肿胀。160例获得随访3~24个月,平均随访9.6个月。大部分受者重睑线弧度自然流畅,闭眼上睑皮肤平整,无明显凹陷、瘢痕及肉条现象,上睑下垂完全矫正。侧重睑变浅3例,均二次手术修复。重睑不对称相对明显3例,其中2例再次手术修复。重睑线较窄4例。重睑稳定性评价:好97.5%(156/160),中1.9%(3/160),差0.6%(1/160);重睑对称性评价:好96.3%(154/160),中2.5%(4/160),差1.2%(2/160)。结论该方法可形成稳定的重睑皱襞,且避免了术后手术区域的凹陷、不平整及肉条现象,因其保留了较完整的眼轮匝肌,形成的重睑可呈现自然、动态的效果。

  • 标签: 显微技术 重睑成形术 上睑提肌腱膜 眼轮匝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改良 Park法重睑成形对轻度上睑下垂的矫正效果。 方法:用“随机分配法”将我院 60例轻度上睑下垂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患者予以重睑成形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改良 Park重睑成形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值< 0.05)。 结论:改良 Park重睑成形对轻度上睑下垂患者的矫正效果明显,且手术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改良 Park重睑成形术 轻度上睑下垂 效果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慢性中耳炎患者采用内镜下鼓室成形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某院收治的200例慢性中耳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治疗时间分为观察组(100例)与对照组(100例),观察组采用内镜下鼓室成形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病灶根除率、听力恢复率、复发率、干耳率。结果 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病灶根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听力恢复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干耳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镜下鼓室成形应用在慢性中耳炎患者治疗过程中,在不良反应发生、病灶根除、听力恢复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 标签: 耳内镜 鼓室成形术 慢性中耳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改良三点式重睑成形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116例医院收治不对称睑裂患者,根据患者的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采取改良三点式重睑成形,共计58例)与对照组(采取传统重睑成形,共计58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以及患者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手术相关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改良三点式重睑成形在不对称睑裂患者中的疗效与安全性均高于传统重睑成形,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改良三点式重睑成形术 传统重睑成形术 不对称睑裂
  • 简介:  【摘 要】目的:分析对比输尿管腔内微创治疗与成形在治疗输尿管狭窄的疗效。方法:本次研究中 60例输尿管狭窄患者取自 2017年 1月至 2019年 10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患者,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行输尿管成形)和实验组(行输尿管腔内微创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有效的手术治疗后,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相较于对照组要高且差异显著( 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的成形,输尿管内微创手术治疗输尿管狭窄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探究。

  • 标签:   输尿管狭窄 微创治疗 成形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超声引导骶管阻滞用于新生儿肛门成形麻醉的效果。方法拟行肛门成形的肛门闭锁新生儿60例,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30):T组采用传统盲探法行骶管穿刺,U组在超声引导下骶管穿刺。穿刺成功后均注射0.2%罗哌卡因1 ml/kg。记录2组患儿一次骶管穿刺成功情况、穿刺时间、骶管阻滞成功情况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T组比较,U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升高,穿刺时间缩短(P<0.05),U组骶管阻滞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组在超声下可见新生儿骶尾内容物及硬膜囊的终止处。T组出现1例穿刺针内回血,U组未见不良反应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骶管阻滞用于新生儿肛门成形麻醉的效果优于盲探骶管阻滞。

  • 标签: 超声检查 骶尾部 神经传导阻滞 婴儿,新生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多波长激光周边虹膜成形(LPIP)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急性发作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19年4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期29例(31眼)的临床资料,患者入院后药物不能控制眼压、急诊行激光周边虹膜成形。依据激光术后24小时前房角开放范围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4例(4眼),术后前房角开放范围≤180°;B组27例(27眼),术后前房角开放范围>180°。比较激光治疗术后两组症状、眼压及高眼压持续时间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激光术后0.5小时、1小时以及3小时眼压均低于治疗前(P<0.05)。A组患者术前眼压以及高眼压持续时间均大于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药物不能控制的患者,尽早施行激光周边虹膜成形,安全有效。患者术前基础眼压较高及高眼压持续时间较长均影响治疗的效果。

  • 标签: 青光眼,闭角型,急性,原发性 虹膜成形术,周边,激光 眼压 角,前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显微镜下神经根袖套成形治疗Tarlov囊肿的疗效。方法对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OO医院神经外科自2016年3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41例症状性Tarlov囊肿患者,行显微镜下神经根袖套成形治疗(中行神经电生理监测),并于术前及术后1周、3个月、6个月(或12个月)时应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手术疗效。结果41例患者术后1周、3个月、6个月(或12个月)的VAS评分及腰椎ODI均较术前明显降低,且呈逐渐下降趋势,各时间点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1例患者的中位腰椎ODI改善率为72.7%(58.9%,79.7%),其中ODI改善率>75%(优秀)19例、51%~75%(良好)14例、26%~50%(尚可)3例、≤25%(较差)5例,总优良率为80.5%(33/41)。术后发生脑脊液漏2例,但无感染;术后第3天1例因交通孔缝扎线松脱引起囊肿复发,经再次手术后无复发。结论中神经电生理监测下行显微镜下神经根袖套成形能安全、有效地解除Tarlov囊肿对神经根的压迫,症状缓解率高,复发率低。

  • 标签: Tarlov囊肿 神经根袖套成形术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改良三点式重睑成形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116例医院收治不对称睑裂患者,根据患者的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采取改良三点式重睑成形,共计58例)与对照组(采取传统重睑成形,共计58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以及患者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手术相关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改良三点式重睑成形在不对称睑裂患者中的疗效与安全性均高于传统重睑成形,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改良三点式重睑成形术 传统重睑成形术 不对称睑裂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成形和支架植入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 方法: 从我院选取 70 例进行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成形以及支架植入的患者并平均分成研究组( n=35 )以及比照组( n=35 )进行研究,选取时间在 2018 年 5 月 -2020 年 5 月期间,比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则在比照组患者的基础上进行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相较于比照组患者,研究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有所提高,且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减少,组间存在明显差异( P<0.05 )。 结论: 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成形以及支架植入的患者进行围期护理,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情况,值得应用。

  • 标签: 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 支架植入术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道转位阴茎海绵脚下吻合性尿道成形治疗复杂性后尿道狭窄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20年6月采用切除狭窄段尿道行尿道转位一阴茎海绵脚下吻合性尿道成形治疗35例复杂性后尿道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3~54岁,平均25.2岁;尿道狭窄段长度4~7 cm,平均5.2 cm;其中6例尿道狭窄合并尿道直肠瘘。手术步骤包括:①游离前尿道长度>5 cm,分开阴茎海绵中隔,切除耻骨下缘,分离出后尿道远端开口;②在左侧阴茎海绵下方分离出一条通道到耻骨下缘,前尿道转位绕到阴茎海绵下缘与后尿道进行无张力吻合。结果术后2例失访,余33例随访3 ~144个月,平均37个月。32例(97%)排尿通畅,21例行尿流率检查,其中7例儿童患者最大尿流率为13.6~35.5 ml/s,平均17.5 ml/s;14例成人患者最大尿流率为16.3~77.6 ml/s,平均27.9 ml/s。6例合并尿道直肠瘘患者均成功修复,其中1例于术后第6年死于脑干出血。29例控尿良好,3例有不同程度的尿失禁。1例术后尿道狭窄复发,再次行该式尿道成形修复成功。结论尿道转位阴茎海绵脚下吻合性尿道成形治疗复杂性长段后尿道狭窄不仅效率高、复发率低,而且不会引起阴茎海绵弯曲和影响阴茎海绵发育。

  • 标签: 尿道狭窄 后尿道 复杂性 治疗
  • 简介:   [摘要 ]目的:比较 Z成形与改良 Z成形矫治内眦赘皮的疗效。方法:选择 2018年 1月 -2020年 1月我院收治的 120例内眦赘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n=60)和对照组( n=60)。对照组采用 Z成形,观察组采用改良 Z成形。对照组和观察组中内眦角 <45°者分为 A1、 B1组,内眦角 >55°者分为 A2、 B2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量表( VAS)评分、内眦间距( ICD)缩短率、睑裂长度与内眦间距比值( HLFL/ICD)达标率和瘢痕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 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 ICD缩短率、 HLFL/ICD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 1周、 1个月两组瘢痕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术后 3个月观察组瘢痕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A1组和 B2组术后内眦角更符合标准值。结论:改良 Z成形矫治内眦赘皮可有效减少瘢痕,提高疗效,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 ]内眦赘皮 Z成形术 改良 Z成形术 内眦角 重睑成形术 瘢痕 
  • 简介:摘要压缩骨折是老年骨质疏松人群最常见的骨折类型。压缩骨折大部分由骨量减低或骨质疏松症引起,小部分为脊柱转移瘤导致的病理性骨折,两者容易混淆。强化中活检是排除病理性压缩骨折的金标准。目前,越来越多学者推荐在强化中进行常规活检以明确压缩骨折的病因及诊断,避免以病理性骨折为首发表现的转移癌的漏诊和误诊,对于转移癌患者,便于进行下一步治疗。

  • 标签: 骨质疏松 骨折,压缩性 椎体强化术 活组织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tabularized incised plate urethroplasty,TIP)中缝合Buck's筋膜作为新尿道第二覆盖层,同时恢复尿道的海绵完整包绕,在减少尿道下裂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就诊于福建省立医院小儿外科的尿道下裂患儿140例,年龄9~48个月。纳入标准:初次治疗的中段型、远端型尿道下裂不伴或仅伴有轻度的阴茎弯曲(由皮肤、肉膜层、Buck's筋膜牵拉或者轻度海绵发育不均衡引起的弯曲),适用于TIP技术治疗。排除标准:复发性尿道下裂,中重度阴茎弯曲(由于尿道板较短或者中重度海绵发育不均衡引起的弯曲),需要分期治疗的病例。患儿均行TIP治疗,中均先缝合局部尿道海绵组织作为新尿道第一覆盖层。根据第二覆盖层的不同分为两组:A组患儿共70例,以Buck's筋膜作为新尿道第二覆盖层。B组患儿共70例,以阴茎背带蒂肉膜瓣(DDF)作为新尿道第二覆盖层,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B两组患儿各类型尿道下裂所占比例:A组中段型伴轻度阴茎弯曲(57.1%)、中段型(31.4%)、远端型伴轻度阴茎弯曲(5.7%)、远端型(5.7%);B组中段型伴轻度阴茎弯曲(50%)、中段型(35.7%)、远端型伴轻度阴茎弯曲(8.6%)、远端型(5.7%)。两组患儿尿道下裂各类型构成比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1年的随访,A组中尿道下裂并发症的发生率:尿道瘘(2.9%)、尿道狭窄(2.9%)、阴茎头裂开(0)、伤口感染(0)。B组中尿道下裂并发症的发生率:尿道瘘(11.4%)、尿道狭窄(1.4%)、阴茎头裂开(5.7%) 、伤口感染(1.4%)。尿道瘘、阴茎头裂开发生率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uck's筋膜容易游离,血供丰富,组织较厚,并且有良好的拉伸强度。在TIP修复尿道下裂手术中,缝合Buck's筋膜作为新尿道第二覆盖层,能恢复尿道海绵包绕尿道的正常形态,同时恢复了阴茎海绵及尿道海绵均有Buck's筋膜覆盖的正常解剖结构,能简单且非常有效地降低术后尿道瘘、阴茎头裂开的发生率。

  • 标签: 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 尿道下裂 尿道海绵体 Buck's筋膜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分析 丝裂霉素 C 在激光泪道成形中的临床 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 2019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收治的 泪道阻塞患者 124 例( 124 眼) , 随机分为 观察组和对照 组 两组 , 每组 62 例, 对照组在激光泪道成形后, 予以 妥布霉素 / 地塞米松眼膏注入泪道, 观察 组在激光泪道成形后将 0.2g ·L -1 丝裂霉素 C 溶液注入泪道并停留 5 min 后,将妥布霉素 / 地塞米松眼膏注入泪道 ,所有患者术后 随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逆向血流保护下经颈动脉支架成形(TCAR)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手术指征、术前评估、技术要点、围期处理及疗效。方法收集2019年3至4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TCAR治疗的颈动脉狭窄患者3例,以颈总动脉入路,在颈动脉-股静脉逆向血流保护下,行颈内动脉狭窄的支架成形,达到解除狭窄、重建血运的目的。详细记录患者一般情况、术前评估、中操作、术后处理、并发症及随访情况,评价TCAR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安全性、有效性及疗效。结果手术均获得成功,其中行左侧TCAR 2例,右侧TCAR 1例。共植入颈动脉支架3枚,手术时间分别为65、59、55 min,腔内操作时间分别为13、18、11 min,颈总动脉阻断血液逆流时间分别为15、20、13 min,对比剂使用剂量分别为20、25、15 ml。围期无死亡病例,无神经系统及其他相关并发症。3例患者分别随访7、7、6个月,无死亡病例,无神经系统及其他相关并发症,所有患者颈动脉支架通畅。结论TCAR采用经颈动脉入路,颈动脉-股静脉持续逆向血流的脑保护系统可有效预防围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及卒中发生,是颈动脉狭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 标签: 颈动脉狭窄 脑保护装置 逆向血流保护下经颈动脉支架成形术
  • 简介:摘要探讨改良Z成形内眦赘皮矫正伴切开重睑成形后的上睑部美学变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整形外科女性美容就医者90例,年龄18~35岁,平均25岁。测量术前双睑裂高度、长度、内眦暴露成角度、角膜暴露率、重睑宽度及弧度改变,对眉眼间距及内眦间距进行分析。术后双睑裂高度及长度、角膜暴露程度数值均大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式形成的新内眦角较前自然、重睑宽度适中、弧度流畅。

  • 标签: 内眦赘皮 改良Z形内眦赘皮矫正术 切开重睑 手术技巧 并发症
  • 简介:【摘要】本文探究鼓室检查与成形,对常见中耳疾病的治疗能力和治疗效果。对于听力减退的人,包括中耳慢性单纯性耳炎、中耳胆脂瘤,因疾病的病变情况重建外耳道,鼓膜成形等。观察病人的鼓膜愈合,听觉效果等。存在手术后轻度眩晕状况,无其他异常情况。各种中耳疾病愈合适应,总的效果是满意的。耳内镜下的外科有微创、美容等特点,骨切除较少,容易恢复,耳内镜下的耳外科手术安全高效。

  • 标签: 耳外科手术 内窥镜检查 胆脂瘤,中耳 鼓室成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