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急性脑梗塞患者应用醒脑静注射液辅助急诊溶凝治疗的有效性。方法:纳入医院急诊科在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期间就诊的62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使用硬币法分为两组,每组31例,对照组提供急诊溶凝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上联合醒脑静注射液辅助治疗,将两组急性脑梗塞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GOS评分更高,mRS评分更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与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急性脑梗塞患者应用醒脑静注射液辅助急诊溶凝治疗的效果突出,有利于降低神经功能缺损问题,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脑梗塞 醒脑静注射液 急诊 溶栓抗凝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麝香丸配合奥扎格雷钠联合舒血宁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麝香丸配合奥扎格雷钠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22例,并设对照组15例进行分析,应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结果联合组治疗急性脑梗死用药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总有效率91%,明显高于对照组60%(P<0.05)。结论麝香丸配合奥扎格雷钠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蝮龙丸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影响。方法利用完全随机法将75只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15只)、模型组(15只)、治疗I组(15只)、治疗Ⅱ组(15只)、对照治疗组(15只),予以治疗I组蝮龙丸0.65mg/g、治疗Ⅱ组蝮龙丸1.29mg/g、对照治疗组银杏叶软胶囊0.13mg/g,灌胃1次/天,共计7天。末次灌胃后应用线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采用ELISA方法测定各组大鼠脑组织中TNF-α含量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脑组织TNF-α含量比模型组降低(P<0.05)。结论蝮龙丸具有明显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与降低脑缺血区域中TNF-α含量有关。

  • 标签: 蝮龙抗栓丸 脑缺血再灌注 肿瘤坏死因子-&alpha
  • 简介:目的:探讨溶与单纯凝治疗急性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63例急性次大面积肺血栓栓塞症患者,被随机分为溶组(n=32)与单纯凝组(n=31)。观察两组治疗前与治疗2周后动脉血气指标及右心功能指标变化,进行疗效分析。统计两组出血、血小板减少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动脉血气指标及右心功能指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或<0.01);与单纯凝组比较,溶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77.8±7.3)mmHg比(83.4±8.7)mmHg]、右室前壁活动度[RVAWM,(4.9±1.7)mm比(5.8±2.2)mm]显著上升,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23.1±2.8)mmHg比(16.5±2.4)mmHg]、肺动脉收缩压[PASP,(54.6±7.9)mmHg比(34.2±7.5)mmHg]显著下降(P<0.05或<0.01)。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单纯凝组(100%比80.6%,P=0.002)。两组出血发生率及血小板减少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溶治疗可显著降低急性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的肺动脉压力,改善氧合及右室功能指标,无禁忌患者可考虑优先推荐。

  • 标签: 肺栓塞 心室功能障碍 血栓溶解疗法 抗凝药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尿激酶静脉溶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治疗超早期脑梗死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19年 1月 -2019年 9月收治的 38例超早期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组别,每组各 19例患者。两组患者都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治疗并服用阿司匹林,观察组患者再给予氯吡格雷双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红细胞比容指标、全血比粘度指标、血浆比粘度指标、纤维蛋白原指标以及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红细胞比容、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纤维蛋白原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 94.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的 78.9%,数据未见明显差异, P> 0.05。结论 采用胰尿激酶静脉溶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治疗超早期脑梗死疾病,可以快速减少临床症状,治愈率较高,具有高效安全等优点,属于临床上一大进步,值得推广普及。

  • 标签: 尿激酶静脉溶栓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超早期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超早期脑梗死患者的尿激酶溶治疗中,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所具有的双疗效。方法择取2013年11月到2015年11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行尿激酶溶治疗的30例患者,按照双治疗中的不同用药分组15例仅加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归入对照组,15例加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患者归入研究组。对比其疗效。结果就总疗效及相关临床指标而言,研究组均要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结论对于超早期脑梗死而言,尿激酶可以溶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可以抑制血小板积聚,三药联用疗效更强。

  • 标签: 阿司匹林 尿激酶 溶栓 氯吡格雷 双抗 超早期脑梗死
  • 简介:摘 要  目的:通过一例冠心病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行“瓣膜置换+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的药物治疗,分析机械瓣膜置换合并冠脉搭桥术后方案的,促进合理用药。方法:临床药师介入一例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并冠心病患者行“瓣膜置换术+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的治疗,协助制定药物方案,同时全程监控治疗药物。结果:患者转归良好,住院及出院随访期间未发生不良事件。结论:临床药师的参与有助于精细化管理患者的药物治疗方案,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 标签:   瓣膜置换术 冠状动脉搭桥术 抗栓治疗 华法林 阿司匹林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凝治疗对妊娠期易症患者分娩及产后出血情况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提高母婴安全。方法:1. 病例选择:选择符合研究标准的妊娠期易症患者,包括确诊为易症,且在妊娠期间接受凝治疗的患者。2. 治疗方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适当的凝药物进行治疗,如肝素、阿司匹林等。在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凝血指标和胎儿发育情况。3. 观察指标:观察患者在分娩及产后出血情况,包括出血量、出血时间、出血部位等。同时,记录胎儿发育情况及母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经过凝治疗,妊娠期易症患者分娩及产后出血情况得到显著改善。与未接受凝治疗的患者相比,接受凝治疗的患者分娩出血量减少、产后出血风险降低。同时,凝治疗还能有效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母婴安全。结论:本研究表明,凝治疗对妊娠期易症患者分娩及产后出血情况具有显著影响,能有效减少分娩出血量和产后出血风险,提高母婴安全。因此,建议在临床实践中,对于妊娠期易症患者应积极采用凝治疗,以保障母婴健康。

  • 标签: 妊娠期 易栓症 抗凝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蝮龙丸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中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含量的影响。方法利用完全随机法将75只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15只)、模型组(15只)、治疗I组(15只)、治疗II组(15只)、对照治疗组(15只),予以治疗I组蝮龙丸0.65mg/g、治疗II组蝮龙丸1.29mg/g、对照治疗组银杏叶软胶囊0.13mg/g,灌胃1次/天,共计7天。末次灌胃后应用线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采用ELISA方法测定各组大鼠脑组织中ICAM-1含量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脑组织ICAM-1含量比模型组降低(P<0.05)。结论蝮龙丸能明显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与降低脑缺血区域中ICAM-1含量有关。

  • 标签: 蝮龙抗栓丸 脑缺血再灌注 细胞间黏附因子-1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联合双联血小板治疗超早期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12月至2021年12月漯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超早期脑梗死患者116例,按照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双联血小板(阿司匹林联合氯呲格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rt-PA静脉溶治疗,记录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神经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RS)评分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NIHSS、mRS评分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I评分较治疗前增加,且观察组BI评分增加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早期脑梗死患者采用rt-PA静脉溶联合双联血小板治疗效果理想,有利于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能力。

  • 标签: 超早期脑梗死 阿替普酶 双联抗血小板 神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HA2DS2-VASc评分为高危风险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老年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采用不同药物组合双联治疗方案的临床获益和出血风险,探究抗凝剂和血小板聚集抑制剂的最佳搭配方案及优先选择药物。方法纳入2018年9月至2020年8月天津市胸科医院心内科诊治的符合研究标准的老年患者共590例,根据双联药物组合方式非随机分为利伐沙班+氯吡格雷组157例、利伐沙班+替格瑞洛组146例、达比加群+氯吡格雷组153例和达比加群+替格瑞洛组134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比较6~12个月后终点结局指标差异。结果4组间临床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研究结束时,4组间血栓栓塞复合事件发生率(14.6%、13.0%、19.6%比17.9%,χ2=2.955,P=0.399)、药物累计出血事件发生率(14.6%、17.8%、17.0%比22.4%,χ2=3.061,P=0.382)及出血事件严重程度分型比例(大出血:χ2=2.993,P=0.393;小出血:χ2=2.376,P=0.498;轻微出血:χ2=1.730,P=0.63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CHA2DS2-VASc评分为高危风险的非瓣膜性房颤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老年患者PCI术后使用利伐沙班+氯吡格雷、利伐沙班+替格瑞洛、达比加群+氯吡格雷、达比加群+替格瑞洛4种双联治疗方案6~12个月后均安全有效,临床预后未显示差异,无优先级选择推荐。

  • 标签: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老年人 CHA2DS2-VASc评分 抗凝剂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 简介:摘要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implantation,TAVI)是一种新兴的,以微创方式安全有效治疗主动脉瓣病变的手术方式,随着研究的深入与手术技术的提升,其适应人群也在逐渐扩大,但TAVI术后血小板变化特点及围术期最佳方式并无定论。我们回顾TAVI后血小板变化特点及相关因素、围术期不同治疗的相关临床研究结果,以探讨TAVI后个体化策略。

  • 标签: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血小板变化 抗栓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病共患对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药物使用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基于国际多中心、回顾性ACS患者的临床队列(BleeMACS),分析多病共患对老年ACS患者治疗情况及预后的影响。本研究将比较不同共病情况患者的基本临床特征、药物应用情况,以及1年随访的终点事件的发生率。结果BleeMACS 研究在2003至2014年纳入来自10个国家15家医院的7 120例老年ACS患者(年龄≥65岁)。根据共病情况,将患者分为无共病组(729例)、合并1种共病组(1 594例)、2种共病组(2 156例)和≥3种共病组(2 641例)。合并共病患者的年龄、女性与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占比、血肌酐水平以及应用药物洗脱支架的比率均明显高于无共病患者。与无共病组相比,共病越多的患者应用口服凝药比率越高(5.8%比6.4%、7.3%、9.0%,趋势P<0.01)、应用氯吡格雷比率越低(91.9%比89.7%、87.9%、88.6%,趋势P=0.01)。1年随访可见,与无共病组相比,合并1种共病(HR=1.18,95%CI:0.86~1.64),2种共病(HR=1.49,95%CI:1.10~2.02),≥3种共病(HR=2.74,95%CI:2.06~3.66)净临床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更高(P<0.01)。共病未增高颅内、胃肠道、泌尿、生殖、肺、耳鼻喉、血管等部位的出血发生率,趋势检验P值均>0.05。结论老年ACS患者普遍存在多病共患情况,共病影响老年ACS患者的药物的应用种类,并且减低1年临床净获益。

  • 标签: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共病现象 老年医学 抗栓治疗 预后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凝 尿激酶静脉溶与 中药 联合对于 妊娠和 产褥期妇女并发的 下肢深静脉血栓在 临床上的治疗 效果。 方法 选择 2017-2019 年 5 月在本院 确诊的 妊娠期以及 产褥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 患者共计 52 例, 按照 治疗方式的差异将其分成了 观察组与 对照组, 每组中分别有 26 例患者 ;对照组采取的是低分子肝素凝 治疗,观察组则使用低分子肝素凝 尿激酶溶和中药联合 治疗。将两组 治疗过程中的 临床效果和 凝血情况以及出现 并发症等 情况进行分析 。 结果 对照组与 观察组中的 患者在进行 治疗之后 临床上的整体 有效率达到了 92.31 % 以及 100 %,其二者存在的 差异不具备 统计学意义 ( P> 0.05), 可是 观察组整体的显 效和 对照组相比要高出一些 ,存在差异具备 统计学意义( P< 0.05)。 观察组患者下肢疼痛和 肿胀消失的 时间都要比 对照组短一些 ,二者之间存在的 差异具备 统统计学 意义( P< 0.05);两组在进行 治疗之后的 血浆凝血酶原 时间和 活化部分凝血酶的 时间 都要比 治疗之前有着显著的 延长, 二者存在的 差异具备 统计学意义 ( P< 0.05),可是 组间存在的 差异并不具备 统计学意义 ( P> 0.05);两组 在进行 治疗之后 并发症的出现 率进行对比 ,存在 差异并不具备 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肝素凝 尿激酶静脉溶与 中药 进行联合可以明显的缓解 妊娠和 产褥期下肢出现 深静脉血栓等 情况, 并且具备非常好的 安全性。

  • 标签: 尿纤溶II原 激活 物/投药和 剂量 血栓溶 解疗法 肝素
  • 简介:摘要: 目的 : 分析冠心病采用阿司匹林、氯毗格雷和华法令三联方案治疗的疗效。方法 : 选取 201 4 年 5 月 ~ 201 6 年 1 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 128 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64 例。对照组患者采取阿托伐他汀进行降脂治疗 ; 观察组患者在阿托伐他汀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阿司匹林、氯毗格雷和华法令三联方案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 观察组患者血小板计数 ( PLT ) 、血浆纤维蛋白原 ( FIB ) 、 D 二 聚体 (D-D) 及 C - 反应蛋白 (CRP) 较治疗前显著好转,且好转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观察组患者脑血管意外发生率、心脏小良事件发生率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两组患者的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 0.05 ) 。结论 : 阿司匹林、氯毗格雷和华法令三联方案治疗冠心病的疗效确切,可显著降低血栓栓塞性并发症的风险,改善患者的预后,治疗安全性高,具有临床可行性。

  • 标签: 冠心病 阿司匹林 氯毗格雷 华法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