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不典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方法对38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不典型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伴有较多其它系统的症状,心电图常不典型,非Q波急性心肌梗死8例,占21.5%。38例患者,治愈30例,死亡8例,治愈率78.9,死亡率21.1%。结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症状不典型,常无典型胸痛,非Q波急性心肌梗死常见,以其它系统症状较突出,并发病多,误诊率高,死亡率高,预后差,及早诊断采取预见性治疗意义重大。

  • 标签: 老年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特征 心电图 误诊 原因
  • 简介:目的总结右房黏液瘤的临床特征和外科治疗结果。方法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共28例右房黏液瘤患者行黏液瘤切除术,女性16例,男性12例;年龄8.79岁,平均(46.3±14.8)岁。合并病变:中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4例,冠心病5例,肺动脉栓塞1例,同期外科手术。对27例(96.43%)患者随访70-138个月,平均(95.8±31.1)个月。总结右房黏液瘤在心脏黏液瘤中的比率、附着部位、近期及中期疗效。结果右房黏液瘤占心脏黏液瘤的7.89%。最常见的附着部位是房间隔。所有患者术后早期无死亡。1例术后死于肺癌,余患者心功能(NYHA分级)Ⅰ-Ⅱ级。结论右房黏液瘤外科治疗中期结果满意,远期疗效需进一步随访。

  • 标签: 外科手术 黏液瘤 心脏肿瘤 右心房
  • 简介:目的调查分析更年期妇女的主要症状及更年期保健意识。方法对2013年7月至2014年10月就诊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科门诊的更年期女性进行当面问卷调查及分析。结果583例有效问卷,自然绝经349人,平均自然绝经年龄(48.7±3.4)岁,绝经前66.72%妇女出现月经紊乱,紊乱方式以周期延长、经量减少居多;82.50%(481/583)妇女出现更年期相关症状,最常出现症状潮热57.46%,(335/583),其次失眠50.60%(295/583)。症状程度量化评分(Kupperman评分)达重度者占7.03%(41,583);出现更年期相关症状的234例因感觉到不适症状在更年期门诊就诊,36例就诊其他科,然后转诊更年期门诊。大专及以上文化组51.27%(101/197)接受了绝经激素治疗,接受程度明显高于初中以下及中专、高中文化组。结论调查者中潮热等血管舒缩症状仍是更年期相关症状的主要症状:虽然部分更年期患者有自我就诊意愿,但仍有部分缺乏更年期保健意识,以文化水平较低的患者明显,需进一步加强更年期知识宣教。

  • 标签: 更年期 KUPPERMAN评分 绝经激素治疗
  • 简介:目的了解国人心尖球形综合征(ABS)的心电图与临床特征。方法对2011年4月以前国内医学期刊报道的105例ABS患者心电图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中老年女性多见,105例患者均为窦性心律,97.1%的患者出现心电图异常改变,其中83.8%伴ST段抬高,ST段抬高幅度0.1至0.8mv,抬高的ST段在30min至1周回落;42.9%的患者出现T波倒置,29.5%的患者出现病理性Q波,在6h至1个月内消失;23.8%的患者QTc间期延长,38%的患者并发心律失常。结论国人ABS的心电图异常改变发生率高,其特征为异常改变呈暂时性和可逆性。

  • 标签: 心尖球形综合征 心电图
  • 简介:胆总管狭窄(commonbileductstenosis,CBDS)为慢性胰腺炎(CP)晚期常见的并发症,发病率3%~46%,平均6%。其导致的肝功能损害率为6%~29%,有些病例可在11周后发生肝纤维化;即使无症状患者,也有潜在继发胆汁性肝硬化甚至胆管炎、脓毒血症的危险[1-2]。本研究回顾性分析近10年收治的CP并发CBDS患者的临床特征,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 标签: 胆总管狭窄 慢性胰腺炎 临床特征 并发症 胆汁性肝硬化 肝功能损害
  • 简介:本文报告采用小剂量尿激酶分次静滴并联合肝素治疗急性脑梗塞46例,显效率达78.3%,总有效率91.3%,6例病人出现皮肤淤斑及牙龈出血。提示早期应用尿激酶、肝素能提高脑梗塞的疗效,改善病残程度,静脉用药安全性大,并提出溶栓治疗后继续抗凝治疗可预防溶栓后再梗塞的发生。

  • 标签: 尿激酶 联合用药 肝素 药物治疗 脑梗塞 小剂量
  • 简介:<正>他汀类药物自问世后的十多年来,经临床应用与5个(4S,CARE,LIPID,WOSCOPS,AFCAPS/TEXCAPS)著名的大规模,长期(29820例,5年以上)临床试验,取得了突破性的重大进展。他汀类药物系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3-hydroxy-3methylglutaryl-coemzyme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在迄今已上市的5种他汀药物(阿伐他汀、氟伐他汀、洛伐他汀、普伐他汀和辛伐他汀)中,其英文名称词尾均为-Statins,故称为他汀类,即statins。在药理学和药动学上,本类药物具有竞争性抑制细胞内胆固醇合成中的限速酶活性,上调细胞表面低密度脂蛋白(LDL)受体,加速血浆(LDL的分解代谢,并抑制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合成,从而有效地降低LDL-C,TC和TC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

  • 标签: 他汀类药物 肌病 他汀药物 肌溶解 极低密度脂蛋白 普伐他汀
  • 简介: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及不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DR)的两组糖尿病患者进行病例对照研究,了解病史,测定血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脂、纤维蛋白原及尿微量白蛋白等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DR组157例,NDR组122例;两组的病程、空腹血糖、HbAlc、尿微量白蛋白、血浆纤维蛋白原及胆固醇水平等指标具有显著差异(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病程(OR:1.127)、糖化山红蛋白(OR:1.032)及尿微量白蛋白(OR:1.006)与DR发生为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糖尿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危险因素
  • 简介:本文通过对冠心病30例猝死与30例存活的对比分析,显示冠心病猝死与复杂性室早、心脏扩大、心肌缺血、左心功能不全、低血压或休克、低血钾、抗心律失常无效等因素相关。及早消除上述各种危险因素,对预防冠心病猝死发生有一定意义。

  • 标签: 冠心病 猝死 危险因素
  • 简介:《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半月刊,全年出刊24期,定价672元,国内连续出版物号CN11-9147/R,邮发代号80-728,被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网、维普数据库、美国化学文摘、乌利希期刊指南、

  • 标签: 临床医师 电子版 杂志 中华 中国期刊网 征稿
  • 简介:我科自2007年10月至2009年3月应用腹腔镜技术经腹膜后途径行肾上腺手术31例,取得了初步的经验,报告如下。

  • 标签: 后腹腔镜 肾上腺肿瘤
  • 简介:<正>慢性乙型肝炎125例分为苦参碱、干扰素及苦参碱联合干扰素3组,各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及疾病轻重等方面皆具可比性。观察3、6、及12个月HBV-M和HBV-DNA的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苦参碱、干扰素及苦参碱联合干扰素组HBeAg的阴转率分别为30.4%,36.6%和39.5%;HBV-DNA的阴转率分别为39.1%,41.5%,和50.0%。治疗结束后及6个月HBehg、HBV-DNA的阴转率及抗HBe的阳转率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12个月,总有效率分别为12%,9%和18%;苦参碱联合干扰素治

  • 标签: 抗乙型肝炎病毒 干扰素治疗 阴转率 乙型肝炎 DNA 阳转率
  • 简介:目的探讨Miccoli术式在甲状腺手术中对甲状旁腺辨识及其功能保护的优劣性.方法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甲状腺外科行Miccoli术式全甲状腺切除术24例,同期行传统开放术式全甲状腺切除术43例,比较2组术式术前及术后第1天、第3天血清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hormone,PTH)及血清钙离子(Ca2+)浓度的变化;同时比较术中对甲状旁腺辨识个数,术后一过性及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发生率.结果Miccoli术式组术中对甲状旁腺的辨识个数(3.33±0.70)高于开放术式组(2.86±0.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第3天2组血清PTH及Ca2+浓度均明显下降,不同手术方式PTH水平变化趋势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ccoli术式组不同时相PTH水平较为稳定.Miccoli术式组一过性(9/24)及永久性(0/24)甲状旁腺减退者相对开放术式组(27/43,1/43)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ccoli术式能减少手术对甲状旁腺及其功能的影响,有利于甲状旁腺功能的恢复,较开放术式更具有优势.

  • 标签: Miccoli术式 甲状旁腺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 甲状旁腺激素
  • 简介: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是一种常见的神经肌肉病,以反复发作的骨骼肌弛缓性瘫痪为特征,发作时伴有血清钾含量的改变。常在食用大量碳水化合物、过度利尿、过劳、受凉、感染等条件下发病。起病较急,常于睡眠中发病,瘫痪多从下肢开始,两侧基本对称,先近端后远端出现无力,随后上肢也受累。神志清,大多无意识障碍。现将2004~2007年我院收治的突发肢体痿软无力低血钾患者32例报告如下。

  • 标签: 低钾性周期性麻痹 临床分析 诊断
  • 简介:<正>10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48例,对照组52例。两组均行常规治疗(丹参注射液压50ml静滴,日1次;胞二磷胆碱0.75~1.0日1次,静滴10~14天),治疗组加用纳络酮0.8mg静滴,日2次。结果: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评分ESS均有所提高,治疗组较为显著

  • 标签: 纳络酮治疗 急性脑梗死 临床观察
  • 简介:目的评价血液透析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近5年来应用血液透析治疗60例ARF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60例,治愈43例(71.7%),好转9例(15.0%),死亡8例(13.3%);并发症:低血压15例,穿刺部位渗血或血肿8例,热原反应8例,透析器阻塞3例。结论血液透析是治疗ARF的有效措施,能明显缓解病情,减少并发症,提高ARF患者的生存率。

  • 标签: 血液透析 急性肾功能衰竭
  • 简介:慢性胰腺炎(chronicpancreatitis,CP)是一种进行性胰腺炎性疾病,临床一般有两种分类方法.一是根据患者发病时间先后分为早发型和晚发型,前者表现为复发性胰腺炎,后者以典型腹泻、钙化和(或)糖尿病为特点.

  • 标签: 慢性胰腺炎 临床特征 患者 无痛性 复发性胰腺炎 炎性疾病
  • 简介:近年来,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关系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随其检测技术的发展,对其研究逐渐深入,许多研究表明Hcy可以作为判断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指标,认为与传统的指标相比,Hcy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本文综述了Hcy的测定方法和临床意义。

  • 标签: 血液同型半胱氨酸 检测 心脑血管疾病 酶转换免疫测定法
  • 简介:临床病理讨论(ClinicopathologicalConference,CPC)是临床实践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多个学科合作对患者进行个体化诊治的一种形式,尤其对于一些疑难和罕见病例尤为重要。综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理检查等各项结果,一方面可以明确疾病的诊断并制定治疗方案,使患者受益,另一方面亦有利于为临床医师提供更好的经验和更开阔的思路,提高医师的诊疗能力。一篇好的临床病理讨论,往往是教科书上找不到的活教材,也是其他文体难以取代的好形式。

  • 标签: 临床病理讨论 多器官疾病 征稿 栏目 杂志 老年
  • 简介:<正>74例病人分为治疗组39例,在常规应用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初始剂量从每次6.25mg,每天2次,无反应1~2周后,逐增量至12.5~50mg/次,每天2次。;对照组35例,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临床观察 受体阻滞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