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中药是我国传统的医学瑰宝,有着悠久的使用历史,当代中药注射剂产生于特定的历史年代,突破创新中药新剂型,其在疑难重症、危急抢救、慢性疾病等方面起效快、作用强,在临床治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由于中药材不确定性大,中药注射剂成分复杂,基础研究薄弱,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标准低,可控性差,临床使用不合理和疗效安全性评估等因素,造成了临床安全性问题频频遭到质疑,如何预防、避免和减少中药注射剂引起的不良反应,在临床治疗中发挥日益强大的作用。本文就此进行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及引起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方法采取回顾式调查方式,对医院465例ADR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465例ADR报告中,≧60岁者构成比最高,占36.79%,18~49岁年龄段女性居多,占21.08%;抗感染药居各类药的首位,占28.82%;以静脉方式给药引起的ADR构成比最高,占78.07%;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包含22类,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结论减少不必要静脉用药,合理使用抗感染药,能降低ADR的发生风险。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联合用药 给药途径 药品种类 分析
  • 简介:摘要随着检测技术的进步,测定CRP的快速、简便和可靠的方法已迅速建立,其在医学上的价值正得到广泛验正和承认,超敏C反应蛋白作为一个灵敏指标,它的应用已从感染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中拓展到心脑血管疾病等领域,临床医生应加以重视,发挥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超敏C- 反应蛋白 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乌头类中药在临床上出现的不良反应与其影响因素。方法对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乌头类中药不良反应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120例患者的不良反应出现的原因主要包括药物剂量不合适、不清楚其使用适应症以及炮制煎煮方法不正确等。结论乌头类中药的使用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因而就会导致患者在临床上出现不良反应。所以,在临床使用中要强化合理使用毒性中药的意识,保证用药的安全、有效。

  • 标签: 乌头类中药 不良反应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甘草类制剂的不良反应随着其使用的普及也逐渐体现出来。本文对其不良反应的影响,从多方面进行了分析。

  • 标签: 甘草类制剂 不良反应 糖皮质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西药引起不良反应的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2015年4月来我院治疗的223例因使用西药而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资料,对产生不良反应的原因、临床症状和治疗结果等进行研究。结果引起不良反应发生的药物类别主要为抗生素类和心血管系统药物;给药途径主要为静脉注射,比重超过70%;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皮疹、红肿、皮肤瘙痒、消化系统症状和神经系统症状。经过诊治203例患者完全康复,20例症状明显改善。结论在西药的临床应用上,医师应重视用药的规范性和安全性,科学合理用药,加强对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机制的引入,进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临床用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 标签: 西药 不良反应 分析
  • 简介:摘要癌症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疾病,其发病率呈持续增长趋势。仅在2000年,全球新诊断为癌症的患者总数超过1000万1。而肿瘤是癌症患者的一种具体表露形式,是癌细胞在人体中失衡的症结,是癌症患者痛苦的根源。因此癌症的治疗必须先针对肿瘤治疗,然后再针对癌细胞的治疗。在肿瘤的诊断及治疗全过程中,肿瘤患者承受着心理、情感及社会压力。加之角色的改变、社交能力的下降、躯体功能的改变,工作及家庭生活的限制,造成经济上的负担,同时精神上遭受巨大的打击,导致生活质量明显下降。而采取恰当的心理护理可以减少患者的不良情绪,增加有效的应对策略,减轻肿瘤患者的疾病症状和治疗的不良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力,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癌症患者 心理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药物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物在正常剂量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过程中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为避免药物不良反应对患者造成的伤害,可针对临床使用药物的特点,采取适当预防手段,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频率及程度。本文就我院发生的3例利福平不良反应病例进行报道分析,希望能对利福平的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 标签: 利福平 药物不良反应 肺结核 异烟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双硫仑样反应的病因、治疗、转归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6年6月急诊科救治的62例双硫仑样反应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所有62例双硫仑样反应明确诊断后以对症治疗,好转离院。结论双硫仑样反应以预防为主,尽早诊断是关键,对症治疗为主,早期治疗预后良好。

  • 标签: 双硫仑样反应 急救 头孢菌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分析莫西沙星的药理学特性及其用药不良反应。方法检索国内外有关莫西沙星的文献,从莫西沙星的药动学特征、作用机制、抗菌活性及耐药性等方面描述其药理学特征,并结合国内权威杂志发布的莫西沙星不良反应的报道,探讨分析其用药不良反应。结果莫西沙星药动学特征良好,抗菌谱广,菌株耐药性低,不良反应主要有胃肠道反应、肝毒性、神经系统反应、骨骼肌系统反应等。结论莫西沙星抗菌作用强,且有较强的抗菌后效应,作用持久,临床应用广泛,针对其不良反应,临床医生应根据不同情况制定合理的给药方案。

  • 标签: 莫西沙星 药理特性 抗菌活性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ICU病房不同于普通病房,是直接面对面进行监护、治疗、护理病房管理模式。而入住ICU病房的危重症患者,不仅身体上陷于危机状态,精神上也承受很大的刺激。对患者来说,ICU的特殊环境和管理制度以及治疗护理过程中所承受的种种痛苦体验,导致了患者异常情绪的出现,如焦虑、恐惧、依赖、幻觉和绝望等情绪障碍,通过对ICU患者的心理分析,我们对ICU重症患者常见心理反应及护理干预作一综述。

  • 标签: ICU患者 心理反应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清开灵不良反应的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0-2012年度长春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清开灵不良反应的病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清开灵导致的不良反应多发生在15-44岁年龄组,男性多于女性。不良反应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

  • 标签: 清开灵 药品不良反应(ADR)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硫仑反应的临床特点,总结双硫仑反应的有效临床处理方法。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均为2013年12月-2016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双硫仑反应患者,共36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和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在18~40岁之间所占的比例最多,为58.3%,其次为41~60岁之间,为25.0%;患者使用头孢哌酮钠抗生素所占的比例最多,为33.3%,其次为头孢哌酮舒巴坦,为22.2%,此外,使用的抗生素种类还包括头孢曲松钠、甲硝唑、头孢他啶、头孢噻肟钠和替硝唑;所有的患者发病时均伴随着头痛、头晕、心悸、呕吐、烦热、气促和胸痛,其中有23例患者发病时全面皮肤潮红、面色潮红,有11例患者发病时面色苍白;患者给予地塞米松、维生素C和维生素B6治疗,均痊愈。结论双硫仑反应一般是由患者使用头孢哌酮钠、头孢哌酮舒巴坦等抗生素期间饮酒引起,在青中年中发病率最高,通过地塞米松、维生素C和维生素B6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双硫仑反应 临床特点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是否为评价剖宫产术后感染存在以及指导继续治疗和预后的绝对可靠指标。方法监测我院2011年7月至2011年10月100例剖宫产产妇术后5天内超敏C反应蛋白和体温的变化,部分患者监测至术后7天和42天。结果超敏C反应蛋白需结合体温,切口性状等临床表现综合评价剖宫产术后感染是否存在,以及指导后续治疗和预后。

  • 标签: 超敏C反应蛋白 体温 剖宫产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注射用丹参的不良反应,指导合理用药。方法选择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安阳县中医院各科收治的住院病人应用注射用丹参治疗的10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56例患者中发生不良反应92例,占12.78%。结论提高对注射用丹参不良反应的关注,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对应用注射用丹参患者加强监护,以有效控制注射用丹参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健康水平。

  • 标签: 注射用丹参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