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凝血检验指标在弥漫性血管凝血(DIC)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84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观察组为显性DIC,所有患者都进行凝血功能的检测。结果观察组40例,对照组46例;观察组APTT、PT、INR、D-二聚体水平高于对照组,观察组FIB、PLT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T+D-二聚体+FIB的AUC最高达到0.828,同时敏感性达到85.0%(34/40),特异性87.0%(40/46),符合率86.0%(74/86)。结论凝血检验指标诊断显性DIC效果较好,PLT+D-二聚体+FIB可作为诊断组合。

  • 标签: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凝血检验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后的血糖水平和不良事件发生率。方法研究时间2016年8月-2018年6月,研究对象随机选择130例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表法分为研究组(65例),对照组(65例),研究组二甲双胍+西格列汀治疗,对照组二甲双胍治疗,分析两组血糖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血糖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12.31%vs24.61%)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后效果显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2型糖尿病 西格列汀 二甲双胍 血糖水平 不良事件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破裂颅内动脉瘤的血管介入治疗效果与治疗方式。方法将2011年11月-2016年12月128例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原则分组,各纳入64例。单纯支架组采取的治疗方式为单纯支架辅助治疗,支架+球囊组则采用球囊联合支架辅助血管介入治疗。比较两组即刻栓塞、栓塞完成率、致密栓塞率;并发症发生率;患者复发率。结果支架+球囊组即刻栓塞、栓塞完成率、致密栓塞率高于单纯支架组,P<0.05;支架+球囊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单纯支架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支架+球囊组复发率低于单纯支架组,P<0.05。结论破裂颅内动脉瘤的血管介入治疗效果确切,可提高即刻栓塞、栓塞完成率、致密栓塞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值得推广。

  • 标签: 破裂颅内动脉瘤 血管内介入 治疗效果 治疗方式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暴露实验设计,观察北京市雾霾天气对在外活动的健康年轻人血管皮功能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在外活动2小时的健康年轻人,其血管皮功能发生了显著改变,而这种改变在暴露结束24小时后回复原状。该实验从流行病学角度验证了大气污染物可能是通过对血管皮功能的损伤产生对心血疾病的影响,并发现在雾霾天气中,即便是对于健康年轻人,其血管皮功能也会在短时间内出现显著的增加。今后在临床上、以及公共卫生角度上,都应注意发掘能降低个体暴露的方法、更好的保护人群健康。

  • 标签: 雾霾 健康年轻人 血管内皮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人造血管瘘常见并发症及预防性护理措施。方法将80例血液透析人造血管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针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预防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完成透析、病死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39例完成透析,对照组33例完成透析,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死率和并发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有利于减少内瘘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血液透析 人造血管内瘘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管性痴呆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的效果及对患者血管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124例血管性痴呆患者的治疗过程进行回顾。临床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其中62例患者(对照组),余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治疗,所有患者均接受为期3个月治疗。依据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对照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内皮素-1(ET-1)与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7.1%明显高于对照组71.0%(X2=9.107,P<0.05)。观察组治疗后ET-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NO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4.516,t=3.874,P<0.05)。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应用瑞舒伐他汀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确切,瑞舒伐他汀的配合应用对患者的认知功能与血管皮功能起到良好改善作用,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瑞舒伐他汀 血管性痴呆 血管内皮功能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复方理心汤对实验性动脉硬化心肌缺血大鼠血管皮功能的影响。方法111只雄性SD大鼠按比例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西药对照组、中药对照组以及理心汤高、中、低剂量组,建立动脉硬化心肌缺血大鼠模型,测量MDA、T-SOD、GSH-PX、ET、NO。结果理心汤可降低MDA含量,提高T-SOD和GSH-PX活性,降低ET、NO含量。结论理心汤的抗氧化、保护血管皮功能作用是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机理。

  • 标签: 理心汤 动脉硬化 血管内皮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管介入方法对大脑中动脉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抽签的方法将120例大脑中动脉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开颅夹闭治疗,观察组予血管介入治疗,对比45天后大脑中动脉瘤患者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情况、头痛呕吐的频率次数、精神意识障碍的发作次数以及癫痫的发作次数、是否有脑积水。结果组间治疗后大脑中动脉患者的上述临床表现比较,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4.67%优于对照组73.82%,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2%与对照组5.63%比较,P>0.05。结论血管介入方法对大脑中动脉瘤患者的疗效确切,能够通过微创性及降低术中血环栓塞时间的发生率从而明显降低脑内出血、头痛呕吐、精神意识障碍以及癫痫的发生频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继续探究讨论。

  • 标签: 血管内介入治疗 大脑中动脉瘤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皮功能的影响作用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1--10月收治的8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4例;对实验组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对参照组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较比二组的血压控制效果及血管皮功能相关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SBP、DBP水平低于参照组,实验组的ET-1、NO以及肱动脉内径变化百分数均优于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6.82%<29.55%),组间比较P<0.05。结论应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可获得显著的降压效果,并可改善患者血管皮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 原发性高血压 血管内皮功能 影响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介入疗法应用于神经内科血管病的临床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进行传统手术和介入治疗。结果介入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在康复率上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介入治疗确实在很多方面优于传统开颅手术,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介入疗法 脑血管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发性骨髓瘤骨髓病理检测中,患者血管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情况。方法从我院接收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随机抽取35例作为观察组对象,并从同期缺铁性贫血患者中抽35例作为参照组对象,采用石蜡包埋法检测其血管皮生长因子表达情况。结果观察组VEGF阳性几率(54.29%)高于参照组(5.71%),且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观察组Ⅲ期患者阳性几率高于Ⅱ期、Ⅰ期阳性率,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VEGF表达几率随着多发性骨髓瘤恶性病变加重而上升。结论实施骨髓病理检测,了解VEGF表达情况可为临床诊断多发性骨髓瘤、评估疾病分期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骨髓病理检测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比较显微神经外科手术与血管介入疗法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研究组患者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血管介入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恢复良好率为61.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1.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神经外科手术与血管介入疗法治疗颅内动脉瘤各具优势,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显微神经外科手术 血管内介入疗法 临床疗效
  • 简介:近年来微量蛋白尿成为倍受关注的心血疾病危险因素之一.有报道显示伴微量蛋白尿的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较高的冠心病的发生率[1].2003-04~2004-04,我们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观察伴微量蛋白尿的2型糖尿病患者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情况,对其内在关系及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病机制探讨如下.

  • 标签: 糖尿病 非胰岛素依赖型 超声诊断 微量蛋白尿 血管内皮依赖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食管癌患者放疗前后血清血管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4例食管癌患者为此次研究中的疾病组,将同期健康体检的64例健康人员选为研究中的健康组。观察对象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VEGF水平进行测定,比较食管癌患者放疗前后VEGF水平变化,并与健康组进行对比,并分析放疗疗效与之关系。结果放疗前、中、后,疾病组VEGF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组,P<0.05;放疗后VEGF水平明显低于放疗前,P<0.05。治疗有效组放疗中、放疗后VEGF水平均低于无效组,P<0.05。结论通过VEGF水平的监测,可评估食管癌患者放疗前后的效果,值得在今后推广应用。

  • 标签: 食管癌 VEGF 放疗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夏枯草汤治疗高血压疾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管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于2015年4月30日~2017年9月2日期间收治的45例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口服牛黄降压丸;另选择同期45例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口服夏枯草汤,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治疗前、后的血管皮功能。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的显效例数分别为25例、9例;有效分别为18例、20例;无效分别为2例、16例,观察组总有效率95.5%,明显高于对照组64.4%(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浆一氧化碳(NO)、内皮素(ET)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NO水平为(58.7±13.2)μmol/L、ET水平为(60.5±14.2)μg/L;对照组NO水平为(49.2±12.3)μmol/L、ET水平为(68.2±13.8)μg/L(P<0.05)。结论在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夏枯草汤中药疗法,在保证临床效果的同时,又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血管皮功能,具备推广价值。

  • 标签: 高血压 夏枯草汤 临床疗效 血管内皮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人造血管瘘与自体动静脉内瘘对血液透析充分性的影响及两组血管通路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本次研究选择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每个星期3次,单次透析时间4小时的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资料,并按照血管通路分类将其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其中对照组血管通路为自体动静脉内瘘,病例为35人;观察组血管通路为人造血管瘘,病例为35人,常规血液透析治疗12个月,分析两组患者的透析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液透析后,其KT/V值与对照组相比较,存在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采用人造血管瘘与自体动静脉内瘘在透析充分性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自体动静脉内瘘与人造血管瘘比较血管通路并发症发生率低,但人造血管瘘作为血管通路相比自体动静脉内瘘具有穿刺方便、血流量较大等优势,适用于自身血管条件比较差、自身建立动静脉内瘘难度较大者或自身外周静脉血管耗竭患者,值得进一步在临床应用及推广。

  • 标签: 血液透析 人造血管内瘘 透析充分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作及血管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于本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曲美他嗪,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阿托伐他汀,对比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情况、血管皮功能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患者的CO、cEMPs水平较对照组高,ET-1水平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可有效减少老年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改善血管皮功能,且其治疗具有安全性,不影响患者治疗效果。

  • 标签: 阿托伐他汀 老年 冠心病 心绞痛 血管内皮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对冠心病患者血脂代谢和血管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冠心病患者87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3)与实验组(n=44),两组均行二级预防基础治疗干预。对照组并行每日10mg阿托伐他汀治疗,实验组行每日40mg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对比两组两组学只代写与血管皮功能指标。结果经治疗干预,两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均大幅度增加,前后对比P<0.05,组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经强化治疗实验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内皮素(ET)、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一氧化氮(NO)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行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冠心病临床效果极佳,可有有效增强患者的血脂代谢与血管皮功能,且具有较高安全性,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阿托伐他汀 冠心病 血脂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接受尤瑞克林治疗后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所受到的影响情况。方法2010年9月至2013年2月对我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8例进行了分组研究,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34例患者,两组使用常规治疗,对照组增加苦碟子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尤瑞克林治疗,对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以及治疗14天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比较,对比分析CRP、IL6及TNFα水平。结果两组接受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血清CRP、IL6、TNFα等指标均比治疗前有所降低(P<0.05),观察组下降幅度比对照组大(P<0.05)。结论尤瑞克林和苦碟子注射液联合应用能够降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降低血清CRP、IL6及TNFα水平,临床中对患者神经功能有修复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尤瑞克林 苦碟子 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alp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