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1 个结果
  • 简介:背景:在非体外循环的条件下,保证患者在麻醉效果良好的情况下完成序贯式双肺移植,胸段硬膜外复合全静脉麻醉和全静脉麻醉的选择上尚存在争议。目的:观察序贯式双肺移植过程中两种不同的麻醉方式对患者呼吸功能及肺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4例序贯式双肺移植患者分为全静脉麻醉组及硬膜外复合全静脉麻醉组。对两组患者麻醉后单、双肺通气10min后的氧耗量、二氧化碳排出量、呼吸商和能量消耗进行测定。同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移植过程中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皮质醇以及血糖水平参数变化。结果与结论:两组患者在移植后6个月、1年及3年的随访调查中,肺功能均得到明显的改善,血气分析状况良好,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急性排斥反应及死亡率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麻醉后硬膜外复合全静脉麻醉组单、双肺通气患者的氧耗量、二氧化碳排出量和能量消耗指标均明显高于全静脉麻醉组相同时段对应指标(P〈0.05)。同组患者单肺通气的氧耗量、二氧化碳排出量和呼吸商指标低于双肺通气,但差异不明显(P〉0.05)。硬膜外复合全静脉麻醉组单、双肺通气患者的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皮质醇以及血糖水平均明显低于全静脉麻醉组相同时段对应水平(P〈0.05)。全静脉麻醉组麻醉后双肺通气患者的皮质醇激素水平明显高于单肺通气患者(P〈0.05)。硬膜外复合全静脉麻醉组患者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皮质醇以及血糖水平在单、双肺通气时的差异不明显(P〉0.05)。提示在双肺移植过程中,胸段硬膜外复合全静脉麻醉与全静脉麻醉相比,患者氧耗量、二氧化碳排出量和能量代谢明显增强,可减轻应激反应,且麻醉后代谢、应激情况不受通气方式影响。

  • 标签: 组织构建 移植 肺移植 麻醉 应激 能量代谢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肾移植术后早期患者发生腹泻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我科27例肾移植术后发生腹泻的患者,在给予常规抗排斥及抗感染治疗的同时,配合止泻给药,加强基础护理,促使患者早日康复,具体措施有药物止泻、调整抗排斥药物的剂量、适当补液、抗感染、饮食治疗及健康宣教。结果肾移植术后48h至1个月内腹泻发生率为11%,持续时间2~10天,经药物止泻及调整霉酚酸酯用量和饮食指导后缓解。结论肾移植早期患者腹泻有其特点和原因,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导致是最重要的原因,正确评估腹泻,根据腹泻的性质进行饮食指导和药物调整治疗,注意观察治疗用药的效果预防腹泻的并发症是护理的关键。

  • 标签: 培菲康 思密达 肾移植术后 腹泻
  • 简介:目的:探讨骨髓单个核细胞(BMMSC)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应用计算机从PubMed、Cochran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资讯等电子数据库中检索2014年8月以前有关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的随机对照试验。通过提取数据进行Meta分析探讨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对心肌梗死后心功能的影响。结果对纳入的12个随机对照试验进行Meta分析,随访至少3个月后各项指标与基础值比较,植入BMMSC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增加(WMD=3.65%,95%CI:3.35%~3.95%,P<0.00001),但存在明显异质性(I2=86%,P<0.00001);进行亚组分析:基础LVEF<40%亚组BMMSC治疗组LVEF水平较对照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4.06%,95%CI:3.74%~4.37%,P<0.00001);基础LVEF>40%亚组BMMSC治疗组LVEF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0.89%,95%CI:-1.94%~0.15%,P>0.05)。BMMSC治疗组较对照组左室收缩期末容积较前下降,且有统计学差异(WMD=-6.28%,95%CI:-8.39%~-4.16%,P<0.00001)。BMMSC治疗组左室舒张期末容积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且存在明显异质性(P=0.0005,I^2=70%);进行亚组分析:基础LVEF<40%亚组仍无法消除异质性(P<0.00001,I^2=89%),排除左室舒张期末容积较其他研究明显增大的研究后,异质性消除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WMD=-4.29%,95%CI:-8.14%~-0.45%,P<0.05);基础LVEF>40%亚组BMMSC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1.41%,95%CI:-6.04%~3.22%,P>0.05)。结论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能够提高心肌梗死后左室收缩功能,抑制心室重塑,对基础LVEF<40%患者效果明显。

  • 标签: 骨髓单个核细胞 细胞移植 心肌梗死 心功能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跟骨骨髓炎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初次清创并负压封闭引流7~21d、二次手术皮瓣修复的方法治疗慢性跟骨骨髓炎伴溃疡或皮肤软组织缺损10例。结果经清创、负压封闭引流7~21d,创面肉芽新鲜,无脓性分泌物,移植皮瓣全部成活,骨髓炎无复发,足跟部外形良好,感觉恢复好,耐磨擦能力尚可,能够负重。结论采用初次清创并负压封闭引流、二次皮瓣移植的方法治疗慢性跟骨骨髓炎伴有溃疡或皮肤软组织缺损,手术操作简单,供区损伤小,疗效好。

  • 标签: 骨髓炎 负压封闭引流 皮肤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面部凹陷畸形行自体脂肪源性干细胞辅助脂肪移植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在本院诊治的48例面部凹陷畸形患者,观察并分析细胞分离情况和患者面部症状改善情况。结果3h后干细胞完成分离,细胞产量是1×106—3×106/mL,存活率≥95%;术后3个月内患者面部症状显著改善45例,部分改善2例,无效1例,3-6个月有2例患者进行第二次修复手术,无感染、出血及排斥情况。结论面部凹陷畸形行自体脂肪源性干细胞辅助脂肪移植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安全经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面部凹陷畸形 自体脂肪源性干细胞 脂肪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压氧治疗时机对耳廓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鼻翼缺损的疗效。方法耳廓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鼻翼缺损术后行高压氧治疗的65例患者按术后开始高压氧治疗时间分为两组术后1天内开始组及术后2天以后开始组,对照观察两组患者移植复合组织瓣成活情况。结果术后1天内开始高压氧治疗组复合组织瓣成活率明显优于术后2天以后开始高压氧治疗组,P值<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耳廓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鼻翼缺损术后患者尽早进行高压氧治疗可促进移植复合组织瓣的成活。

  • 标签: 高压氧 耳廓复合组织瓣 鼻翼缺损
  • 简介:目的:探讨心脏移植受者CYP3A基因多态性与环孢素(CsA)所致肾毒性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应用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分析66例CsA免疫抑制治疗发生肾毒性(20例)和未发生肾毒性(46例)心脏移植术后患者的CYP3A基因多态性,并通过统计学分析CYP3A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基因型与CsA所致肾毒性之间的关系。结果:筛选出8个标签位点的等位基因在肾毒性和非肾毒性组间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经非条件性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在AIC定义的共显性和显性遗传模型下,未发现CYP3A基因8个SNP位点与CsA肾毒性的发生有显著性关联。结论:本研究显示心脏移植受者本次调查的CYP3A基因位点与CsA所致肾毒性无显著性关联。

  • 标签: 飞行时间质谱技术 心脏移植 环孢素 肾毒性 CYP3A 基因多态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结膜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应用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53例(60只眼)显微镜下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临床资料。结果53例(60只眼)术后随访1-2年,57只眼痊愈,3只眼复发,复发率为5%。结论显微镜下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是治疗翼状胬肉疗效可靠、安全、易于掌握的手术方式。

  • 标签: 翼状胬肉显微下手术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判断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后中的应用效果,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后的有效判断提供相应的借鉴以及参考。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的76例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脐血移植、骨髓移植、多种干细胞联合移植标本。收集标准为融合基因(BCR/ABL、AML1/ETO)阳性表达,受体的性别需要不一致,或者是满足上述两项条件的,将这些移植标本分为同性别间干细胞移植、不同性别间干细胞移植两个组。同性别间干细胞移植者使用相应的基因探针进行检查。不同性别间干细胞移植者检测需要使用基因探针或者是联合使用XY染色体探针。结果在53例异性allo-HSCT的受者中有,31例供、受者骨髓嵌合率≥99.00%,16例早期嵌合率偏低在81.32%到97.68%,经过随访,嵌合率有了明显的上升,上升到≥99.00%,微量残留病灶(MRD)呈阴性,在接受移植之后,之前的病不再复发。6例早期嵌合率偏低分为为99.00%至100.00%,但是出现逐渐下降的趋势,其中MRD比例呈上升趋势。23例供、受者性别相同allo-HSCT受者中有16例在进行移植之后没有检测到之前的基因异常情况。3例被检出有少量的残留病灶,在接受免疫抑制剂进行减量治疗或者供者淋巴细胞输注治疗之后明显下降,现在还在缓解治疗中。4例在进行移植之后3个月左右出现原来的基因异常情况,在进行复查的时候发现为原病复发骨髓。结论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操作简单、快捷、准确性高并且还存在很强的特异性,在判断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后中,具有非常好的应用效果。

  • 标签: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预后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的心脏病胎儿超声心动图特征及分类情况的特殊性。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孕18-24周在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的IVF-ET妊娠孕妇1129例,分析IVF-ET妊娠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超声表现及分类特征,并对部分检出胎儿心脏病的孕妇选择性进行羊水穿刺术,追踪所有入选孕妇的妊娠过程及胎儿临床结局。结果1129例接受IVF-ET的孕妇中单胎妊娠953例、双胎妊娠176例,共检测胎儿1305个,其中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心脏畸形15例(1.1%,15/1305),临床确诊15例。IVF-ET心脏畸形胎儿超声心动图表现:(1)法洛四联症5例,超声心动图示胎儿主动脉增宽伴骑跨,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狭窄,右心室肥厚。(2)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1例,超声心动图示胎儿左心明显缩小,二尖瓣闭锁,右心扩大,肺动脉扩张。(3)完全型房室间隔缺损1例,超声心动图示胎儿心内膜正常十字交叉结构消失,房室共瓣。(4)大动脉共干Ⅰ型1例,超声心动图示胎儿心底部仅见1条大血管,短小的肺动脉主干自大动脉发出,并见室间隔缺损。(5)主动脉狭窄及缩窄各1例,超声心动图示1例胎儿主动脉瓣增厚,升主动脉增宽;1例胎儿主动脉峡部狭窄伴狭窄后扩张。(6)肺动脉狭窄2例,超声心动图示胎儿肺动脉瓣狭窄伴狭窄后肺动脉扩张。(7)室间隔缺损3例,超声心动图示胎儿室间隔连续中断,断端边缘回声增强。超声漏诊胎儿室间隔小缺损1例,为出生后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结论IVF-ET妊娠胎儿较自然妊娠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率高,IVF-ET妊娠胎儿与自然妊娠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超声心动图表现相同。其中以法洛四联症和室间隔缺损最多见。对IVF-ET妊娠胎儿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能全面系统评价IVF-ET妊娠胎儿心脏异常的情

  • 标签: 超声检查 产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受精 体外 心脏病
  • 简介:目的探讨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后在大鼠体内的分布及其对肝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应用2-乙酰氨基芴(2-AAF)建立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经门静脉注射进行同种异体骨髓MSCs移植后不同时间,通过4,6-二醚基-2-苯基吲哚盐酸化合物(DAPI)标记、免疫组化Y染色体性别决定区(SRY)检测等方法观察移植细胞分布,并通过肝组织病理改变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血清白蛋白(ALB)的变化观察MSC移植对肝损伤的治疗作用。结果2-AAF可导致大鼠肝组织弥漫性损伤,移植后1w和3w肝组织病变减轻。移植后1W受体鼠肝、肺及脾脏中均可见DAPI阳性细胞,移植后3w仅在肝损伤大鼠肝内发现DAPI阳性细胞组成的细胞簇,形态与肝实质细胞相近;SRY蛋白检测结果与之一致。干细胞移植后1W,移植组大鼠血清A岍较移植前显著降低,但仍高于对照组;血清AST较移植前显著降低,且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血清ALB较移植前增高,但仍显著低于对照组。干细胞移植后3w,ALT、AST以及ALB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2-AAF可造成大鼠肝组织弥漫性损伤,肝损伤环境有助于经门静脉移植的骨髓MSCs的定植,MSCs移植对大鼠肝损伤具有治疗作用。

  • 标签: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移植 肝损伤 2-乙酰氨基芴 大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如何建立层流病房造血干细胞移植各阶段分层全责护理工作模式。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6月我院收集的50例干细胞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为观察组,并将其与同期未实施各阶段分层全责护理模式的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对比,比较并发症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并发症情况以及患者、医生满意度方面好于对照组患者,P<0.05。促进患者康复的关键是严密监测观察病情变化,落实消毒隔离措施,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强化基础护理.实施人性化管理,做好心理护理是患者保持积极心态,顺利康复的前提.经反复对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使家属对患者给予充分的情感支持和恰当的饮食调理,将让患者获益良多结论干细胞移植阶段性分层全责护理工作模式能够有效实现护理工作取得了非常良好的护理效果,因此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层流病房 造血干细胞移植 全责护理
  • 简介:最原始意义上的罪刑法定原则,产生于欧洲大陆国家,是与欧洲中世纪的司法擅断密切相关的。当我们进一步探究中世纪的司法擅断时,我们会发现这是西欧大陆封建制的必然产物,毫无制约的权力与武力镇压是其特色,所以罪刑法定原则是制约封建制下的各个封建领主绝对司法权的产物,其本质在于监督。而中国古代的帝制确保了对下级官吏包括审理案件的官员的监督,在这种政治体制下,面临的问题是对皇权的监督,而比附援引正是对皇权进行监督的措施。

  • 标签: 中世纪司法擅断 封建制 帝制 比附援引 春秋决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化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50例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5例,其中观察组采取优化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对照组仅采取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恢复时间为(2.45±0.21)d,对照组为(5.64±0.56)d,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观察组痊愈95例,复发4例,复发率为4.04%,对照组复发20例,复发率为20.41%,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优化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疗效显著,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优化翼状胬肉切除术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高原地区(海拔在2000米以上)翼状胬肉的一种手术方法的效果。方法在手术显微镜下行翼状胬肉切除加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结果36例(50眼)翼状胬肉术后随访3-12月,1例(2眼)复发。结论在高原地区翼状胬肉切除加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手术治疗翼状胬肉,方法简单,效果可靠。

  • 标签: 高原地区 翼状胬肉 手术切除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 简介:随着对侵袭性真菌感染认识的提高,早期经验性抗真菌治疗被越来越多的临床医师采用,但在非移植、非粒细胞缺乏领域经验治疗的作用尚未明确,早期诊断是提高治疗准确性、降低过度治疗以及由此产生的真菌耐药、医疗资源耗费及不良反应增加等的关键。由于组织病理和培养技术的灵敏度低、耗时长,难以满足临床需要,非培养技术成为近年研究热点,并已被批准用于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实体器官移植受者等免疫受损人群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在非移植、非粒细胞缺乏的重症患者中也受到广泛重视。

  • 标签: 真菌感染 非培养技术 重症患者
  • 简介:目的探讨严重外伤性脾破裂切除加自体脾移植的方法、临床疗效及其对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严重外伤性脾破裂患者46例,其中行单纯脾切除的26例设为对照组,行脾切除加自体脾移植术的20例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效果,术后14、28天的免疫功能,术后每周监测移植脾脏组织存活情况.结果观察组脾切除后切口感染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8天体液免疫、细胞免疫指标均高于术后14天时水平(P<0.05);术后28天,观察组体液免疫、细胞免疫指标均高于对照组相应水平(P<0.05).术后2周时,除1例有较模糊影像外,其余患者移植脾脏组织均可见到有较浓密、清晰的移植脾片影,经专家会诊表明移植脾片已成活.结论严重外伤性脾破裂切除加自体脾移植容易操作,移植脾组织片易于成活,恢复了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术后患者感染率低,并发症少,效果满意,对具备适应症者的手术治疗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标签: 脾破裂 切除术 自体脾移植 免疫状态 感染
  • 简介:摘要研究分叶型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对四肢软组织缺损的治疗价值。选取我院38例四肢软组织缺损患者进行研究,均接受分叶型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术,主要包括腓肠内侧动脉分叶型穿支皮瓣、股前外侧分叶型穿支皮瓣、骨间后动脉分叶型穿支皮瓣,对治疗结果进行分析。38例患者共32例成活,6例患者出现水泡,皮瓣明显变紫,且皮瓣下有积血,经处理后约50%皮瓣坏死,切痂后可见皮瓣底层组织成长正常,植皮后残留创面可覆盖。经随访1年未见皮瓣面积缩小,颜色、性状与正常组织一致,肢体功能未受影响。分叶型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治疗四肢软组织缺损效果显著,可通过不同叶间的组合使皮瓣变为所需形状,在四肢软组织缺损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分叶皮瓣 穿支皮瓣 四肢 软组织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