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诊注射室静脉采血的工作质量与管理措施。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我院门诊注射室的护理人员8名,对其打印粘贴标签及静脉采血的时间进行统计分析。并向该期间的静脉采血患者发放调查问卷表,搜集此类患者对门诊注射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结果:经研究发现,不同护士之间在打印粘贴标签及静脉采血的时间方面,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静脉采血患者对门诊注射室护理工作的技术水平、健康教育、服务态度和注射室环境方面较为认可,其满意度分别为(96.00%)、(95.00%)、(93.50%)和(90.00%)。但患者对等候时间方面并不认可,满意度仅为(72.50%)。结论:根据门诊注射室静脉采血的工作现状,利用灵活弹性的排班制度、完善护理人员培训机制和转变服务理念等措施,可以使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显著增强,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令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得以提高。

  • 标签: 门诊注射室 静脉采血 质量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静脉留置针在小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 2016年 8月 -2018年 5月本院接诊的患儿 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电脑随机双盲法进行分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均有 50例。研究组应用静脉留置针护理方案,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案。分析两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家属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 4.0%,明显比对照组的 22.0%低,组间差异显著( P< 0.05)。研究组的家属满意度为 96.0%,明显比对照组的 84.0%高,组间差异显著( P< 0.05)。结论:采取静脉留置针护理方案对患儿进行干预,能够显著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家属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

  • 标签: 小儿护理 家属满意度 静脉留置针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输液港在肿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和护理效果。方法:将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肿瘤患者 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 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应用外周静脉植入的中心静脉导管( PICC )和 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应用静脉输液港(VAP)和综合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置管维护时间进行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和置管维护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静脉输液港在肿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较高且护理效果显著,静脉输液港应用到肿瘤化疗治疗中与外周静脉植入的中心静脉导管相比,不仅缩短了置管维护时间,还 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进一步提高护理满意度,利于患者身体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肿瘤患者 静脉输液港 应用价值 护理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下肢静脉曲张是指下肢浅表静脉的瓣膜功能障碍,发病因素较复杂,主要有静脉壁结构及静脉高压,另外长时间站立、下肢活动少、排尿困难及长期过劳等均是此病的诱发因素,目前临床有压迫治疗、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大小隐静脉高位结扎术、剥脱术是传统治疗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方法,但随着近年来医疗水平的发展使得微创治疗的效果明显提高,在临床应用中逐渐增加,但远期的疗效仍有待验证,因此,本文就目前对于下肢静脉曲张采用微创治疗的相关研究进行分析并展开综述,旨在为临床工作提供部分参考依据。

  • 标签: 下肢静脉曲张 微创治疗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门诊刺血幼儿静脉采血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11月至2021年5月来我院门诊进行采血的幼儿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于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对于实验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方法。在实验结束后,对两组采血幼儿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一次穿刺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得出相应的研究结果。结果:实验组50例采血幼儿中,护理非常满意29例,护理满意20例, 护理不满意1例,护理总满意度为49(98.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0%),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48(96.00%),一次性穿刺失败率为2(4.00%)。实验组采血幼儿护理非常满意度及护理总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采血幼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在开展门诊幼儿静脉采血的过程中,合理的应用针对性护理方法,可以较为明显的提升采血幼儿的一次穿刺成功率,实现采血幼儿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有效降低,提高采血幼儿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具有较为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在门诊进行相应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门诊采血 幼儿静脉采血 护理 临床疗效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干预对儿童静脉穿刺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于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在我院进行儿童静脉穿刺的12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120名患儿随机平均分成实验组和参照组,对比两组患儿的首次静脉穿刺成功率、干预前后心理变化以及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等。结果:实验组患儿首次穿刺成功率96.67%高于参照组91.67%,实验组患者参照组患儿I级为81.67%,显著高于参照组患儿I级配合度63.33%,实验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满意程度96.67%,高于参照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63.33%。结论:心理护理在儿童静脉穿刺质量提升的过程中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儿童 静脉穿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索静脉曲张采用精索内动静脉同时结扎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精索静脉曲张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盲选法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单纯化精索内静脉结扎手术,观察组接受精索内动静脉同时结扎术,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和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情况。结果:①较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观察组较高(100.00%)(P<0.05)。②治疗前后和组间比较,睾丸动脉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和舒张期最大血流速度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精索静脉曲张患者实施精索内动静脉同时结扎治疗可发挥突出作用效果,不会对睾丸血流动力学产生影响。

  • 标签: 精索静脉曲张 精索内动静脉同时结扎 临床效果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肿瘤患者的临床预防性输注血小板中血栓弹力图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选取院内,40例血液肿瘤患者,2019年2月-2021年10月,以患者是否出血为分组,出血组患者共17例,未出血组患者23例,对患者血小板计数、血栓弹力图检测结果。结果:出血组患者PLT、MA低于未出血组(P<0.05);两组患者K值、R值以及α角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MA值与PTL存在强相关性(P<0.05);K值、R值与PTL则不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血液肿瘤患者预防性输注血小板中,进行血栓弹力图检测所具价值明显,其所具参数MA具备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血液肿瘤 预防性输注血小板 血栓弹力图 血小板计数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对胃溃疡患者在使用阿莫西林的基础上分别联合使用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为研究开始时间,直至2020年2月研究工作完成。其中选择135例儿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坚持随机分组的原则将所有患儿分组为AB两组。其中对B组患儿67例,实施常规护理,而A组患儿68例,则运用静脉留置针进行穿刺处理,实施后对比两组患儿经过护理后并发症问题的改善情况。结果:完成对两组患儿的护理后,对比两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显示5.88%和17.91%分别为AB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组比较,A组更具优势,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为帮助儿科患者减少受到并发症问题的影响,促使患儿身体健康恢复至正常状态,护理人员需要对患儿实施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护理手段,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儿科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胎儿冠状静脉窦扩张的产前超声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分析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1 月于我院行产前孕检且发现异常的孕妇 285 例,以产前超声检出 胎儿冠状静脉窦扩张 30 例,对其产前超声心动图表现进行分析,同时和产后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以及引产后结果进行对比,观察产前超声的诊断价值。 结果: 30 例 CS 扩张胎儿经产前超声检查显示, 7 例为完全性心内型肺静脉异位引流,声学造影确诊 18 例为左位上腔静脉,而 5 例疑诊为肺静脉异位引流,胎儿出生后未见异常并由产后超声确诊为部分性肺静脉异位引流。 结论: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 CS 扩张对于早期判断 CS 扩张情况以及辨别其他疾病有重要意义,值得应用。

  • 标签: 胎儿 冠状静脉窦扩张 产前超声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方法进行配合护理,分析其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1月-2020年10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静脉溶栓治疗。按照随机的方式将患者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方法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护理,对比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静脉溶栓 临床护理路径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将优质护理应用在静脉采血的献血者中对其晕针、晕血的影响。方法  在血站2020年8月-2021年8月期间筛选出70例献血者,根据随机数值表法2组。静脉采血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干预。然后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满意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晕血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晕针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优质护理应用在静脉采血的献血者中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晕针、晕血发生风险,值得应用。

  • 标签: 晕血 晕针 静脉采血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将优质护理应用在静脉采血的献血者中对其晕针、晕血的影响。方法  在血站2020年8月-2021年8月期间筛选出70例献血者,根据随机数值表法2组。静脉采血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干预。然后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满意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晕血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晕针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优质护理应用在静脉采血的献血者中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晕针、晕血发生风险,值得应用。

  • 标签: 晕血 晕针 静脉采血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健康教育是一项有系统、有计划、有组织以及有评价的教育活动,其核心在于提高患者健康意识,使其自主采取利于健康的各种行为,达到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为了提高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肿瘤患者自我护理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本研究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健康教育路径对患者进行干预,报告如下。

  • 标签: 肿瘤患者 静脉留置
  • 简介:摘要:目的 对脑血栓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临床疗效进行讨论。方法 回顾本院88例脑血栓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4例。采用不同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脂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研究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高于对照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用药方案针对脑血栓患者效果显著,可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降低血脂水平,用药安全性值得信任,可作为重要用药方案应用于临床。

  • 标签: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脑血栓 治疗有效率 血脂水平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预防性护理对血液科静脉化疗药物外渗致静脉炎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 60例癌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予以预防性护理。比较两组化疗前后静脉化疗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并观察两组药物外渗、静脉炎与其他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化疗第 2天,观察组静脉化疗相关知识掌握量表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化疗期间静脉炎、药物外渗与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 13.33%、 3.33%、 1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40.00%、 26.67%、 4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 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0.00%( 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血液科静脉化疗患者静脉化疗相关知识掌握程度,降低药物外渗、静脉炎及其他并发症风险,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 标签:   预防性护理 化疗药物外渗 静脉炎 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