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公共服务需求类型的差异可能导致公共资源配置代际冲突。本文利用CGSS微观数据和2001-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从主观和客观两个角度研究了人口老龄化对公共教育支出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存在公共资源配置代际冲突。主观上,人们对公共教育支出的支持力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同时,相对于公共教育领域,年龄越大的人越倾向于支持公共资源投入到社会保障和养老金领域。客观上,省级人口老龄化程度对公共教育支出强度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进一步研究表明,公共资源配置代际冲突与中国特殊的老龄化进程有关。

  • 标签: 老龄化 公共教育 代际冲突 代际公平
  • 简介:2011年4月28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发布。从发布的主要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出现了低生育率、人口老龄化等问题。数据显示,2000至2010年年均人口增长率从1990至2000年的1.07%下降到0.57%;我国0到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16.60%,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3.26%,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8.87%。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到14岁人口比重下降6.29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

  • 标签: 中人口 人口问题 问题分析方法
  • 简介:本文主要从元代河南江北行省人口流动的原因、方式及其影响三个方面来论述。人口流动的原因包括黄河夺淮入海和元代统治政策两个方面;人口流动的方式包括流民、经商和驻军、官员任免及征发三种方式;人口流动的影响包括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社会治安,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和民族融合三个方面。

  • 标签: 人口流动 原因 表现 影响
  • 简介:北京市流动人口的数量大,且迁居率高,因而流动人口的迁居问题值得特别关注。本文首先介绍了北京市流动人1:3数量和分布的基本特征,然后运用2008年对北京全境的大规模电话调查所获的数据,研究了流动人口的迁居水平、迁居原因、迁居空间模式、迁居意向及区位选择等项内容。

  • 标签: 迁居 流动人口 北京市
  • 简介:南昌是民国时期江西乃至中国的"战争五重灾区"之一。自1926年建市至1949年解放,南昌有过三次非正常的人口数下降,分别发生在南昌起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进入近代以来,南昌作为江西最重要的传统行政中心城市经历着缓慢的转型,但是在战争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它又归于长期衰落,这不仅对其人口数量产生负面影响,而且导致其人口的现代化水平不高。

  • 标签: 民国 南昌 战争 人口
  • 简介: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湖州人口的文化素质纵向看有很大提高,横向比差距还较大.人口的文化素质与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增长方式、产业结构呈很强的正相关.湖州要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必须实施人力资本发展战略,加强职业教育,培养一大批产业发展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 标签: 人口素质 文化素质 湖州经济 经济增长方式 产业结构 人力资本
  • 简介:<正>老龄问题包括“人口老化问题”和“老年人问题”。人口老化是指老年人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增长的过程,人口老化是社会经济现代化的必然结果。无锡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乡镇工业发达,人民生活水平较高,20多年来,人口出生率大幅度下降,人口平均寿命则因健康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延长,老年人口越来越多。人口老龄化对无锡的社会、经济发展将会产生广泛的影响,值得人们高度重视。

  • 标签: 人口老龄化 老年人口 无锡市 人口老化 老龄问题 人口年龄结构
  • 简介:对民工荒、人口红利以及刘易斯拐点的概念界定进行必要的理论阐述,对浙江人口红利的历史、现状与前景进行预测分析,并借鉴Cai和Wang(2005)的模型,对2010年~2020年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与推测。研究结果表明,人口红利为我国1982年~2010年间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占39%,但在2010年~2020年将拖累经济增速2.2%左右。最后,结合浙江的实际,指出推迟退休年龄、废除计划生育等举措虽然能够有效缓解劳动力供应不足的问题,但保持经济活力的关键仍在于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

  • 标签: 人口红利 民工荒 刘易斯拐点 劳动力供应 职业教育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提升以及明显降低的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人口老龄化正在影响着目前世界各个领域的发展。那么人口老龄化会给我们带来哪些显性的优势又会有什么隐形的优势,同时他的劣势会如何表现出来,如何影响全球经济走势。因此,本文会通过对人口老龄化的研究并将它对经济影响的各种方式进行分析,合理的利用老龄化的优势,探索对经济发展出转危为安的新方案。

  • 标签:
  • 简介:目前学界关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问题的研究仍存在不少需要改进和完善之处,如对农业转移人口、农民工等概念界定不清,对市民化公共成本的构成要素、指标界定、测算模型与统计方法认识多有差异。未来研究重点应当理清公共成本内涵和规模,明确各级政府以及社会各方的责任担当,把握好市民化公共成本规模总量和支出结构的关系,理性设计分期支出年限,平衡多元主体成本分担机制。政府部门则应摆正态度、理性抉择、统筹安排,通过明晰支出责任、创新支出结构、完善体制机制、搭建信息平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等措施合理合法地化解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公共成本压力,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有序稳步推进。

  • 标签: 农业转移人口 市民化 公共成本
  • 简介:<正>西欧资本主义为什么发展得快,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为什么又长期处于迟滞状态,这是当前学术界正在认真探讨的问题。这两个问题的症结所在,是促使封建制度解体的决定性因素究竟是什么。对此,当前国内外学术界有许多不同的解释。比较流行的有三种观点:人口的骤减决定了农奴制的崩溃;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了封建生产关系的解体;阶级斗争是封建社会

  • 标签: 封建制度 商品经济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马克思恩格斯 阶级斗争 农奴制度
  • 简介:从古自今藏民族就生活在西藏高原上,从调研和大量材料分析,藏族人口的体格存在着我国南北体质类型的混合型特征,即身材中等、肤色较深、较黑。身高体重存在着与西藏高原的地理分布特征,且与国内有关地区之比偏低。藏族适应高原的另一特征就是圆形与椭圆形的胸廓。从血型来说大多为“O”型。总之藏族人口的体格,基本上是由种族起源决定的,一定程度上又受自然环境影响,所以具有遗传特征的

  • 标签: 西藏高原 藏族人口 体格特征 藏族的族源 地理分布特征 自然环境影响
  • 简介:摘要: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知识的吸收和能力的发展至关重要。探索在音乐学科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重要保障措施之一,学生只有拥有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才能在循序渐进的音乐学习中陶冶情操,提高音乐修养。本文以金坛区流动人口子女为研究对象,分析流动人口子女在音乐学习习惯方面存在的问题,探索了如何让孩子在良好的习惯中更好地学习音乐的途径及方法,进而达到启迪、激励、唤醒学生艺术灵魂,提高整个生命的素质。

  • 标签: 小学音乐 流动人口子女 学习习惯 问题 培养 策略
  • 简介:摘要:锦州市是环渤海经济区重要的沿海开放城市,是辽宁省西部区域性中心城市。积极推动锦州地区经济建设将对促进辽宁经济高质量发展,乃至为推动新一轮东北振兴发挥重要作用。人口发展既是制定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也是中长期区域发展规划应该研究的重要内容,控制人口数量,调整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是人口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着重从人口发展新变化以及面临挑战等角度出发,结合锦州市人口与经济发展现状,分析和探讨锦州市的主要人口经济问题,研究相应对策。

  • 标签: 人口 外流 老龄化 协调发展
  • 简介:摘要:农村流动人口的市民意愿不高只有37.0%的人愿意将户籍迁移到当地。城市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意愿与其流动范围、流动时间呈正相关,但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教育程度对市民化意愿的影响并不明显经济收入、劳动合同签订、现住房性质、居住证办理平时主要与何人交往等对市民化意愿的影响并不显著,农业转移人口在家乡拥有承包地、宅基地的状况已经成为影响城镇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的重要因素。为了使城市农民逐步实现市民化,不仅要提高农民工的收入还要提高劳动合同的签订率改善居住条件,还要健全三权分置制度建立农村集体土地自愿有偿退出机制把重点人群纳入城市形成典型的示范效应。要通过提高农民工的文化素质、加强农民工的劳动技能培训和消除城乡居民进城就业的体制障碍就应强化农业转移人口劳动保障等措施以增强其市民化意愿进而提高其市民化水平。

  • 标签: 农业 转移人口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90年代中期,中国人口年龄结构优势开始全面凸显,经济活动人口(劳动参与率)数量在2011年达到7.96亿人峰值,随后开始下行,现今大规模人口资源红利时代已趋近尾声。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62人,比2010年的3.10人减少0.48人,低生育意愿有固化趋势。在新人口形势下,基础教育将面临什么,要提前思考什么。

  • 标签: 新人口形势 基础教育 学生人数
  • 简介:摘要:本论文深入探讨了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揭示了随着老年人口比例上升,劳动力市场、服务业、消费结构、社会保障与养老金制度等方面发生的重要变革。劳动力市场面临供给减少的挑战,但也有跨代知识传承的机遇。服务业崛起成为不可忽视的趋势,特别是医疗、健康护理等领域。老年人口的消费偏好变化将重塑市场结构。社会保障和养老金制度面临可持续性问题,需要政策上的创新与调整。另一方面,人口老龄化也为新兴产业和创新带来机遇,如数字医疗等领域的发展。

  • 标签: 人口老龄化 产业发展 产业结构
  • 简介:未来,人工智能将填补劳动人口下降带来的岗位空缺,并将成为劳动生产中新的劳动大军。对基于增加劳动人口但收效甚微的计生政策、人口总量依然庞大、劳动力素质普遍不高的人口发展现状进行战略规划极为重要。首先,概述兰德里人口发展理论并用其对新中国人口发展过程进行检验,结果发现该理论与新中国人口发展过程基本吻合:从1954年至1959年左右,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但自然增长率却很低的'两高一低'特点符合兰德里人口发展第一阶段的理论;从1962年到1978年,人口发展进入到了兰德里人口发展理论的第二阶段:人口发展过程从'高高低'向'三低'转变;从1978年至今,人口发展进入兰德里人口发展理论第三阶段:人口发展维持在'三低'阶段。其次,阐述人工智能发展快速的原因、主要应用的领域,并结合兰德里人口发展理论,解释出为何人工智能能抵消'人口红利'消失带来的影响,同时指出人口总量过于庞大将影响人工智能的顺利发展、人口素质仍难以适应未来科技发展的要求等问题。最后,提出大力促进人工智能研发与应用、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等新时代中国人口发展战略规划建议。

  • 标签: 兰德里 人工智能 人口发展理论 人口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