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科手术后并发下肢静脉(DVT)的高危因素和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衡水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妇科2005年1月到2012年1月妇科术后下肢DV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妇科住院手术病人4762人次,经血管多普勒超声诊断确诊下肢静脉形成27例,发生率为0.57%。27例中子宫肌瘤4例,子宫内膜癌8例(其中腹腔镜手术后3例),卵巢癌5例,宫颈癌7例,外阴癌1例,子宫脱垂1例,良性卵巢肿瘤1例。结论恶性肿瘤、肥胖、老年、膀胱截石位、手术时间长、气腹、口服避孕药、合并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全麻是下肢DVT形成的高危人群,术前术后补液、缩短手术时间,双下肢气压泵治疗,术后早期活动及预防性用药均有助于预防下肢DVT。

  • 标签: 妇科手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高危因素
  • 简介:下肢静脉形成(DVT)是常见的手术后并发症.外科大手术后未采取预防措施者,DVT的发生率为25%[1],急性期内可能并发肺栓塞(PE),重者因而致命.大多数DVT病人虽经治疗,仍将遗留后遗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因此,必须重视DVT的预防与护理.本文就我们收治的有关病例谈谈护理体会.

  • 标签: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手术后并发症 DVT 预防措施 工作能力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中药浴足对预防术后下肢静脉的疗效。方法自2010年7月~2012年12月,收集60例在本院接受关节置换或关节镜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术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抗凝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中药浴足,行双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两组下肢静脉的发生率,并观察术后引流袋引流量。结果治疗组发生下肢静脉5例(发生率16.67%),对照组发生下肢静脉7例(发生率2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引流血量335.3±47.4ml,对照组引流血量347.4±40.8ml,两组引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浴足对下肢静脉有一定的预防效果,且安全无副作用。

  • 标签: 人工关节置换 关节镜 深静脉血栓 中药浴足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骨科术后下肢静脉的危险因素和护理经验。方法对47例骨科术后下肢静脉患者进行分析和护理。结果47例患者通过适宜的治疗和有效护理,恢复良好。结论下肢静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提高认识,采取积极的预防和护理措施,降低DVT的发生率。

  • 标签: 骨科术后 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科盆腔手术后对下肢静脉(DVT)预防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一年时间收治的妇科盆腔手术患者10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经随机分组,观察组500例,实施综合护理模式,对照组500例,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护理后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干预后DVT发生率为3.00%,对照组为15.00%,观察组显著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满意率为98.00%,对照组总满意率为81.8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科盆腔手术的围术期中,采取综合护理模式,可以有效对下肢静脉进行预防,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痛苦,对改善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下肢深静脉血栓 妇科盆腔手术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静脉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50例下肢静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验组),另选择同期没有发生下肢静脉病变的患者50例设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临床检查,对两组患者临床诊断信息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股总静脉、股浅静脉、腘静脉、内侧腓肠静脉、颈周围静脉脉测试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患者的股总静脉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值为(8.35±0.87)mm,股浅静脉CDFI值为(4.95±1.62)mm,腘静脉CDFI值为(7.20±1.52)mm;对照组患者股总静脉CDFI值为(24.02±6.04)mm,股浅静脉CDFI值为(13.05±2.05)mm,腘静脉CDFI值为(9.40±1.32)mm;实验组患者以上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准确探查下肢静脉患者身体各项指标,应用价值较高,可为临床治疗及护理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技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临床治疗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介入治疗下肢静脉形成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有明确临床症状.体征,并经血管造影证实的下肢静脉形成患者15例,施行介入插管,双通道溶栓,并联合应用中西药内服外敷。15例全部置入下腔静脉滤器。结果治疗后显效9例(60%),有效6例(40%),无效0例。1月后复查,显效12例(80%),有效3例(20%)。未出现严重并发症,5年随访无1例复发。结论中西医结合介入治疗方法对下肢静脉形成有较好治疗效果,结合中医辨证论治综合治疗,可以明显增强疗效降低复发率。

  • 标签: 深静脉血栓形成 中西医结合 介入放射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科术后下肢静脉形成的机理、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3例妇科术后下肢静脉病例的临床特点及诊断和治疗情况。结果下肢静脉形成与血流缓慢和静脉内膜损伤、血液高凝状态等各种因素有关。结论术后减少止血药物的应用,早期下床活动可有效预防术后下肢静脉的发生,广谱抗生素治疗和抗凝治疗是下肢静脉形成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妇科术后 深静脉血栓
  • 简介:评价彩超对下肢静脉的诊断意义。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35例下肢静脉,观察血栓形成的位置、形态、受累静脉的管径、血流情况特点。结果:该组资料中诊断血栓35例,其中单侧血栓34例,双下肢血栓l例;左下肢静脉24例,右下肢静脉l0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下肢静脉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为该病的可靠和首选的检查方法。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下肢深静脉 血栓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完成骨科手术之后有关下肢静脉形成原因以及如何有效进行预防和诊治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38例完成骨科手术后静脉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和较为深入的分析;结果通过细致、科学合理的观察,在早期,若能积极地进行预防、并予并及时发现和进行有效治疗,可以带来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在完成骨科手术以后,导致下肢形成静脉具有多种因素,在临床上,应把具有针对性的一系列预防措施加以应用,可达到积极控制的效果,此外,及早诊断、并实施综合治疗,可有效提高病人生活、生存质量。

  • 标签: 骨科手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形成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介入在下肢静脉治疗的临床研究。方法:将我院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来我院进行诊治的60例下肢静脉患者进行研究呢分析,并采用随机数表法将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参照,每组各30例。参照进行超声消融治疗,观察组进行超声介入。观察两组剖宫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对比以及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与参照组相比较高;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与参照组相比较短;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参照组相比较高;观察组的下肢静脉发生率与参照组相比较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下肢深静脉血栓 超声介入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超声诊断在老年患者下肢静脉检测中的准确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于2020.01-2023.01,3年内收治的80例拟诊下肢静脉的60岁以上老年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为对照组(40例,接受使用传统的临床症状分析和D-dimer检测)和观察组(40例,接受使用超声诊断技术来检测)。对两组患者在检测完成后的结果进行收集和分析。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的血栓存在率在统计上存在显著差异。结论:超声诊断方法在老年患者下肢静脉检测中的确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与传统诊断方法相比,差异在统计学上是有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彩超在诊断及检测下肢静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彩超对97例下肢静脉患者进行检查,观察并记录血栓栓塞的部位、血栓的大小以及其栓塞程度。结果超声检查发现血栓者共有91例,其中单侧72例(左侧49例、右侧23例,左侧多于对侧),双侧均发现血栓者19例。结论彩超在诊断下肢静脉形成中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并在指导治疗、观察疗效、判断预后在发挥重要作用。彩超无创可重复,是静脉顺行造影、放射性核素检查所不可替代的。

  • 标签: 下肢深静脉血栓 彩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下肢静脉患者利用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下肢静脉患者63例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了超声检查并进行了外科手术治疗,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标准对比超声诊断的准确率。结果:与病理诊断相比较而言超声诊断的准确率达到了96.83%,(P>0.05)。结论:彩色超声诊断老年下肢静脉检操作简单且准确性好,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腔内彩超 剖宫产手术 子宫下段早期瘢痕妊娠 腹部彩超
  • 简介:摘要:骨科创伤患者的静脉风险治疗中,需要分析静脉形成的原因,对血液不正常的情况进行分析。血栓多发在制动的状态情况下,这导致血栓血液流动较为缓慢,血液流于高凝状态,导致血液流动消融或流向身体的其他部位。如果随着血液流动扩散到其他部位,到静脉主干位置。如果不及时诊断治疗,容易导致血栓一系列的后遗症问题。静脉一旦脱落就会导致临床栓塞问题,导致严重的生命风险问题。所以,本文将对骨科创伤患者静脉的一些危险因素进行研究,希望能为我国骨科创伤患者的静脉技术作出贡献。

  • 标签: 骨科创伤患者 深静脉血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骨科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通常接受手术治疗方法,受到治疗方案的影响,大部分患者需要长期卧床休息,此时患者对护理的要求较高,若护理不当就会导致患者初选下肢静脉症,这也是临床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就会对患者的骨折康复和创口愈合造成影响。基于此,需要对骨科患者采用科学的护理方法,本文根据大量的研究基础,对预防骨科患者下肢静脉的护理方法进行阐述。

  • 标签: 骨科 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静脉的形成,通常指的是患者血液在静脉内非正常性凝结,能够引起继发性肺栓塞以及远期的下肢静脉的功能不齐全,被公认为严重的并发症。因为老年人往往容易罹患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一些慢性疾病,使得机体血液处在高凝的状态,在实施髋部手术之后更加容易并发静脉。目前,静脉的发生概率还是比较高的,所以,对老年髋部骨折手术之后并发静脉的患者的护理非常重要,现将老年髋部骨折手术之后并发静脉的患者的相关护理做如下综述。

  • 标签: 老年髋部骨折手术 深静脉血栓 护理
  • 简介:摘要:静脉形成(DVT)是肿瘤患者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国外文献报道,继发性DVT的初始病死率为3.8%。因此,围手术期DVT期间恶性肿瘤患者的预防护理非常重要。

  • 标签: 下肢深静脉血栓 DVT 恶性肿瘤 术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讨论对儿童静脉置管进行护理干预的具体效果和实际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静脉置管患儿60例,根据入院先后将其均分为两组,每组30例,1组为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2组为观察组,使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股静脉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股静脉发生率依次为3.33%和20.0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从造成股静脉的原因出发,进行全面综合性护理,大幅度减少股静脉形成,可在各大医院中推广使用。

  • 标签: 深静脉置管 股静脉血栓 原因分析 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