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托槽隐形矫治与固定矫治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针对100名接受口腔正畸治疗的病人进行研究。通过随机法将病人分到对照组和研究组,每个组分别有50名病人。其中对照组通过固定矫治予以治疗,研究组通过托槽隐形矫治予以治疗。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的牙周指标、PRA评分和治疗总有效率。结果:研究组牙周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隐形矫治器 固定矫治器 口腔正畸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超声引导聚桂醇硬化治疗甲状腺囊肿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9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18例甲状腺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超声引导下硬化治疗。根据治疗中硬化剂类型将118例患者分为聚桂醇组71例和无水乙醇组47例,治疗后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甲状腺囊肿体积变化及甲状腺功能指标[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及促甲状腺激素(TSH)],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3、6、12个月,两组甲状腺囊肿体积均小于治疗前(P均<0.05),且两组同时间点囊肿体积及缩小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12个月,两组FT3、FT4、TSH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两组同时间点FT3、FT4、TSH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聚桂醇组总有效率(95.77%,68/71)与无水乙醇组(97.87%,46/47)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聚桂醇组颈部刺激性疼痛(5.63%,4/71)、醉酒样反应(0,0/71)及不良反应发生率(9.86%,7/71)均低于无水乙醇组(17.03%,8/47;8.51%,4/47;31.91%,15/47),P均<0.05。结论聚桂醇用于甲状腺囊肿超声引导硬化治疗,与无水乙醇治疗效果相当,对甲状腺功能无不良影响,且聚桂醇治疗后不良反应更少。

  • 标签: 甲状腺 囊肿 超声引导 硬化治疗 聚桂醇 无水乙醇
  • 简介:摘要硬膜外麻醉是椎管内分娩镇痛最常用的一种方式,常以体表可触及的骨性标志和脊柱解剖学结构为定位依据,但在某些合并肥胖症或严重的脊柱侧弯畸形患者中,难以触及的骨性标志和异常解剖学结构使得传统的定位方法失效,此时盲目地放置硬膜外导管可能困难并且不安全。本文报道1例脊柱侧弯矫形术后产妇在超声引导下行硬膜外分娩镇痛,运用超声辅助定位穿刺椎间隙,减少了硬膜外腔插入尝试的次数,改善了分娩镇痛的质量,提高了产妇的满意度,可为脊柱侧弯术后产妇实施椎管内分娩镇痛提供良好的指导价值。

  • 标签: 脊柱侧弯畸形 硬膜外麻醉 分娩镇痛
  • 简介:摘要女性对疼痛敏感程度较高,加之经腹手术创伤较大,多数患者在一些妇产科手术术后会经历中度至重度的疼痛,因此对镇痛的要求较高。神经阻滞可阻断源自损伤处的伤害性刺激,被广泛应用于各类手术的辅助麻醉及围术期的镇痛,以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近年来,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神经阻滞的可靠性及安全性得到了极大提升。因此,本文综述了妇产科手术中较为常见的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方式,并简述它们的阻滞方法、应用进展等,提供相关参考和依据。

  • 标签: 妇产科 经腹手术 超声引导 神经阻滞 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椎旁阻滞在开胸手术术中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间收治的开胸手术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研究组患者在全身麻醉的同时复合超声引导椎旁阻滞,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术后患者安静状态下的视觉模拟评分(VAS),镇痛泵使用次数、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中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研究组较对照组更加平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VAS评分、镇痛泵使用次数、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对照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标签: 超声 椎旁阻滞 开胸 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超声引导下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ISBPB)麻醉的效果。方法:纳入2020年1月—2021年10月接诊且行ISBPB的72例患者,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例分配至对照组(纳入36例,行解剖定位ISBPB)、观察组(纳入36例,行超声引导下ISBPB),评价组间麻醉相关参数、麻醉效果。结果:(1)较之对照组,观察组镇痛持续时间更长,麻醉起效时间、麻醉药物剂量更少,P

  • 标签: 超声 引导 肌间沟入路 臂丛神经阻滞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ICU危重症患者床旁超声引导下空肠营养管置入法。方法:选取本院46例ICU危重症患者,使用床旁超声引导下空肠营养管置入,并通过超声明确空肠管位置。结果:在床旁超声引导下,采用空肠营养管置入的成功率为100%,为ICU为重症患者早期管饲营养提供了保障。结果:在床旁超声引导下对ICU危重症患者实行空肠营养管置入是安全有效的方法,能够进一步提升患者的康复。

  • 标签: 危重症患者 床旁超声 空肠营养管 置入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胫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抽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胫骨骨折手术患者60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各有30例的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前者接受全身麻醉,后者接受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比两组不同的麻醉效果。结果 术后苏醒时间、丙泊酚用量以及拔管时间,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胫骨骨折手术 超声引导神经阻滞 全身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富血小板血浆注射修复肩袖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在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肩袖损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成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患者通过药物注射治疗,观察组患者通过富血小板血浆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的肩关节评分、疼痛评分、肩关节功能评分;治疗前后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肩关节评分、疼痛评分、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肩关节评分、疼痛评分、肩关节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s-CRP、IL-8、TNF-α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s-CRP、IL-8、TNF-α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肩袖损伤患者通过超声引导下富血小板血浆注射修复治疗,可以有效提升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 标签: 超声引导 富血小板血浆 肩袖损伤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硬皮病患者治疗问题,在患者入院后通过超声引导下PICC置入,分析护理策略。方法:于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我院进行PICC导管治疗的患者中选取40例,对其进行超声引导下置入PICC管,患者入院后全面了解皮肤状态,结合实际情况做好相应准备在可视化超声引导下PICC置入,分析患者临床穿刺情况,了解患者身体出现的并发症问题。结果:研究选取的40例硬皮病患者中在按照B超声引导进行PICC导管置入有39例全部一次穿刺成功,占比97.50%。操作中出现液体渗漏问题、导管堵塞问题和静脉炎症状的分别占本次研究所选人数的2.50%、2.50%、0.00%,合计引发并发症的为2例占比5.00%。结论:硬皮病患者治疗中根据患者身体状态制定合适的护理方法,利用可视化超声引导下PICC置入技术,保证患者治疗中安全性,可以在临床应用借鉴。

  • 标签: 硬皮病患者 可视化超声引导 PICC置入 护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中应用超声引导下颈椎间孔注射的临床效果与作用。方法:随机抽取在2020年2月-2021年2月期间本院接收的30例身患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根据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作实验组和对照组,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进行超声引导下颈椎间孔注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有效率显著差于实验组实施超声引导下颈椎间孔注射的有效率,两组之间数据存在临床对比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颈椎间盘突出症 超声引导下颈椎间孔注射 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新生儿PICC穿刺置管中超声引导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本项研究于2021年6月正式启动,截止时间是2022年6月。以接受需要进行PICC置管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共有50例参与。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n=25,盲穿)和研究组(n=25,超声引导)。对比观察两组应用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导管上/下腔静脉到位率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置管成本低、置管后48h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低(P<0.05)。结论:开展超声引导下PICC穿刺置管,能减少新生儿置管痛苦和经济负担,且还能保障置管安全性,临床可进一步推广运用。

  • 标签: 新生儿 PICC穿刺置管 超声引导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上肢手术中应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 以我院2020年9月-2021年9月诊疗124例上肢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n=62,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和对照组(n=62,传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比较分析两组相关手术麻醉临床指标、穿刺成功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麻醉并发症发生率(3.23%)低于对照组(14.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超声引导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上肢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联合区域阻滞用于下肢静脉功能不全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21年5月到2022年4月在我院行下肢静脉功能不全手术的50例患者分别作为研究时间与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随机分组,各25例,对照组接受硬膜外神经阻滞,试验组接受超声引导联合区域阻滞,观察麻醉起效时间、感觉阻滞维持时间、运动阻滞维持时间情况。结果:试验组的麻醉起效时间、感觉阻滞维持时间、运动阻滞维持时间均显著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

  • 标签: 超声引导 区域阻滞 下肢静脉功能不全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提升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的护理中应用麻醉护理配合的有效性。方法:随机将本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实施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的患者59例分成两组,针对参照组29例患者实施基础性护理,针对研究组30例患者实施麻醉护理配合,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差异。结果:两组神经阻滞麻醉患者护理后的麻醉阻滞操作时间、护理满意度、一次性麻醉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存在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处理中实施麻醉护理配合的有效性的较为明显,提高麻醉成功率,减少一系列麻醉并发症的发生,缩短麻醉处理时间,促进患者预后。

  • 标签: 麻醉护理配合 超声引导 神经阻滞麻醉 护理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大量心包积液患者进行彩超超声引导下完成心包穿刺治疗并给予临床护理,探究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次参与的心包积液患者21例进行护理(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全部患者均进行彩超超声引导下开展心包穿刺抽液治疗,分别采用常规方式、以及综合护理方式,比较效果。结果:实施前两组各指标评分经比较差异(p>0.05),实施后观察组睡眠质量、症状、负性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患者进行彩超超声引导下完成心包穿刺抽液治疗中,通过给予患者综合护理方式内容的配合,利于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防止出现了不良情况,值得进行推广。

  • 标签: 心包积液 护理 抽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肝肾囊肿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无水乙醇连续置换方法进行治疗后获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1日~2021年4月1日收治的58例肝肾囊肿患者进行治疗研究;随机分为传统治疗组(传统治疗方法)和超声引导组(超声引导下无水乙醇连续置换方法),各29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肾功能水平[Scr(血肌酐)、BUN(血清尿素氮)]以及肝功能水平[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TBil(总胆红素)、ALP(碱性磷酸酶)、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CHE(胆碱酯酶)]。结果:超声引导组治疗总有效率(96.55%)高于传统治疗组(65.52%)(P0.05);治疗后,超声引导组Scr(58.53±12.93)μmol/L、BUN(7.35±0.87)mmol/L同传统治疗组Scr(58.66±12.95)μmol/L、BUN(7.37±0.88)mmol/L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前,超声引导组ALT(46.07±10.55)U/L、TBil(12.89±2.55)μmol/L、ALP(86.95±14.29)U/L、AST(37.39±8.59)U/L、CHE(5465.29±945.69)U/L同传统治疗组ALT(46.09±10.57)U/L、TBil(12.99±2.57)μmol/L、ALP(86.97±14.32)U/L、AST(37.42±8.63)U/L、CHE(5465.33±945.71)U/L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超声引导组ALT(35.29±6.35)U/L、TBil(12.55±2.07)μmol/L、ALP(80.53±13.87)U/L、AST(36.72±7.31)U/L、CHE(7314.31±963.15)U/L同传统治疗组ALT(36.72±7.09)U/L、TBil(12.61±1.95)μmol/L、ALP(82.45±14.31)U/L、AST(36.93±6.45)U/L、CHE(7443.53±982.12)U/L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无水乙醇连续置换方法有效应用,观察治疗效果,获得显著增强,并且患者肝肾功能显著影响,可促进肝肾囊肿患者整体治疗水平、预后水平显著提升。

  • 标签: 肝肾囊肿 超声引导下无水乙醇连续置换 治疗效果
  • 简介:摘 要:近几年随着超声在临床的普及,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技术在麻醉科、疼痛科的运用越来越频繁,因其可视化优势,使穿刺过程中造成的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明显减少,也明显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已逐渐成为临床不可替代的技术。也成为了麻醉科、疼痛科临床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在笔者所在医院以上科室临床教学对象主要为麻醉学实习同学、麻醉学背景的规范化培训学员及硕士研究生,而在麻醉学本科教学阶段很少涉及超声引导神经阻滞技术的理论及实践教学,这使得临床教学中的对象超声理论知识储备不足、实践动手能力生疏,故我们在原有麻醉学本科实验课的基础上引进超声引导神经阻滞技术培训教学,以此提高麻醉学本科生的超声理论知识储备及实践操作能力。

  • 标签: 超声,麻醉学,本科教学,临床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探究臂丛神经阻滞中传统解剖定位方式以及超声引导方式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期间上肢骨折手术患者共40例参与本次研究,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参照组20例和实验组20例。对于参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解剖定位下臂丛神经阻滞方案,对于实验组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方案。对两组患者各项麻醉指标、上肢尺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和麻醉完成时间短于参照组患者,麻醉持续时间长于参照组患者,同时VAS评分低于参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血流量更大,阻力指数、搏动指数显著低于参照组患者,同时舒张末期速度更快,另外,两组患者收缩期峰速度差异不显著;实验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5.0%,低于参照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3/20)15.0%。结论:在临床麻醉中,臂丛神经阻滞方案的应用比较常见,可联合应用超声引导技术,提高麻醉效果,改善患者疼痛情况,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臂丛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 传统解剖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