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病史摘要

  • 标签:
  • 简介:目前,临床对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deepveinthrombosis,DVT)防治的研究已很深入[1]。肢体创伤、骨折、肌肉拉伤等均是下肢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肢体创伤损伤血管壁,激活凝血系统,导致短时间内就能形成血栓[2],其中不乏因致命性肺栓塞(pulmonaryembolism,PE)而致死的病例。

  • 标签: 深静脉血栓 创伤 骨折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误服大剂量卡马西平中毒患者原因及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6年3月25日的1例误服大剂量卡马西平中毒患者,调取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对其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监测研究。结果患者经过治疗后,各项指标恢复正常,生命体征平稳,痊愈,治疗效果良好。结论大剂量卡马西平容易导致患者出现中毒现象,因此一定要加强患者药物服用剂量控制,在患者卡马西平服用期间密切观察患者临床特点,发现异常立即处理,从而提高患者中毒防范及治疗效果。

  • 标签: 卡马西平 中毒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WASP家族Verprolin同源蛋白1(WAVE1)和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在兔尿源性脓毒血症肺组织中表达上调中的关系。方法30只健康雄性家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和尿源性脓毒血症组(US组)。采用肾盂内高压法制备家兔尿源性脓毒血症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ABC法分别于术后12h、24h、36h检测家兔肺组织WAVE1蛋白表达水平及肺组织中HMGB1含量及HMGB1mRNA表达。结果与Sham组比较,US组肺组织HMGB1含量、HMGB1mRNA表达活性升高(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US组肺组织中WAVE180.00%(12/15))呈强阳性表达,在Sham组肺组织中,WAVE186.67%(13/15))呈低表达或不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源性脓毒血症急性肺损伤中WAVE1与HMGB1可能具有相关性。

  • 标签: 尿源性脓毒血症 高迁移率族蛋白-1 急性肺损伤 WAVE1
  • 简介:近年来,恶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水平已有了极大提高,人们逐渐认识到人体自身的免疫异常可影响肿瘤发生、发展的过程。目前通过刺激机体免疫系统,阻断免疫负性调定点通路来提高抗肿瘤免疫效应的治疗方法已成为肿瘤治疗的新方向。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信号通路在细胞免疫中起着免疫检查点的作用,本文就免疫检查点PD-1/PD-L1通路与肿瘤免疫逃逸、肿瘤干细胞免疫治疗的相关机制研究及其抗体(免疫检查点阻断剂)应用的临床意义进行综述。

  • 标签: 免疫检查点 免疫检查点阻断剂 程序性死亡受体1 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 肿瘤干细胞 免疫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小干扰RNA(siRNA)技术探讨肺腺癌HCC827细胞EGFR基因突变对MICA/B表达的影响。方法将规范培养的对数生长期肺腺癌HCC827细胞随机分为三组,EGFR-siRNA转染组、siRNA对照组借助于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分别用EGFR-siRNA特异性转染试剂、siRNA对照试剂进行转染,空白对照组无转染,48小时后分别用TR-PCR、Westernblot、流式细胞仪检测三组EGFRmRNA、EGFR蛋白、MICA/B,用SPSS20.0对比组间的差异。结果EGFRmRNA和蛋白、MICA/B,三组表达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EGFR-siRNA转染组低于siRNA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P<0.05),siRNA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接近(P>0.05)。结论肺腺癌HCC827细胞EGFR基因突变与MICA/B蛋白的表达有关。

  • 标签: 腺癌,非小细胞肺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MICA/B 小干扰RNA
  • 简介:目的:探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real-timePCR)检测BCR/ABL少见融合型别在BCR/ABL常见型别阴性慢性髓系白血病(CML)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7月至2015年12月期间FISH检测或染色体核型分析存在Ph染色体的CML病例2490例,其中BCR/ABLP210,P190和P230定量检测均为阴性的病例12例,对该12例样本采用实时荧光PCR法定量检测b2a3(e13a3)、b3a3(e14a3)、e6a2、e8a2和e1a3等5种罕见BCR/ABL融合型别。结果:12例样本中e1a3、e8a2、b2a3、b3a3和e6a2型别阳性分别为1、2、5、4和0例,阳性率分别为8.33%、16.67%、41.67%、33.33%和0%;总阳性率为100%,以b2a3型和b3a3型为主。结论:实时荧光PCR法定量检测BCR/ABL少见融合型别,可用于临床疑似CML而BCR/ABL常见型别定量检测阴性病例的诊断及微小残留病变监测。

  • 标签: BCR/ABL MRNA 实时荧光PCR 慢性髓系白血病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插入 /缺失多态性与脑血管病患者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技术 ,检测 122例汉族脑血管病组患者和 60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汉族健康对照组人群的 ACE基因多态性。结果 脑梗死组的 DD基因型频率和 D等位基因频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脑出血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未发现 DD基因型频率和 D等位基因频率有明显差异 (P>0.05)。结论 ACE基因 I/D多态性可能是汉族人脑梗死发病的遗传危险因素; ACE基因插入 /缺失多态性与脑出血发生缺乏关联性。

  • 标签: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基因多态性 脑血管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镜联用微创治疗尿道损伤的疗效。方法筛选出20例尿道损伤病患,视疗法的差异将其分成研究组A与研究组B各10例,研究组A实行开放性尿道吻合术治疗,研究组B实行镜联合微创治疗,对比其疗效。结果研究组A的总有效率是80%,研究组B是100%,研究组B高于研究组A,对比差异大(P<0.05);研究组A的并发症出现率是30%,研究组B是10%,研究组B低于研究组A,对比差异大(P<0.05)。结论镜联合应用微创治疗尿道损伤的疗效满意,并发症出现率低,可广泛推荐。

  • 标签: 双镜联合微创治疗 尿道损伤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对肺部手术在麻醉过程中应用腔支气管插管的应用进行观察。 方法   以 2016 年 9 月 15 日至 2017 年 4 月 15 日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 80 例肺部手术应用腔支气管插管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手术过程中应用腔支气管插管临床情况进行观察。 结果   如果在肺部手术麻醉中应用腔支气管插管能对麻醉效果起到辅助作用,提高患者满意度。 结论   通过本文研究了解到,在肺部手术麻醉过程中应用腔支气管插管能提高肺部手术麻醉效果,且在临床中应用该技术要重视和掌握腔支气管插管是否满足个别患者肺部手术麻醉适用情况,才能更好的在肺部手术麻醉中进行应用。该采取腔支气管插管在肺部手术麻醉中的应用还需要注意患者是否存在低氧血症情况,进而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肺部手术 双腔支气管插管 麻醉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放置套管持续负压冲洗患者的护理及观察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普外科2015年10月-2017年8月放置的43例放置腹腔套管持续负压冲洗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临床中的护理及观察要点。结果43例放置腹腔套管患者的负压冲洗时间为5-30d,平均时间为13.62d,均愈合良好,负压吸引期间无意外及并发症发生。结论高质量的管道护理在腹腔套管持续负压冲洗术中具有重要意义,能促进吻合口愈合及有效控制感染,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健康的恢复及减轻其经济负担。

  • 标签: 腹腔双套管 负压冲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肺部听诊法、触底退管法及纤维支气管镜法判断腔支气管插管定位的准确性。方法300例需腔支气管插管单肺通气行胸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100例,气管插管后分别采用听诊法、触底退管法及纤维支气管镜法判断腔支气管的位置。结果听诊法、触底退管法、纤维支气管镜法定位准确率分别为64%、90%、100%,纤维支气管镜法明显高于其它2种方法(P<0.05),触底退管法高于听诊法(P<0.05)。结论触底退管法能提高准确率,纤维支气管镜定位腔管插管更准确可靠。

  • 标签: 纤维支气管镜 双腔支气管 定位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本院的多种西药合用的不良反应情况,促进西药的临床合理使用。方法对我院电脑管理系统中抽取的3000份门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分析,发现有80份药方配伍不合理,出现用药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7%。结论导致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比较多,在严格的药物理论指导下科学、合理地用药,对降低药物不良反应有积极意义。

  • 标签: 西药合用 不良反应 配伍
  • 简介:目的:研究小鼠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不同时间输注G-CSF动员的自体脾细胞对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40只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小鼠随机分为4组(n=10):GVHD阳性对照组(controlgroup)、移植后1d受者细胞输注组(+1dgroup)、移植后4d受者细胞输注组(+4dgroup)、移植后7d受者细胞输注组(+7dgroup)。输注3×10~7的G-CSF动员后的受者脾细胞,观察GVHD临床体征及病理变化,并检测各组外周血中CD3~+CD4~+、CD3~+CD8~+细胞亚群及其FasL的表达变化。结果:移植后4d组的GVHD发生率明显降低,中位存活时间〉60d,显著高于对照(24d)、移植后1d(21d)和移植后7d组(28d)(P〈0.01),而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Fasl的表达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结论:单倍体相合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后4d,输注G-CSF动员的受者脾细胞能抑制供者T淋巴细胞的FasL的表达,显著减少GVHD的发生。

  • 标签: 造血干细胞移植 移植物抗宿主病 淋巴细胞 凋亡相关因子配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