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静脉应用白蛋白的顺序对改善低蛋白血症患者血浆白蛋白浓度的护理措施.方法运用配对设计研究法,对30例低蛋白血症患者进行配对研究,在医嘱应用人血白蛋白的过程中,对观察组患者进行饮食干预和改变输液顺序,观察患者的血浆白蛋白浓度变化值,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白蛋白的浓度比较(P<0.001,P<0.001),差异有显著性,但血浆总蛋白浓度比较,观察组明显改善(P<0.001),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每对患者治疗前、后血浆白蛋白及总蛋白浓度的增长值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饮食干预与输液顺序的调整有助于提高血浆白蛋白和总蛋白水平.

  • 标签: 低蛋白血症 白蛋白血症 血浆总蛋白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瑞芬太尼靶控注用于开胸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50例纳入观察的胸外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瑞芬太尼靶控注组)和对照组(芬太尼组)各25例,观察并记录两组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术毕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发生不良反应等情况,对两组的麻醉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在血流动力学变化、术毕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瑞芬太尼靶控注用于胸外科手术,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术后清醒迅速完全,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可行。

  • 标签: 瑞芬太尼 靶控输注 开胸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雷米芬太尼靶控注在老年患者全麻诱导的效果,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5月~2011年4月收治的老年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芬太尼静脉注射,观察组患者给予雷米芬太尼靶控注麻醉诱导,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前、麻醉后1min和麻醉后5min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平均动脉压(MAP)的差异。结果与麻醉前比较,麻醉后1min时两组患者HR、SpO2、MAP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下降幅度较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5min两组患者HR、SpO2、MAP时均恢复至麻醉前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全麻诱导时采用雷米芬太尼靶控注,血流动力学指标稳定,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雷米芬太尼 靶控输注 老年患者 麻醉诱导 效果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尼莫地平针微泵后致外周静脉炎的发生率及其对策。方法选择118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干预组给予组建药物静脉小组进行针对性培训、统一静脉观察周期、预防性用药、并统一穿刺静脉及留置针等静脉预防保护措施进行干预。结果对照组静脉炎发生Ⅰ度23例、Ⅱ度12例、Ⅲ度5例;干预组仅发生Ⅰ度静脉炎10例。两组数据经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专人负责管理,统一穿刺静脉及留置针型号,预防性用药保护静脉,统一静脉观察周期等方法及合理的护理措施,能够显著降低尼莫地平针致外周静脉炎的发生率。

  • 标签: 蛛网膜下腔出血 尼莫地平 静脉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体血液回在脊柱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情况与护理效果。方法:对本院选取的52例脊柱外科手术患者进行研究,截取时间段为2020年02月~2021年02月,随机分组后,对照组患者采取异体输血并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应用自体血液回并采取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输血情况和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术中输血量和术后输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输血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血液回解决了血液资源紧张问题,可满足脊柱外科手术需要,能够减少异体输血风险,临床推广性好。

  • 标签: 自体血液回输 脊柱外科手术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ABO血型分布与肿瘤性疾病的临床红细胞输血量的相关性。方法 以2019年至2021年在江苏省血液中心献血24573健康人献血资料为依据,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有输血史的2036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按ABO血型分组。比较不同血型分组下的临床输血量与献血量的分布差异,比较不同血型分组下住院患者与肿瘤性疾病患者红细胞输血量的差异;依据本院特色科室,分组分析血型分组下肿瘤性疾病与消化道肿瘤、肿瘤性疾病与妇科肿瘤的临床红细胞输血量相关性。结果 A型和O型的临床输血量和献血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血型分组下消化道肿瘤的红细胞用血量与肿瘤性疾病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而妇科肿瘤中,AB型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ABO血型 临床红细胞输注量 肿瘤相关性疾病 消化道肿瘤 妇科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指导临床合理注血液成分期间TEG(Thrombosis elastomography gauging 血栓弹力图检测技术)的实际应用作用。方法:在我院2022年1月至2022年9月参与血检项目患者中选定260例,按照抛硬币法分为甲乙组,甲组采用常规血液检测技术,乙组运用TEG,对比血液成分注率与临床指标(血检指标与凝血指标)。结果:甲组与乙组检测技术下血小板注率80.00%、53.33%,血浆注率83.33%、56.67%,冷沉淀注率66.67%、40.00%;FIB(4.39±2.04)g/L、(2.59±1.75)g/L,PLT(101.28±26.39)×109/L、(85.92±24.93)×109/L;APPT(55.38±3.59)min、(42.82±2.96)min,PT(14.30±2.14)min、(10.07±2.27)min,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小于0.05)。结论:TEG在临床合理注血液成分中发挥着深刻的临床指导作用。

  • 标签: 血栓弹力图检测技术 血液成分 血液输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指导临床合理注血液成分期间TEG(Thrombosis elastomography gauging 血栓弹力图检测技术)的实际应用作用。方法:在我院2022年1月至2022年9月参与血检项目患者中选定260例,按照抛硬币法分为甲乙组,甲组采用常规血液检测技术,乙组运用TEG,对比血液成分注率与临床指标(血检指标与凝血指标)。结果:甲组与乙组检测技术下血小板注率80.00%、53.33%,血浆注率83.33%、56.67%,冷沉淀注率66.67%、40.00%;FIB(4.39±2.04)g/L、(2.59±1.75)g/L,PLT(101.28±26.39)×109/L、(85.92±24.93)×109/L;APPT(55.38±3.59)min、(42.82±2.96)min,PT(14.30±2.14)min、(10.07±2.27)min,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小于0.05)。结论:TEG在临床合理注血液成分中发挥着深刻的临床指导作用。

  • 标签: 血栓弹力图检测技术 血液成分 血液输注
  • 简介:目的:将基于水平的图像弹性配准应用于放射治疗CT图像中,为精确评估患者肿瘤及危及器官变化过程及其累加剂量提供技术支持。方法:根据水平进化理论,通过matlab软件编程,分别对宫颈癌患者与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分次间的两组CT图像实施三维全自动的弹性配准。结果:宫颈癌患者配准前后对比显示,最小均方误差(MSE)减少55.1%,相关系数(CC)提高了5.3%;鼻咽癌患者配准前后对比显示,MSE减少32.1%,CC提高4.6%。结论:从配准前后差分图以及评价参数可见,该理论取得了较好的试验效果,但要真正应用到临床放射治疗中,需进一步探寻更精确的数学算法以模拟人体器官的运动。

  • 标签: 水平集 弹性配准 放射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减少静脉注可达龙导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我病区2010年7月至2015年1月静脉注可达龙的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静点可达龙过程中给与护理干预(1)在穿刺点上方给予赛肤润3次/日外涂。(2)输入可达龙前后各给与10ml生理盐水静推冲管。(3)持续静点可达龙的患者保留两个留置针,每8小时更换注射位置。对照组行常规观察护理。结果干预组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对静脉注可达龙治疗的心律失常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以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

  • 标签: 护理干预 可达龙 静脉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宫腔镜检查中采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靶控注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4月到本院接受宫腔镜检查的9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各47例患者。给予研究组患者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靶控注麻醉;给予参照组患者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靶控注麻醉。记录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麻醉相关指标、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麻醉后血流动力学各指标水平均比麻醉前低,且参照组患者下降幅度更大(P<0.05);研究组患者各麻醉指标水平均低于参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0.64%,而参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7.66%,两组相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宫腔镜检查中采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靶控注的镇痛、镇静效果较好,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静脉麻醉 宫腔镜检查 靶控输注 瑞芬太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常温保存与深低温保存机采血小板临床注效果的差异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清华同方数据库,检索年限为1998-2008年。纳入比较常温保存与深低温保存机采血小板临床注的2个随机对照研究和5个临床对照研究,共1151例,所纳入的研究质量较低。应用RevMan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PetoOR值为1.41,95%CI(1.06,1.87),常温组与深低温保存组间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9,P=0.02)。结论根据目前证据,可认为常温保存机采血小板注的有效率高于深低温保存组。

  • 标签: 血小板 保存 输注效果 Meta分析 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