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ICC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对我院108例PICC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8例患者中,贵要静脉组静脉炎的发生率为4.0%,肘正中静脉组静脉炎的发生率约为14.3%,头静脉组静脉炎的发生率约为22.6%。结论PICC时应选择贵要静脉或肘正中静脉。

  • 标签: PICC 临床 应用
  • 简介:随着各种急、慢性肾衰病人不断增多,血液透析病人也随之增多,而股静脉术对于血透病人血管通路建立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高、成功率高、病人痛苦小等优点,本研究旨在探讨股静脉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股静脉置管术 病人 临床应用价值 血管通路 血透 人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是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入导管,其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的穿刺技术。PICC术为需长期静脉输入大量刺激性、高浓度药物等治疗的患者提供了一条安全、有效的途径。该方法减少了患者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改变了以往直接由外周浅静脉输注大剂量强刺激性药物对患者血管的破坏,降低了静脉炎、血栓及周围组织感染坏死等并发症的发生率。PICC维护技术需要具备一定知识和技能的专门人员按照无菌操作原则和制定的程序实施。血管超声可以清晰地显示外周静脉的结构,包括管壁、官腔、内径,能够分辨静脉、动脉及毗邻的其他结构,使操作者在术前对静脉进行充分的评估,选择和定位血管,提高了穿刺成功率。PICC在直观下进行操作,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 标签: PICC 置管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腰池行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颅内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科4年来收治的20例发生颅内感染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患者行腰池经腰大池引流并行全身使用抗生素及鞘内给药,19例治愈,1例治疗无效死亡。结论腰池行腰大池引流是治疗颅内感染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腰池置管 颅内感染 腰大池
  • 简介:摘要通过总结picc术的作用、优势、术后护理方法和注意事项、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方法,以培养此技术适用人群对其外周静脉的保护意识,强化此类手术的手术程序,提升护士的护理技术水平,完善对接受此类手术后患者的护理思想和方针。

  • 标签: picc置管术 术后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建立良好的静脉通路,预防和减少化疗对周围静脉的损伤。方法采用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对66例肿瘤患者进行,并观察临床效果。结果应用picc导管66例,插管成功率98%,时间15-96天。结论picc为肿瘤患者提供了一条无痛性治疗途径,保证肿瘤患者化疗的顺利完成,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 标签: 肿瘤患者 picc置管术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鼻泪管术后流泪的原因,评价鼻泪管人工鼻泪管植入术的疗效。方法于2008年11月至2011年3月期间因鼻泪管阻塞的在我院治疗的患者,随访半年以上,资料完整的39例46眼,最后一次随访时流泪的患者13例15眼,通过眼表及泪液动力学检查,分析流泪的原因。结果13例15眼患者中,泪道冲洗不通的4例5眼;冲洗通而不畅的1例1眼;冲洗通畅的8例9眼,其中,结膜松弛2例2眼,下泪小点狭窄1例1眼。泪小点撕裂1例1眼,大泪阜1例1眼,余3例4眼。结论鼻泪管治疗鼻泪管阻塞由于恢复泪液生理排泄功能,疗效好,但也须注意术前检查,术中操作,减少泪道的损伤,寻找防止植阻塞的有效措施也是关键。

  • 标签: 鼻泪管阻塞 人工鼻泪管 溢泪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脑卒中患者鼻饲的护理体会。方法收集我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42例,随机平均分成两组,观察组实施早期鼻饲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两组患者经过特殊护理与专业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并发症的病发率都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区别显著(P<0.05)。结论应用脑卒中在早期进行鼻饲的护理干预可以高效的提高机体的营养指标,为患者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减少并发症的病发率,提高了临床应用效果。

  • 标签: 脑卒中 鼻饲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留置PICC导管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和自我管理能力水平进行调查,并分析两者相关性,为留置PICC导管患者改善其生活质量,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生活质量核心问卷(QLQ-C30)、《肿瘤患者PICC自我管理能力量表》(CPPSM)对307例留置PICC导管的患者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留置PICC导管患者总体健康状况评分为(73.37±21.05)分;自我管理能力水平得分(150.95±15.29)分,总体处于较好水平。留置PICC导管患者总健康状况与自我管理总分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286(P<0.05)。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维度分别与日常导管观察、带日常生活、维护依从性等维度呈正相关(P<0.05)。性别、照顾者、居住地、次数、病种、家庭收入水平、维护地距家距离、文化程度均为生活质量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留置PICC导管患者生活质量水平与自我管理总分密切相关,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可以使患者更好地掌握自我管理技能,促进其行为改变,改善其生活质量。

  • 标签: PICC 生活质量 自我管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对留置PICC导管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和自我管理能力水平进行调查,并分析两者相关性,为留置PICC导管患者改善其生活质量,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生活质量核心问卷(QLQ-C30)、《肿瘤患者PICC自我管理能力量表》(CPPSM)对307例留置PICC导管的患者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留置PICC导管患者总体健康状况评分为(73.37±21.05)分;自我管理能力水平得分(150.95±15.29)分,总体处于较好水平。留置PICC导管患者总健康状况与自我管理总分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286(P<0.05)。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维度分别与日常导管观察、带日常生活、维护依从性等维度呈正相关(P<0.05)。性别、照顾者、居住地、次数、病种、家庭收入水平、维护地距家距离、文化程度均为生活质量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留置PICC导管患者生活质量水平与自我管理总分密切相关,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可以使患者更好地掌握自我管理技能,促进其行为改变,改善其生活质量。

  • 标签: PICC 生活质量 自我管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对儿童PICC中的全程护理支持措施以及效果进行深入探究。方法:选择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PICC患儿共80例参与本次研究,将所有患儿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40例,分别提供常规护理服务以及全程护理支持。对两组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统计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40)5.0%,低于参照组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率(8/40)20.0%。结论:在儿科患儿PICC中,需联合应用全程护理支持服务,强化护理干预管理,使得患儿能够配合PICC,同时保证PICC的安全性。

  • 标签: PICC置管 全程护理 置管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