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总结11例脑瘫病人采用选择脊神经后根切断术的治疗方法效果。方法:采用显微手术显露L2~S1脊神经根。应用隔离电刺激仪来确定需切断的脊神经根,光学显微镜观察病理变化。结果:11例病人术后均取得良好疗效,痉挛解除,肌张力降低,步态改善,对感觉功能影响小。9例病人经2年以上随访疗效明显,2例病人失访。结论:选择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痉挛脑瘫疗效较好,其优点具有解除肢体痉挛.不影响运动感觉功能,疗效确切。

  • 标签: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 治疗 痉挛性脑性瘫痪 光学显微镜
  • 简介:动脉粥样硬化在脑血管病的发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外资料表明,约25%的脑血管病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卒中的机制主要为不稳定斑块脱落导致远端血管栓塞以及血管狭窄引起局部脑组织低灌注。目前,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方法包括:(1)药物治疗:通常包括他汀类药物、抗血小板聚集药抗高血压药;(2)手术治疗:包括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arotidendarterectomy,CEA)颅内外血管旁路术等;

  • 标签: 动脉粥样硬化 禁忌 支架 成形 药物治疗 抗高血压药
  • 简介:目的探讨皮质电刺激对颞叶癫病人颞后感觉语言中枢致癎灶关系的评估价值。方法对15例致灶可能与语言区毗邻的颞叶癫癎病人,行左颞后颅内电极植入,并进行皮质电刺激完成致癎灶定位。选择与病人智力水平相适应的语言作业,所有病人于术中唤醒下行致癎灶切除。结果所有病人均能通过皮质电刺激确定感觉语言区的精确位置。致癎灶感觉语言中枢相离11例,相切2例,相交2例。随访15例,时间21~36个月;根据Engel分级:Ⅰ级8例,Ⅱ级4例,Ⅲ级2例,Ⅳ级1例。术后语言障碍2例,部分恢复1例,无改变1例。结论感觉语言中枢有明显的个体差异。皮质电刺激能够客观评估感觉语言中枢的位置,据此判断其与致癎灶的关系,是一种有效可靠的评估手段。

  • 标签: 癫癎 颞叶 皮质电刺激 感觉性语言中枢 致癎灶 术中唤醒
  • 简介:目的比较经额部经颞部入路导航辅助下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6月导航辅助下内镜手术治疗的60例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的临床资料,28例采用经额入路(经额组),32例采用经颞入路(经颞组)。术后3个月采用GOS评分评估预后。结果经额组手术时间[(83±27)min]经颞组手术时间[(81±30)min]无显著差异(P〉0.05)。经额组血肿清除率[(88±11)%]明显高于经颞组[(79±19)%;P〈0.05]。经额组预后良好率(67.86%;GOS评分4~5分)明显高于经颞组(40.63%;P〈0.05)。结论神经导航辅助下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时,经额入路相对于经颞入路可以提高血肿清除率,改善预后,是较优的手术入路。

  • 标签: 高血压性脑出血 基底节 神经导航 神经内镜 手术 经额入路
  • 简介:目的提高对伴有皮质下梗死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脑动脉病(cerebralautosomaldominantarteriopathywithsubcorticalinfarctsandleukoencephalopathy,CADASIL)临床特点诊断方法的认识.方法对2003年4月7日收治的1例CADASIL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皮肤活检结果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主要临床表现为偏头痛、记忆力下降,头部MRI检查可见皮质下梗死、脑白质变性;皮肤活检电子显微镜显示小血管内皮下出现嗜锇酸颗粒.结论对出现反复发作偏头痛的中年人,MRI检查示皮质下白质或基底节区长T1、长T2异常信号,应高度怀疑为CADASIL,需进一步行皮肤活检及基因检测,以明确诊断.

  • 标签: 皮质下梗死 白质脑病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 MRI检查 皮肤活检 基因检测
  • 简介:本文通过回顾血管痴呆的提出及争议,引出血管认知功能损害提出的背景及其必要,阐述了其诊断标准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新近的研究进展,旨在通过比较血管痴呆到血管认知功能损害定义的演变说明血管认知功能损害这一定义的重要,指出寻找血管认知功能损害特异性的神经心理学表现、影像学特点、生物学标记以及病理学特点将是今后。

  • 标签: 血管性痴呆 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 诊断
  • 简介:目的分析发笑癫痫发作患者的临床特点,以确定癫痫病灶位置,为手术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本院就诊10例发笑癫痫发作患者的临床特点,包括发作的特点、影像学的特征以及手术治疗结果等.结果10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其中8例完成分期颅内电极埋置.术后8例达到EngleⅠ级缓解,1为Ⅱ级,另外1例术后发作无明显改变.结论非下丘脑病损所致发笑样癫痫发作者若不伴有情感症状出现,病灶多在额叶,并以辅助运动区为常见,伴有情感症状者多定位于颞叶.同时,发笑症状在发作过程的早期或者单独出现者定位很可能位于右侧大脑半球,反之,在晚期出现应考虑在左侧大脑半球的定位.

  • 标签: 发笑性发作 癫痫 定位
  • 简介:目的研究体外培养的成人骨髓源神经干细胞的致瘤.方法对骨髓源神经干细胞分别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刀豆球蛋白A凝集试验双层软琼脂培养以探明其是否具有恶性转化细胞的形态特征、表面结构及生长特性的变化;利用免疫细胞化学的方法检测骨髓源神经干细胞的端粒酶肿瘤相关基因的表达;将骨髓源神经干细胞接种到裸鼠体内观察其成瘤.结果骨髓源神经干细胞不具有恶性转化细胞的形态特征,在不同刀豆球蛋白A浓度下均未见明显的凝集反应,在双层软琼脂不能形成细胞克隆;骨髓源神经干细胞的c-myc、c-fosp53基因均呈阴性表达,而端粒酶逆转录酶呈弱阳性表达;将骨髓源神经干细胞接种于裸鼠皮下6个月未见肿瘤形成,亦未见其它组织形成.结论骨髓源神经干细胞保持了正常细胞的生物学特征,体内体外的各项指标均未提示其具有致瘤,体外的培养条件没有使其发生恶性转化,从致瘤方面证实了骨髓源神经干细胞临床移植的安全.

  • 标签: 骨髓源性神经干细胞 致瘤性 表达 恶性转化细胞 体内 裸鼠
  • 简介:目的探讨集体心理治疗对神经症的疗效.方法联合治疗(集体心理治疗结合药物治疗)61例,单一用药63例.于治疗前,治疗后12周分别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进行评定.结果联合治疗组显效率65.9%,单一用药组显效率30.2%,两组间差异有显著(P<0.01).量表评定结果:SCL-90、SAS、SDS治疗12周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P<0.01).SAS、SDS治疗12周后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集体心理治疗不仅能减轻神经症症状,而且能改善患者的人际关系,可推广使用.

  • 标签: 集体心理治疗 药物治疗 神经症 疗效
  • 简介:目的观察重型脑室出血行双侧脑室穿刺外弓l流灌注尿激酶后不同保留时间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70例行双侧脑室穿刺外引流的重型脑室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尿激酶保留时间长短分为3组,A组(23例)保留1h、B组(25例)保留2h、C组(22例)保留3h,观察比较每组患者在不同时间段血肿完全消散例数,住院时间,发病3个月内延期脑积水发生率,发病6个月后的预后等。结果血肿消散情况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A组与C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7),B组与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7),住院时间三组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间、A组C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延期脑积水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与B组、A组与C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705,P〉0.05)。结论尿激酶脑室内保留2h对重型脑室出血外引流是比较合适的。

  • 标签: 重型脑室出血 尿激酶 血肿消散 住院时间 延期性脑积水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颅颈交界区畸形不同外科处理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外科2008年4月至2017年6月手术治疗的690例颅颈交界区畸形患者资料。其中,枕骨钉枢椎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术治疗390例,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术治疗210例,单纯后路减压术治疗90例。术前日本整形外科协会(JOA)评分为3-13(平均8.20±4.34)分,术后通过对患者的临床症状、JOA评分影像学改善情况进行1-14个月随访,分析手术疗效。结果随访期内,术后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减轻,JOA评分为7-16(平均12.13±3.38)分,较术前分值显著提高(t=-5.976,P=0.002)。术后3d颈椎CT显示所有患者的螺钉位置良好,寰枢关节脱位完全复位者485例,颈髓MRI显示脊髓形态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术后3月颈椎CT显示骨融合良好,颈髓MRI显示脊髓空洞消失或明显改善者512例。结论根据患者颅颈交界畸形是否稳定而选择不同术式,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关节不稳定性 复位 骨螺钉 内固定
  • 简介:目的总结可调压式分流管治疗婴幼儿脑积水的临床经验,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9例植入可调压式分流管治疗不同类型婴幼儿脑积水的临床资料。患儿均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术中根据侧脑室的测压结果设定分流阀的初始压力,术后根据患儿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及影像学结果调整分流阀的压力。结果术后随访3—48个月,患儿临床症状均明显缓解或消失,CT检查显示脑室均较术前缩小。术后感染2例,分流管梗阻3例。结论可调压式分流管具有个体化设定分流阀压力的优点,可有效避免术后分流过度分流不足的出现,是治疗婴幼儿脑积水的首选方法。

  • 标签: 婴幼儿脑积水 脑室-腹腔分流术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颞叶癫痫患者手术后早期发作的影响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2月至2012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96例颞叶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分析癫痫手术后早期发作的影响因素及其对长期预后的影响。结果术后随访所有患者EngelⅠ级73例,EngelⅡ级11例,EngelⅢ级9例,EngelⅣ级3例。15例患者术后出现APOS,随访EngeⅠl级8例,EngelⅡ级3例,EngelⅢ级3例,EngelⅣ级1例。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术前发作频率、发作类型、MRI表现、切除侧别、术后病理等对术后早期发作无影响。出现术后早期发作的患者的癫痫缓解率明显低于无术后早期发作的患者(P〈0.05),惯常发作的患者的癫痫缓解率明显低于非惯常发作的患者(P〈0.05)。结论颞叶癫痫患者术后早期发作的出现提示预后不良,发作形式表现为惯常发作的患者更容易出现癫痫复发。

  • 标签: 颞叶癫痫 术后早期发作 影响因素 预后
  • 简介:森田疗法的适应症是森田神经质症,其中纯型森田神经质症,即具有强烈的精神自我冲突,自知力完整者,使用森田疗法疗效好,反之则不然。具有森田疗法适应症的患者,也只有切实完成了森田疗法的治疗,才能得到理想疗效,若不能规范地接受治疗,即使是适应症,疗效也不佳。现将我院进行森田疗法治疗失败无效神经症性障碍患者分析如下。

  • 标签: 住院森田疗法 神经症性障碍 治疗失败 临床分析 森田神经质症 效差
  • 简介:目的探讨纳美芬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34例,入院后随机分为纳美芬治疗组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命体征、颅内压变化、觉醒时间,治疗后第7天的GCS及伤后90d的GOS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纳美芬组患者的心律异常呼吸异常者的比例明显减少(P〈0.05),出现高颅内压的比例明显减少(P〈0.05);纳美芬组觉醒时间为(10.1±1.45)d,对照组为(12.4±2.58)d,两者差异显著(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第7天的GCS及伤后90d的GOS比较也差异显著(P〈O.05)。结论纳美芬可有效改善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

  • 标签: 纳美芬 治疗 重型颅脑损伤 作用
  • 简介:目的:观察醒脑固摄针刺法治疗睡眠障碍之夜尿症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于石景山区中医医院收治的睡眠障碍之夜尿症患者58例随机地分为观察组(n=28)对照组(n=30),观察组以醒脑固摄针刺法,取穴:内关,人中,三阴交,肾俞,会阳,留针30min/次,2次/d,休息1d/周。对照组以常规针刺法,取穴:中极,关元,膀胱俞,三阴交,2次/d,留针30min/次,休息1d/周。2组均在治疗4周后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3%,对照组为63.3%,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固摄针刺法治疗睡眠障碍之夜尿症疗效肯定,并且优于常规针刺法。

  • 标签: 醒脑固摄 夜尿症 睡眠障碍 针刺疗法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采用药物联合心理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解放军102医院收治的老年脑卒中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药物联合心理治疗。比较2组患者睡眠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睡眠质量、治疗后睡眠进程、治疗后睡眠结构,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采用药物联合心理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提升患者生命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药物联合心理治疗 老年脑卒中 睡眠障碍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观察替莫唑胺治疗颅内恶性胶质瘤疗效.方法选择2002-2003年收治的50例经病理证实的恶性胶质瘤患者,其中间变性星形细胞瘤26例,胶质母细胞瘤24例.男32例,女18例;年龄19~67岁,平均年龄42.5岁.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25例患者,替莫唑胺组(试验组)中胶质母细胞瘤12例、间变性星形细胞瘤13例,平均病程为4个月;环己亚硝脲组(对照组)胶质母细胞瘤12例、间变性星形细胞瘤13例,平均病程3.5个月.按照身高及体质量确定体表面积,分别接受下述治疗方案.(1)试验组:按150mg/m2体表面积计算,25例患者于试验第1~5天口服替莫唑胺胶囊.第1天需同时口服环己亚硝脲安慰剂,剂量为130mg/m2.(2)对照组:第1天口服环己亚硝脲,剂量为130mg/m2,第1~5天口服替莫唑胺安慰剂150mg/m2.2组均每疗程服药5d,28d为1个治疗周期,连续治疗3个周期.3个周期后1个月,开始进行疗效观察,并长期随访,观察患者的生存期长度.结果(1)生存时间:替莫唑胺组患者平均生存期较环己亚硝脲组明显延长,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01).(2)生存质量:经随访,替莫唑胺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并保持稳定.(3)药物安全:替莫唑胺组2例出现白细胞数减少,5例发生恶心、呕吐,均出现于每周期服药第1天,无明显肝、肾功能异常.环己亚硝脲组10例白细胞数减少、血小板降低,其中1例发生继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15例有明显恶心、呕吐症状.结论替莫唑胺治疗恶性胶质瘤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少.

  • 标签: 替莫唑胺 药物治疗 颅内恶性胶质瘤 星形细胞瘤 存活率 口服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