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为了分析 ApoCIII转基因小型猪中脂蛋白组成的变化,本文应用快速蛋白液相色谱( FPLC)法对转基因小型猪脂蛋白组成的变化进行表征,分别检测转基因猪的肝脏和小肠的 ApoCIII,转基因小型猪的 VLDL颗粒明显高于非转基因小型猪。结果表明,转基因小型猪过表达了人的 ApoCIII。

  • 标签: ApoCIII 转基因小型猪 VLDL
  • 简介:患者男,53岁,因“进食哽噎2月余”入院。上消化道钡剂造影:食管黏膜欠光整,上段平T4椎体水平局限性狭窄,其上段扩张,食管下段见一线样充盈缺损(图1A),诊断为食管憩室、食管畸形。胸部CT:食管内可见一纤细管状结构影,强化程度类似于食管壁(图1B),上段平T2椎体水平处与食管共壁,下段近贲门处与食管共壁,CT诊断为食管畸形(管状型)。

  • 标签: 成年人 双食管畸形 管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鼻咽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相关性因素有EB病毒感染,化学致癌因素,遗传因素,其中鳞状细胞癌比较常见,为此众多学者对其作出了广泛的研究和关注。虽然目前鼻咽癌的病因尚未知晓,但大多数学者认为其病因如同其他很多恶性肿瘤一样,鼻咽癌的发生、发展是各种致癌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地域,生活习惯、职业、暴露致癌物质情况、发病年龄,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失控以及机体的免疫功能状况等因素1。这种病在早期鼻咽癌有多种症状。常见临床症状为鼻塞、涕中带血、耳闷堵感、听力下降、复视及头痛等,或回吸后咳出血痰。由于早期症状并不明显,所以这些症状被误认为是鼻炎或鼻窦炎,所以很容易被忽视。而我国的鼻咽癌发病率则是世界上最高的国家之一,西方基本上没有患者患有鼻咽癌。根据统计,世界上将近八成的鼻咽癌患者都是发生在中国的,南方的鼻咽癌发病几率要比比方比较高,主要在广东,广西,福建等地发生,浙江也属于鼻咽癌的高发地,鼻咽癌的发生几率其实和遗传环境还有生活习惯有着紧密的联系,鼻咽癌患者有三成左右都有家族的历史。其中华南地区、广东和香港等地属于高发地区,比其他国家高出100倍以上。目前还未查出鼻咽癌的发病机制,大多人认为是遗传、病毒感染和环境等因素导致的。有学者提出三次打击学说对鼻咽癌进行解释某些家族性病例会携带种系突变,再加上EB病毒和环境因素的综合作用造成鼻咽癌的发生。而且鼻咽癌具有鲜明的家族聚集性特征,某个家族出现鼻咽癌病史,其他的家族成员患上鼻咽癌的几率比正常人要高出很多。我国的鼻咽癌高发区居民移居他国后,其发病率就会有所降低,但与当地居民相比还是略高一筹,这种情况充分说明鼻咽癌受到了遗传因素的影响。因此本文就鼻咽癌与MTS1基因分子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家族性鼻咽癌 MTS1基因分子 遗传学研究
  • 简介:目的观察靶向5-氟尿嘧啶(5-FU)纳米粒的体内靶向性,其对小鼠原位肝癌模型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半乳糖(LA)和甘草次酸(GA)这两个配体与壳聚糖(CTS)成功合成乳糖酸化甘草次酸壳聚糖(GCGA),并将GCGA和5-FU合成GCGA/5-FU纳米粒。建立小鼠原位肝癌移植模型,将实验模型分对照组(Control组),GCGA组,5-FU组,CTS/5-FU组,GA-CTS/5-FU组和GCGA/5-FU组,除Control组采用生理盐水静脉注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对应药物尾静脉注射,剂量均为200μl。观察GCGA/5-FU纳米粒体内靶向作用及其对小鼠原位肝癌模型的抑制作用。结果GCGA/5-FU纳米粒的粒径为239.9nm,多分散指数为0.040,Zeta电势为+21.2mV,载药量为3.90%。肝脏组织中的5-FU浓度浓度由高到底依次为GCGA/5-FU组,GA-CTS/5-FU组,CTS/5-FU组和5-FU组;GCGA/5-FU纳米粒在体内分布表明,肝脏的5-FU浓度最高,具有明显的肝脏靶向性。GCGA/5-FU纳米粒具有明显抑制小鼠原位肝癌抑制模型的作用,延长小鼠的生存期,并且发现GCGA纳米粒具有缓解5-FU的毒副作用,GCGA纳米粒具有促进5-FU抑制肿瘤生长作用,与缓解5-FU对机体免疫抑制有关,主要通过缓解机体的Treg细胞的比率升高,缓解CTL和NK细胞的比率降低和促进活化,同时缓解机体的IL-2和IFN-γ水平的下降有关。结论GCGA/5-FU纳米粒具有明显的肝脏靶向性,对小鼠原位肝癌模型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具有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

  • 标签: 小鼠 肝癌 5-氟尿嘧啶 靶向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不同浓度Periostin重组蛋白对体外培养的TWIST1^+/-小鼠冠状缝颅缝细胞增殖及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取TWIST1+/-小鼠冠状缝颅缝细胞,培养传代后随机分成4组,并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重组Periostin蛋白(0μg/L、50μg/L、100μg/L、200μg/L)进行培养。采用CCK8法检测该蛋白对颅缝细胞增殖的影响;碱性磷酸酶定量试剂盒检测细胞内ALP的分泌;RT-PCR及WesternBlot法检测细胞内成骨分化相关因子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结果CCK8法检测结果显示,与0μg/L组相比,Periostin50μg/L、100μg/L、200μg/L浓度组分别培养1、3、5、7d后,颅缝细胞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碱性磷酸酶试剂盒检测结果显示,与0μg/L组相比,Periostin50μg/L、100μg/L、200μg/L浓度组分别成骨诱导培养10d后,ALP活性被抑制,表达量下降(P〈0.05);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结果显示,成骨诱导培养21d后,与0μg/L组相比,Periostin50μg/L、100μg/L、200μg/L浓度组颅缝细胞成骨分化相关因子OCN、OPN、BSP、COL-1表达量下降(P〈0.05)。结论不同浓度(50μg/L、100μg/L、200μg/L)的重组Periostin蛋白对TWIST1^+/-小鼠冠状缝颅缝细胞增殖、分化均有明显抑制作用。

  • 标签: 骨膜蛋白 颅缝细胞 成骨分化
  • 简介:摘要目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WT1和MDR1基因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构建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WT1和MDR1基因表达水平技术,检测30例不同分期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WT1和MDR1表达水平,并对其表达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多发性骨髓瘤患者WT1和MDR1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两者与患者分期显著相关,其中,WT1基因在Ⅲ期与Ⅰ期、Ⅱ期比较中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MDR1基因在Ⅰ期、Ⅱ期、Ⅲ期两两比较中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另外,WT1和MDR1基因表达水平呈现相关性(P=0.008),且两者均与β2-微球蛋白水平呈正相关,P值分别为0.006和0.034。结论WT1和MDR1基因表达水平可以作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疾病进程的检测指标。

  • 标签:
  • 简介:背景:近年来,骨肉瘤的治疗处于一个平台期,探索新的治疗方式成为广泛的共识.随着肿瘤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学的发展,使用溶瘤病毒治疗恶性肿瘤成为一个热点.目的:探讨基因工程单纯疱疹病毒-1(herpessimplexvirus1,HSV-1)KTR27对骨肉瘤细胞系U2OS的体外作用以及裸鼠骨肉瘤模型局部原发肿瘤的作用.方法:采用体外实验观察KTR27对U2OS细胞系的细胞致病作用.裸鼠皮下注射人骨肉瘤细胞株U2OS,建立骨肉瘤裸鼠模型,在此基础上将动物模型随机分为6组,2组为空白对照,分别喂饲普通鼠粮和含强力霉素的鼠粮;2组瘤内注射KTR27(1×10^7PFU/50μl),喂饲普通鼠粮和含强力霉素的鼠粮;2组瘤内注射DMEM50μl,喂饲普通鼠粮和含强力霉素的鼠粮.计算肿瘤体积并绘制肿瘤生长曲线,同时行组织学检查.结果:体外实验显示KTR27对U2OS有明显的致病作用,形成空斑.成功建立U2OS细胞系的骨肉瘤裸鼠模型并得到肿瘤生长曲线,注射KTR27后测量各组肿瘤体积大小,显示各组肿瘤体积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肿瘤体积时间变化曲线分析显示,各组的时间趋势不同,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可见注射KTR27的肿瘤生长趋势受到抑制,与加用强力霉素后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注射KTR27后24h病理切片显示肿瘤坏死增加,但7d后肿瘤局部恢复增长.结论:基因工程HSV-1KTR27对U2OS细胞有明显的细胞致病作用.使用U2OS细胞系建立裸鼠皮下骨肉瘤模型,然后局部瘤内注射基因工程HSV-1KTR27,肿瘤的生长趋势受到了抑制,加用强力霉素后这种抑制没有明显区别.

  • 标签: 骨肉瘤 裸鼠 溶瘤病毒 单纯疱疹病毒
  • 简介:本文报道我院2017年11胎输血综合征胎儿镜下胎盘交通血管激光凝固(fetoscopiclaserocclusionofchorioangiopagousvessels,FLOC)术后脐带缠绕。本例胎输血综合征于孕22周行FLOC,术后规律产检、超声随访,胎儿生长发育好,孕34周时提示两胎儿脐带缠绕,遂行剖宫产术,术中单羊膜腔,可见分离羊膜片,明确诊断脐带缠绕。我们认为胎输血综合征胎儿镜术后序贯超声监测非常重要,对于术中跨膜凝固交通血管者尤其需要警惕羊膜分隔破裂致脐带缠绕这一极少见的术后并发症。

  • 标签: 双胎输血综合征 胎儿镜下胎盘交通血管激光凝固术 脐带缠绕 羊膜分隔破裂
  • 简介:患者,女性,73岁。因"髂动脉瘤进行性增大2年余"于2015年9月14日入院。患者2年前发现髂总动脉瘤,CT示最大直径达4cm,未予特殊治疗,因复查CT测得瘤体最大直径为6.2cm入院。查体右下腹可扪及搏动性包块,移动度可,轻压痛,无反跳痛,未见其他阳性体征,侧股动脉搏动良好。胸片及超声心动图提示主动脉硬化及心血管老龄退行性改变;CT血管造影(computedtomographyangiography,CTA)示腹主动脉硬化及高度迂曲,侧髂总动脉瘤,

  • 标签: 髂总动脉 髂动脉瘤 阳性体征 主动脉硬化 移动度 搏动性包块
  • 简介: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是肾癌的一种,十分罕见,2004年WHO将其独立列为肾癌亚型,2016版WHO新分类中将其划分为MIT家族异位性肾癌。其特点为Xp11.2染色体易位,导致转录因子E3(transcriptionfactorE3,TFE3)基因与多种不同的基因发生融合[1]。

  • 标签: 染色体易位 基因融合 相关性 肾癌 文献复习 转录因子
  • 简介:目的对改良切开睑术的远期效果进行观察总结。方法以传统切开法的睑成形术为基础,结合Park法睑术式,保留切口下唇睑板前眼轮匝肌,并使之与睑板上缘形成牢固的黏连。结果本组共67例,术后随访1~1.5年,术后效果均较满意,无明显并发症。结论此改良睑成形术保持了眼轮匝肌的完整性,术后消肿较快且无“台阶感”,睑形态自然,效果持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重睑成形术 眼轮匝肌 改良法
  • 简介:目的:研究第1跖骨截骨+Akin截骨治疗成人重度拇外翻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对2014年06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足踝外科住院手术治疗的35例41足采用第1跖骨截骨+Akin截骨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均于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拍摄负重位足部正侧位x线片,并进行AOFAS评分。测量术前、术后和末次随访正位x线片上HVA、1-2IMA和DMAA,记录术前和末次随访AOFAS评分。末次随访HVA〉15°认为拇外翻畸形复发。结果:35例患者41足共随访34例40足(1例单足拇外翻手术患者失访),平均随访19.2月(9—38月)。HVA、1-2IMA和DMAA从术前43.2°(38°~54°)、18.6°(13°~26°)和14.9°(12°~27°)到术后6.9°(1°~13°)、8.6°(4°-14°)和7.2°(5.9°-9.0°);AOFAS评分从术前47.5分(39~61分)分到术后82.1分(75—92分)。无拇外翻畸形复发。平均截骨愈合时间7.6w(6~11w),无截骨不愈合或延迟愈合发生。1例患者出现伤口裂开及表浅感染,给予换药、口服抗生素后愈合。结论:第1跖骨截骨+Akin截骨可以很好的矫正拇外翻畸形的HVA、1—2IMA和DMAA,临床愈合疗效满意。

  • 标签: 双截骨 Akin截骨 重度 拇外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 目的:探讨紫杉醇联合卡铂新辅助化疗对宫颈癌组织中 MDR1基因表达的影响,以寻找预测化疗药物疗效的敏感指标。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 S-P法分别检测 60例宫颈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后癌组织中 MDR1基因编码的 P-gP的表达阳性率的差异。结果:化疗临床有效率为 65%;化疗可以诱导宫颈癌 P-gP的表达,其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化疗前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 (p<0.05);化疗有效组化疗前 P-gP表达明显低于化疗无效组,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化疗可以诱导宫颈癌 P-gP的表达,化疗后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化疗前; MDR1基因编码的 P-gP的表达与新辅助化疗疗效有相关性,化疗有效组化疗前 P-gP表达明显低于化疗无效组; MDR1基因可以作为预测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指标。

  • 标签: 宫颈癌 MDR1 卡铂 紫杉醇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