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定位引导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上肢手术的9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例49例和研究组49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纯超声引导,研究组患者采取超声联合神经刺仪定位引导,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阻滞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神经阻滞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定位引导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良好,起效快,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超声 神经刺激仪 定位引导 臂丛神经阻滞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频超声引导下不同横突入路肌间沟臂丛阻滞在肩上肢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三种不同横突入路肌间沟臂丛阻滞实施上肢手术150例,C5、C6、C7横突入路分别为52、50和48例。评价阻滞后30min各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效果,并记录并发症情况。结果总的优良率为98.5%,C5、C6、C7入路分别为94.8%、92.9%和96.1%。其中C5入路对腋神经,C7入路对尺神经阻滞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根据手术部位选择不同横突入路的肌间沟臂丛阻滞,定位简单,成功率高,可满足整个肩部上肢手术的要求。

  • 标签: 低频超声 臂丛神经阻滞 横突定位
  • 简介:【摘要】目的:乳腺穿刺定位在乳腺微小结节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月间,经本院接诊临床触诊为阴性,而超声检查影像学表现异常者40例(乳腺微小结节42处)为研究对象,40例均实施乳腺穿刺定位遂执行乳腺微小结节手术及病理学检查,并针对穿刺定位在围手术期中应用效果加以评定。结果:均已成功定位42处微小病灶,并将病变部位进行切除。经病理检测:恶性病变10处,含有原位癌2处,浸润性导管癌Ⅰ级4处,Ⅱ级2处,癌症伴早期浸润1处,癌症伴腋下淋巴结转移1处;32处评定为良性病变。结论:超声引导下乳腺穿刺定位在应用过程中可有效针对致患处进行标定且对患者损伤较低、诊断程度较为精确,对于乳腺微小结节手术实施起到重要标定作用,也是发现早期乳腺癌的重要方法。

  • 标签: 乳腺穿刺定位 乳腺 微小结节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应用颈椎旋转定位搬法治疗偏头痛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2022年2月-2023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偏头痛患者80例,用随机分组研究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推拿手法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推拿手法治疗基础上再加以颈椎旋转定位搬法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的有效性。结果 实验组的有效性好于对照组,两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和70%,两组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应用颈椎旋转定位搬法治疗偏头痛更具有效性。偏头痛的主要病因在颈肩,颈椎体偏位和肌肉筋膜粘连导致经络不畅、气血淤积,通过应用这一方法施治,完全符合中医学经络学理论和辨证施治原则,能从根本上改善患者部分肢体的功能,提高身体素质,是一种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的康复治疗良方。

  • 标签: 中医推拿 偏头痛 颈椎 旋转定位搬法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我们通过研究不同无创定位方法,为需行手术切除的肺结节患者提供精准的定位。【方法】A组采用解剖标志定位方法,B组采用分区定位法,C组叶间裂区域定位方法。比较三组临床疗效。[结果]定位准确率为95.8%,B、C组术后住院日、手术时长、术后引流天数明显低于A组。【结论】患者减少放射线辐射,减少术前定位环节,可避免其他有创定位法的并发症。是一种简便、安全、经济、精准的术前定位方法。

  • 标签: [] 胸腔镜手术 肺结节 无创定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与传统解剖定位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应用效果。方法:时间2020年7月份到2021年4月份,我院进行上肢手术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为进行分析研究,按随机表法分为比较组和分析组两组,分析组50例,比较组50例,分析组进行超声引导定位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比较组进行传统解剖定位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比分析组和比较组两组患者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分析组50例患者不良反应发生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比较组50例患不良反应发生1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0%,分析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比较组,数据组间比较P<0.05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优于传统解剖定位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可以减低患者麻醉后不良反应的发生,建议临床大力推广引用。

  • 标签: 超声引导 传统解剖定位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探究臂丛神经阻滞中传统解剖定位方式以及超声引导方式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期间上肢骨折手术患者共40例参与本次研究,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参照组20例和实验组20例。对于参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解剖定位下臂丛神经阻滞方案,对于实验组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方案。对两组患者各项麻醉指标、上肢尺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和麻醉完成时间短于参照组患者,麻醉持续时间长于参照组患者,同时VAS评分低于参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血流量更大,阻力指数、搏动指数显著低于参照组患者,同时舒张末期速度更快,另外,两组患者收缩期峰速度差异不显著;实验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5.0%,低于参照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3/20)15.0%。结论:在临床麻醉中,臂丛神经阻滞方案的应用比较常见,可联合应用超声引导技术,提高麻醉效果,改善患者疼痛情况,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臂丛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 传统解剖定位
  • 简介:【摘要】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中包含众多的工作人员,如全科医生、社区护士、预防保健人员及其他医技人员等,虽然各个成员在工作内容方面有侧重点,但针对社区护士的定位却尚未统一认识,从而导致在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康复指导及健康管理等服务过程中,社区护士未能充分发挥其自身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将自身作用发挥至最大。对此,笔者于此次研究中,针对社区护士在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中的角色定位提出了几点看法,旨在此与广大的同仁共同探讨,促进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服务质量的有效提升。

  • 标签: 家庭医生服务团队 社区护士 角色定位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对急诊严重多发伤患者实施定位抢救模式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60例急诊严重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内就诊患者为实验组,2021年5月至2023年4月为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急救护理,实验组:定位抢救模式。收集分析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急救时间更短,急救护理质量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位抢救模式可以有效减少急诊严重多发伤患者急救所需时间,提升护理质量,从而为急救的实施赢得宝贵时间,提高患者生存率,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急诊严重多发伤 定位抢救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工定位抢救配合在急诊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 2018 年 9 月—2020 年 8 月我院急诊收治的 90 例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 将 2018 年 9 月—2019 年 5 月进行常规急救护理的 45 例患者 列为对照组,将 2019 年 5 月—2020 年 8 月进行分工定位抢救配合的 45 例患者列为观察组,对比 2 组抢救成功率和抢救效率(分诊、静脉通道建立用时、抢救时间、收住院时间)及不良事件(穿刺部位感染、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总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 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2.22%(P<0.05)。 观察组平均分诊、静脉通道建立用时、抢救时间及收住院时间 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急救期间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较低(P<0.05)。结论 分工定位抢救配合运用于急诊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可有效缩短分诊、静脉输液以及抢救所需时间,提高 抢救成功率,减少穿刺部位感染、心律失常等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急诊心肌梗死 分工定位抢救配合 抢救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泌尿系结石诊断及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于本医院接受就诊的62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为进行对比分析,所有患者均需接受二维超声检查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统计并对比两种不同检查方式下结石定位情况、不同大小结石检出率及诊断灵敏度、特异性。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与二维超声相比,输尿管结石定位情况更佳,且不同大小结石检出率及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均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作为临床诊断泌尿系结石的主要检查方式,还可快速准确地确定结石位置和大小,方便医师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治疗。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二维超声 输尿管结石 结石定位 结石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胫骨假体旋转定位方法。方法以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为时间段,选取我院收治的膝内翻患者50例,随机分为2组,各25例。两组均行行旋转平台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中胫骨假体定位A组解剖标志为胫骨结节中内l/3线,B组解剖标志膝内翻≥20°为胫骨结节中内1/3线、10-19°为胫骨结节内侧缘至内l/3线区间的中线、0-9°为胫骨结节内侧缘。两组术后均测量半月板垫片的旋转角度。结果A组内旋(5.5±2.9)°,其中膝内翻≥20°为(0±2.4)°,10-19°为(3.4±2.8)°,0-9°为(8.3±3.9)°;而B内旋(0±1.8)°,其中膝内翻≥20°为(0±1.6)°,10-19°为(0±1.9)°,0-9°为(0±2.0)°,两组间对比、A组内对比均差异显著(P<0.05);而B组内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胫骨假体旋转定位较为理想的方法即为胫骨结节内侧缘至内l/3线区间的中线,且需根据膝内翻畸形程度选择线性定位

  • 标签: 全膝关节置换术 胫骨假体 旋转定位 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将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用于腹部巨大肿块定位、定性诊断中,对其应用价值进行评价。方法研究目标为我院收治的27例腹部巨大肿块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将手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对其定位、定性诊断的符合率进行分析。结果MSCTA对腹部巨大肿块患者定位、定性诊断符合率均为96.30%,与手术病理诊断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一致性较好。

  • 标签: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 腹部巨大肿块 定性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经B超引导心电定位PICC置管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本院140例PICC置管患者,两组患者均经B超引导心电定位实施PICC置管,利用摸球法分为研究组(使用全程优质干预)与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栓性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全程优质干预对PICC置管患者自我改善效果明显,患者血栓性静脉炎发生率显著降低,临床价值高。

  • 标签: B超引导 心电定位 PICC置管 全程优质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尿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在血尿定位检验中的应用情况,为以后“肾小球性”及“非肾小球性”血尿的鉴别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全自动血球分析仪,对肾小球性血尿患者和非肾小球性血尿患者的尿MCV分别进行测定,比较两组患者的MCV测定结果。结果经过测定和统计,肾小球性血尿患者的尿MCV的平均值为65.6fl,非肾小球性血尿患者的尿MCV值为92.4fl,两组数据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测定患者的尿红细胞平均体积尿MCV值1,可以准确、灵敏地对“肾小球性”及“非肾小球性”血尿进行鉴别,能作为血尿定位检验的重要指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尿红细胞平均体积 血尿定位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与分析护士三人定位方式在患者心脏复苏抢救配合中的运用效果与价值,并为今后患者抢救配合工作提供一定经验。方法选择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患者入院时间为2016年11月-2017年4月,共计选择患者人数为60人。将60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心肺复苏治疗时,使用护士三人定位方式配合患者抢救,对照组患者则采用常规配合模式。对比分析两组抢救数量与效果。结果经过心肺复苏抢救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心跳均得到改善,且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讨论针对心跳骤停患者,在进行心肺复苏抢救时,辅以护士三人定位方法配合抢救开展,能够在短时间内恢复患者心跳,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还能够有效降低医患矛盾。护士三人的配合使用,优势较多,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护士三人定位 心肺复苏 抢救配合
  • 简介:目的评价术前超声定位在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的价值。方法112例肾结石病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58例,术前B超定位并标记,术中结合C臂定位穿刺建立通道。对照组54例,采用传统的C臂机下定位穿刺。结果实验组建立通道60个,对照组建立通道58个。实验组手术人员暴露X线下时间为(16±4)s,低于对照组的(54±10)s(P〈0.05),一期取石成功率为100%,高于对照组(90.74%)(P〈0.01)。对照组2例改开放手术,3例由于损伤集合系统,术中出血严重,改二期取石。结论术前B超定位标记,术中结合C臂穿刺建立经皮肾穿刺通道安全,手术人员接触放射线时间缩短,一期取石率高,适于基层医院应用。

  • 标签: 肾造口术 经皮 输尿管镜检查 肾结石 碎石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