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3 个结果
  • 简介:陶艺也许是艺术里最有“行业”感的视觉艺术方式,一方面缘于陶瓷悠久的历史,一方面缘于陶瓷材料的魅力。我们希望从历史的桎梏之中脱化出来,从材料的本质主义怪圈挣脱出来。今年的专栏将会关注以下几个问题(1)具像陶艺;(2)中外陶艺教育;(3)公共艺术与陶艺文化园;(4)试验艺术与陶艺;(5)传统陶瓷与现代陶艺的契合转化之可能性;(6)中国陶艺理论批评的建构。除了搭建一个好的学术平台,更为重要的是能真正拓展陶艺的领域,使之成为在视觉艺术领域中更具精神价值的创造,使我们的陶艺更具人文性,更具当代文化价值。(魏华)

  • 标签: 当代陶艺 陶艺家 具像 中国陶艺 陶艺教育 当代生活
  • 简介:露斯、爱碧与玛丽分别是尤金·奥尼尔的三部话剧、和中的三位女主人公,她们虽然出身不同,性格各异,有着各自不同的悲剧命运,但她们的悲剧人生都是从婚后家庭角色改变为妻子和母亲之后开始的.家庭,这个通常意义上能带给人温暖与保护的避风港却成为这三个女人不幸的发源地,使得这些可怜的女性无处置身.她们的悲剧命运与她们的家庭与家庭成员密切相关.她们的悲剧形成的原因除了命运、社会制度、生存环境等外在因素外,还与她们自身性格因素与自我选择有着很大的关系.这三个不同的女人联系在一起,共同构成奥尼尔笔下普通女性悲剧命运的整体画面.

  • 标签: 尤金·奥尼尔 话剧 悲剧命运 女性 家庭
  • 简介:2001年初,党中央部署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对党员干部进行反腐倡廉的警示教育。西安话剧院抓住这一时机,创作、排演了以江西省原副省长胡长清为原形的无场

  • 标签: 反面人物要用 塑造演 心塑造
  • 简介:陈洪缓(1598—1652),字章侯,号老莲,是我国明清之际的一位杰出的画家.特别是他的造型别致、风格独特、气韵古雅的人物画,在我国人物画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所创立的人物画图式,对于我国当代人物画的发展,仍有不可估量的启迪意义,应当认真加以研究.

  • 标签: 中国人物画 审美分析 陈洪绶 线图式 人物形象 民间木刻版画
  • 简介:作为与西方绘画相对应的另一种绘画,中国画的审美法则、创作方法和艺术语言自成体系,同西方绘画有着很大的差异,这是大家都认同的事实.随着东西方文化艺术的发展,相互间交流日益广泛,虽然以文化背景为支柱的审美法则,创作方法依然不同,但艺术语言的差异却变得越来越小,尤其是现代绘画,无论是中国

  • 标签: 艺术语言的创造 人物画艺术 语言转化 中国人物画 传统人物画 艺术创造
  • 简介:最近有机会捧读陈政明多部画集以及拜赏部分原作,感慨至深。陈政明的名字与第九届美展联系在一起,作为重大国展中国画评委,并参展了遂开门牖的巨幅力作《正月里》,标志着他跨入我国当代杰出画家的行列。此后,在百年中国画展和全国画院双年展中,其作品奋袂如风,更趋菁纯,从而成为画坛众人皆知的人物。陈政明是新时代迭出的著名艺术家,其成就在于既定了当代人物画新秩序和服务这种新秩序的各形式单元。因此,了解其作品潜沉的艺术魅力理应是我们共论的话题。该文浅薄地简论其艺术特征,这对画家艺术本身,或许有一定现实意义。

  • 标签: 人物画 画家 画集 画院 美展 中国画展
  • 简介:<正>一、这是人民的愿望自从社会主义建设大跃进以来,在各个战线上,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有一些名字是十分响亮的,如武松、罗成、穆桂英、花木兰、黄忠、赵云、诸葛亮等等,人们把他们当作学习的榜样,当作自己的骄傲,当作比勇敢、比干劲、比智慧的标兵,甚至用他们的名字命名自己的生产队;这些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所尊敬的英雄的名字,已经成为人所共知的,最大众化的勤劳、勇敢、智慧的代名词。尽管他们都是古代文艺作品中的英雄人物,但在今天,在无产阶级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里,人们却通过自己的想象,又赋予古人以新的生命,好象他们仍然活在我们身边,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活在我们新时代每一个英雄的身上。为什么这些文艺作品中的古代英

  • 标签: 理想人物 英雄人物 新时代 社会主义建设 文艺作品 社会主义革命
  • 简介:<正>“盖写其形,必传其神,传其神,必写其心;否则君子小人,貌同心异,贵贱忠恶,奚自而别?形虽似何益?故曰写心惟难。”宋代陈郁《藏一话腴》中的这段话概括了中国人物画的深层次追求:画心。所谓画心,即画人物之内涵、修养、情怀和德操。致力于人物画创作的画家辛树东最爱引用这句话,这也是他自己对中国人物画的理解。辛树东1944年生于山东,现任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部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日照龙山艺术院副院长。辛树东是位多擅兼能的艺术家。最初他是搞雕塑的,创作上既汲取西方现代雕塑的形式感,又揉和中国民间美术的韵味,质朴清新,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不少作品被一些

  • 标签: 中国人物画 中国民间美术 现代雕塑 形式感 美术家 艺术家
  • 简介:文学艺术是一种特殊而复杂的人文现象,它运用独特的方式来把握世界。“社会关系总和”的人,人的生存方式、行为方式、内心世界、思想情感始终是文学艺术主要的描写和表现的对象。因此,高尔基说:“文学即人学”。

  • 标签: 戏曲创作 人物形象塑造 文学即人学 戏曲剧本 动作性 中国戏曲
  • 简介:视觉艺术的价值和涵义,正在当下的艺术状态中衔生出多样化的阐释,并被无所顾忌地实验,似乎有足够的理由,可以使得艺术进入个体的世界,并且不言而喻,然而,也往往正是在那些“关注当下”的故作姿态中,我们可以看到,由于某些语义的暧昧和宽泛,艺术却如人“失语”般地偏离了它们最初的起点。

  • 标签: 人物画 “云” 作品 传真 视觉艺术 艺术状态
  • 简介:在当代,一位画家是否自信,表现可以是多方面的,而其中如何坚持自己的艺术抉择,始终如一,并率意为之,便显得弥足珍贵与勇气十足了。画家选择这样或那样的艺术取向,这不能不说与他们各自的心路历程相关,当他们的作品充分展示出个性化的视角、形式、语言与诗意特点时,才能闪烁出光彩,令欣赏者充分体味到审美的快感。

  • 标签: 马国强 人物画 绘画创作 诗意
  • 简介:在二十世纪与二十一世纪的转捩之际,中国人物画仿佛与时空一样驿入新的轨道。在人们彻悟崇尚西方素描造型而简单臧否传统的利与弊时,那种统驭人物画数十年意识的观念才得以解放。于是,理性地窥视传统这亘古的厚泽,或将目光投入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印象派等等应运而生。最近品读了王西京多部个人画集并观摩了一些原作,

  • 标签: 中国人物画 个人画集 印象派 素描 写实 超现实主义
  • 简介:水墨是传统绘画的精髓,积淀了中国文人画的内核。当代围绕着水墨进行了正反两方面的辩论,所以如此,是因为水墨自身和新时期的大背景所至。首先,传统水墨大都重视笔墨韵味而相对轻视物象,故而显示出宜看而不耐观,把握有趣而展出效果欠佳。其次,新时期画家们不囿于传统水墨所既定的模式,变革的观念愈演强烈。就水墨而言,需要解决一个中心问题:如何面对现代生活和现代人精神追求,能否将水墨的发展成为中国现代文化的参照物。

  • 标签: 水墨 人物画 墨韵 中国文人画 传统绘画 笔墨
  • 简介:经过这十多年来、默默无闻的自然转型和自我调整,曹宝泉在他所努力探索的水墨人物和肖像画方向上,终于获得了一次突破:他根据内心的需求──关注当代人的精神状态,在一个不同寻常的角度上,实现了传统的笔墨语言与西方的素描造型乃至抽象──表现方法的有效结合。在某种意义上,他既超越了传统的“传神写照”抑或“得意忘形”,也超越了西方的写实主义和现代主义,同时也表现了一位水墨画家介入当代艺术建设的自觉性。过程也许比结果更具有启发性。所以笔者就这个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与曹宝泉本人进行了一次深入的交流,并将它整理成文,以飨读者。──整理者

  • 标签: 水墨人物 中国画 肖像画 语言方式 艺术家 笔墨语言
  • 简介:湖北省黄梅戏剧院创作的新编古装戏,是根据同名传统戏改编而成的.传统戏的实际上只有和两个折子戏,情节也很简单,说的是一对年轻的和尚尼姑在双双逃离山门的路上邂逅相遇,结为夫妻的故事.这个戏的主要冲突仅仅体现在人物自身能否冲出长期被禁锢的思想的矛盾方面.编剧在改编这个戏时,为了使情节更为完整丰满,除保留原剧中自身思想斗争的矛盾外,又拓展出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的另一条主线,把人物放在激烈的矛盾旋涡中去锤炼.改编后的不仅扩大了故事容量,而且增加了人物.老和尚和老尼姑就是在这种指导思想下增加的,他们作为小和尚小尼姑的对立面贯穿全剧始终.

  • 标签: 人物 故事 情节 逃离 自身 改编
  • 简介:人物刻画与戏剧情势的表现多少年来,甚至在今天的许多戏曲音乐家那里仍然通行着这样一种创作方法:从编剧或导演手中接过剧本,开始熟悉题材、情节、人物,然后着手音乐构思,即判定全剧风格是庄严肃穆还是轻松诙

  • 标签: 样板戏 刻画人物 音乐构思 性格化 戏曲音乐 音乐创作
  • 简介:著名文学评论家钱谷融先生在《论文学是人学》中指出:“人是生活的主人,是社会现实的主人。抓住了人,也就抓住了生活,抓住了社会现实。”作为精神产品的电视纪录片,面对多姿多彩的现实生活,人,理所当然地成为其“再现”的主角。

  • 标签: 电视纪录片 人物纪实 欣赏 再现 现实生活 社会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