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4 个结果
  • 简介:为筛选经济有效安全药剂防治稻纵卷叶螟,对20%氯虫苯甲酰胺(康宽)SC、10%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稻腾)SC、生物农药病毒增强BtWP以及甲维盐WG等几种杀虫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0%氯虫苯甲酰胺SC、10%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SC药剂防治稻纵卷叶螟用量分别为10mL/667m2、30mL/667m2时,在药后7d的保叶效果分别为88.6%、79.7%,在药后14d的保叶效果分别为90.9%、86.2%。20%氯虫苯甲酰胺SC、生物农药病毒增强BtWP、200g/667m25.7%甲维盐WG在药后7~14d用量分别为10mL/667m2、200g/667m2、14g/667m2时,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9.0%~100%、53.2%~88.3%、84.4%~97.7%,防效均超过80%;另外,1.8%阿维菌素EC50mL/667m2在药后14d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由药后7d76.7%上升为81.2%,可见,以上几种药剂均能作为防治稻纵卷叶螟的较理想药剂。

  • 标签: 杀虫剂 防治 稻纵卷叶螟
  • 简介:1卫生杀虫剂与毒理学的关系密不可分1.1毒理学可以进行新农药和杀虫剂的毒性机制和机理的研究新农药和杀虫剂一般都要经过化学合成、生物测定、药效试验、农药毒性毒理研究、代谢研究、残留研究、环境影响研究(包括环境毒理、水生生物、对蚕、蜂、鸟的影响等)、小试、中试、商业化生产、专利申请等诸多环节。在这些环节中,相关的毒理学研究又是不可忽略的重要一环。而对杀虫剂机理的研究就显得格外重要。

  • 标签: 卫生杀虫剂 毒理学研究 化学合成 毒性机制 生物测定 药效试验
  • 简介: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是模拟天然除虫菊素的化学结构,由人工合成的一类新型药剂。因具有效能高,杀虫谱广,击倒力强的特点而深受国内外欢迎。近年来,由于对该类药剂保管和使用不当而造成的中毒、投毒和自杀案件屡有发生,因此,建立对该类药

  • 标签: 除虫菊素 杀虫谱 人工合成 化学结构 薄层层析 收集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害虫对农业和森林作物造成重大损失,许多害虫是疾病的传播媒介。目前,许多科学家正致力于开发控制昆虫种群的新工具,包括生物碱、萜类和醇类等次生代谢物,有望用于植物保护。这些化合物可以影响昆虫所有层次的生物组织,但它们的作用通常会扰乱细胞和生理过程,茄科植物含有大量的经济和生态上重要的物种,它们产生的各种物质影响属于大多数目的昆虫,特别是食草昆虫和其他害虫。许多化合物具有杀虫性能,但它们也被分为杀软体动物、杀螨剂、杀线虫剂、杀真菌剂和杀细菌剂。本文报道了茄科植物纯代谢物和粗提物的亚致死和致死毒性。讨论了研究结果及其对植物保护和管理的意义。

  • 标签: 害虫防治 糖苷生物碱 茄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西双版纳州药品不良反应情况,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降低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法:通过查阅资料,以西双版纳州2016-2019年的“四项监测”报告为研究样本,统计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药物滥用及化妆品不良反应情况、伤害程度以及处理方法等进行梳理统计。结果: 2016-2019年西双版纳州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且每年新增的、严重的不良反应占当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人数的一半,药品不良反应会造成人体出现一系列如深吸系统、胃肠系统、皮肤、全身系统等症状,具有较高的危险性;此外,各年度中统计的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以及药物滥用及化妆品不良反应情况报告数量也较多。结论:西双版纳州药械化安全性较为严峻,相关部门应加强药品管理并积极进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在为患者提供科学有效治疗的同时,防止药品不良反应重复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性。

  • 标签: 西双版纳 药品管理 不良反应 用药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院药械科监管工作中如何推行ISO9001标准。方法介绍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概念和作用,分析我院推行质量管理标准在药械科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结果与结论推行ISO9001标准与药械科安全性监管工作相结合,强化了医疗器械安全性的信息服务管理,规范了监测行为,为深入开展医疗器械安全性的监管工作打下基础。

  • 标签: 质量管理 ISO9001标准 安全性
  • 简介:目的通过对卫生杀虫剂雾滴进行测定,比较3种常用的雾滴直径测定方法,为卫生杀虫剂室内药效雾滴测定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氧化镁、阿拉伯树胶和油盘采样板采集雾滴样本,采用图像处理软件AdobePhotoShop6.0进行雾滴大小测量。将大小不同的雾滴分级统计,计算收集雾滴的尺寸频谱分布和累计体积百分数分布。结果氧化镁和油盘采样板在雾滴直径范围为15~20μm处采集雾滴个数最多,而阿拉伯树胶采样板在雾滴直径范围为5~10μm处采集的雾滴个数最多。氧化镁、阿拉伯树胶和油盘采样板采集雾滴的体积中值直径分别为31.4、34.8、36.4μm。结论油盘法能够方便快捷准确,适宜作为测定卫生杀虫剂雾滴大小的方法。

  • 标签: 雾滴尺寸 图像处理 测定方法
  • 简介:对饲料混合法,体重抑制率法,浸叶接虫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饲料混合法比较稳定,比较适宜作为抗性测定的方法。用饲料混合法测定比较不同龄期幼虫的测定结果,确定2龄作供试幼虫为宜,比较不同处理天数下的生测结果,确定Bt粉剂对2龄幼虫的适宜处理时间为5d,CrylAc为14d,用改进稀饲料隔离饲养供试幼虫的方法后,得到理想的生测数据,生测时间延长到14d,对照死亡率也能控制在20%以下,从我们1998年对棉铃虫的抗性监测结果说明,尽管田间棉铃虫对BtICP末达抗性水平,但对CrylAc型蛋白敏感性已有降低,值得引起重视。

  • 标签: 棉铃虫 苏云金杆菌 杀虫蛋白 抗性 测定方法 饲料混合法
  • 简介:化学杀虫剂仍是目前蚊媒病防治的主要措施之一,蚊虫对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而减弱,为给合理使用杀虫剂提供科学依据,笔者于1998年进行了淡色库蚊对几种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商丘市 蚊虫 杀虫剂 抗性 监测
  • 简介:蟑螂是一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害虫,对其防治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医院内的蟑螂危害程度更高,很容易造成院内感染和交叉污染。德国小蠊是蟑螂品种中较难防治的一种,它个体小、繁殖快、携带多种病原体,传播疾病,并以排泄物污染食物、器具和环境等。长期以来,杀灭蟑螂大多使用拟除虫菊酯类、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药物滞留喷洒进行触杀,德国小蠊对这些药物大多已产生抗药性,且有些药物毒性较大,气味不良,不适宜在医院使用。因此,我们选择了敌敌畏乳油和晔康方便贴2种药物联合灭蟑螂,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标签: 杀灭蟑螂 医院内 灭效观察 杀虫剂 拟除虫菊酯类 危害程度
  • 简介:中国科学院1月11日宣布,我国昆虫病毒生物农药关键技术与产业化实现重大突破。由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和河南省济源白云实业有限公司联合研制开发的3种“科云”系列高效蔬菜昆虫病毒生物杀虫剂,获得农业部和国家发改委核发的农药产品登记证和生产批准证。这3种昆虫病毒杀虫剂是目前国际上病毒含量最高、使用量最低的高活性蔬菜害虫病毒生物杀虫剂,已在我国累计推广近290万亩次。

  • 标签: 昆虫病毒杀虫剂 高活性 开发 生物杀虫剂 蔬菜害虫 中国科学院
  • 简介:美国环保署因批准的拜耳作物科学flupyradifurone杀虫剂会危害蜜蜂和其他授粉昆虫,而且在批准这种可能杀死濒危动物的化学物质之前,未按照联邦法规与联邦野生动物机构进行协商,将受到多个组织的起诉。这些抗议组织包括野生动物保护组织、生物多样性中心和食品安全中心。

  • 标签: 美国环保署 杀虫剂 起诉 动物保护组织 生物多样性中心 野生动物
  • 简介:室内用浸渍法测定了14种杀虫剂对山东泰安和浙江杭州两地小菜蛾种群的毒力。结果表明,两地小菜蛾对溴氰菊酯产生了高水平抗性,分别达63.9和52.5倍;对氟啶脲的抗性分别达35.0和122.1倍;常用的有机磷类、灭多威和杀虫双等药剂对它们的毒力均较低;两个小菜蛾种群对阿维菌素和氟虫腈最敏感。

  • 标签: 小菜蛾 杀虫剂 抗药性 地区差异 蔬菜害虫
  • 简介:螳螂是田间控制害虫种群增加的重要捕食性天敌之一。以中华大刀螂3龄幼虫(ParatenoderasinensisSaussure)为受试生物,利用9种常用杀虫剂配制成不同浓度梯度的药剂,通过喷雾法直接暴露,分别测定了LC50和死亡率来评价不同杀虫剂对中华大刀螂毒性和危害程度的影响。结果显示,9种杀虫剂对中华大刀螂幼虫的毒性(LC50值)差异很大,用药后24h的LC50在0.7182~347.7962mg·L-1之间,LC95在8.8057~1734.5650mg·L-1之间;用药后48h的LC50在0.3564—193.6887mg·L-1之间,LC95在3.8958~1548.3258mg·L-1之间;用药后72h的LC50在02232~1153391mg·L-1之间,LC95在13730~530.6462mg·L-1之间。不同杀虫剂对中华大刀螂幼虫的毒性差异最高达到543.46倍。毒性大小依次为,高效氯氟氰菊酯〉啶虫脒〉联苯菊酯〉毒死蜱〉噻虫嗪〉茚虫威〉吡虫啉〉阿维菌素〉苏云金杆菌原粉(Bt)。根据田间推荐浓度处理的死亡率判断,毒死蜱、联苯菊酯、啶虫脒、高效氯氟氰菊酯为有害水平,Bt为中度有害水平,吡虫啉、茚虫威、噻虫嗪为微害水平,阿维菌素接近无害水平。根据LC50与田间推荐浓度的比值判断,阿维菌素、吡虫啉对螳螂种群数量不会产生太大影响;Bt、茚虫威和噻虫嗪对螳螂种群数量会产生一定危害;而毒死蜱、啶虫脒、联苯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将严重影响螳螂种群数量的稳定性。在24—72h范围内,不同杀虫剂LC50和LC95随施药时间的延长而降低,说明暴露时间越长毒性越大,危害程度也越大。建议在中华大刀螂生活范围内减少高效氯氟氰菊酯、联苯菊酯、啶虫脒和毒死蜱的施用,推荐杀虫剂田间使用量时,除考虑对防治对象的防效,还应考虑对天敌种群的危害。提高药剂使用安全性,保护天敌种群的稳定性。

  • 标签: 杀虫剂 中华大刀螂 毒性 致死中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