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DNA损伤反应引起的基因组不稳定性并不足以导致肿瘤发生,还需要一些协同突变促进肿瘤的生长或存活,因此,基因组结构不稳定和周期检验点突变失活是肿瘤发生的重要因素。与正常细胞不同,肿瘤细胞中细胞周期检验点反应缺陷,当肿瘤细胞遭受基因毒药物损伤时,可通过激活周期检验点反应阻滞细胞周期进程,加强损伤修复,导致耐药表型的产生。因此,寻找特异性的检验点抑制剂来加强化疗药物或辐射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效应,已成为肿瘤治疗的一个研究方向。

  • 标签: 细胞周期 检验点 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妇科肿瘤患者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水平与贫血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43例妇科肿瘤患者血清EPO水平,分析不同贫血程度患者血清EPO水平差异性。结果:贫血患者血清EPO水平明显高于无贫血患者;且随着贫血程度加重,患者血清EPO水平逐渐升高,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妇科肿瘤患者贫血程度与血清EPO水平呈正相关(r=0.801)。结论:CRA是妇科肿瘤患者的常见并发症,肿瘤患者血清EPO水平与贫血程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通过检测患者血清EPO水平可为实施妇科恶性肿瘤相关性贫血的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 标签: 妇科肿瘤 促红细胞生成素 肿瘤相关性贫血 临床病理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乳腺癌与妇科肿瘤卵巢癌、子宫内膜癌以及雌激素相关良性肿瘤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收治200例乳腺肿瘤患者,经随访调查,分析乳腺癌术后患者的生存情况,进一步研究乳腺癌患者发生其他妇科肿瘤的危险性情况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200例乳腺癌患者中共随访调查到180例,放弃治疗2例,手术治疗及常规化疗170例,服用他TAM超过6个月者150例,截止至随访日期死亡病例为15例;患卵巢癌3例,子宫内膜癌为1例,卵巢囊肿14例,子宫肌瘤28例,子宫内膜息肉10例。结论乳腺癌与妇科肿瘤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及其他良性肿瘤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 标签: 雌激素 乳腺癌 卵巢癌 子宫内膜癌
  • 简介:目的探讨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肿瘤复发相关因子前列腺素E2(PGE2)、白细胞介素-2(IL-2)的水平及其与性别、肿瘤大小、围手术期输血量及输血类型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46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的病历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胃肠道肿瘤根治术,且术前经胃肠镜病理检查确诊。分别在术前1天、术后3天抽取外周血检测PGE2、IL-2水平,并分析不同性别、肿瘤大小、围手术期输血量、输血类型患者的PGE2、IL-2水平。结果术前1天、术后3天,不同性别、肿瘤大小、围手术期输血量、输血类型的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的PGE2、IL-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性别、肿瘤大小、围手术期输血量、输血类型的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短期内肿瘤复发相关因子PGE2、IL-2水平变化不大。

  • 标签: 胃肠道恶性肿瘤 前列腺素E2 白细胞介素-2 肿瘤大小 输血量
  • 简介:胃肠肿瘤是临床常见恶性肿瘤,此类患者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及化疗,而放疗的副反应明显,加之本病为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的营养状态多较差,而此种状况的存在对于患者可产生明显的不良影响,甚至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胃肠肿瘤 化疗 血清 IL-6 TNFΑ 营养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突变等位基因肿瘤异质性(MATH)与子宫癌肉瘤(UCS)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预测意义。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项目的公共数据库下载并使用maftools R软件预处理UCS的测序数据及临床资料数据;采用t检验分析MATH值与UCS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影响UCS患者总生存时间(OS)的因素,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MATH值对UCS患者预后的预测意义。结果(1)56例UCS患者的MATH值为47.1±15.6。UCS患者的MATH值,年龄≤68岁患者显著高于年龄>68岁者(分别为52.2±15.1、41.9±14.7,P=0.012),TP53基因突变型患者显著高于TP53基因野生型者(分别为48.8±15.1、29.8±10.0,P=0.009),PTEN基因突变型患者显著低于PTEN基因野生型者(分别为35.8±16.6、50.1±14.0,P=0.004);而不同体质指数、手术病理分期、种族以及FBXW7、PIK3CA、PPP2R1A基因突变状态UCS患者的MATH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以56份UCS组织标本的MATH均值(为47.1)作为界值,将MATH值>47.1判定为高MATH,MATH值≤47.1判定为低MATH。单因素分析显示,MATH值、手术病理分期、术后放疗及术后化疗是影响UCS患者OS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MATH值(HR=0.32,95%CI为0.15~0.68)、手术病理分期(HR=2.23,95%CI为1.07~4.65)、术后放疗(HR=0.37,95%CI为0.17~0.78)是影响UCS患者OS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UCS患者的MATH值与患者年龄、PTEN基因及TP53基因突变型有关,且MATH值是UCS患者预后的潜在预测指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及其表型CD4+TILs、CD8+TILs和FOXP3+TILs对三阴性乳腺癌(TNBC)短期预后[病理完全缓解(PCR)]及长期预后[无病生存期(DFS)、总生存期(OS)]的预后价值,为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免疫治疗提供理论支持。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从建库至2020年8月以前发表的所有前瞻性试验和临床观察对照试验。2位作者独立评价纳入文献质量、提取资料,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系统评价和分析。结果共纳入48篇文献。高表达组TILs及TILs表达每增高10%的患者,预示着有更高的PCR,OR值分别为1.81(95%CI:1.44~2.28)、1.09(95%CI:1.02~1.15);更长的生存时间,DFS的HR值分别为0.99(95%CI:0.98~0.99)、0.90(95%CI:0.86-0.94),OS的HR值分别为0.87(95%CI:0.79~0.96)、0.88(95%CI:0.83~0.92)。表型CD4+TILs、CD8+TILs和FOXP3+TILs对患者的PC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在长期预后中,浸润程度高预示着患者有更长的生存时间,DFS的HR值分别为0.54(95%CI:0.36~0.80)、0.46(95%CI:0.33~0.64)、0.45(95%CI:0.31~0.68),OS的HR值分别为0.49(95%CI:0.32~0.76)、0.59(95%CI:0.54~0.66)、0.44(95%CI:0.27~0.71)。结论TILs浸润程度及TILs表达每增高10%可作为TNBC的预后指标;表型CD4+TILs、CD8+TILs、FOXP3+TILs浸润程度高预示着患者有更好的长期生存,但对患者的短期生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标签: 三阴性乳腺癌 淋巴细胞,肿瘤浸润 乳腺肿瘤 Meta分析
  • 简介:肺泡Ⅱ型上皮细胞是一种多功能细胞,能分泌表面活性物质维持肺泡表面张力,增殖分化成肺泡Ⅰ型上皮细胞对损伤和疾病时的肺进行修复等,对维持肺泡的正常结构和功能有重要意义,在肺纤维化和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对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的形态结构、转分化及与肺纤维化和肺肿瘤关系研究现状分别加以阐述。

  • 标签: Ⅱ型肺泡上皮细胞 肺纤维化 肺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 分组对比胃肠肿瘤患者手术后早期肠梗阻与患者术后饮食情况的关系以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自我院 2018年 4月 -2019年 4月进行手术治疗的胃肠肿瘤患者中抽取 90例参与本次研究,其中术后出现早期肠梗阻的 45例为研究组,未出现早期肠梗阻的 45例患者为对照组,分组对比患者手术后难消化食物饮食情况以及对饮食知识的掌握情况。 结果 研究组患者手术后早期难消化食物的进食率高于对照组,对各类饮食知识的掌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胃肠肿瘤患者手术后进食不合理是导致其术后出现早期肠梗阻的主要因素,临床护理中需要根据患者的手术情况为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加强对合理饮食的管理和教育,避免不合理饮食情况的发生,确保术后康复质量的提升。

  • 标签: 胃肠肿瘤 术后康复 术后早期肠梗阻 术后护理
  • 简介:目的:综述整合素α5β1与恶性肿瘤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和归纳。结果:α5β1是整合素家族的一员,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与转移。而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影响肿瘤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黏附、细胞外基质的水解、诱导肿瘤血管的生成、调节肿瘤细胞的凋亡等作用而实现的。结论:深入研究α5β1在恶性肿瘤中的表达与功能,有助于进一步认识恶性肿瘤侵袭转移的分子机制,且有可能为恶性肿瘤的诊断和预后判断提供新的指标。

  • 标签: 整合素Α5Β1 肿瘤 综述
  • 简介:摘要特发性肺纤维化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复杂性疾病,死亡率较高,预后较差,西医治疗疗效不理想,且存在许多合并症及并发症。主要包括弥漫性肺泡炎等,但其发病原因不明,病情迁延,由肺泡损伤修复机制障碍最终发展为肺纤维化。IPF的主要治疗手段仍选用传统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但治疗效果欠佳,近年来运用新型抗纤维化药物、受体抑制剂、基因干细胞、肺移植治疗,现综述如下。

  • 标签: 特发性肺纤维化 肿瘤标志物 治疗进展 相关性
  • 简介:摘要微血管密度是衡量血管生成的定量指标,与妇科肿瘤的预后有关,是判定预后的可靠独立指标。水通道蛋白1在多种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的高表达,提示可能参与了肿瘤血管的生成过程。大量研究结果证实水通道蛋白与微血管密度密切相关,与妇科肿瘤的发展关系密切。

  • 标签: 妇科肿瘤 水通道蛋白1 微血管密度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面临致癌因素的逐年增加,越来越多的人罹患肿瘤。据统计,癌症已成为全球第三大死因。医药学的不断发展使相当一部分肿瘤患者通过化疗获得明显疗效。然而大多数患者在获益于化疗疗效的同时,也承受着化疗副反应对躯体及心理造成的不适,甚至其生活质量受到影响。化疗所带来的副反应可以导致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变,而不同心理状态的患者,对化疗所产生的副反应亦不尽相同。此外,不同种类的肿瘤所导致的患者心理状态也有所差异。

  • 标签: 肿瘤 心理 副反应 关系
  • 简介: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308G/A基因功能多态性与结直肠癌生成及发展的关系。方法研究病例为德国曼海姆医院普通外科2000年10月至2003年3月间收治的157例经病理组织学证实为结直肠癌的患者(病例组),对照组为117例查体的健康人,病例与对照人群均为欧洲高加索人种。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结直肠癌组及正常对照组的TNF-α-308G/A基因型。结果病例组患者TNF-α-308G/A基因型和等位基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基因型P=0.663;等位基因χ^2=0.404,P=0.525)。Ⅲ、Ⅳ期病理分期患者A等位基因(22.6%)和A/A基因型(8.1%)的比例明显大于Ⅰ、Ⅱ期(12.9%和1.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基因型:P=0.048,OR=7.368,95%CI=0.839~64.743;等位基因:χ^2=4.720,P=0.03,OR=1.962,95%CI=1.061~3.628)。结论TNF-α-308G/A基因功能多态性与结直肠癌生成无关.TNF-α-308A/A基因型或A等位基因与结直肠癌的进展相关。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肿瘤坏死因子-Α 多态性 单核苷酸
  • 作者: 魏永健 胡进静 李汛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6-25
  • 出处:《国际肿瘤学杂志》 2021年第04期
  • 机构:兰州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730000,甘肃省生物治疗与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兰州 730000,兰州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730000 甘肃省生物治疗与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兰州 730000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普外科 兰州大学医学院肿瘤防治中心 甘肃省肝胆胰外科研究所,兰州 730000
  • 简介:摘要细胞分裂周期相关基因8(CDCA8)参与细胞分裂周期的准确调控,其表达的改变可影响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及患者预后。近年来研究发现,CDCA8可能在肿瘤干细胞的干性维持中起重要作用。探索CDCA8影响肿瘤的相关机制对于肿瘤的诊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肿瘤 肿瘤干细胞 细胞分裂周期相关基因8 机制
  • 简介:作者简介张雨臣,女,(19731-),本科学历,护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肿瘤外科工作。摘要目的探讨胃肠道肿瘤患者心理应对能力与总体生活质量二者间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21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胃肠道肿瘤住院患者,应用生活质量问卷(QLQ-C30)及心理应对水平评定量表(YFFS)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受试对象的生活质量平均得分为(5435±1860)分,心理应对水平得分为(3407±511)分;生活质量与心理应对水平间呈显著正相关(P<001),反映心理应对水平是影响胃肠道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结论加强胃肠道肿瘤患者的心理干预,提高其心理应对水平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胃肠道肿瘤 生活质量 心理应对水平 关系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关系。方法:从2019年7月至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非糖尿病患者各650例为对象。收集患者的病历资料,比较胃癌、结直肠癌、肝癌和胰腺癌的患病率,以及肿瘤患者的TC、TG、FBG和CA199水平。结果:较之非糖尿病组,糖尿病组患者胃癌、结直肠癌、肝癌和胰腺癌的患病率明显提高;较之非糖尿病恶性肿瘤组,糖尿病恶性肿瘤组患者的FBG和CA199检测值明显增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2型糖尿病发生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几率提高,可能和FBG、CA199水平增高有关,提示患者积极预防。

  • 标签: 2型糖尿病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 相关性 生化指标
  • 简介:摘要腹膜肿瘤发病率高、预后差,源于胃癌、结直肠癌和阑尾黏液瘤等的继发性腹膜肿瘤临床常见,患者数量多、治疗难、疗效差。传统观点认为,腹膜肿瘤属于晚期肿瘤,患者生存期短,仅能维持3~6个月,通常提供姑息性对症治疗。近年来,以细胞减灭术(CRS)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为主的整合治疗策略对防治腹膜肿瘤疗效独特,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腹膜肿瘤》在中国抗癌协会的指导下,由腹膜肿瘤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相关领域权威专家共同完成。指南聚焦我国腹膜肿瘤流行病学特征、遗传背景及国内研究成果,以整合医学理念为引领,强调多学科整合诊治(MDT to HIM),注重“防-筛-诊-治-康”全程管理。本指南主要针对胃肠来源的腹膜肿瘤,旨在规范临床诊疗流程、提高整合诊治水平,共同促进我国胃肠腹膜肿瘤的防治工作。

  • 标签: 腹膜肿瘤 胃肠肿瘤 指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腹腔镜胃肠肿瘤手术患者术前长期睡眠障碍与术后谵妄(postoperative delirium, POD)的关系。方法选择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胃肠肿瘤手术的老年患者200例,性别不限,年龄65~85岁,ASA分级Ⅱ、Ⅲ级。术前24 h内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量表评估患者近一个月的睡眠情况,记录两组患者术前一般情况,术中失血量、补液量、尿量等相关情况及术后康复情况。术后第1天~第7天每天采用意识模糊评估量表评估患者是否发生POD,根据是否发生POD,分为谵妄组(POD组,35例)和非谵妄组(NPOD组,150例)。分析患者发生POD的相关危险因素,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判断术前长期睡眠障碍与POD的关系。结果POD组术前PSQI量表评分及合并酗酒史、脑梗死病史、术前长期睡眠障碍的患者比例高于NPOD组(P<0.05)。POD组较NPOD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延长(P<0.05)。两组患者其余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长期睡眠障碍和酗酒是PO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术前长期睡眠障碍可能导致老年腹腔镜胃肠肿瘤手术患者POD的发生,术前纠正睡眠障碍对于POD的早期预防有一定意义。

  • 标签: 睡眠障碍 术后谵妄 老年患者 胃肠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鸢尾素FNDC5在肝细胞肝癌(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HCC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qRT-PCR检测FNDC5在HCC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因素及和预后的关系。结果FNDC5主要表达于肝癌细胞的胞浆中,胞核弱表达。30例肝癌组织中,FNDC5阴性0例,FNDC5弱阳性5例,FNDC5阳性19例,FNDC5强阳性6例。qRT-PCR法检测显示,在发生脉管侵袭的肝癌组织中FNDC5高表达。在FNDC5高表达的HCC中脉管侵袭的发生率为30%(9/30),显著高于FNDC5低表达组的6.7%(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15.026,P<0.05)。肝癌组织中FNDC5水平的高低与年龄、性别、乙肝病毒感染(HBsAg)、甲胎蛋白(AFP)水平等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肝癌组织中FNDC5含量的高低与肝癌是否发生脉管侵袭密切相关,可预测术后肝癌复发。

  • 标签: 癌,肝细胞 肿瘤侵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