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环孢素A对难治ITP患者的有效及对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难治ITP(免疫血小板减少紫癜)82例患者为对象,随机分设不同组别。行达那唑治疗对照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环孢素A治疗实验组。观察经分别应用不同疗法治疗后取得的疗效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率为73.17%,显著低于实验组的92.68%(P<0.05);实验组的IL-10、IL-4变化情况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IFN-γ变化情况则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难治ITP者行环孢素A治疗,其治疗效果良好,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细胞因子,加快其病情恢复。

  • 标签: 难治性ITP 环孢素A 细胞因子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肠吻合术后延续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4月本院接收的70例胆肠吻合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电脑随机法实施分组。常规组35例术后进行常规化护理,研究组35例术后进行延续护理。结果研究组生存质量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满意度、疾病知识掌握度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延续护理可以显著改善胆肠吻合术后患者生存质量,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且满意度较高。

  • 标签: 胆肠吻合术 延续性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仰卧旋转提拔手法治疗颈源眩晕是一种改良的传统中医推拿整脊手法。仰卧旋转提拔手法治疗颈源眩晕是一种治疗颈源眩晕的快捷有效,安全无不良反应的治疗方法。本文就仰卧旋转提拔手法治疗颈源眩晕的效果进行观察。

  • 标签: 仰卧 旋转提拔手法 治疗 颈源性 眩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永久膀胱造瘘出院患者健康管理实践。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8年12月时间内收治的86例永久膀胱造瘘患者随机分为健康管理护理组和常规临床护理组,两组分别使用健康管理实践、常规临床护理比较两组出院后自我健康管理评分以及出院后4个月内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健康管理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自我健康管理评分均优于常规临床护理组(P<0.05)。结论健康管理实践不仅能够有效保障膀胱造瘘患者出院后的舒适感,避免并发症出现,而且能够在极大程度上提升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永久性膀胱造瘘 出院患者 健康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后宫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应用欣母沛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11月期间我院产科收治的产后因宫缩乏力而出血患者5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及B组,A组采取缩宫素治疗,B组采取欣母沛治疗,比较产后2、24h出血情况、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A组临床总疗效为73.3%,B组为95.5%;组间差异显著(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B组为15.0%,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因宫缩乏力导致的产后出血采取欣母沛治疗效果显著,出血量少,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宫缩乏力 产后出血 欣母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跳跃多节段脊髓损伤损伤机制、诊断及手术适应症。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至今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2例跳跃多节段脊髓损伤患者病历资料,其中3例患者接受保守治疗,9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1)手术后患者脊髓功能恢复明显;(2)手术患者术前Cobbs角与术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守治疗患者治疗前后Cobbs角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跳跃多节段脊髓损伤患者,应以挽救脊髓功能、重建脊柱稳定性为前提,手术应避免加重脊髓损伤,警惕术后患者出现其他脏器的合并伤。

  • 标签: 脊髓损伤 适用症 跳跃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小儿先天性肌斜颈患儿行超声诊断的价值。方法应用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对34例患儿患侧胸锁乳突肌进行连续扫查,观察其内部回声、包块形态及大小、血流情况等,测量其厚度,并与健侧对比观察。结果依据声像图特点分为肿块型25例及弥漫增厚型9例。结论超声检查是小儿先天性肌斜颈诊断与鉴别诊断的较好方法,值得应用。

  • 标签: 超声 小儿 先天性肌性斜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了慢性化脓中耳炎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0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慢性化脓中耳炎病患13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开展以遵医嘱配合为主的常规护理,而研究组则实施针对的围手术期护理,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对围术期各方面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重视慢性化脓中耳炎的围手术期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配合度,帮助其有效调节心理状态,减少并发症,促进其及早康复。

  • 标签: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围手术期 护理 满意度 并发症
  • 简介:摘要中枢尿崩症(CDI)的特征是垂体后叶AVP分泌受损后导致的低渗多尿,需要区别于肾脏尿崩症(nephrogenicDI,NDI)和原发性烦渴(primarypolydipsia,PP)。目前,禁水加压素实验被认为是金标准测试,但存在缺陷;增加血浆AVP的测量可提高诊断准确,但技术受限,无法广泛应用。最近,和肽素浓度的测量为血浆AVP的测量提供了可靠的替代方案。此外,口渴评级的测量也可以用于区分CDI和PP。一旦CDI被诊断,明确病因尤为重要。在这篇综述中,概述了多尿的诊断方法,并对各种检查方法利弊进行了概括,同时对CDI的治疗策略进行了讨论,并分析治疗的潜在并发症。

  • 标签: 尿崩症 血管加压素 和肽素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控制手术治疗肝胆外科损伤,观察其临床效果,以便为肝胆外科损伤提供更加优化的处理方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8月收治的肝胆外科损伤患者共82例,采用计算机随机化分配形式将全部患者分为观察组41例,采用控制手术治疗肝胆外科损伤,对照组41例,采用常规化手术形式治疗肝胆外科损伤,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其手术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死亡2例,死亡率为4.9%,对照组死亡6例,死亡率为1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并发症相较于对照组少,患者的反馈满意率高,两组患者的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控制手术治疗肝胆外科损伤,患者的康复时间缩短,手术的效果较为满意,并发症发生率降低,疗效十分显著。

  • 标签: 控制性手术 治疗 肝胆外科损伤 临床疗效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黏膜下注射切除大肠息肉的安全。方法对215例316枚大肠息肉经黏膜下注射后再切除的效果进行观察。结果所有病例均镜下完全切除,未并发严重的消化道大出血以及穿孔。结论经黏膜膜下注射后切除肠道息肉,能够提高肠息肉内镜下治疗的安全,是治疗结肠息肉的有效手段。

  • 标签: 黏膜下注射 大肠息肉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功能训练对产后下背痛患者疼痛、日常生活能力及腹横肌和多裂肌的影响。方法32例产后下背痛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实验组增加1次/日的功能训练,3日/周,共计4周。采用视觉模拟量表法(VAS)、简体中文版Oswestry失能问卷(SCODI)评分及腹横肌、多裂肌表面肌电图检测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VAS和SCOD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VAS和SCODI较治疗前改善,且实验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实验组多裂肌及腹横肌AEMG较治疗前改善且较对照组提高,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多裂肌及腹横肌AEMG与治疗前相比无显著改善(P>0.05)。实验组多裂肌及腹横肌MF值较治疗前提高,且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多裂肌MF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腹横肌MF与治疗前相比无显著改善(P>0.05)。结论功能训练可以通过改善产后下背痛患者的多裂肌及腹横肌活动水平,提高其抗疲劳程度,从而提高脊柱稳定性,改善其疼痛症状和日常生活能力。

  • 标签: 核心肌群力量 功能性训练 产后下背痛 表面肌电信号 脊柱稳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静脉门静脉分流术后肝脑病的诱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分析9例经TIPS治疗的肝脑病患者的早期症状和诱发因素。在TIPS后观察并治疗患有肝脑病的患者。结果50例TIPS患者中,9例出现肝脑病,发生率为18%。除术后1个月内因肝脑病死亡1例外,其余均由及时治疗控制。结论肝脑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高蛋白饮食和便秘是主要原因。术后预防和护理干预,建立长期随访机制,消除诱因,对提高患者的手术效果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TIPS 术后病症 肝性脑病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周围面瘫通过针灸治疗结合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的60例周围面瘫针灸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观察组开展早期康复护理。结果观察组满意度、面瘫症状Portmann评分、面瘫康复的平均时间、口角歪斜消失时间、进食恢复时间、双侧面部对称时间、皱眉改善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周围面瘫针灸治疗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效果确切。

  • 标签: 周围性面瘫 针灸治疗 早期康复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标本规范采集培训的重要。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7年1月来进行规范采集培训前301257份标本和2017年2月-2018年1月进行规范采集培训后383245份标本进行不合格份数统计。分析对护理人员进行规范化培训前后对检验标本不合格率的影响。结果规范化培训前标本不合格率为0.77%,规范化培训后不合格率为0.27%,培训前后不合格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检验结果是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而标本合格与否是检验结果正确与否的前提条件。因此,对护理人员标本规范采集培训,保障标本合格,检验结果正确对诊断治疗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 标签: 检验前质量控制 规范化标本采集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前额颅底开放颅脑损伤的手术治疗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前额颅底开放颅脑损伤的手术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接诊的30例前额颅底开放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病历资料、影像资料进行讨论分析,之后手术检查颅内具体情况。经过检查发现颅内有不同程度的硬膜破损、颅底骨骨折和颅内血肿等情况,通过自体局部设计对患者的颅内损伤部位进行修补重建的手段对患者进行治疗1。结果手术后患者脑脊液没有漏液情况,颅内无感染并发症出现。结论在前额颅底开放颅脑损伤的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在对颅脑彻底清创的基础上进行带蒂自体额颞肌筋膜骨膜瓣修复治疗,术后恢复较好,无感染并发症现象,手术效果良好,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前额颅底 开放性颅脑损伤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遵义地区急性白血病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8年8月在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规律化疗的100例急性白血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临床特点,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其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00例AL患儿中,B-ALL有68例,T-ALL有10例,AML有22例;ALL融合基因阴性的占68%,TEL/AML1基因阳性占12.8%,E2A/PBX1占5%,MLL/AF占2.8%,SIL/TAL1、ETV6/RUNX1、TCF/PBX1基因阳性率均为2.5%,染色体正常与异常各占50%;22例AML患儿中,PML/RARα(bcr1)基因阳性率22.7%,AML1/ET0基因阳性率13.6%、MLL基因阳性率为27%;ALL与AML的发病比例为3.51,ALL的发病年龄高峰为4~6岁之间,AML患儿中以学龄期儿童居多;ALL的男女比例为1.61,AML男女比例为1.41;相关危险中,儿童自身因素中第二胎在发病出生胎次占多数,部分患儿有经常进食膨化食物及碳酸饮料的习惯;母亲相关因素中,怀孕年龄普遍年龄在20~25岁之间,没有明确接触放射及化学物质的病史;在父亲相关危险因素中,生育年龄高峰在26~30岁之间,70%的父亲有经常吸烟的习惯,其中烟龄在5~10年占50%,经常饮酒占30%;环境相关因素中,农村与城市的比例约为31,32%患儿居住附近有化工厂及发病1年内曾在装修的房屋中居住。结论急性白血病的发病与性别、年龄、环境、遗传等因素有关。

  • 标签: 急性白血病 儿童 流行病学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导致职业噪声聋的相关原因以及导致的危险程度。方法将对在2014年8月—2018年8月之间在我院进行体检检查的患者临床诊断信息进行统计,选择其中的51位经过专业的听力损害检查确诊为职业噪声聋的患者作为此次实验研究的研究对象,并对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中的年龄、接害工作时间等相关的因素进行分析,探究年龄以及接害工作时间对职业噪声聋患者的影响程度。结果在分析后发现,46岁与50岁之间的患者以及年龄在51岁与60岁之间的患者的职业噪声聋的程度构成均高于年龄在41岁以下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的接害工作时间中,随着患者的接害时间的延长,患者的职业噪声聋程度在不断的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的接害工作时间是导致职业噪声聋最重要的因素,并且患者的年龄以及接害工作的时间会对患者的职业噪声聋疾病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 标签: 职业性噪声聋 危害程度 相关因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结核脑膜炎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8年8月收治的结核脑膜炎患者45例,观察患者的临床特点,并采用针对方案完成对患者的治疗,随机将45例患者分成对照组(n=22)与观察组(n=23),统计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1.82%,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6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检查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结核脑膜炎患者发病后生化检验和CSF检验指标异常,患者常合并神经外系统病灶,影像学检查可发现脑积水和脑结核瘤,患者发病后应及早治疗,并积极预防后遗症,综合治疗一般能取得较好效果。

  • 标签: 结核性脑膜炎 临床特点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现如今,我国的医学发展十分迅速,支气管哮喘和慢性阻塞肺疾病(COPD)是2种不同的慢性气道炎性反应性疾病,两者在病因、发病年龄、病理生理、治疗和预后方面存在差异。然而,临床发现部分具有慢性气道炎性疾病的患者可同时具有以上2种疾病的特点,临床多将其描述为哮喘一慢性阻塞肺疾病重叠综合征(ACOS)。2017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将其描述为哮喘一慢性阻塞肺疾病重叠(ACO)。已有的研究发现,ACO比单独的哮喘和慢性阻塞肺疾病急性加重更加频繁,生活质量更差,肺功能下降更快及病死率更高,消耗更多医疗资源,而目前对于ACO的认识还处于一个初级阶段,相关研究也逐渐受到广泛关注,文章对哮喘一慢性阻塞肺疾病重叠近年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重叠 诊断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