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从胎盘娩出至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复至正常未孕状态的一段时间,尤其是产后早期,是产妇身体和心理恢复、适应环境的关键期和敏感期,如恢复与适应不良,产妇排尿情况、子宫收缩情况、情绪情感状态、哺乳情况等均可能影响母婴交流及健康。本共识通过阐述在初产妇阴道分娩产后早期康复中的中医适宜技术方法和使用范围,以规范和指导初产妇阴道分娩产后早期康复服务,提高服务能力,满足产后早期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健康需求。

  • 标签: 分娩 初产妇 阴道分娩 产后早期 中医适宜技术 专家共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推拿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用穴规律与穴位分布,为推拿治疗小儿秋季腹泻技术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建库至2020年12月有关推拿治疗小儿秋季腹泻文献,收集文献中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推拿处方,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 2.0)分析推拿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常用穴位与穴位分布等,挖掘推拿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核心用穴。结果共筛选小儿秋季腹泻推拿处方101个,涉及穴位61个,使用频率大于10的穴位18个,得到穴位组合共35个,其中15个两穴组合、11个三穴组合、2个四穴组合,得到7个新穴位组合。结论推拿治疗小儿秋季腹泻选穴以具有健脾化湿、调理大肠气机功效的特定穴为主,核心穴位组合为脾经、大肠经、腹、七节骨、龟尾、脊、脐7穴,可作为小儿秋季腹泻的基础推拿处方供临床参考。

  • 标签: 小儿推拿疗法 腹泻 轮状病毒感染 数据挖掘 选穴规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多模式干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9年1~12月河南省中医院应用随机数字表将8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观察组(n=43)及对照组(n=43),对照组行呼吸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中医多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哮喘控制效果、呼吸功能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气道阻力(Raw)、用力肺活量(FVC)、呼气流量峰值(PEF)、6 min步行试验(6MWT)的距离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圣-乔治呼吸问卷(SGR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多模式干预能有效改善支气管哮喘呼吸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中医多模式干预 支气管哮喘 肺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在预防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淋巴囊肿形成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收治入院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80例,以投掷法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选用中医特色护理方法进行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干预;收集并记录引流量,采用B超观察淋巴囊肿总发生率,检测血红蛋白、红细胞沉降率及纤维蛋白原水平,测定凝血酶原时间,检测炎性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术后第1天、第2天、第3天引流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淋巴囊肿总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20.00%)(P<0.05),血红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红细胞沉降率、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前列腺素E2(PGE2)、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特色护理可减少患者腹腔引流量,降低患者淋巴囊肿形成率,同时还可改善患者凝血功能,降低炎性指标水平。

  • 标签: 中医特色护理 妇科恶性肿瘤 淋巴囊肿
  • 简介:摘要真空采血管质量直接影响临床检验结果,对真空采血管进行性能评估是保证其质量的重要措施。为确保真空采血管满足临床检验要求,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组织专家制定了该共识,着重阐述了真空采血管性能评估的必要性、评估原则、评估内容和评估方法,旨在为医学实验提供真空采血管性能评估标准和技术细则,进一步提升我国实验检验质量。

  • 标签: 临床实验室技术 真空采血管 性能评估
  • 简介:摘要综合医院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结核病)的病原学诊断一直是业界焦点。编写组专家对综合医院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结核病)的微生物学检查进行了讨论,撰写了专家共识,并对一些关键问题给出了推荐。本文包括涂片、培养、药敏试验等技术内容,希望能为临床处置、实验工作提供合理、实用的帮助。

  • 标签: 结核 分枝杆菌,结核 临床实验室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监护护士血培养规范采集的护理知识与行为,为临床开展血培养规范采集相关知识培训,降低血培养污染率,提高血培养阳性检出率,规范血培养采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编制的《监护护士血培养规范采集知识与行为调查问卷》,通过方便取样对北京市5所三级医院21个监护559名ICU护士进行调查,获取监护护士血培养采集的知识与行为得分,比较不同特征监护护士对血培养规范采集护理知识及操作行为得分的差异。结果监护护士血培养规范采集知识与行为得分分别为(5.29±1.96)分和(30.62±4.15)分,平均得分率为52.90%和76.55%;不同科室、职称、最高学历、工作年限护士的相关知识与行为得分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过相关培训护士与未接受培训的护士知识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监护护士对血培养规范采集知识掌握不足,血培养规范采集行为依从性一般,管理者需要针对监护进行血培养专项理论培训及建立统一规范的血培养采集流程。

  • 标签: 监护室 护士 血培养采集 知识 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急诊输液患者优质护理服务需求及满意度现状,为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釆用方便抽样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通过问卷星对三家三级甲等医院急诊输液患者300例进行调查。结果300例患者对所选择的优质护理服务需求内容重要性排序依次为:服务态度好、专业技术好、良好的输液环境、健康指导及基础护理;对优质护理服务满意度总体评分为(7.23±0.46)分;对优质护理服务7个维度的满意率较高的为工作责任心(89.67%)、专业技术(83.25%),满意率较低的为输液环境(68.45%)、基础护理(67.67%),计算各维度平均满意率为(77.69%);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输液环境对满意度的影响最大。结论急诊输液患者对各项优质护理服务的需求全面,对优质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有待提高;应以患者需求为导向,全面满足患者优质护理服务需求;提高急诊输液的护理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急诊输液室患者 优质护理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内镜经黏膜下隧道憩嵴离断术(STESD)联合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治疗膈上食管憩合并胃食管连接部(EGJ)流出道障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纳入于2017年10月至2021年8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镜中心行STESD联合POEM的膈上食管憩合并EGJ流出道障碍的6例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包括男女比,年龄,病程,憩室长径、部位、是否多发,EGJ流出道障碍疾病类型,是否达到内镜技术成功(内镜下所有步骤均完成,包括建立隧道,切开憩嵴、食管下括约肌、贲门固有肌),手术时间,手术前后临床症状(包括体重减轻、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和反流)的严重程度(采用Eckardt评分进行评估)变化,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随访情况,包括是否达到临床成功(吞咽困难、进食后呕吐、胸骨后疼痛、反流、体重减轻症状完全改善或近乎完全改善,随访时无需重复内镜干预)和有无不良事件发生。采用描述性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6例患者的男女比为3∶3,中位年龄为69.2岁,中位病程为92.3个月;中位憩室长径为47.5 mm;憩位于食管右侧壁4例,位于食管左侧壁2例,其中1例患者为食管多发憩;贲门失弛缓症5例,EGJ出口梗阻1例。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STESD联合POEM,并均达到内镜技术成功;手术时间(范围)为55 min(40~70 min)。术前和术后临床症状的Eckardt评分(范围)分别为9.0分(7.0~11.0分)、1.3分(1.0~2.0分),术后临床症状较术前改善;术后无迟发性出血、穿孔、感染、皮下气肿等并发症和严重不良事件发生。6例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访1~50个月,患者吞咽困难、进食后呕吐、胸骨后疼痛、反流、体重减轻症状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均达到临床成功。结论STESD联合POEM治疗膈上食管憩合并EGJ流出道障碍安全、有效,且近期和远期效果较好。

  • 标签: 内镜经黏膜下隧道憩室嵴离断术 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 膈上食管憩室 胃食管连接部流出道障碍
  • 简介:摘要有感于两位美国科学家在温度和触觉敏感性瞬时受体电位研究上获得了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本文指出我国临床医生应该从临床研究出发,到实验进行深入的持久的实验研究,从疼痛性疾病发病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揭示发病的原理,从而根治疼痛顽症。

  • 标签: 诺贝尔奖 温度和触觉受体 瞬时受体电位 实验室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化系统肿瘤术后患者家庭照护者营养照护主要的阻碍因素,为护理工作者提高家庭照护者营养照护质量,制订个性化的干预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于2021年1—4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选取14例消化系统肿瘤术后患者的家庭照护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分析整理资料。结果消化系统肿瘤术后患者家庭照护者营养照护阻碍因素提炼出4个主题,9个副主题。(1)主题1:营养照护认知不足。①照护者对营养照护重要性认知不足;②照护者缺乏辅助进食营养风险相关认知。(2)主题2:营养照护能力欠缺。①照护者营养知识缺乏;②照护者实践操作能力欠佳;③照护者的依从性、主动性较差。(3)主题3:营养信息获取和利用困难。①照护者信息获取受限;②照护者信息运用困难。(4)主题4:营养照护的照护者角色障碍。①缺少社会支持;②家庭经济负担较重。结论护理工作者可以针对家庭照护者营养照护阻碍因素制订个性化干预措施,促进家庭照护者营养照护质量的提高,进而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

  • 标签: 消化系统肿瘤 家庭照护者 营养照护 阻碍因素 质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智化家庭治疗(mentalization-based family therapy,MBFT)对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反思功能以及相关脑区的影响。方法在北京回龙观医院精神专科医院选取住院的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32例,其中把15例常规药物治疗的患者定义为对照组,把其余17例患者作为干预组。干预组患者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以家庭为单位进行MBFT治疗每周1次,每次1.5 h,总共干预3个月。其中有10例患者在干预前后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进行扫描。使用SPSS 23.0对量表评估数据进行卡方检验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数据采用Pearson相关建构脑网络的矩阵。患者的脑网络矩阵采用Gretna进行计算,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进行进一步分析。结果(1)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发现,干预前后患者的反思功能、焦虑、抑郁在时间与组别的交互作用均显著(F=5.113,9.350,5.264,均P<0.05),进一步简单效应分析,干预组患者焦虑[(55.09±14.35)分、(30.58±3.62)分]、抑郁[(61.58±16.81)分、(31.00±3.48)分]前后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干预组患者反思功能[(8.71±0.51)分、(8.87±0.50)分]前后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反思功能[(8.92±0.33)分、(8.73±0.35)分]、焦虑[(50.67±13.88)分、(45.78±12.89)分]前后测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抑郁得分[(69.33±9.11)分、(50.94±7.99)分]前后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结果显示,把顶叶后部与内侧前额叶作为种子点,其与右侧额下回、右侧梭状回、右侧颞上回、左侧颞中回和右侧额上回之间交互作用显著(F=29.56,20.63,8.69,9.49,8.62,均P<0.05)。进一步简单效应分析,干预组前后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测功能连接强度小于后测;对照组前后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将全脑264个感兴趣区进行脑网络分析发现,干预组的模块数量比对照组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4,P=0.046)。结论MBFT可明显改善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增强相关脑区与全脑的功能链接,使全脑链接活跃度增强,变得更加整合。

  • 标签: 青少年 抑郁 心智化家庭治疗 内侧前额叶 顶叶后部 功能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互联网+"医院-家庭-学校照护模式在学龄期癫痫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12月在徐州市儿童医院就诊的80例学龄期癫痫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延续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互联网+"医院-家庭-学校照护模式。于干预前及干预后3、6个月,采用自制服药依从性问卷、儿童癫痫生活质量量表(QOLCE)调查两组患儿服药依从性、生活质量,于干预前及干预后6个月采用自制家长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患儿家长满意度。结果干预3、6个月后,观察组患儿服药依从性、QOLCE 5个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干预6个月后,患儿家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互联网+"医院-家庭-学校照护模式能够提高患儿的服药依从性、生活质量及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实现从医院到家庭、学校的平稳过渡,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癫痫 儿童 互联网+ 医院-家庭-学校照护 学龄期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庭支持护理对老年慢性病患者自我感受及结局事件的影响。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式,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河南省人民医院出院的老年慢性病患者115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8例)、对照组(5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家庭支持护理方式。比较干预前和干预3、6个月后两组患者自我感受、家庭功能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再入院率。结果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对照组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评分分别为(25.73±3.85)、(28.14±3.90)分,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FACES)评分分别为(105.62±12.41)、(96.35±10.05)分;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对照组SPBS评分分别为(21.89±4.33)、(25.41±4.20)分,FACES评分分别为(122.60±14.70)、(112.35±16.32)分;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两组SPBS、FACES总分比较的交互效应、时间效应和组间效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对照组用药依从性良好率分别为70.69%(41/58)、50.88%(29/57),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38,P=0.030)。干预后随访1年,观察组、对照组再入院率分别为18.87%(10/53)、39.22%(20/51),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43,P=0.022)。结论家庭支持护理可减轻老年慢性病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提高其家庭功能和用药依从性,减少再入院的发生。

  • 标签: 老年人 慢性病 家庭支持 自我感受 家庭功能 用药依从性 再入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护理程序的饮食干预结合家庭支持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回顾性分析于2019年9月—2020年9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80例血液透析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饮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护理程序的饮食干预结合家庭支持。对比两组患者入组时、干预3个月及6个月后营养状况及透析依从性。结果干预后3、6个月,两组患者体重指数、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总淋巴细胞计数及白细胞计数水平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6个月,两组依从性各维度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各维度得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护理程序的饮食干预结合家庭支持对可提高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和透析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血液透析 护理程序 家庭支持 饮食干预 营养状况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病专科随访护士主导的医院-社区-家庭延续护理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9年6月—2020年12月在新乡市中心医院肝病专科住院的代偿期肝硬化患者156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延续护理,观察组实施肝病专科随访护士主导的医院-社区-家庭延续护理,为期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水平和再次入院率的差异。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各维度得分及总分较干预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再次入院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25,P<0.05)。结论肝病专科随访护士主导的医院-社区-家庭延续护理可以提高肝硬化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能力,降低再次入院率。

  • 标签: 肝硬化 延续护理 专科随访 医院-社区-家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反刍思维与家庭功能是否能够预测首发抑郁症患者随访1年抑郁症水平,家庭功能是否在反刍思维与抑郁水平之间起着中介作用。方法纳入符合入组要求的首发抑郁症患者65例,所有被试均接受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item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17)、反刍思维量表(rumination response scale,RRS)和家庭功能评定量表测验(family assessment device,FAD);所有被试接受1年的随访,采用阶层线性回归分析与中介分析,研究基线阶段的反刍思维与家庭功能对随访1年抑郁水平的预测作用。结果在基线阶段,首发抑郁症患者的反刍思维、角色、情感介入、总的功能与随访1年抑郁水平存在显著正相关(分别为r=0.49,P<0.01;r=0.30,P=0.02;r=0.43,P<0.01;r=0.50,P<0.01)。基线阶段反刍思维、情感介入与总的功能可以预测随访1年抑郁水平(β=0.315,t=2.954,P=0.005;β=0.261,t=2.550,P=0.013;β=0.323,t=2.952,P=0.005)。中介分析显示,情感介入与总的功能在基线阶段反刍思维与随访1年抑郁水平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情感介入点估计值=0.040,95%CI=0.012~0.090;总的功能点估计值=0.066,95%CI=0.017~0.143)。结论首发抑郁症患者基线阶段的反刍思维与家庭功能对随访1年抑郁水平有一定预测作用;家庭功能在基线阶段反刍思维与随访1年抑郁水平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

  • 标签: 抑郁症 反刍思维 家庭功能 中介分析
  • 简介:摘要家庭治疗传入中国已经30余年。国内家庭治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方法和理论的推广及中国文化的应用性研究两个方面。本研究对家庭治疗在中国的应用有效性和文化适应性两个方面研究现状进行了回顾,指出目前国内家庭治疗的有效性研究存在深入性、方法和技术、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方面的不足,并提出了几点建议;同时也对家庭治疗在中国临床的文化适应性提出建议,认为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开展家庭治疗工作需要加强对中国家庭历史和文化的"理解",并扎实开展个案临床研究工作

  • 标签: 家庭治疗 中国文化 有效性 文化适应性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我国中西部地区血压未控制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家庭血压监测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该研究为横断面调查,于2019年9月至2020年7月从我国中西部地区72家医院及基层医疗机构纳入年龄≥60岁且诊室血压≥140/90 mmHg(1 mmHg=0.133 kPa)的高血压患者,并依据是否规律进行家庭血压监测分为规律家庭血压监测组和非规律家庭血压监测组。对入选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血压测量,记录患者使用不同类型血压计及规律测量血压(至少每周测量1次)的情况。使用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分析影响患者规律进行家庭血压监测的因素。结果共纳入患者3 857例,年龄67(64,71)岁,男性2 163例(56.1%)。入选患者中3 044例(78.9%)拥有家庭血压计,2 168例(56.2%)规律进行家庭血压监测;在拥有家庭血压计的患者中,2 370例(77.9%)拥有上臂式电子血压计。年龄大、家庭收入高、高血压病史长、服用降压药数量多、知晓高血压诊断标准及有并发症的患者规律进行家庭血压监测的可能性更大(P均<0.05)。结论在我国中西部地区血压未控制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家庭血压计较为普及,近六成的患者规律进行家庭血压监测。年龄、家庭收入、高血压病史、服用降压药数量、知晓高血压相关知识是此类患者规律进行家庭血压监测的影响因素。

  • 标签: 高血压 老年人 家庭血压监测 中国中西部地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信息化医联体管理与家庭协同管理在脑卒中患者居家康复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为构建完善的脑卒中康复管理模式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在威海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病区住院的首发脑卒中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来自进行脑卒中康复联动管理的3个社区符合纳入标准的30例脑卒中患者列入试验组,将来自其他社区符合纳入标准的30例脑卒中患者列入对照组。对照组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50~70(63.72±3.97)岁,接受常规出院指导和健康宣教。试验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51~70(64.21±3.54)岁,接受信息化医联体管理与家庭协同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出院6个月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认知和对康复治疗的依从性,征求患者和照顾者对临床医护及家庭签约医生和护士的满意度。数据分析采用t、t,、χ2检验。结果两组患者出院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试验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总评分为(80.77±6.76)分,高于同期对照组的(70.53±6.3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患者6个月后早期症状和应急处理认识、按时服药、定期康复锻炼评分分别为(27.48±1.28)分、(26.52±1.36)分、(29.07±0.34)分,均高于同期对照组[分别为(19.50±0.79)分、(20.16±0.88)分、(20.52±0.50)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994、21.497、77.420,均P<0.001);出院时两组患者和照顾者对医护人员很满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6个月后试验组患者和照顾者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6.67%(29/30)比83.33%(25/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19,P=0.012)。结论信息化医联体管理与家庭协同管理模式有助于整合医疗资源,为患者和照顾者提供连续、系统、全面及全程的康复干预,对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脑卒中 康复 信息化医联体管理 社区卫生服务 日常生活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