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关节骨性强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科室收治的19例髋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关节骨性强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平均经过(35.4±2.3)个月后均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本次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本组1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假体取得良好生物压配,术后未见严重并发症。患者骨化异常情况明显改善,髋关节功能评分明显提高(P<0.05)。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关节骨性强直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 髋关节周围骨折术 髋关节骨性强直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髋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的治疗过程中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运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当中髋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治疗患者80例作为对象,按照随机的方法把全部患者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空心螺钉内固定术,观察组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并发症出现率。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出现率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出现率(P<0.05)。结论:临床治疗髋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的过程中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方法,效果显著,能够优化生活质量效果,减少各种并发症出现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运用价值更大。

  • 标签: 人工髋关节置换 髋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 治疗 运用
  • 简介:摘要:目的:医院中想要为髋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的患者提供更为理想的治疗方式,开始研究运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的运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中的患者100例为对象,均分为观察组50例,运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50例,运用空心螺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生活质量、并发症出现率都要比对照组要好(P<0.05)。结论:临床上治疗髋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此种疾病的患者中,医院中为他们提供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治疗方式,此种治疗方法对患者来讲有着较显著的运用效果,能够帮助患者增强临床治疗效果,并且还可以帮助患者改善生活状态,减少各种并发症出现率,安全性更高。

  • 标签: 人工髋关节置换 髋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 治疗 应用效果
  • 简介:骶髂关节紊是造成慢性下腰痛的主要病因之一。由于骶骼髂关节的生理解剖特点,将骶、髂、坐、耻连结成坚固的骨盘整体,不仅是整个脊柱的结构力学的基础,也是运动力学的基础,中国整脊学的“一圆一说两论”创新理论科学的论述了,当骶髂关节受到力和其它致病因素影响,造成关节内外力学环境失调,导致关节正常结构位置微变和相关软组织损伤。随着生活工作不良姿态的诱因,或随着年龄逐渐衰弱致周围韧带、肌肉、关节囊的疏松,或身体内分泌功能紊乱,或孕妇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后的盆腔吻合不良,

  • 标签: 骶髂关节 内分泌功能紊乱 病症 致病因素 慢性下腰痛 中国整脊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护理方法。方法对骨科2017年1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20名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各阶段观察和护理的内容。结果很多病人术后重获接近正常人的活动度,几乎所有病人术后髋关节功能障碍均有改善。结论患者经过精心的护理及术后康复锻炼,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 标签: 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 功能锻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延续护理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6年7月收治的88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延续组,每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外科护理以及出院指导,延续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延续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以及出院后6个月髋关节的功能恢复情况、生活质量的变化,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出院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以及生活质量均得到显著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延续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以及生活质量改善较对照组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延续组护理满意度为95.45%(42/44),较对照组的79.55%(35/44)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措施可以显著的改善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进行临床的广泛推广。

  • 标签: 延续护理 全髋关节置换术 髋关节功能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前后联合入路(Gibson后外侧入路+改良Hardinge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治疗髋关节融合或强直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上海长征医院治疗的37例因髋关节融合或强直而行THA的患者资料,男28例、女9例;年龄(47.9±12.0)岁(范围26~72岁);强直性脊柱炎累及髋关节23例、陈旧性化脓性关节炎致髋关节融合9例、髋臼或股骨颈骨折后创伤性关节炎致髋关节融合5例。手术采用前后联合入路THA。评估内容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输血量、输血率、Harris评分、髋关节活动度、并发症等,术后行髋关节X线片评估髋臼杯外展角、前倾角和股骨柄假体固定情况、假体周围骨溶解和异位骨化情况。结果37例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47.6±16.8)min(范围129~190 min),术中失血量为(850.0±10.8)ml(范围600~1 200 ml),输血率为59%(22/37),输血量为(420±45.0)ml(范围0~800 ml)。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4.2±0.9)年(范围1.2~7.2年)。髋臼杯外展角为43.7°±5.4°(范围31°~55°)、前倾角为20.9°±6.7°(范围10°~35°)。Harris评分由术前的(47.1±9.9)分(范围40~55分)提高至末次随访时的(83.4±12.4)分(范围75~90分)。髋关节术前各个方向活动度均为0°,术后屈曲95.5°±12.2°(范围80°~110°)、后伸10.5°±3.4°(范围-10°~25°)、外展38.0°±8.2°(范围10°~50°)。术后2例发生切口愈合不良,2例出现大腿前部或前外侧感觉异常或刺痛感,均在术后3个月内恢复,无一例出现手术区域深部感染和髋关节脱位。2例髋臼杯位置不良、1例股骨柄在内翻位,但假体均稳定,未行处理。末次随访时X线片示所有患者的髋臼杯及股骨柄均存在骨长入现象,1例出现异位骨化(Brooker 1级),未发现骨溶解和内衬磨损现象。结论使用前后联合入路THA治疗髋关节融合或强直,术中手术视野暴露充分,可充分松解软组织,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 标签: 关节成形术,置换,髋 髋关节 关节强直 关节融合
  • 简介:目的探讨使用螺旋臼假体治疗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继发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3年5月至2007年12月,使用Zweymaller螺旋臼假体治疗40例(43髋)DDH继发骨性关节炎患者,其中男6例(6髋),女34例(37髋),平均年龄47.6岁(22~70岁);单侧37例,双侧3例;Crowe分型:Ⅰ级6例,Ⅱ级24例,Ⅲ级10例,Ⅳ级3例。平均随访24.6个月,术前Harris评分最高61分,最低22分,平均43.5分。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疼痛基本消失,双下肢长度差异平均1.2cm,2例术后出现股神经损伤症状,术后6个月症状基本消失,Harris评分最高97分,最低62分,平均85.3分。结论使用Zweymtiller螺旋臼假体治疗DDH继发骨性关节炎的患者,可以达到良好的恢复关节功能的临床疗效,手术不需大块植骨和骨水泥,初期临床效果满意。

  • 标签: 关节成形术 置换 髋发育不良 骨关节炎 髋假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于髋关节置换术后老年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的意义。方法:以 2016年 08月 -2017年 08月内于我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 106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之分为两组,定义为实验组和研究组,每组 53人。给予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问题发生率和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不良情况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结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结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于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而言,“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的不良问题发生率,还能够促进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利于患者的预后,因而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髋关节置换术 老年患者 不良问题发生率 髋关节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