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伤口造口护理小组对临床压力损伤预防与治疗的应用价值体会。方法:将2021年2月-2022年2月到我院接受护理的76例压力损伤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随机的方式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38例),采取常规护理,另一组为研究组(38例)实施伤口造口护理干预组。之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心理状态(SAS与SDS)评分值更高(P<0.05),说明对照组患者心理状态更差;研究组患者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伤口造口护理应用于临床压力损伤预防与治疗中,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满意度评价,临床效果十分显著。

  • 标签: 伤口造口护理 压力性损伤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自然照护体位管理技术在老年压力损伤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 。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78例老年压力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自然照护体位管理技术。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VAS评分、JOA评分及舒适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压力损伤患者延续护理中采用自然照护体位管理技术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和进一步研究。

  • 标签: 自然照护体位管理技术 老年压力性损伤患者 延续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体位护理干预用于预防手术室脑肿瘤患者的压力损伤时的临床效果,研究的临床可使用意义。方法:选择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为实验时间,先选择在该阶段医院中登记为有效的50例眼患者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人,实验组25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进行体位护理干预。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压力损伤的发生情况,患者术后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情况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经护理后压力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体位性护理干预 手术室脑肿瘤 压力性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价风险分级护理对ICU住院患者失禁性皮炎及压力损伤的预防价值及作用。方法:依据研究样本资料数据均衡原则,均分2022.02~2022.11我院ICU 60例住院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住院期间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增加风险分级护理,评价护理对该类患者失禁性皮炎及压力损伤的预防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后失禁性皮炎10.00%(3/30)与压力损伤6.66%(2/30)发生率、皮肤恢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30.00%(9/30)、6.66%(2/30),其皮肤护理与舒适度评分、护理满意度90.00%(27/30)高于对照组66.66%(20/30),两者差距在统计学中有意义,P<0.05。结论:在ICU 住院患者中应用风险分级护理价值较高,有助于提高预防失禁性皮炎及压力损伤护理效果,可以促进皮肤恢复,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与舒适度。

  • 标签: ICU 风险分级护理 失禁性皮炎 压力损伤 预防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患者出现压力损伤的危险因素,并研究相应地预防和护理措施。方法:该院重症监护室的40例发生压力损伤的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并对其发生压力损伤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发生压力损伤的影响因素较多,其中受外部压力影响的共有15例,由于剪切力影响出现压力损伤的患者共有9例,受环境潮湿影响患者共有8例,由感觉障碍引起压力损伤的患者共有11例,由于营养不良引起压力损伤的患者例数共为7例。结论:重症监护室患者形成压力损伤的原因较多,不仅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甚至会加重患者的病情,因此有必要研究相应地预防和护理措施,及时降低患者发生压力损伤形成的风险,或者是减少压力损伤对患者的危害。

  • 标签: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重症患者 压力性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方位护理在预防直肠癌手术患者压力损伤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22-2023期间的直肠癌压力损伤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全方位护理。结果:对照组压力损伤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的压疮有效率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实施多方位护有助于预防直肠癌手术患者发生压力损伤

  • 标签: 多方位护理 直肠癌 压力性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瞻护理干预对急诊ICU危重症病人压力损伤发生的影响效果。方法:收录于2022.8-2023.8,急诊收治的70例ICU危重症病人患者。采用摸球法规范性分为2组,每组35例样本。对照组常规干预,观察组前瞻护理,分组探究干预的效果。结果:对照组满意度77.14%,观察组满意度97.14%,结果比较P<0.05。结论:前瞻护理干预对急诊ICU危重症病人压力损伤的预防具有显著效果。通过减轻机械通气引起的压力损伤风险、保护重要器官和预防感染,前瞻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危重症病人发生压力损伤的风险,提高治疗效果和康复率。

  • 标签: 前瞻性护理干预 急诊 ICU 危重症 压力性损伤
  • 简介:总结93例患者PICC癌症患者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原因包括:皮肤基础条件差致皮肤破溃,贴膜使用方法不当易引起皮肤损伤,药物不良作用导致皮肤过敏反应,患者自身过敏体质及汗液刺激。对策:皮肤基础条件差的患者使用水胶体敷料,掌握正确的贴膜粘贴及去除方法,对皮肤过敏患者避免使用含有酒精的消毒液,使用纱布敷料增加通透,必要时口服抗组胺药物。93例患者针对致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的原因采用相应对策,皮肤状况好转,1例患者皮肤状况未见好转,最终拔出导管。

  • 标签: PICC 医用黏胶 皮肤损伤 原因分析 护理
  • 简介:目的了解电极处皮肤损伤的原因,采取相应措施,预防和减少皮肤损伤的发生。方法自行设计调查表,对3560例行心电监护患者进行调查。对53例电极处皮肤损伤患者的相关因素进行归纳分析。结果皮肤损伤皮肤弹性、更换电极时间长短、洁肤方法等因素有关。结论针对导致皮肤损伤的相关因素采取系统化护理干预可预防和减少皮肤损伤的发生。

  • 标签: 心电监护 电极 皮肤损伤 护理
  • 简介:目的观察紫草油预防肠造口周围皮肤损伤的疗效。方法将2013年12月~2016年12月于本科78例肠造口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9例,在肠造口术首次排便后,常规清洁肠造口周皮肤待干,实验组涂擦紫草油,对照组涂擦氧化锌软膏,对比2组肠造口周围皮肤情况。结果使用紫草油组患者肠造口周围皮肤损伤的发生率、损伤程度、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使用氧化锌软膏组(P<0.05)。结论使用紫草油能有效预防肠造口周围皮肤损伤,紫草油制作方法简单,价格低廉,适用于临床和家庭中的肠造口患者。

  • 标签: 肠造口 紫草油 皮肤损伤
  • 简介:摘要: 医用粘胶是用来拉合伤口边缘或将一些外在物品如胶布、敷料、导管、心电电极、造口袋等固定在皮肤的产品。 2013年国际皮肤护理及造口护理协会发布专家共识,并定义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 MARSI)。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PICC)是指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导管尖端位置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房的上壁交界连接点。 PICC由于留置时间长需要定期维护,如果敷料卷边、渗血、渗液、过敏等,需要频繁的更换敷料。 PICC置入部位的皮肤反复暴露于医用粘胶,在维护中如果处理不当,容易引起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从而降低了患者舒适度,增加感染的风险,甚至 造成护理不良事件。现有国内的研究,显示 MARSI的发生率在 19.7-28.67%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本文综述了 PICC置入部位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的影响因素,并对其进行分析,给予预防措施,以 减少 MARSI的发生,提高 PICC维护质量,延长导管使用寿命。

  • 标签: PICC 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放射治疗(放疗)对内科肿瘤患者的皮肤损伤的影响,并比较不同护理管理方法的效果。方法:我们招募了100名内科肿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名患者。观察组接受标准放疗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内科治疗。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类型和治疗方案等一般资料。在放疗期间,每位患者的皮肤损伤程度定期评估,采用适当的护理管理方法进行干预。结果:观察组的平均年龄为56岁(范围:45-70岁),其中男性占45%,女性占55%。对照组的平均年龄为58岁(范围:47-68岁),其中男性占48%,女性占52%。两组在年龄和性别上无显著差异。观察组中,80%的患者患有恶性肿瘤,20%的患者患有良性肿瘤;对照组中,75%的患者患有恶性肿瘤,25%的患者患有良性肿瘤。在放疗结束后,观察组中有65%的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损伤,其中25%为轻度、30%为中度、10%为重度皮肤损伤。而对照组中,仅有15%的患者出现轻度皮肤损伤。观察组的皮肤损伤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01)。此外,观察组的皮肤损伤程度也显著重于对照组(p < 0.001)。结论:放疗对内科肿瘤患者的皮肤损伤产生显著影响,特别是在恶性肿瘤患者中。护理管理在减轻皮肤损伤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强调了对于接受放疗的患者,应该采取积极的护理管理措施,以减轻皮肤损伤的发生和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放疗 内科肿瘤患者 皮肤损伤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式,但放疗过程中常伴随着皮肤损伤皮肤损伤不仅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不适,还可能影响治疗的进行和患者的心理状态。因此,对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期间的皮肤损伤进行及时和有效的护理非常重要。在急性反应阶段,患者可能会出现皮肤红斑、干燥、脱屑、瘙痒等症状。这些急性反应一般会在放疗结束后的几周内逐渐消退。而在慢性反应阶段,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皮肤纤维化、色素沉着、毛细血管扩张等持久皮肤损伤。本文旨在探讨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期间皮肤损伤的护理措施和方法,以提供参考和指导。

  • 标签: 头颈部恶性肿瘤 放疗期间 皮肤损伤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当前,我国医疗技术发展迅猛,放射治疗广泛应用于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中能够,取得显著效果。然而,在放疗过程中伴随多种毒副作用,损伤患者皮肤,表现为粘膜受损、色素沉着、脱皮等,给患者带来痛苦,严重者还存在抗拒治疗情绪。因此,肿瘤患者在放疗过程中采取科学措施进行皮肤护理与防治十分重要。本文总结近年来头颈部肿瘤患者在放疗中皮肤损伤的预防护理具体措施,方便临床参考。

  • 标签: 护理干预 头颈部肿瘤 放射性皮炎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体位护理在预防手术室脑肿瘤患者压力损伤中的价值。方法:将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80例脑肿瘤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原则进行分组,分别为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体位护理的观察组,各40例。完成干预后以压力损伤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作为观察指标评定效果。结果:观察组压力损伤发生率要比对照组低,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体位护理 手术室 脑肿瘤 压力性损伤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脑卒中又称脑血管意外,是由于各种病因使脑血管病变而导致脑功能障碍的一组疾病的总称。脑卒中以其高发病率和高致残率成为当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类重要疾病,在美国每年新发脑卒中患者 73万。我国每年脑卒中发病率为 217/10万人,全国每年发病人数逾 150万人,致残率高达 86.5%[1]。据统计,有 80%的脑卒中病人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 [2],其中以偏瘫最为常见 [3],压疮是脑卒中病人中常见的并发症,是护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2016年 ,NPUAP(美国国家压疮专家组)和 EPUAP(欧洲压疮顾问小组)将压疮联合定义为“压力损伤 [4],主要指发生在皮肤和(或)潜在皮下软组织的局限性损失,通常发生在骨隆突处或皮肤与医疗设备接触处。”压力损伤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使得医疗费用增加,社会及家庭照顾负担加重,严重影响康复及生存质量。而对于压力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认识不足是预防压力损伤的主要障碍。本研究通过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发生压力损伤的危险因素,从而通过良肢位摆放护理技术翻身护理,以降低其压力损伤的发生率,现报告如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固定照护者参与式延续护理对促进老年卧床压力损伤患者伤口愈合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7月收治于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大峰医院的老年卧床患者及其照护者30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以2017年1-7月收治的30例患者及其照护者为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由固定照护者参与的延续护理。于入院时和出院3个月后,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压力损伤风险评分、创面愈合情况,以及照护者对压力损伤的认知情况。结果出院3个月后,两组患者照护者对压力损伤的认知得分均有所提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Braden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压力损伤愈合总有效率更高、愈合时间更短(P<0.05)。结论固定照护者参与式延续护理可使老年卧床压力损伤患者出院后仍能得到系统化、规范化的护理,有效降低了压力损伤风险,促进了患者创面愈合。

  • 标签: 老年患者 卧床 照护者 延续护理 压力性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预防手术室脑动脉瘤患者压力损伤中应用体位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研究样本68例选取为2018年2月到2020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手术室脑动脉瘤患者。纳入病例经计算机数表法分为实验组(n=34)、参考组(n=34)。为参考组患者实施普通护理,为实验组患者开展体位护理干预。比对分析2组压力损伤发生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压力损伤总发生率低于参考组(P<0.05);实验组对护理措施的满意程度高于参考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系统化全面护理对糖尿病并发压力损伤防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糖尿病并发压力损伤患者4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系统化全面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71.43%,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糖尿病并发压力损伤的患者,采用系统化全面护理方法,能发挥更好的防治效果,护理效果更理想。

  • 标签: 系统化全面护理 糖尿病 压力性损伤 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