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镜黏膜下挖除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excavation,ESE)和镜全层切除术(endoscopic full-thickness resection,EFR)治疗生长胃间质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20年6月在南京鼓楼医院确诊为胃间质瘤的441例患者资料,其中241例行ESE(ESE组),200例行EFR(EFR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础数据(性别、年龄、体重指数),肿瘤大小,手术相关参数,并发症,住院时间,费用和随访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重指数、肿瘤大小、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危险度分级、完整切除率、整块切除率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EFR组比较,ESE组手术所需关闭胃壁缺损的钛夹数量更少[6.0(4.0,6.0)个比6.0(5.0,8.0)个,U=18 424.0,P<0.001],术后首次流食时间[2.0(1.0,2.0) d比2.0(2.0,3.0)d,U=17 420.0,P<0.001]与住院时间[6.0(5.0,8.0) d比7.0(6.0,9.0) d,U=18 906.0,P<0.001]更短,总费用更低[1.89(1.64,2.14)万元比2.09(1.81,2.38)万元,U=17 956.0,P<0.001],且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EFR组[5.8%(14/241)比11.5%(23/200),χ2=4.605,P=0.032]。441例患者均接受随访,中位随访时间45.0个月,疾病复发率为0.45%(2/441),无疾病相关死亡病例。结论ESE和EFR治疗生长胃间质瘤的疗效相当,但ESE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并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费用负担。

  • 标签: 胃肠道间质肿瘤 内镜全层切除术 内镜黏膜下挖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减轻儿科门诊肌注射苄星青霉素患者的疼痛。方法通过循证方法寻找减轻肌注射导致疼痛的最佳证据,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6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门诊A族链球菌感染肌注射苄星青霉素的360例患儿,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基线调查组、第l轮证据应用组和第2轮证据应用组。基线调查组120例,男69例,女51例;第l轮证据应用组120例,男70例,女50例;第2轮证据应用组120例,男66例,女54例。3组患儿年龄均在5~15岁之间。比较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证据应用前后护士最佳证据的执行情况、证据应用前后患儿疼痛评分及硬结发生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卡方检验、非参数检验。结果对最终纳入的10篇文献进行证据提取,共提取10条证据,制定出9个临床审查指标,运用证据前后对比,证据应用后患儿疼痛评分由8.42分下降为4.26分,注射30 min后疼痛评分由4.53分下降为2.18分,注射部位产生硬结发生率由75.8%(91/120)下降为32.5%(39/1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一系列药物及非药物措施能减轻儿童程序性疼痛;Buzzy小蜜蜂装置(冷+振动+分散注意力)可以减轻肌注射青霉素疼痛;正确的苄星青霉素配置方法、注射手法、注射部位、注射速度可以减轻肌注射苄星青霉素的疼痛。

  • 标签: 儿童 苄星青霉素 肌内注射 循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鼠脊髓中miR-365表达水平的变化规律与骨癌痛发生和发展的关系,及连续鞘注射miR-365反义锁核酸(LNA-anti-miR-365)对骨癌痛小鼠疼痛行为的影响。方法(1)将48只SPF级C3H/HeJ雄性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和肿瘤组(T组),每组24例。两组小鼠分别于右侧股骨远端骨髓注射不含肿瘤细胞的α-MEM和纤维肉瘤细胞NCTC 2472。采用Real-time-RTPCR方法在建模前1 d,建模后4、7、10、14、21 d分别检测Sham组和T组小鼠脊髓miR-365的表达情况。(2)另取24只SPF级C3H/He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4组:L组(鞘注射LNA-anti-miR-365),L'组(鞘注射LNA'-negative control),C组(鞘注射溶媒无核酸酶水)和S组(假手术处理),每组6只。建模前l d,建模后4、7、10、14 d监测小鼠疼痛行为指标,包括自发抬足次数和机械缩足阈值(PWMT)。建模后14 d,每日分别给L组、L'组、C组小鼠鞘注射LNA-anti-miR-365、LNA'-negative control和无核酸酶水各5 μl,连续注射7 d,每日测小鼠疼痛行为指标,至建模后2l d。结果与基础值比较,Sham组建模后4~21 d脊髓水平miR-36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基础值和Sham组相比,T组小鼠脊髓水平miR-365在建模后7 d(3.45±0.58)、10 d(4.11±0.23)、14 d(3.21±0.67)、21 d(4.82±0.55)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从建模后19~21 d,与L'组和C组比较,L组小鼠PWMT明显升高[19 d(1.11±0.14)g,20 d(1.15±0.20)g,21 d(1.29±0.23)g](P均<0.05),自发抬足次数明显降低[19 d(8.6±1.1)次,20 d(8.6±1.4)次,21 d(8.5±1.1)次](P均<0.05)。相比给药前,L组小鼠建模后19~21 d的PWMT明显升高(P均<0.05),自发抬足次数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骨癌痛发生发展过程中,miR-365脊髓表达量有所升高,连续鞘注射LNA-anti-miR-365可缓解小鼠骨癌痛。

  • 标签: 骨肿瘤 疼痛 微RNAs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前次常规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周期不受精/低受精的射出精子、重度少弱畸精子症患者的射出精子,以及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的睾丸精子,3种不同来源精子行卵胞浆单精子注射(ICSI)后的妊娠结局。方法前次常规IVF周期不受精/低受精患者(A组,n=45)和重度少弱畸精子症患者(B组,n=345)采用射出精子获取精子,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C组,n=110)采用睾丸穿刺抽吸术(TESA)获取精子,比较ICSI后的受精率、妊娠率和种植率等。结果A组女方年龄及不孕年限显著高于B、C组(均P<0.05)。C组的受精率和卵裂率显著低于A、B组(均P<0.05);3组间2PN(2 pronucleus)受精率(72.11%、73.85%、63.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B组的2PN受精率最高。3组间优质胚胎率(61.50%、66.09%、67.96%)和可利用囊胚率(25.77%、26.27%、27.6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间临床妊娠率(68.42%、71.97%、69.89%)、胚胎种植率(49.30%、50.17%、45.78%)、分娩率(55.26%、60.83%、53.76%)、单胎率(42.86%、52.36%、68.00%)、多胎率(57.14%、47.64%、32.00%)、异位妊娠率(0.00%、0.88%、1.54%)、流产率(7.69%、8.41%、12.31%)及早产率(33.33%、28.80%、26.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不同来源的精子行ICSI,对卵母细胞受精率有影响,其中B组患者正常受精率最高,C组患者的受精率和卵裂率最低,提示睾丸精子对受精率和早期胚胎发育有负面影响,但3组均可获得较好的妊娠结局。

  • 标签: 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 无精子症 少精子症 弱精子症 畸形精子症 睾丸 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一种新的肠导管截流加腹腔自制双套管装置冲洗引流治疗十二指肠瘘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5月至2020年3月期间,云南省肿瘤医院胃与小肠外科收治的17例行经导管截流加腹腔自制双套管冲洗引流治疗的非梗阻性术后十二指肠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具体方法为通过胃管肠截流,同时腹腔自制双套管冲洗负压引流,再配合经空肠营养管的肠营养治疗。分析患者十二指肠瘘的愈合情况和预后情况。结果全组1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肠导管截流加腹腔自制双套管冲洗引流治疗,引流前及引流后第7、14天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均呈现下降趋势,与引流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随访(6.0±0.5)个月,2例胃镜检查发现十二指肠肠狭窄,3例存在烧心症状,对症治疗后均缓解。结论肠导管截流加腹腔自制双套管装置冲洗引流治疗十二指肠瘘安全可行,疗效满意。

  • 标签: 十二指肠瘘 双套管 引流 治疗
  • 简介:摘要胆管射频消融(endobiliary radiofrequency ablation,EB-RFA)是一种治疗恶性胆管梗阻(malignant biliary obstruction,MBO)的新方法,可作为姑息性治疗手段应用于胆管癌、胰头癌、转移性淋巴结等多种原因引起的MBO。因其具有微创及可重复进行等优点,在MBO初治中联合支架植入或支架植入后狭窄/阻塞支架再通中具有重要作用。在中国抗癌协会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牵头下,组织该领域知名的专家,在参考国内外文献、结合临床经验与体会的基础上,针对EB-RFA治疗MBO的适应证、禁忌证、操作流程、并发症的处理以及疗效评价标准等问题达成统一意见,制定本共识,以期指导国内同行更好地应用EB-RFA治疗MBO。

  • 标签: 胆道 黄疸,阻塞性 射频消融 放射学,介入性
  • 简介:摘要作为冠状动脉介入诊疗中最主要的两种血管内影像学技术,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和血管内超声(IVUS)已在临床应用数十年。OCT具有更高的分辨率,能更好地对比斑块成分,IVUS能够穿透血液,具有更深的成像深度,两种影像学技术已成为心血管介入医生不可或缺的辅助手段。但两种影像学技术也各有不足,OCT成像穿透深度有限,IVUS的空间分辨率较弱。单一的OCT或IVUS很难完全提供血管及斑块内部完整的解剖学信息。利用二者的互补性,将OCT与IVUS成像导管集成到同一成像导管中,实现二者的多模态血管内成像,则可以为介入医生提供更加理想的斑块与血管壁的组织学和形态学信息。

  • 标签: 超声检查,介入性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多模态成像 血管腔内影像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宫灌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对冻融胚胎移植周期反复着床失败(RIF)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定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住院治疗的120例胚胎RIF再次接受冻融胚胎移植(FET)治疗的患者,依据治疗方案分组(每组病例数共计60例),参照组采用宫灌注生理氯化钠溶液治疗,观察组采用宫灌注HCG治疗,比较两组子宫内膜指标、子宫内膜血流类型、临床妊娠率、生化妊娠率、胚胎种植率。结果观察组治疗4周后子宫内膜厚度、搏动指数(PI)均高于参照组,观察组治疗4周后阻力指数(RI)低于参照组,观察组II型+III型率(78.33%)、临床妊娠率(50.00%)、生化妊娠率(43.33%)、胚胎种植率(30.00%)均高于参照组(21.67%、30.00%、25.00%、13.33%),观察组I型率(35.00%)低于参照组(6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灌注HCG可有效改善胚胎RIF再次接受FET患者子宫内膜血流类型和厚度,提高妊娠率、胚胎种植率。

  • 标签: 冻融胚胎移植 反复着床失败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宫腔灌注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创伤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的经验,评估TEVAR治疗创伤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9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收治的4例创伤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例,女性2例;中位年龄42岁(范围:31~82岁)。致伤原因包括交通事故3例,高处坠落伤1例。4例患者均出现胸腔积液,其他临床表现有四肢骨折3例,双侧多发肋骨骨折3例,肱二头肌肌腱撕裂1例,眼球破裂1例。发病至住院中位时间8.5 h(范围:5~11 h)。结果4例患者均行TEVAR手术,术后均未见心肾功能衰竭、脑梗死、截瘫等并发症,术后1周顺利出院。出院3个月后复查CTA,均未见漏、支架移位、夹层进展等并发症。结论TEVAR治疗创伤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死亡率低,短期随访效果良好。

  • 标签: 主动脉夹层,创伤性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 主动脉损伤,急性
  • 简介:摘要随着腹腔镜器械的改进及外科镜下技术的提高,腹部微创手术得到快速发展,腹腔镜胃癌手术也正逐渐走向成熟。对于胃上部癌、胃体癌、皮革胃患者来说,全腹腔镜全胃切除术(TLTG)作为一种微创术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更小的手术创伤使患者更快的康复,明显提高了患者围手术期生活质量,已成为治疗胃癌,特别是早期可切除胃癌的主要方式之一。TLTG的技术要点和难点是如何在全腹腔镜视野下完成消化道重建,全镜下食管空肠吻合是TLTG消化道重建的难点,因此探讨TLTG消化道重建方式成为临床工作者的研究重点。本文就TLTG消化道常见术式作一综述,以期更好地为临床术式选择提供参考。

  • 标签: 胃肿瘤 腹腔镜 胃肠吻合术 全胃切除术 消化道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治疗术后应用不同抗栓方案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差异性。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0月南京鼓楼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201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进行前瞻性队列研究,根据患者术后用药情况,将患者分为双联抗血小板组(A组,54例)、阿司匹林联合西洛他唑组(B组,70例)以及利伐沙班联合西洛他唑组(C组,77例)。统计分析三组患者的术前及术后3、6个月随访资料。结果三组患者随访期间ABI、Rutherford分级、下肢动脉栓塞发生率及截肢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组患者术后3、6个月靶血管通畅率均较A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P=0.010,术后6个月P=0.009)。A组与C组临床驱动靶血管重建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三组患者出血事件发生率、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利伐沙班联合西洛他唑治疗方案相较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方案可以降低临床驱动血管重建概率,提高一期通畅率,并且短期内出血风险未见增加。

  • 标签: 动脉硬化闭塞症,下肢 腔内治疗 抗血栓治疗 再狭窄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肝素涂层人工血管在治疗失败的严重下肢缺血(CLI)患者行下肢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19年4月北京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治疗失败的CLI患者行下肢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病变特点,选择个性化治疗方案,包括支架取出术、动脉内膜剥脱和成形术、人工血管或人工血管复合自体静脉旁路移植术等多种手术方式完成下肢动脉血运重建。分析围术期并发症、症状缓解和溃疡伤口愈合情况、桥血管通畅率及保肢率。结果入组患者共27例,其中16例静息痛患者术后疼痛均有效缓解,11例有足部溃疡和组织坏死者中,9例完全愈合,2例术后半年溃疡面缩小。术后并发症6例,术后30 d无死亡病例。所有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3.0±8.9)个月(范围:2~35个月)。通过Kaplan-Meier曲线计算,术后6、12及24个月一期通畅率分别为83.3%、73.7%及49.1%;二期通畅率分别为91.8%、82.1%及70.8%;保肢率分别为91.8%、86.9%及76.6%。其中15例股-腘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1、2年一期通畅率分别为86.7%、49.5%;二期通畅率分别为93.3%、81.7%;保肢率分别为93.3%、81.7%。8例股-小腿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1、2年一期通畅率分别为45.0%、45.0%;二期通畅率分别为58.3%、58.3%;保肢率分别为58.3%、58.3%。结论肝素涂层人工血管动脉旁路移植术为治疗失败的下肢动脉复杂病变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能够有效缓解症状及提高保肢率。

  • 标签: 严重下肢缺血 介入治疗,失败 动脉旁路移植术 肝素涂层 人工血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机器人全Studer原位新膀胱术(RISON)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20年3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行RISON手术的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9例,女1例;年龄(56.4±9.9)岁,体质指数(25.5±3.1)kg/m2。其中4例术前行新辅助化疗。并发症综合指数评分0~2分6例,3~5分33例,6~8分1例。所有患者术前病理诊断为高级别尿路上皮癌或反复复发的膀胱肿瘤,肿瘤分期≤T2期,膀胱镜检查明确无膀胱颈及尿道浸润,肾功能良好。所有患者均行机器人辅助根治性膀胱切除及标准淋巴结清扫术,再采用RISON行尿流改道,选取距离回盲部30~40 cm的回肠最低点作为新膀胱颈口,选取构建新膀胱所需回肠约50 cm,并用切割闭合器恢复肠道连续性,保留近心输入段10 cm肠管的完整性,将其余肠管沿对系膜缘去管化,U型缝合新膀胱的后壁,将新膀胱前壁聚拢呈近似球形,并用倒刺线将浆肌层翻缝合前壁。Wallace法行双侧输尿管吻合,并关闭新膀胱前壁的近心端。记录患者围手术期资料及术后随访情况,分析肿瘤控制结果、膀胱容量、控尿情况、性功能情况,以及近期(≤30 d)和远期(>30 d)并发症。结果40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或者更换手术方式,中位手术时间360(300.0,442.5) min,中位术中失血量200(200.0,337.5)ml,中位留置胃管时间3(3,4)d,中位进食时间3(3,5)d,中位术后住院时间9(8,10)d。术后病理分期:≤T2N0M0期39例,T3aN0M0期1例;1例手术切缘阳性,1例合并前列腺偶发腺癌;中位淋巴结清扫数量15(12,20)枚,未见淋巴结转移。12例发生近期并发症,其中Clavien Ⅰ级7例,Clavien Ⅱ级5例。18例发生远期并发症,其中Clavien Ⅰ级10例,Clavien Ⅱ级7例,Clavien Ⅲ级1例。随访时间1~24个月,术后随访满1年的34例患者中位膀胱容量300(0,400)ml,其中1例女性患者发生尿失禁。其余33例日间控尿(不使用尿垫)率93.9%(31/33),夜间需定时排尿(1~3次),平均需尿垫2个。11例保留性神经患者术后均获得较满意的勃起,国际勃起功能评分(IIEF-6)(21.5±2.7)分。随访期内所有患者无肿瘤复发,无死亡。结论RISON在肿瘤控制、膀胱容量、日间及夜间控尿率、术后性功能恢复方面均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安全、可行。

  • 标签: 膀胱肿瘤 机器人 全腔内 Studer原位新膀胱术 尿流改道术
  • 简介:摘要近年来,心血管外科领域经导管治疗的理念、技术、材料发展迅速,适应证不断扩展,深刻影响着心血管外科技术的发展方向。主动脉修复术已成为急、慢性远端主动脉弓或胸部降主动脉、腹主动脉病变的常规治疗方法,在升主动脉疾病包括升主动脉瘤、假性动脉瘤及急慢性夹层、壁间血肿、穿透性溃疡等的治疗中亦受到关注并有相应报道。相比于经典外科开放手术,修复术具有微创优势,增加了高危患者的治疗选择。由于升主动脉和主动脉根部解剖结构特殊,支架材料和手术器械选择有限,修复术还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该术式的中长期疗效亦缺乏可靠的临床证据,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尚需进一步研究。

  • 标签: 主动脉疾病 血管内手术 假体和植入物
  • 作者: 潘运杰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3
  • 出处:《医师在线》2023年第13期
  • 机构: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苏 苏州 215101
  • 简介:目的:分析经直肠超声检查在前列腺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我院临床收治的患者做筛选比对分析,从中选出共160例患前列腺疾病且符合条件者,邀请参研,接受腹部超声与直肠超声两种诊断手段,对比两组诊出概率。结果:直肠超声检出率在96.25%,高于腹部超声组的85.00%,两组比对结果提示出显著差异(P<0.05)。结论:经直肠超声检查在前列腺疾病诊断中表现出较腹部超声更高的诊断概率,临床具备应用价值。

  • 标签: 直肠腔内超声;前列腺疾病;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中"鸡尾酒"注射联合术后加速康复(ERAS)在膝关节置换患者的应用研究。方法纳入2016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关节外科行单侧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的病例共454例,排除凝血异常、严重肥胖、双侧同时手术等患者,按是否行术中"鸡尾酒"注射联合术后加速康复分成实验组235例及对照组219例,运用t检验比较其术后24 h引流量、血红蛋白减少量、总失血量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术后7 d的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功能评分(HSS)以及平均住院日。结果实验组中术后24 h引流量、24 h血红蛋白减少量、总失血量及术后第7天VAS评分相较于对照组降低(t =21.301、8.591、15.834、13.350,均为P<0.001);同时实验组中患者术后第7天的HSS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术后第7天的HSS评分(t=16.015,P<0.001)。结论术中膝关节周围组织注射"鸡尾酒"结合ERAS可减少患者术后失血量,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时候平均住院日及平均总住院日,加速患者康复。

  • 标签: 术后加速康复 关节成形术,置换,膝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诊膝关节滑膜炎患者关节穿刺术后使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法的并发症发生率、治愈率、疼痛感、舒适度及满意度。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6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门急诊注射关节穿刺术患者128例,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患者膝关节穿刺后未使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观察组患者采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对比两组患者穿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治愈率、疼痛感、舒适度及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出血、局部渗液、肿胀人数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总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舒适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膝关节滑膜炎患者经穿刺注射后加压包扎制动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效果较好。

  • 标签: 加压包扎法 膝关节腔穿刺 并发症 舒适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肩关节注射松解术联合关节囊扩张术、手法松动术治疗顽固性冻结肩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研究2018年5月至2021年5月于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麻醉疼痛科确诊为顽固性冻结肩的患者6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常规治疗组(n=34)给予超声引导下注射松解术;联合治疗组(n=32)给予超声引导下注射松解术联合关节囊扩张术、手法松动术。两组均每周治疗1次,共治疗3次。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3、6个月时静息痛和动态痛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分(CMS)、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全部患者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两组患者治疗后1、3、6个月时的动态痛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均<0.05);常规治疗组为(2.5±0.8、2.6±0.9、2.8±0.9)分,联合治疗组为(1.0±0.8、1.4±0.5、1.9±0.6)分降低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1、3、6个月时静态痛VAS评分,两组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常规治疗组为(0.9±0.6,1.4±0.5,1.8±0.5)分,联合治疗组为(0.8±0.7,1.0±0.8,1.4±0.5)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治疗后1、3、6个月时肩关节CMS功能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均<0.05);常规治疗组为(80.4±6.6,75.6±5.6,74.6±4.3)分,联合治疗组为(91.1±2.5,85.9±4.5,84.5±5.1)分,增加更明显,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联合治疗组治疗后1、3、6个月时的优良率分别为(100.0%、100.0%和96.9%)均高于常规治疗组的(76.5%、64.7%和6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超声引导下注射松解术联合关节囊扩张术、手法松动术治疗顽固性冻结肩具有良好的镇痛和改善肩关节活动度的临床效果且安全。

  • 标签: 冻结肩 超声引导 水扩张(液压扩张) 手法松动 臂丛阻滞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螺钉固定微创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效果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评分(QOL)的影响。方法根据纳入排除标准,选取120例2015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云浮市人民医院治疗踝关节骨折的患者。纳入标准:确诊为新鲜闭合性踝关节骨折;临床资料完整;非Pilon或粉碎性骨折。排除标准:对本研究所涉术式存在禁忌证;下胫腓关节分离;压缩性、粉碎性骨折;心脑血管病变者,重要器官功能异常及恶性肿瘤;精神功能障碍。应用信封法分组为对照组(60例)和研究组(60例)两组,两组患者均实施手术治疗,对照组使用传统切开复位固定术治疗,研究组使用经皮螺钉固定微创手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QOL)评分、两组临床指标状况、两组患者预后状况以及对比两组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状况。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卡方检验。结果研究组患者在社会功能(t=16.332)、心理功能(t=15.663)、情感智能(t=17.452)、认知功能(t=17.998)、躯体功能(t=18.552)、总体健康(t=17.552)、疼痛(t=19.695)、生理功能(t=20.998)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比对照组高(均为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操作耗时(t=16.332)、骨折愈合时间(t=17.928)、住院时间(t=15.489)均比对照组短,且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更少(t=18.032)(均为P<0.05);研究组手术切口感染、骨折不愈合、固定外露、愈合后踝关节疼痛的总发生率为8.3%,对照组为28.3%,对比发现研究组的发生率更低(χ2=7.002,P<0.05);研究组患者踝关节功能术后的优良率比对照组更高(χ2=7.009,P<0.05)。结论经皮螺钉固定微创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可提升患者QOL评分,促进骨折愈合,减少住院时间,提升预后效果,临床感染率低,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外科手术微创性 骨螺丝 内固定器 踝关节骨折 生活质量 预后 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