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诊断级CT系统对鼻咽癌患者调强放射治疗中摆位误差的评估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22年1月到2022年7月期间收治的12例鼻咽癌患者,采用图像引导调强放疗纠正摆位误差,通过图像引导放射治疗的校准摆位误差,评估鼻咽癌患者摆位误差以及治疗期间的位移误差。结果:诊断级CT系统的图像分辨率高,在同一治疗室中既可以获得诊断CT,又能够完成治疗。结论:诊断级CT系统属于鼻咽癌患者调强放射治疗准确性提升的主要方法。

  • 标签: 诊断级CT系统 鼻咽癌 调强放射疗法 摆位误差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CBCT影像下,研究对手臂位置在胸部肿瘤放疗中对于摆位及治疗的影响。方法:对我院收治的接受放疗治疗的胸部肿瘤患者予以选取,实验时间为2020年10月—2022年2月,样本共计68例,用盲选抽签法做分组处理,组间均行热塑膜固定胸部,在此基础上,研究组(34例)施以手臂支撑,对照组(34例)不予以有效支撑,在治疗前后行CBCT扫描,将数据与CT图像最配准,获得患者手臂位置摆位在X、Y、Z轴上的误差,对比各轴向摆位误差。结果:研究组治疗前LAT(1.14±0.52)mm、LNG(2.29±1.41)mm、VRT摆位误差(1.48±1.15)mm均比对照组LAT(1.68±1.23)mm、LNG(2.96±1.06)mm、VRT摆位误差(2.15±1.47)mm要小(P>0.05)。治疗后研究组各轴向摆位误差略低于对照组,但组间对比无差异(P

  • 标签: 胸部肿瘤 CBCT影像 放疗 手臂位置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诊断级CT系统对鼻咽癌患者调强放射治疗中摆位误差的评估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22年1月到2022年7月期间收治的12例鼻咽癌患者,采用图像引导调强放疗纠正摆位误差,通过图像引导放射治疗的校准摆位误差,评估鼻咽癌患者摆位误差以及治疗期间的位移误差。结果:诊断级CT系统的图像分辨率高,在同一治疗室中既可以获得诊断CT,又能够完成治疗。结论:诊断级CT系统属于鼻咽癌患者调强放射治疗准确性提升的主要方法。

  • 标签: 诊断级CT系统 鼻咽癌 调强放射疗法 摆位误差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光学体表成像(OSI)在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PMRT)摆位中的性能,并评估基于3D打印技术的硅胶补偿膜对OSI检测精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择2021年1至4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就诊的PMRT患者16例,在使用锥形束CT(CBCT)校正误差前获取患者无补偿膜时OSI检测的摆位误差OSIno-bolus(OSIn),分析OSIn与CBCT的相关性,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OSI的诊断效能。对于使用3D打印硅胶补偿膜的患者,获取有补偿膜时OSI检测的摆位误差OSIbolus(OSIb),比较OSIn和OSIb的检测精度差异。结果OSIn与CBCT摆位误差在平移方向呈高度相关(r≥0.80),在旋转方向呈弱相关(r<0.40)。在ROC分析中,y方向的曲线下面积(AUC)最低,且对任意平移方向都有AUC5 mm≥AUC3 mm>0.75。在检测精度中,OSIn与OSIb在x和z方向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y方向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6,P=0.01)。在y方向上,OSIb与OSIn相比检测精度的系统误差增大3.11 mm,随机误差增大1.9 mm。结论在乳腺癌放疗摆位中OSI尚无法替代CBCT,但检测误差在临床可接受范围内,通过操作训练减轻成像路径上补偿膜等因素的干扰,OSI辅助摆位的性能有望进一步提高。

  • 标签: 光学体表成像 乳腺癌 摆位误差 补偿膜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锥形束(CBCT)研究颈、胸上段食管癌使用颈肩膜、体膜两种固定方式放疗时的摆位误差,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优选择。方法随机选取66例拟行放射治疗的颈、胸上段食管癌的患者,平均分成A、B两组。A组定位时采用热塑颈肩膜固定,B组采用热塑体膜固定。利用CBCT对每位患者首次治疗前摆位误差进行测量,然后使用SPSS17.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A组在左右(X)、头脚(Y)、前后(Z)方向上测量的摆位误差分别为(0.20±0.14)cm、(0.15±0.15)cm、(0.23±0.15)cm,而B组为(0.16±0.13)cm、(0.24±0.16)cm、(0.18±0.12)cm,A组误差数据优于B组,特别在Y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肩膜固定技术可以减少颈、胸上端食管癌患者放疗中的摆位误差,操作简便易行,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放射治疗 锥形束CT 摆位误差 食管癌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瓦里安TrueBeam直线加速器机载锥形束CT(comebeamcomputedtomography,CBCT)对食管癌患者放射治疗两种不同固定方法的摆位误差进行验证,为食管癌病人放疗选用合适固定方法提供参考。方法91例食管癌病人在TrueBeam直线加速器接受根治性放射治疗。其中56例用S型头颈肩面膜固定,35例真空袋固定。分别对用两种不同固定方法的食管癌放疗患者进行CBCT验证,全组病人在整个放疗疗程中共进行308次CBCT。扫描后重建获得的CBCT图像与原计划CT图像进行配准校正,获得前后(Z)、头脚(Y)、左右(X)三个方向的线性误差数据,分析其摆位误差。结果采用真空袋固定的3个方向误差均数差别较大。结论食管癌放射治疗摆位,头颈肩面膜稳定性较真空袋好,误差明显缩小。

  • 标签: 锥形束CT 食管癌 固定 摆位误差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于图像引导下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患者摆位误差的相关性。方法于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入组我院60例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患者,分组时符合数字表法,纳入实验组的30例患者行手动配准联合自动灰度微调配准,纳入对照组的的30例患者行手动微调配准。结果实验组患者摆位误差明显更低,对比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患者在图像引导下实施联合自动灰度配准,摆位误差明显更低,两者存在极大相关性。

  • 标签: 图像引导 头颈部肿瘤 放射治疗 摆位误差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胸部肿瘤患者接受放疗时双手摆放位置对摆位误差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院胸部肿瘤患者80例,治疗时间为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根据双手不同摆放位置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n=40例)为双手放于身体两侧,观察组(n=41例)为双手抱肘放于额头。分析两组摆位误差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左右、上下方向摆位误差值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前后方向摆放误差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同方向的校准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患者在进行放疗时,采用双手上举体位固定方式,可有效减少摆位误差,降低校准频率。

  • 标签: 胸部肿瘤 放射治疗 摆放位置
  • 简介:【摘要】  目的  为评估头颈肿瘤放疗患者口含器的应用是否会影响摆位的精确度。方法  选择27例头颈肿瘤患者,根据其在放疗照射过程中是否使用口含器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应用t检验比较两组间三维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即VRT方向(腹背方向)、LNG方向(头脚方向)、LAT方向(左右方向)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  对照组和实验组在三个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  头颈肿瘤患者在放疗期间应用口含器不会影响摆位的精确度。

  • 标签: 头颈肿瘤 放射治疗 摆位误差 口含器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食管癌中上段患者颈胸膜、头颈肩膜、体膜固定下摆位误差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食管癌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颈胸膜组、头颈肩膜和体膜组三种放射疗法固定模式,每组病例各30例,所有病例均使用同样CBCT进行扫描,匹配患者CBCT图像与定位CT图像,验证摆位误差同时记下摆位时间。每例患者每周验证1次,比较三组患者在左右、头脚、腹背方向上的误差大小。结果:三组病例摆位误差比较显示,x轴方向:颈胸膜组摆位误差最小,体膜组摆位误差最大。y轴方向:颈胸膜摆位误差最小,体膜组最大。z轴方向:颈胸膜组摆位误差最小,体膜组摆位误差最大。颈胸膜组与体膜组比较:x轴P

  • 标签: 食管癌 颈胸膜 头颈肩膜 体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癌放疗应用真空垫与乳腺托架两种固定体位的摆位误差。方法选取乳腺癌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均采取放疗,观察组采取专用固定板与真空垫固定,对照组采取专用乳腺托架固定,测量两组患者摆位误差。结果观察组Y轴及Z轴上摆位误差均显著小于对照组,1次摆位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在乳腺癌放疗中采用真空垫固定可对患者手臂及身体位置良好固定,可重复度高且舒适度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乳腺癌 真空垫 乳腺托架 摆位误差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提升,乳腺癌因其高发病率对女性患者生命安全及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威胁。对于早期乳腺癌患者,保乳手术结合术后全乳放疗可降低术后局部复发率并改善生存,已被临床广泛认可。进入精确放疗时代,越来越多的图像引导技术应用于临床,为精确放疗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采用图像引导放疗(IGRT)技术在放疗实施过程中进行实时位置监测并进行在线位置修正,已成为提高放疗位置精准度的常用技术手段。目前图像引导设备主要包括电子射野影像系统、千伏平面影像系统、锥形束CT(系统、扇形束CT系统和光学体表监测系统等,不同设备的成像原理不同,各有优缺点。因此就目前本科室应用的2种图像引导方式进行对比研究,冀在寻求一种在保障治疗摆位精确性的同时能有较高的时间效率优势的图像引导方式。

  • 标签: 锥形束CT 乳腺癌保乳 术后放疗 摆位误差 研究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真空垫联合乳腺托架固定在乳腺癌直线加速器调强放疗中的摆位误差。方法回顾性分析海安市中医院2017年7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72例接受乳腺癌保乳术后直线加速器调强放疗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放疗固定方案将其分为真空垫组(24例)、乳腺托架组(27例)、真空垫联合乳腺托架组(21例),采用锥形束CT分析固定摆位误差,计算总体误差均值和系统误差的标准差值,并分析影响固定摆位误差的相关因素。结果乳腺托架组、真空垫组及真空垫联合乳腺托架组组间前后(Z)方向平移误差(2.11±0.41、2.67±0.26、1.79±0.21)、Z方向旋转误差(1.14±0.24、1.05±0.21、0.91±0.2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45.86、6.21,均P<0.05);真空垫组Z方向平移误差高于真空垫联合乳腺托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37,P=0.001);乳腺托架组Z方向旋转误差高于真空垫联合乳腺托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1,P=0.001)。乳腺托架组左右(X)、上下(Y)、Z方向的计划靶区(PTV)外放边界值分别为2.02、2.09、1.97;真空垫组X、Y、Z方向的PTV外放边界值分别为1.81、2.07、2.25;真空垫联合乳腺托架组X、Y、Z方向的PTV外放边界值分别为1.13、1.51、1.49。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体质量指数(BMI)(OR=4.208,95% CI 1.438~12.312)、乳腺体积(OR=4.023,95% CI 1.375~11.769)均是固定摆位误差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真空垫联合乳腺托架应用于乳腺癌直线加速器调强放疗的固定摆位,有助于减小固定摆位误差,但固定摆位误差同时受患者BMI、乳腺体积等因素影响。

  • 标签: 乳腺肿瘤 直线加速器调强放疗 真空垫 乳腺托架 固定摆位误差
  • 简介:摘要目的提出基于结构信息和直觉模糊集的图像相似度测度法,并对放疗计划定位CT图与CBCT图进行相似性测度以客观定量衡量摆位误差。方法选取鼻咽癌和盆腔部肿瘤患者各1例,提取其计划CT图像及CBCT图像,在鼻咽癌患者横截面与矢状面、盆腔部患者横截面与冠状面上,人为模拟了5种不同程度的摆位误差,同时运用相关系数、均方误差、图像联合熵、互信息以及本文相似度测度法对误差进行比较测量。结果5种方法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描述误差。对比其他方法,相似度测度法随着误差增大表现出更强烈的变化趋势:鼻咽癌横截面5种误差递增结果归一化后为0.553、0.683、1.055、1.995、5.151,矢状面为1.171、1.618、1.962、1.790、3.572;而其他方法结果归一化后为0~2间,且同一方法不同误差的结果变化较小。另外,该方法对软组织误差更敏感。结论基于结构信息和直觉模糊集的图像相似度测度法衡量结果与人眼感知更一致,可一定程度上客观量化了包括骨性标记与软组织的误差,其反映的软组织偏差对个体化精准放疗有意义。

  • 标签: 直觉模糊集 相似性测度 人眼视觉特性 医学图像配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六自由度床联合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在线纠正原发直肠癌患者摆位误差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3年7月至2014年1月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放疗科的17例原发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14例,女3例;中位年龄65岁。回顾性分析CBCT和六自由度床联合CBCT在线校正患者摆位误差的差异。结果首次CBCT获得治疗床的3个平移方向X(左右)、Y(进出)和Z(升降)方向的摆位误差分别为(0.06±0.25)cm、(0.13±0.40)cm和(-0.28±0.31)cm;3个旋转方向RX(旋转俯仰)、RY(滚动)和RZ(左右旋转)方向的摆位误差分别为(0.62±1.15)°、(-0.19±0.99)°和(-0.34±0.84)°。六自由度床联合CBCT校正摆位后,X、Y和Z方向的残余误差分别为(0.01±0.09)cm、(-0.01±0.05)cm和(-0.03±0.08)cm,RX、RY和RZ方向的残余误差分别为(-0.16±0.40)°、(0.36±0.31)°和(-0.01±0.25)°。六自由度床联合CBCT校正前、后比较,平移方向(X、Y和Z方向)和旋转方向(RX、RY和RZ方向)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平移方向中,Z方向误差值出现频率较高的范围为0.20~0.79 cm;旋转方向中,RX方向误差出现较大的频率范围为0.20°~2.99°;骨模式和灰度模配准的摆位误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着放疗进行,摆位误差中除Y方向外,X、Z、RX、RY和RZ方向的摆位误差均增大。结论六自由度床联合CBCT有助于减小原发直肠癌患者放疗的摆位误差,建议采用六自由度床在线校正原发直肠癌放疗的摆位误差,直肠癌患者图像引导放射治疗推荐骨模式配准。

  • 标签: 直肠肿瘤 影像引导 放疗 六自由度床 摆位误差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使用头颈肩热塑网罩和颈胸一体热塑体膜固定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患者锁骨上下区的摆位误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至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收治的40例女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中位年龄46(29~68)岁]的锁骨上下区靶区的锥形束CT(CBCT)图像,其中19例使用头颈肩热塑网罩进行体位固定(头颈肩网罩组,128次CBCT图像),21例使用颈胸一体架膜进行体位固定(颈胸一体膜组,143次CBCT图像)。分析2组患者锁骨上下区的摆位误差,并分别测量肩锁关节的位置移动幅度ΔX、ΔY、ΔZ和三维空间位移d。应用公式计算临床靶区至计划靶区(PTV)的外放边界值。将所有患者分成体重指数(BMI)<24 kg/m2组(13例,86次CBCT扫描)和BMI≥24 kg/m2组(27例,185次CBCT扫描),分析比较2组的摆位误差。2组之间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头颈肩网罩组和颈胸一体膜组在锁骨上下区的平移摆位误差分别为左右方向:(1.78±2.40) mm和(2.26±1.91) mm(t=0.687,P=0.496)、头脚方向:(2.88±2.44) mm和(2.29±1.89) mm(t=2.249,P=0.030)、腹背方向:(2.48±1.79) mm和(1.66±2.00) mm(t=0.998,P=0.325);在矢状面的旋转摆位误差分别为(0.91±0.61)度和(0.67±0.53)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55,P=0.001)。头颈肩网罩组和颈胸一体膜组在肩锁关节的位置移动幅度ΔX、ΔY、ΔZ的平均值分别为3.65、4.61、3.11 mm和2.32、1.97、1.63 mm,三维空间位移d的平均值分别为7.36 mm和4.03 mm。头颈肩网罩组和颈胸一体膜组锁骨上下区在左右方向、头脚方向和腹背方向的PTV外放边界值分别为6.1、8.9、7.5 mm和7.0、7.0、5.5 mm。BMI<24 kg/m2组和BMI≥24 kg/m2组患者在3个方向的平移和旋转摆位误差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103~0.938,均P>0.05)。结论对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行锁骨上下区放疗的患者,相比头颈肩网罩固定,使用颈胸一体膜固定在头脚方向的摆位误差更小,而且对肩锁关节的体位固定效果更优。

  • 标签: 乳腺肿瘤 乳房切除术,改良根治性 放射疗法,计算机辅助 体位固定 摆位误差
  • 简介:摘要目的对锥形束CT引导下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疗(IMRT)摆位误差情况及配准方式进行探究。方法以随机抽选的方式将我院2017年02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85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乳腺癌保乳术,并接受IMRT治疗。首先以机载锥形束CT进行引导,验证IMRT摆位,重建并匹配计划图像,对三维方向上的摆位误差进行计算,再完成自动校准操作。随后,根据所有患者的放疗固定方式进行分组,对自动骨性配准下和自动灰度配准下的摆位误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42例患者的X轴摆位误差在自动骨性配准及自动灰度配准下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患者在自动骨性配准下不同方向的摆位误差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患者在自动灰度配准下不同方向的摆位误差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放疗固定方式的患者行乳腺癌保乳术后IMRT摆位误差间无明显差异,进行配准方式选择时可以灰度配准为优选,要促进放疗精度的进一步提升,可通过CBCT进行摆位误差校准引导,致力于临床上精确放疗的实现。

  • 标签: 锥形束CT 乳腺癌保乳术 放疗摆位误差 配准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对食道癌放疗中使用头颈肩膜固定的患者中,比较选取不同位置的CT定位点,对上、中、下段食管癌患者摆位误差的影响。比较采用头颈肩膜固定的食道癌患者选取肩胸部或者下颌部CT定位点所致摆位误差的变化情况。材料与方法选取上中下段食道癌患者段各40例,等分成A、B两组,均使用Q-Fix头颈肩膜固定,在大孔径CT定位时分别选取不同参考点定位位置(A组参考点选取在肩胸部靠近靶区的位置,B组选在下颌部的位置,两侧均平体中线),按5mm层厚扫描后传至计划系统。在加速器第一次上治疗时,激光灯对齐参考点后按计划的移床信息移动治疗床到治疗野中心,使用EPID验证系统拍摄正侧位验证片,以第一次摆位拍摄的验证片为准,与CT模拟数字重建的DRR图像进行比对,比较两组食道癌患者在X轴(左右方向)、Y轴(进出方向)、Z轴(升降方向)三个方向上的摆位误差。结果对于上段食道癌患者两组P值>0.05,均无显著性差异;中段食管癌患者只有X轴方向P<0.05,有统计学意义。A组为(0.427±0.063)cm,B组为(0.267±0.021)cm;下段食管癌患者三个方向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A组X、Y、Z三个方向的误差分别是(0.645±0.086)cm,(0.276±0.052)cm,(0.334±0.080)cm;B组X、Y、Z三个方向的误差分别为(0.401±0.050)cm,(0.185±0.027)cm,(0.144±0.039)cm。结论对于中下段食道癌患者而言,在头颈肩面膜上选取以下颌部为参考点进行的摆位比以肩胸部作为参考点的摆位准确性更高。

  • 标签: 头颈肩膜 食道癌 摆位偏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六自由度床联合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在线纠正原发直肠癌患者摆位误差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3年7月至2014年1月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放疗科的17例原发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14例,女3例;中位年龄65岁。回顾性分析CBCT和六自由度床联合CBCT在线校正患者摆位误差的差异。结果首次CBCT获得治疗床的3个平移方向X(左右)、Y(进出)和Z(升降)方向的摆位误差分别为(0.06±0.25)cm、(0.13±0.40)cm和(-0.28±0.31)cm;3个旋转方向RX(旋转俯仰)、RY(滚动)和RZ(左右旋转)方向的摆位误差分别为(0.62±1.15)°、(-0.19±0.99)°和(-0.34±0.84)°。六自由度床联合CBCT校正摆位后,X、Y和Z方向的残余误差分别为(0.01±0.09)cm、(-0.01±0.05)cm和(-0.03±0.08)cm,RX、RY和RZ方向的残余误差分别为(-0.16±0.40)°、(0.36±0.31)°和(-0.01±0.25)°。六自由度床联合CBCT校正前、后比较,平移方向(X、Y和Z方向)和旋转方向(RX、RY和RZ方向)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平移方向中,Z方向误差值出现频率较高的范围为0.20~0.79 cm;旋转方向中,RX方向误差出现较大的频率范围为0.20°~2.99°;骨模式和灰度模配准的摆位误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着放疗进行,摆位误差中除Y方向外,X、Z、RX、RY和RZ方向的摆位误差均增大。结论六自由度床联合CBCT有助于减小原发直肠癌患者放疗的摆位误差,建议采用六自由度床在线校正原发直肠癌放疗的摆位误差,直肠癌患者图像引导放射治疗推荐骨模式配准。

  • 标签: 直肠肿瘤 影像引导 放疗 六自由度床 摆位误差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乳腺癌保乳术后深吸气屏气(DIBH)与自由呼吸(FB)状态下放疗的摆位误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8年6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接受保乳术后采用DIBH技术行全乳放疗的左侧乳腺患者30例,并选取30例自由呼吸状态下接受全乳放疗的乳腺癌患者作为对照。比较放疗计划系统CT图像与放射治疗期间锥形束CT的位移,确定摆位误差,并计算临床靶体积(CTV)外扩至计划靶体积(PTV)的边界。摆位误差的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全组患者共拍摄锥形束CT图像318套,平均每人(5.1±1.1)套。FB患者摆位误差在x轴、y轴和z轴的位移分别为(2.2±1.7) mm,(3.1±2.5) mm,(3.3±2.3) mm。DIBH患者摆位误差在x轴、y轴和z轴的位移分别为(2.1±1.6) mm,(2.6±1.7) mm,(2.5±2.1) mm。在y轴和z轴方向,DIBH患者的位移显著小于FB患者(P=0.015、0.004),两组患者在x轴方向位移无明显差别(P=0.294)。DIBH患者CTV至PTV在x轴、y轴和z轴方向外扩边界分别为6.2、7.3、7.8 mm。DIBH组放疗第一周与后续放疗、不同体重指数(BMI)的摆位误差无差别。结论乳腺癌保乳术后全乳放疗时,DIBH技术摆位误差小于FB,推荐DIBH放疗的CTV至PTV的外扩边界为6~8 mm。

  • 标签: 乳腺肿瘤/放射疗法 锥形束CT 深吸气屏气 摆位误差 外放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