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全身MRI与PET/CT在淋巴瘤骨髓浸润诊断及预后中的临床价值比较。方法:选取 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本院核医学科收治的64淋巴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患者进行全身MRI与PET/CT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  结果:PET/CT对淋巴瘤骨髓浸润的敏感度为91.67%(11/12),特异度为 97.37%(37/38),检查准确度为 98%(49/50) ,PET/CT组检查特异度和准确度均显著高于MRI检查组,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全身MRI PET/CT 淋巴瘤 骨髓浸润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三维CT血管造影(CTA)在颅内微小动脉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间我院进行CTA和DSA检查的95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分析比较三维CTA、VSA诊断颅内微小动脉瘤(VSA)效果。结果 经DSA确诊48例,占率50.53%。CTA确诊45例,占率47.37%。对于不同部位检出率、瘤颈宽度、瘤体最大径测量比较,两种检测方式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比较颅内微小动脉瘤诊断,三维CT血管造影和三维DSA诊断均显一定优势,但其三维CTA仅需要肘静脉穿刺,具有创伤小、风险低、费用低等特点,能够对瘤体位置、瘤体径做出更好的判断,更值得推广且易被患者接受。

  • 标签: 颅内微小动脉瘤 三维CT血管造影 诊断效能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X线与CT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04月-2022年04月到本院及兄弟医院接受治疗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40例,所有患者运用X线与CT对疾病诊断,分析诊断应用价值。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后发现,CT检查检出率90.00%高于X线检查70.00%,P<0.05;CT检查敏感度37(92.50%)高于X线检查22(55.00%),P<0.05,P<0.05。结论:运用CT诊断早期强直性脊柱炎,价值较高,可运用。

  • 标签: X线 CT 早期 强直性脊柱炎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老年脊柱骨折患者术中采取预防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对预防压力损伤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8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120例老年脊柱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分组的原则以对照组(n=60,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n=60,预防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压力损伤发生率。结果:对照组、观察组压力损伤发生率分别为5.00%、16.67%,观察组压力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脊柱骨折患者采取预防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能够有效的降低术中压力损伤发生率,对加快患者术后康复速度有着积极的作用。

  • 标签: 脊柱骨折 老年患者 预防性护理 压力性损伤 效果
  • 简介:【摘 要】探讨 1例尾骶部压力损伤患者的护理效果。压力损伤的护理是一个动态连续的过程,伤口护理专业小组的个体化管理,多学科协助处理能有效促进创面愈合,在患者住院期间由营养、心理、医护,对伤口进行动态评估及治疗、有效减压等处理,并在出院后给予延续护理,该患者带入的3期压力损伤痊愈。

  • 标签: 压力性损伤 个案护理 延续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肾内科压力损伤高危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0.5-2021.5收治的肾内科压力损伤高危患者(n=56)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28)和实验组(n=28)。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实验组采用常规干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肾内科压力损伤高危患者干预后并发症情况。 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并发症发病率分别为3.12%、34.53%,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护理干预 肾内科 压力性损伤 压疮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压力损伤患者延续护理对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 选取压力损伤患者进行研究,共60例,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研究时间是2020年5月-2021年5月,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延续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压力损伤愈合率高于参照组,P

  • 标签: 延续护理 创面愈合 压力性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中医定向透药疗法结合耳穴压豆对降低下肢闭合患者疼痛情况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8例下肢闭合性骨折患者纳入到此次临床研究的样本对象范围内,所有样本均在2020年12月至2022年1月期间内被我院骨科收治;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样本进行划分,其中49例样本纳入常规护理组,其余纳入联合护理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VAS评分及护理工作满意率。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的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护理组患者干预后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定向透药疗法结合耳穴压豆的方法对下肢闭合性骨折患者进行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其疼痛情况。

  • 标签: 中医定向透药疗法 耳穴压豆 下肢闭合 疼痛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压力损伤是指因医疗器械使用导致软组织或/和皮肤局部发生损伤,严重者出现开放性溃疡,并伴有疼痛感,其已成为全球危重症患者面对的重要健康问题之一。长期生活无法自理或长期卧床的重症监护室(ICU)人群正成为压力损伤的好发于人群,主要是因ICU患者病情危重,营养不良,身体素质低,加上运动减少及长期卧床,导致局部皮肤长期受压,进而引发压伤损伤。随着近几年大众生活质量的改善及提高,大众对医疗服务质量也提出更高需求,其中压力损伤也受到临床医师及患者的广泛关注。在ICU患者接受治疗过程中,一旦发生难免压力损伤将提高疾病治疗难度,并给患者带来伤害与痛苦。为减少ICU患者压力损伤的发生,采取有效护理干预非常关键。本研究将预防护理用于ICU患者难免压力损伤的日常防治,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预防性护理 重症监护室患者难免压力性损伤 预防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干预肿瘤患者(恶性)期间予以延续护理服务对其压力损伤症状发生率影响效果探究。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期间,我院诊治患者68例,作为临床分析案例,将其依照护理方式进行分组,每组34例,对照组予以基础护理,研究组予以延续护理,比较两组压力损伤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等。结果:对照组患者压力损伤发生率显著高于研究组患者;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临床干预恶性肿瘤患者期间予以延续护理服务,能够显著降低压力损伤症状发生率,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推荐使用。

  • 标签: 压力性损伤 恶性肿瘤 延续性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总结四脑室脉络丛乳头状瘤(CPP)的CT及MRI特点及临床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8月-2021年7月经临床病理证实为四脑室CPP患者20例作为研究样本,患者均采取CT及MRI检查,分析检查结果,并对MRI及CT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与单独应用CT及MRI检查相比,联合诊断对四脑室CPP的检出率更高(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旨在针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中采取128层螺旋CT成像与DSA血管造影的临床意义及分析。方法:在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选用在本院心脏内科接受治疗的81例患者为本次研究主体。对两组患者均进行128层螺旋CT成像与DSA血管造影检测,后对比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两种检测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及患者冠脉狭窄情况。结果:CT成像检测呈阳性的50例,中重度血管狭窄为35例,敏感度94.3%,特异性90.2%,准确94.5%;DSA血管造影呈阳性的55例,中重度血管狭窄为29例,敏感度95.1%,特异性91.8%,准确95.6%。结论:128层螺旋CT成像检测对患者来说是相对安全的,其检测方式比DSA血管造影相对简单、快捷,使患者减少了检查中异常情况发生,且检测敏感性和特异性与DSA血管造影相对并无明显差异,但其临床诊断确诊率较高,检查费用相对较低,值得推广。

  • 标签: 128层螺旋CT DSA血管造影 心血管疾病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普外科腹部手术后早期炎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 方法:参与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均为在本院采取普外科腹部手术治疗的患者,均在术后早期产生炎肠梗阻,纳入起始时间在2020年1月,终止时间在2021年1月,共纳入了5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一种设定为对照组,采取普外科保守治疗,余下一组在此基础上采取生长抑制素治疗,每组各25例。对患者的早期炎肠梗阻临床特点进行观察分析,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对50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后,早期炎肠梗阻临床表现可见腹胀占比为26.00%、腹痛占比为30.00%、恶心及呕吐占比为86.67%、肛门停止排气及排便占比为38.00%。经治疗后,实验组治疗有效率相比较对照组较高(P<0.05)。结论:对普外科腹部手术后早期炎肠梗阻的临床特点予以充分掌握,有助于患者的治疗,在普外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生长抑制素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 

  • 标签: 普外科腹部手术 早期炎性肠梗阻 临床特点 治疗有效率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伤口造口护理小组对临床压力损伤的预防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住院患者82例,使用随机表数法将82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1例。使用常规护理模式的为对照组,使用伤口造口护理小组干预的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压力损伤发生率、对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压力损伤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对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对患者使用伤口造口护理小组干预能够降低其压力损伤,还能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使用和推广。

  • 标签: 压力性损伤 伤口造口护理小组 预防价值
  • 简介:摘要: 新生儿的低血糖损伤是目前新生儿所面临的危重症之一,低血糖会对新生儿的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一定的损伤。治疗新生儿低血糖的脑损伤主要采用的是早期的预防与干预,早期预防手段主要包括血糖检测、早期喂养以及预防的输入葡萄糖。早期干预手段主要是补充足量的葡萄糖,晚期干预手段主要包括育儿刺激、功能训练、药物干预、家庭干预、水疗指针疗法以及抚触治疗等等,可以有效帮助损伤的脑细胞恢复相关功能,减少或者避免发生新生儿脑损伤后遗症。

  • 标签: 新生儿 预防 低血糖性脑损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压力损伤患者进行分级护理效果的研究。方法:选择我院在2021年5月至11月收治的100例压力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级护理,对比疗效。结果:护理后,患者NPUAP分级显著改善,压力损伤面积减少,满意度高。结论:针对压力损伤患者而言,分级护理可以减少损伤面积,提高生活品质,值得推广。

  • 标签: 分级护理 NPUAP分期 损伤面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造口术后患者压力损伤发生高危因素,针对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护理措施。方法:择在我进行造口手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n=140例,统计术后压力损伤发生率,并进行高危因素分析,依据因素提出针对护理措施。结果:120例患者中发生42例发生压力损伤,发生率为30.00%。造口术后未发生压力损伤与发生压力损伤患者年龄、体质量、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低蛋白血症、贫血以及下床活动次数具有显著差异。患者年龄、体质量、手术时间、贫血、下床活动次数以及低蛋白血症是造口术后发生压力损伤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造口手术患者年龄、体质量、手术时间、低蛋白血症、贫血以及下床活动次数均是术后发生压力损伤高危因素,依据上述因素给予针对护理措施时降低褥疮发生率的关键途径。

  • 标签: 造口手术 压力性损伤 高危因素 针对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医院CT维护中实施前瞻预防保养理念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CT仪器检查15次,时间属于2021年12月至2022年9月,对其实施前瞻预防保养理念管理,另选取常规CT仪器检查15次,就管理前后质量分值、保养合格率情况加以比较。结果:(1)CT仪器管理后CT室环境管理、消毒清洁、操作台维护、电缆检查、球管冷却器保养质量分值较之于管理前得以提升,能够明显发现组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性水平,P<0.05。(2)较之于管理前(73.33%)CT仪器,其管理后(100.00%)CT仪器保养合格率有所提升,期间差异性水平较高,P

  • 标签: CT仪器 维护 前瞻性预防保养理念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新旧版职业噪声聋诊断标准影响患者诊断结局的情况进行对比。方法 回顾本院收治的42例疑似职业噪声聋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GBZ 49—2007 标准(旧版标准)和GBZ 49—2014 标准(新版标准)诊断,对比两种标准的诊断率,以及不同标准的听阈指标。结果 新版标准诊断轻度噪声聋和无噪声聋患者诊断率高于旧版标准,不能诊断对象少于旧版标准(P<0.05),两种标准在中度噪声聋、重度噪声聋等诊断率方面,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新版标准诊断率为57.14%,旧版标准诊断率为23.81%,新版标准诊断率显著高于旧版标准(P<0.05);新旧标准下,患者BHFTA对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新版标准患者较好耳SFTA/MTWV高于旧版标准(P<0.05),且高于26dB,证明新版标准适用更强,诊断说服力更大。结论 新版标准诊断率高于旧版标准,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新版标准 旧版标准 职业性噪声聋 诊断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T、磁共振成像与数字化X线摄影术在脊柱外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从我院于2019年9月至2022年3月期间收治的脊柱外伤患者中选择62例进行研究,分别行CT、磁共振成像和数字化X线摄影技术检查。结果:CT诊断率高于磁共振成像和数字化X线摄影技术,检出骨碎片数与椎体骨折数多于磁共振成像和数字化X线摄影技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脊柱外伤诊断中,CT诊断效果较优,其次为磁共振成像,数字化X线摄影术的诊断率较低。

  • 标签: CT 磁共振成像 数字化X线 脊柱外伤诊断 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