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生物活性分子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自发现开始,其广泛重要生理和病理功能日益为人们认识,是近十深入研究小分子化合物,为目前所知最强血管舒张因子和收缩因子,生物作用极其广泛,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吸收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等正常生理活动以及疾病发生密切相关。

  • 标签: 一氧化氮 血管舒张因子 收缩因子 生物作用 心血管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
  • 简介:目的:分析粤北人民医院2014-2015医院感染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敏感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采用MIC法对两年分离菌进行药敏试验,应用WHONET5.6和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并比较两年间抗生素敏感度变化。结果:我院分离临床菌株对部分抗生素仍然保持高度敏感性,革兰阳性菌对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利奈唑胺、阿米卡星、呋喃妥因、高浓度庆大霉素均表现出较高敏感率,革兰阴性菌对多粘菌素B、头孢替坦、阿米卡星敏感率高;20142015相比,革兰阳性菌中氨苄西林、阿米卡星、米诺环素、克林霉素、复方新诺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革兰阴性菌中哌拉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曲松、头孢替坦、头孢西丁、头孢克洛、头孢哌酮/舒巴坦、氨曲南、亚胺培南、阿米卡星、米诺环素、氯霉素、复方新诺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推广使用抗生素仍然有敏感性;合理使用抗生素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医院感染菌 药敏试验 分析
  • 简介:卫生部颁布中等卫校“教学计划和大纲”要求各门课改革教育方式为专业培养目标服务,培养实用型人才。为顺应改革教育需要,我校95级护理统招班药理课程中进行目标教学尝试,其做法和体会如下

  • 标签: 目标教学 课堂结构 中等卫校 护理专业 抗微生物药 教师
  • 简介:目的:观察口服用药联合奥平栓治疗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感染临床疗效.方法:将CT或/和UU检测阳性128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76):口服阿奇霉素0.5qd,首次加倍,多西环素100mgbid,首次加倍,同时每晚阴道深部置入1粒奥平栓,7天为一疗程;对照组:仅口服用药,剂量及疗程同上,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76.31%,总有效率89.47%;对照组:治愈率53.85%,总有效率67.31%,两组比较,治愈率、总有效率差异均有显著意义(x2=7.07,P<0.01;x2=7.03,P<0.01).结论:口服用药联合奥平栓治疗女性泌尿生殖道CT、UU感染疗效显著,安全.

  • 标签: 阿奇霉素 多西环素 奥平栓 女性生殖道感染 沙眼衣原体 解脲支原体
  • 简介:目的:探讨脑外伤患者脑电图变化.方法:选择180不同年龄,不同损伤程度脑外伤患者脑电图记录进行分析.结果:儿童脑外伤、脑部对冲伤及伤后有意识障碍者,脑电图异常率高.结论:定期脑电图检查,可及时反映大脑皮层功能状态,提高临床诊断率和治愈率.

  • 标签: 脑外伤 脑电图 受检年龄 受检时间 意识状态 受伤部位
  • 简介:目的:分析34颅内动脉瘤患者应用16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进行诊断效果。方法:搜集我院201412到201612间经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resonanceangiography,MR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DSA)证实颅内动脉瘤患者34,由一名副主任医师、两名主治医师对34患者CT血管造影图像MRA、DSA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4患者中,有32患者显示为颅内动脉瘤,2MSCTA诊断阴性,诊断准确率94.12%。MSCTA能清楚显示颅内1-4级脑血管分支结构,同时可清楚显示动脉瘤完整形态和空间结构。32颅内动脉瘤患者中,前循环动脉瘤18,循环动脉瘤14;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26,合并脑梗死3。发现大脑后动脉、交通动脉起始部、前交通动脉变异合计7。结论:34颅内动脉瘤患者诊断中应用16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能清楚显示颅内动脉瘤大小、形态、毗邻解剖关系以及Willis动脉环变异情况,可获与DSA相近检查结果,为患者手术或介入治疗提供有价值参考,值得应用。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颅内动脉瘤 血管造影术 诊断
  • 简介:目的:研究部分运动癫痫持续状态临床特点及脑电图(EEG)变化特征,并观察临床疗效.方法:对10部分运动癫痫持续状态进行临床、脑电图及影像学观察.结果:本组10脑电图均见到发作期或/和发作间期阵发性电活动.结论:部分运动癫痫持续状态分析临床、脑电图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有助于提高本病诊断.

  • 标签: 部分性运动性癫痫持续状态 临床特点 脑电图检查 影像学检查 实验室检查
  • 简介:目的:应用多种抗菌药物对创伤弧菌感染小鼠进行治疗观察.方法:创伤弧菌(3.0×108cfu/ml)经ip感染小鼠0.5h,分别应用ip氨基糖甙类(阿米卡星、奈替米星)、头孢菌素类(头孢曲松钠、头孢哌酮钠、头孢他啶、头孢噻肟钠)、青霉素类(特美汀、氨苄西林钠、哌拉西林钠)和喹诺酮类(培福新、乳酸左旋氧氟沙星)抗菌药物进行治疗.结果:这些抗菌药物对创伤弧菌感染小鼠均有治疗作用(p<0.05~0.001),乳酸左旋氧氟沙星、哌拉西林钠、头孢哌酮钠、奈替米星疗效最好;其次为阿米卡星、头孢曲松钠、头孢他啶、头孢噻肟钠、氨苄西林钠、培福新;再次特美汀;乳酸左旋氧氟沙星、哌拉西林钠、头孢哌酮钠、奈替米星疗效明显比培福新、特美汀为(p<0.05).治疗组小鼠死亡时间较对照2组明显延长(p<0.01).结论:及早足量应用这些抗菌药物对创伤弧菌感染小鼠有较好治疗,可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依据.

  • 标签: 创伤弧菌 感染 小鼠 抗菌药物 实验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周围面神经炎急性期EEG改变临床意义。方法:对46周围面神经炎急性期进行了EEG检查,对其结果与临床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46周围面神经炎急性期EEG异常16(34.8%),EEG异常主要见于伴有面、舌部感觉异常中、重型面瘫病例,异常程度主要是轻、中度异常,异常特点是以面竣对侧为主低、中波幅θ活动。结论:周围面神经炎中、重型急性中伴有脑电活动异常。

  • 标签: 周围性面神经炎 脑电图 急性期 EEG
  • 简介:目的:探讨循环缺血患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及经颅多普勒(TCD)变化并作对照分析。方法:对78临床诊断为循环缺血患者进行BAEP和TCD检测,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BAEP异常有59,异常率为76.0%。其中表现为脑干型35(59.3%),混合型18(30.5%)和内耳型6(10.1%)。TCD异常55,异常率为70.5%。主要表现在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流速度减慢或增快;血流频谱改变及PI值增高。结论:BAEP能敏感地检出循环缺血患者听通道神经功能异常,TCD则可了解循环缺血患者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流动力异常情况,联合应用BAEP和TCD检测对循环缺血早期诊断、治疗疗效观察有重要参考价值。

  • 标签: 后循环缺血(PCI)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 经颅多普勒(TCD)
  • 简介:一、资料方法2为门诊就诊病人,均为儿童男性,既往史有头部外伤.1,孙某,男,11,发作眩晕,视物旋转伴恶心,呕吐.每次发作持续5或20分钟不等近1,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脑电图示:基本节律为α波节律,混有多量θ波,HV2分钟,短程阵发4~6Hzθ波及散尖波.2:张某,男,8,眩晕伴头痛,惧动每日发作12次,发作嗜睡,无神经系统阳性征.脑电图示:基本节律为α波,混杂多量θ波及少量δ波.HV2分钟高幅θ波,δ波阵发.

  • 标签: 眩晕型癫痫 脑电图 诊断 临床表现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脑电地形图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判断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300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前后脑电地形图改变对比评价。结果:脑电地形图治疗前后有明显改变。结论:脑电地形图可以做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观察一个有效指标。

  • 标签: 偏瘫宁 缺血性脑血管病 脑电地形图 疗效
  • 简介:  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是医院感染管理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感染控制基础.通过监测及时掌握医院感染各种信息,深入认识其特征和规律,寻找有效控制方法,避免和减少工作盲目,通过监测-控制-监测,最终达到减少和控制医院感染目的,以提高医疗和护理质量[1].……

  • 标签: 医院感染 感染病例 病例监测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怀肾炎患者视觉电生理改变。方法:对3978眼慢性肾炎患者视诱发电位、视网膜电网改变进行观察。结果:慢必肾炎患者视觉电生理有异常改变,慢性肾炎无眼底改变者出现VEPN75峰时值,ERGb波峰时值显著改变。结论:视觉电生理检查作为一客观定量视觉功能检查地肾视网膜病变具有早期诊断价值。

  • 标签: 慢性肾炎 诱发电位 视觉电生理学 视网膜电网
  • 简介:目的:探讨正电子显像剂2-18F-2脱氧-D-葡萄糖(18F-FDG)临床应用,对制备18F-FDG进行无热源试验研究.结果:18F-FDG对肿瘤早期诊断、良恶性鉴别及检测肿瘤复发转移具有较高准确、敏感性和特异性.结论:18F-FDG对肿瘤诊断、神经精神疾病、心血管疾病应用和研究其有极高价值,其制剂无热源试验为阴性,显示可用于临床.

  • 标签: ^18F-FDG 肿瘤 诊断 内毒素检测 正电子显像剂 临床应用
  • 简介:患者女性,47,943以:“阴道不规则出血一”为主诉入院。体检:体温36℃,血压13.3/8.0Kpd,曾查B超显示子宫内膜增厚,临床诊断:功血。即日活动感心悸,气短,心脏听诊心律不齐,可闻及早搏,心电图可见提早出现宽大畸形QPS—T波群,每一早搏T波前可见一逆行P波,窦性心博交替出现。

  • 标签: 室房传导 室性早搏 房室传导阻滞 心电图表现 例分析 心电图分析
  • 简介:目的: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对连续多次小剂量链脲菌素(themultiplelowdosestreptozotocin,MLDS)诱导自身免疫糖尿病小鼠预防作用及其机制初探.方法:小鼠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连续5天腹腔注射糖尿病组等容量柠檬酸盐缓冲液;糖尿病组:连续5天腹腔注射STZ(40mg·kg^-1),以血糖水平持续高于16.7mmol/L为成模标准;预防组:先隔日腹腔注射1,25-(OH)2D3(5μg·kg^-1),共15次,然后再连续5天腹腔注射STZ(40mg·kg^-1).实验结束各组动物处死收集血清并采集胰腺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及血清胰岛素水平.结果:MLDS诱发自身免疫糖尿病模型第四周基本建成.MLDS使小鼠血糖、血清及胰腺iNOS活性升高,血清胰岛素水平下调;预防组小鼠注射STZ前给予1,25-(OH)2D3有明显降血糖和上调血清胰岛素水平作用,同时抑制血清及胰腺iNOS活性,糖尿病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1,25-(OH)2D3可有效预防MLDS诱导自身免疫糖尿病发生.该效应可能与1,25-(OH)2D3抑制iNOS活性有关.

  • 标签: 1 25-(OH)2D3 链脲菌素 1型糖尿病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 简介:药理学是一门重要医学基础课,是连接基础课和临床专业课桥梁,特剐是作为临床用药指导基础课程占有重要地位,因此药理学教学中进行一定改革,增加临床疾病用药指南会增加实践,避免纯理论教学带来枯燥。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习主动;加强整体观念,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 标签: 药理学 教学 临床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