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患者施行髋关节置换功能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2106年6月在我院行髋关节置换的82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术后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术后进行功能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出院时、出院2个月两组患者Harris评分和Barthel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功能康复护理在老年患者施行髋关节置换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 髋关节置换术 功能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体会镇痛药在骨科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66例本院自2016年5月-2017年7月收治的行骨科关节置换患者作为研究目标,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3)、干预组(n=33),给予对照组患者镇痛药(术后),给予干预组患者围手术期镇痛药,观察对比两组围手术期疼痛程度、不良反应发生率、关节活动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围手术期疼痛程度、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显示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0.05);关节活动度对比显示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骨科关节置换患者临床治疗中,实施围手术期镇痛药,应用效果显著,既可缓解围手术期疼痛程度、减少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又可提高关节活动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镇痛药 骨科关节置换术 围手术期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后外侧入路的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效果与传统式效果的差异。方法选取本院骨科2015年6月至2017年7月间收治的髋关节疾病患者263例,按照手术方式分为A1组后侧入路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B1后侧入路传统切口全髋关节置换。A2后侧入路股骨头节置换。B2后侧入路传统切口股骨头置换。比较患者中情况以及术后的恢复情况,以比较种手术方式的差异。结果无论是实行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还是实行股骨头置换的患者,其术后引流量以及中出血量都明显的低于传统切口的患者,并且其住院时间更短。结论实行后侧入路的小切口方式治疗,无论是实行全髋关节置换还是股骨头置换,病人的中损伤与术后恢复都明显优于传统式组,这提示小切口的髋关节置换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后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 小切口 股骨头坏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效果。方法选取96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提供优质护理。结果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治愈率、护理质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能有效地提高患者满意度、治愈率,降低死残率,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人工髋关节置换 优质护理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索全膝关节置换后围期的康复护理方法。方法采集我院2013年2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42例需要进行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比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1例,对比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95.24%明显高于对比组80.95%(P<0.05),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全膝关节置换患者进行围期的术前及术后综合康复护理,促进了创口愈合,有利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可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全膝关节置换术 围术期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与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内固定,观察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比较两组疗效和并发症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73.33%)明显低于观察组(93.33%),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36.67%)显著高于观察组(10.00%),差异显著(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内固定,能有效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内固定术 股骨颈骨折 临床疗效 并发症
  • 简介:摘要:为研究综合护理干预治疗对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在手术期间的压疮预防效果,本次通过对符合研究标准的 90名病患进行分组研究,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病患进行不同程度的护理治疗,密切观察患者在手术完成 1~3小时的皮肤状态,监测压疮症状的出现情况,通过对相关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最终结果为:对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实施综合性的干预护理治疗可以有效减少患者手术期间皮肤压疮情况的出现,提高患者对专业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程度,值得在临床医上进行深入推广。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全髋关节置换手术 预防术中压疮的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80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进行中保温护理,探讨保温护理对全身麻醉下髋关节置换中低温并发症的影响,并面向大众推广。方法随机选取从2016年11月到2017年8月我院收录治疗的80例采取髋关节置换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和保温护理干预模式,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体温、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后,采取保温护理的观察组的低温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和苏醒时间均优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经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接受髋关节置换的患者实施保温护理干预后,可有效减小低体温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保温护理 老年髋关节置换术 术中低体温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在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围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拟行手术患者102例,采用随机字母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围期情绪状态。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SDS与SAS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负性情绪。

  • 标签: 心理护理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围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行髋关节置换的68例患者,采用双色球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气管插管全麻,观察组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变化情况,并将两组患者临床指标、疼痛程度以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率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率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麻醉用药剂量、起效时间、阻滞完全时间以及麻醉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中采用腰硬联合麻醉临床效果较好,可使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并可减少药物用量,缩短起效时间,减轻患者疼痛感,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全麻 腰硬联合麻醉 髋关节置换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给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根据手术方法进行分组,其中60例患者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命名为A组;另外的60例患者应用半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命名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B组长,和住院时间均比B组短,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髋关节恢复优良率与B组,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手术在老年股骨颈骨折中应用,疗效相当,在临床中根据患者的状况合理选择。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老年股骨颈骨折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的麻醉方案对于双膝关节置换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以65例住院治疗的双膝关节置换患者最为观察和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抽样法将被选取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32人,选择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对照组患者33人,选择常规的全身麻醉方案。分别对其进行MMSE评分,观察两组患者在不同期间的MAP和HR值。结果两组患者中,在术后十二小时后MMSE评分分别为(27.01±1.05)和(24.10±2.33)分,观察组的MMSE评分较对照组有明显的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可有效提高双膝关节置换患者的精神状态,缩短术后清醒时间,较常规全身麻醉有着更好的效果。

  • 标签: 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 双膝关节置换术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通过对28例髋关节置换病人案例的护理分析,髋关节置换可以有效解决股骨头坏死导致的髋关节疼痛、功能障碍、跛行等症状。术后给予正确的护理及康复训练指导,可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显著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治愈率。

  • 标签: 骨科 髋关节置换术 并发症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护理及康复指导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髋关节置换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及康复指导。对比两组干预后的康复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术后康复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及康复指导用于髋关节置换患者中可以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提高患者康复效果,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髋关节置换术 围手术期护理 康复指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中应用康复训练指导和临床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在医院骨科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的9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采用摸球法将入选患者均分为研究组(n=45)和常规组(n=45),常规组进行常规护理,对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行康复训练指导和护理,将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效果进行分析比对。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所需时间比对照组短,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术后15d,观察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上述3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发生压疮、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89%,常规组为55.56%,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χ2=8.514,P<0.05)。结论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中应用康复训练指导和护理,有利于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适合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人工全髋关节 置换术 康复训练 指导和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老年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的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间收治的30例行髋关节置换老年病患为研究对象,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前优9例、良9例,优良率为60.00%,护理后优16例、良11例,优良率为90.00%,护理后优良率显著升高,差异有意义(P<0.01);病患护理后Harris评分为(84.34±13.24)分,高于护理前(42.48±8.34)分,差异有意义(P<0.01)。结论老年髋关节置换病患在围手术期实施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治疗疗效及病患生活质量,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老年 髋关节置换术 护理干预 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价值。方法所选研究对象为2014年2月—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择期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的患者,共纳入病例数为58例。按照麻醉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腰-硬联合麻醉,n=29)与对照组(硬膜外麻醉,n=29)。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感觉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情况、硬膜外用药量、麻黄碱用量对比,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麻醉优良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过程中,实施腰-硬联合麻醉,能获得较好的麻醉效果,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 标签: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腰-硬联合麻醉 硬膜外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比较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髋关节置换患者80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气管插管全麻,试验组则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等。结果试验组的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在麻醉药物使用及起效时间都优于对照组,且麻醉副作用小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中效果优于全麻,且副作用小,安全系数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全麻 腰硬联合麻醉 髋关节置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