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情境教学法符合“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将其运用到地理学科,有利于地理核心素养的落实。本文梳理出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情境教学法的四条策略,并以高中地理《人口迁移》为例,应用策略进行教学设计,为高中地理教学提供思路。

  • 标签: 情境教学法 高中地理 教学应用
  • 简介:摘要:我国人口负增长以及生育率不断下降,有必要进一步研究个体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生育保险作为缓解女性生育行为与就业之间冲突的主要政策制度,其对生育意愿的影响值得关注。本文使用2018年CLDS数据分析估计生育保险对生育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参与生育保险会使得生育意愿下降2.2%,具有负向激励效应,部分个体特征显著影响生育意愿,即性别为男、参与医疗保险具有正向激励效应,参与养老保险、个人收入水平越高具有负向激励效应。

  • 标签: 生育保险 生育意愿 激励效应
  • 简介:摘要:2022年中国正式步入人口负增长时代,全国人口出生率为6.77‰,广西人口出生率为8.51‰。出生人口数量的变化直接影响着义务教育学龄人口的规模,影响着教育资源配置的规划和布局。通过采用灰色GM(1,1)模型可以预测出广西未来出生人口数量,以及对广西未来义务教育阶段学位需求总量和专任教师需求总量测算进行深入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未来广西的出生人口数量将会持续减少,2023-2027年的出生人口数量分别为38.58、34.02、30.00、26.46、23.33万人。随着新生儿的减少,未来广西义务教育的学位需求量将出现大幅度波动,义务教育学校数量也会随之减少,教师需求量也将会出现教师存量过剩的问题,特别是小学阶段的学位需求量和学校率先会出现大幅度减少,小学教师过剩问题会首先受到冲击,这对提高广西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和转化率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 标签: 灰色GM(1 1)模型 出生人口 义务教育 资源配置
  • 简介:【摘要】主题式教学在历史学科的单元教学中有重要价值,既符合新教材历史大概念教学的要求,也是新课程教学理念转变的内在要求。本文试图以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三第三单元《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为例,探究主题式教学方法在单元教学设计的实际应用和预期效果,以期对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式和提升教学效率有所裨益。

  • 标签: 主题定位,单元知识整合,任务驱动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以新乡市某中学七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具普遍意义的心理健康问题人口学易感因素进行探讨。方法:使用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以中学生为主要研究工具,利用 SPSSAU 对 590例有效样本进行分析。结果:①敌对与焦虑与家庭类型之间有着正相关关系;②强迫症状与妈妈的文化程度之间有着正相关关系;③焦虑和学习压力与一年中的大多数时间,学生是由谁照顾的之间有着负相关关系;④偏执与你有几个好朋友之间有着负相关关系;⑤强迫和学习压力与你的学习成绩之间有着正相关关系;⑥心理不平衡与你是否是班干部之间有着负相关关系。针对以上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 标签: 中学生 心理健康 人口学易感因素
  • 简介:摘要:高中地理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实现学科育人价值,从学生较为熟悉的乡土资源中入手,挖掘其与地理课程的联系,将乡土案例融入课堂教学,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更好地理解、感悟家乡。本文以“福建人口迁移史”这个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进行案例式教学设计。

  • 标签: 乡土资源 案例式教学法 人口迁移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