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与传统开颅手术治疗颅脑创伤合并恶性颅内高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2例颅脑创伤合并恶性颅内高压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26例)和实验组(26例),观察组采用传统开颅手术,实验组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颅内压水平。结果实验组的临床疗效和颅内压水平均优于观察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颅脑创伤合并恶性颅内高压效果更佳,不仅可提高颅内血肿及坏死组织的清除效果,还能降低颅内压水平,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 传统开颅手术 颅脑创伤 颅内高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脑外伤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其并发症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外伤患者100例,时间为2015年1月-2017年6月,以计算机随机化法分组,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则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比2组脑外伤患者护理干预结果的差异。结果实验组脑外伤患者并发症几率较对照组低(P<0.05);实验组脑外伤患者生活质量较对照组优(P<0.05)。结论脑外伤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对其并发症的发生进行控制,且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脑外伤 综合护理干预 并发症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急性开放性眼外伤患者早期玻璃体手术治疗的时机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本院自2015年7月至2017年8月收治急性开放性眼外伤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时机将其分为对照组(n=16)、观察组(n=16),伤后1-2w内实施玻璃体手术治疗为对照组,伤后2-4d内实施玻璃体手术治疗为观察组,分析两组治疗情况。结果视力恢复情况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开放性眼外伤患者临床治疗中,应在早期实施玻璃体手术治疗,既可提高治疗效果,又可减少并发症发生几率、提高视力恢复效果。

  • 标签: 急性开放性眼外伤 早期玻璃体手术 治疗的时机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胸部外伤肋骨骨折应用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我院进行胸部外伤肋骨骨折治疗的80例患者,进行随机数字抽样法进行分组研究,其中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舒适护理,而对照组不进行特殊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85.0%;两组比较,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显著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结论舒适护理对胸部外伤肋骨骨折术后恢复有显著效果,可降低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该护理方式也是患者容易接受的一种护理方式。

  • 标签: 舒适护理 胸部外伤肋骨骨折 疼痛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脑室-腹腔分流及颅骨修补术治疗脑外伤并发脑积水伴颅骨缺损的时机。方法在本院收治的脑外伤并发脑积水伴颅骨缺损患者中抽选70例展开研究,上述患者均为2016年4月至2017年1月入院。根据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例数相同的两组,其中接受早期同期脑室-腹腔分流及颅骨修补术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给予早期分期脑室-腹腔分流及颅骨修补术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GCS评分和GOS评分同对照组比较,均明显较高,而并发症发生概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同期脑室-腹腔分流及颅骨修补术治疗脑外伤并发脑积水伴颅骨缺损的临床疗效可观,有在今后临床广泛应用的价值。

  • 标签: 脑室-腹腔分流 颅骨修补术 脑外伤 脑积水 颅骨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白内障摘除Ⅰ期人工晶体植入术对外伤性白内障患者视力恢复产生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外伤性白内障患者60例,对患者实施白内障摘除Ⅰ期人工晶体植入术。对所有患者进行3个月的术后随访,观察患者的视力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Ⅰ期人工晶体植入术前、术后患者的视力差异(1)白内障摘除Ⅰ期人工晶体植入术前与术后3个月视力<0.05的患者所占的比例分别为96.6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视力在0.05~0.3的患者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67%、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视力>0.3的患者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67%、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在治疗中患者产生的并发症有角膜水肿、虹膜睫状体炎、人工晶体前膜、前房出血等,总发生率为31.67%。结论针对外伤性白内障患者而言,实施白内障摘除Ⅰ期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患者的视力与术前比较,均得到了显著提高,但是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为了提高治疗效果,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尽早的实施人工晶体植入,促进患者伤眼视力的恢复。

  • 标签: 人工晶體植入术 外伤性白内障 视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对脑外伤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脑外伤性癫痫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和高压氧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应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2.8%)、脑电图转归总有效率(94.0%)均高于对照组(82.1%、81.4%)。治疗组用药时间、症状缓解时间及神经行为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脑外伤癫痫患者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 脑外伤癫痫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降低患者癫痫发作和发生意外伤害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68例癫痫患者,在2016年07月--2017年07月间入我院并接受治疗,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平分为两组,即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34例。研究组患者在常规组患者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统计分析两组癫痫发作次数以及住院期间发生意外伤害的几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癫痫发作率为11.76%,显著低于常规组患者29.41%(p<0.05),且研究组患者癫痫发作平均次数为(0.22±0.08)次,明显少于常规组(0.57±0.15)次(p<0.05);另外两组患者在住院过程中,研究组患者发生意外伤害的几率为8.82%,明显低于常规组意外伤害几率29.41%(p<0.05)。结论为癫痫患者提供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癫痫发作率以及平均次数,同时在住院期间,还能有效降低患者发生意外伤害的可能性,值得临床重视,可推广。

  • 标签: 预见性护理干预 癫痫发作 意外伤害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脑外伤伴脑积水患者接受早期脑室-腹腔分流术同期联合颅骨修补术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脑外伤伴脑积水患者100例,时间为2015年8月22日-2016年12月30日,根据其治疗方案的差异分组,其中对照组在脑室-腹腔分流术2个月后实施颅骨修补术治疗,实验组则在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同时接受颅骨修补术治疗,对比2组治疗结果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脑外伤伴脑积水患者治疗的良好率(6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良好率(32.00%),P<0.05;2组脑外伤伴脑积水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均较治疗前改善,其中实验组神经功能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外伤伴脑积水接受早期脑室-腹腔分流术同期联合颅骨修补术治疗,可促进其神经功能的改善,意义重大。

  • 标签: 脑室-腹腔分流术 颅骨修补术 脑积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对严重开放性颌面头颈复合型外伤的效果。方法择选2013年12月-2017年12月,于我院开展治疗的严重开放性颌面头颈复合型外伤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6)。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性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差异。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SAS、SDS、VAS评分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SDS、VAS评分分别为(43.9±4.7)分、(42.3±4.1)分、(4.1±2.3)分,数值均小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83%,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可改善严重开放性颌面头颈复合型外伤患者心理状态,缓解患者病痛,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综合性护理 严重开放性颌面头颈外伤 复合型
  • 简介:摘要目的对早期脑室-腹腔分流术同期联合颅骨修补术治疗脑外伤伴脑积水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分析。方法从本院2013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脑外伤伴脑积水患者中选取40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并延期进行颅骨修补术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同时选取同期进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和颅骨修补术的患者40例分为治疗组,对两组治疗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各项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各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同时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预后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治疗脑外伤伴脑积水时行早期脑室-腹腔分流术同期联合颅骨修补术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脑外伤 脑积水 早期脑室-腹腔分流术 颅骨修补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在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的急救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2月90例重度颅脑外伤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施行常规化护理干预,实验组应用院前急救护理干预。比较两组重度颅脑外伤患者抢救成功率;转运的时间、急救之前评估的时间、昏迷持续时间、住院时间;护理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结果实验组重度颅脑外伤患者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转运的时间、急救之前评估的时间、昏迷持续时间、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神经功能相近,P>0.05;护理后实验组神经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在重度颅脑外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缩短转运、评估、抢救时间而提升抢救成功率,促使患者神经功能更好改善。

  • 标签: 院前急救护理干预 重度颅脑外伤患者 急救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临床收治的重症脑外伤手术昏迷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压力性损伤的防范作用及护理满意度。方法选择重症脑外伤手术昏迷的患者80例,均为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随机分组,就采用综合护理(观察组,n=40)与采用常规护理(对照组,n=40)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和患者护理满意度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重症脑外伤手术昏迷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可降低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增强护理水平。

  • 标签: 重症脑外伤 手术昏迷 综合护理 压力性损伤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喉罩下七氟醚联合小剂量瑞芬太尼在小儿手外伤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将2015年2月-2017年2月手外伤手术患儿86例纳为参研对象,依照双盲法分组标准均分为常规组与试验组,前者行七氟醚复合氯胺酮麻醉;后者行七氟醚复合小剂量瑞芬太尼麻醉。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T1-T4时间段的呼气末二氧化碳与T0时对比有差异,试验组苏醒时间、出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的时间与常规组相比均要短(P<0.05)。结论喉罩下七氟醚联合小剂量瑞芬太尼在小儿手外伤手术中的麻醉对患儿呼吸、循环影响小,术后患儿苏醒时间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瑞芬太尼 七氟醚 手外伤 手术 小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元化护理干预对行VAC引流术的骨科手、足外伤创面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骨科手、足外伤创面患者100例,收治时间为2016年12月到2018年4月,按照接受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患者接受多元化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加以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和对照组患者相比显著优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护理后,患者的的情感指数、健康指数以及生活满意度评分和对照组患者相比较优,数据的比较差异显著。试验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比对照组患者低34.0%,数据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接受VAC引流术治疗的骨科手、足外伤创面患者接受多元化护理干预取得的效果较为显著,患者的手足功能得到了恢复,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且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多元化护理干预 VAC引流术 骨科手 足外伤创面患者 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耳内镜下重组表皮生长因子加明胶海绵贴补治疗外伤性鼓膜穿孔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是从2012年9月到2017年9月期间我院耳鼻喉科收治的外伤性鼓膜穿孔患者中随机性抽取的6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研究组采用耳内镜下重组表皮生长因子加明胶海绵贴补治疗,比较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内镜下重组表皮生长因子加明胶海绵贴补治疗外伤性鼓膜穿孔效果显著,可推广应用。

  • 标签: 耳内镜 重组表皮生长因子 明胶海绵贴补 外伤性鼓膜穿孔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经口气管插管颅脑外伤和脑血管病患者接受不同口腔护理的具体方法以及护理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数据。方法选取我院在以往一年之内所接诊的颅脑外伤与脑血管病患者资料100例实施回顾性分析,所选100例患者全部接受经口气管插管操作,根据护理方案的差异将所选患者进行分组,平均每组50例,给予对照组生理盐水口腔冲洗与擦洗,给予研究组碘伏消毒液口腔冲洗和擦拭,同时加用复方氯己定喷雾,对比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口腔护理效果,将所得各项数值进行统计学计算。结果研究组患者出现口腔炎症以及口腔异味的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口腔细菌阳性率与呼吸机相关肺炎出现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临床中针对经口气管插管的颅脑外伤和脑血管病患者,为其应用碘伏消毒液口腔冲洗和擦拭,配合复方氯己定喷雾可以显著提升口腔护理效果,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经口气管插管 颅脑外伤 脑血管病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外伤后精神障碍并迟发性创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traumaticcarotidcavernousfistula,TCCF)的诊断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例脑外伤后精神障碍并迟发性TCCF患者,结合文献报道,对脑外伤后精神障碍并迟发性TCCF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早期诊断手段和治疗策略进行分析。结果该患者为年轻男性,文化水平较低,家庭关系不和谐,脑外伤致双侧颞叶脑挫裂伤并小血肿形成,双侧蝶窦外侧壁及部分筛板、双侧眼眶内侧壁局部凹陷骨折。患者经调节情绪、心理辅导、介入治疗后,脑外伤后精神障碍合并右侧TCCF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患者出院时精神状态良好,认知功能正常,遗留右侧眼球外展受限、复视。结论脑外伤后并发精神障碍与颅脑外伤损伤部位、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高低及家庭关系等因素密切相关,症状多以人格改变、行为异常为主。脑外伤患者有前、中颅窝骨折,并发的TCCF症状可能不典型,需警惕TCCF存在;由于TCCF盗血现象可引起脑组织局部功能障碍,在本病例中,TCCF可能是引起脑外伤后精神障碍的重要因素之一。

  • 标签: 脑外伤 精神障碍 迟发性创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栓塞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重型脑外伤合并脑疝实施标准大骨瓣减压并天幕切开术治疗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4月—2015年5月该院收治的重型脑外伤合并脑疝患者10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2组,一组患者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称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并天幕切开术治疗,称为观察组,观察两组重型脑外伤合并脑疝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重型脑外伤合并脑疝患者的脑干周围池改善率(P<0.05,χ2=9.5426)、术后3周(t=11.1840,P<0.05)、6周(t=26.0610,P<0.05)及8周(t=47.8285,P<0.05)的GC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型脑外伤合并脑疝实施标准大骨瓣减压并天幕切开术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脑干缺血状态,提高预后质量。

  • 标签: 重型脑外伤合并脑疝 标准大骨瓣减压并天幕切开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钻孔引流并标准去骨瓣减压在外伤性硬膜下血肿脑疝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外伤性硬膜下血肿脑疝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各20例。采取标准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治疗对照组,采取钻孔引流并标准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情况及预后效果。结果观察组住院、颅内减压等时间较对照组均显著较短,且P<0.05;观察组预后良好率55.0%较对照组20.0%显著较高,且P<0.05。结论钻孔引流并标准去骨瓣减压在外伤性硬膜下血肿脑疝中的效果非常显著,即可快速接触患者颅内压迫,还能缩短住院时间,改善其预后,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外伤性 硬膜下血肿脑疝 钻孔引流 标准去骨瓣减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