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定场镜头一般为全景,在电影中具有总结、揭示甚至评述的功能。全景既是叙事的需要,也是叙事的脱域;既具有讲述内容的意义,也具有展示风格的、论述的非叙事性意义;既是感性也是理性的展示。在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和中国第六代导演的作品中,它呈现一种批评现代性的姿态。但在刻板印象的背后,总有脱域和逾越,这组成了电影的影像的意义,这也正是安德烈·巴赞在电影本体论中强调的现象学意义上的客观。

  • 标签: 定场镜头 二次定场 叙事 美学
  • 简介:文章对古琴美学进行历时性的梳理,指出它发展的起点和动力是自娱性的功能论.正是在这种功能论的驱动下,先后产生了本体论、审美论和演奏论,形成古琴美学的几大重要板块,然后在徐上瀛那里得到综合性的表述.最后还探讨了如何使古琴美学走向现代的问题,提出在发展娱人性功能论的基础上确立以表现论为主题的思路,并尝试性地拟出8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 标签: 古琴 美学 历史 功能论 本体论 审美论
  • 简介:汉字不但起源于象形,而且较多地保留了象形,这样它便为书法艺术提供了所必需的形式美;同时,由于物象写实的成份在象形文字里大大受到了削弱,主体表现的成份无形中大大增强,从而为书法演变为表现型艺术奠定了基础。在书法艺术进人自觉期(即汉末魏晋南北朝时期)后,象形(当然主要是抽象象形——与文字意义无关的象形)成为“汉字书写走上艺术化的道路的契机所在。若没有这一因素,仅仅能从书法形象

  • 标签: 书法艺术 美学意义 形式美 艺术化 书法家 象形文字
  • 简介:了解艺术史的人都知道.文艺复兴时期天才频出,而以人体为主题的绘画作品也在那个时代达到了高峰。究其原因,那时的艺术家们着力于人体美学规律的确立一一以至于将两种身份划了等号:艺术家=科学家。崇拜人体美的艺术家们学习解剖,了解人体结构.艺术和科学的契合程度竟然能如此之高。

  • 标签: 人体摄影 美学规律 画意 文艺复兴时期 艺术家 绘画作品
  • 简介:青主音乐美学思想述评蔡仲德青主(1893~1959),广东惠阳人。原名廖尚果,又名黎青主。出身书香之家。曾入陆军学堂。1911年10月,曾参与潮州战役,亲手击毙潮州知府。后赴德留学,获法学博士学位,而兼学哲学,尤好音乐。1922年回国,投入大革命,曾...

  • 标签: 音乐美学思想 民族音乐 青主 表现主义 主体性 《通论》
  • 简介:导演工作:电影技巧和美学[英国]迈·拉比杰胡菊彬译第一部分制作前期工作第二章关于电影剧本本章主要为拿到一个完整的电影剧本,准备投入拍摄的人而作。本章就怎样处理剧本及其立意、如何在剧本的加工阶段对剧本进行修改等方面向编剧提供一些实用的指导。但是,假如你...

  • 标签: 电影剧 演员们 电影技巧 剧本 导演工作 发展概述
  • 简介:中国美学以自然为本体,自然即为道,美的最高境界是道,也就是自然;西方美学以神为本体,一直将神看做是美的最后归属.道在中国文化是有与无的统一,它不是言语的对象,中国古代文论认为"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与此相关,美学重视象,认为美在意象形以及意象的升华--境界,对意象与境界的把握是通过体验来完成的,因此中国美学重视体验的方式.西方美学以神为本体,而神又是通过言来布道的.言与逻辑、分析有必然联系,与之相关,西方美学重视认识,美是认识的对象.这就形成了西方美学的认识论传统.

  • 标签: 本体 自然 认识
  • 简介:是中国绘画理论史上第一部初具理论体系的山水画论,其中不少论述已上升到美学层面.(一)'以林泉之心临之'的'真山水'观,超越了'以玄对山水'传统观念,真实地面向自然进行审美观照,使山水画有了人间现实生活的情趣.(二)在以高、深、平'三远'拓开空间艺术审美视野的同时,强调注重四季、朝暮景色的变化及其观、画山水者的心情变化,使画中山水景物成为有'运动形式'的'活物'、'活体';向空间艺术注入时间意识,使中国的山水画也成为富有诗性的时空结合的艺术.(三)画家以'注精以一之',的'神而明之',不但以自然的眼光而且以合乎地理科学的眼光把握不同地域山水的'体质',不同的'神气','兼收并览',取之'精粹',将山水画推向中国造型艺术的高峰.

  • 标签: 《林泉高致》 美学品位 山水画论 艺术审美 意境 艺术形式
  • 简介:《史记》涉及音乐及音乐家的地方本来就不算多,而据称原书谈论音乐较多的专篇《乐书》,却又散佚阙如,但本文作者并未因此而避难就易,而是遍搜章句,掘隐发幽,并根据后人补写的《乐书》为参考。从音乐与自然和音乐与人及社会的关系,以及司马迁的“天人感应”论着手,勾勒出了司马迁的音乐美学思想脉络,弥补了中国古代音乐美学史上的这一薄弱环节。

  • 标签: 司马迁 《史记》 音乐美学思想 音乐与自然的关系 音乐与人及社会的关系 音乐与“天人感应”论
  • 简介:以普通话为母语发展的舞台影视语言作为一个概念都是舞台影视作品交代情节、揭示思想、展现冲突、刻画人物,感染观众的重要手段。区别在于影视语言与舞台语言在创作规律,创作手法创作技巧上的不同。从艺术表现手法上讲舞台语言偏“虚”而影视语言偏“实”,这是由于创作空间的不同,如舞台要求“假定性”,而影视要求“逼真性”所决定的。舞台语言在表现技巧上“夸张鲜明”而影视语言则追求“生活自然”。

  • 标签: 舞台语言 影视作品 语言美学 影视语言 艺术表现手法 刻画人物
  • 简介:作为儒家学派创始人的孔子,在音乐上有着精深的造诣.孔子把"仁"作为其音乐思想的核心和出发点,看到了"乐"与"礼"相互促进、相互节制的关系,把"和"视作衡量音乐的最高准则和音乐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

  • 标签: 孔子
  • 简介:昆剧传播到外埠之后,受到当地文化与底层百姓审美趣味的影响,渐渐发生了变化,与所谓“正昆”在内容与形式上有着很大的不同,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形态,这些昆剧便被人们称为“草昆”。尽管草昆有川昆、滇昆、徽昆、赣昆、湘昆、晋昆、甬昆和永嘉昆剧等之分,但它们有着共同的美学特征,即语言方言化、音乐通俗化;新编剧目表现了底层社会的价值观念;净丑二角的表演体现了重技艺、喜滑稽的风格。

  • 标签: 昆曲 草昆 美学特征
  • 简介:德国哲学家汉斯·伽达默尔(Hans—GeorgGadamer,1900—2002)说:“没有事物,只有阐释。”我们说:没有舞蹈表演,只有对舞蹈作品文本中身体语言的审美阐释。“文本”、“传统”、“语言”成为我们对表演形态的舞蹈进行行为判断的三个支点。

  • 标签: 舞蹈表演 文本阐释 美学 伽达默尔 审美阐释 身体语言
  • 简介:肖邦一生创作了21首夜曲,这些作品具有丰富的音乐表现力和美学表现力,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具有深邃的内涵和丰富的意境,被誉为新风格的诗学,充分展现了作曲家的创作意图,蕴含了美学意义。

  • 标签: 夜曲 肖邦 美学分析
  • 简介: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在人们的审美活动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它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又能够敏锐的反映特定时代的审美意识。在我国56个民族中,汉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90%,广泛分布在内陆及沿海地区,不同的自然环境、历史人文因素,形成了汉族民间舞蹈种类繁多,风格各异的特点。作为最具代表性的汉族民间舞蹈——秧歌,也会因地域文化环境的差异,使得不同地区秧歌的表现风格大相径庭。山东三大秧歌之一的胶州秧歌历经百年的发展变迁,其舞姿动律、风格特点也经过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 标签: 胶州秧歌 美学视角 汉族人口 民间舞蹈 表现风格 否定之否定
  • 简介:<正>人类的音乐艺术在不同地域、民族的历史发展中,都会关心和触及到一些基本的美学问题,如音乐的谐和、模仿、情感问题以及音乐的教育、伦理、治疗等功能。而这些恰恰是中西古代音乐美学思想中所共有的东西。古希腊时期的音乐美学思想同中国先秦时期的音乐美学思想一样,都为各自的历史发展提供了最早的、系统的、影响甚为深远的思想资料。我们

  • 标签: 音乐美学思想 思想概述 不同地域 音乐艺术 节奏 情感力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宗白华的美学思想虽然不很系统,但他谈美的视角很独特——他是从和谐的角度来谈美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美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与物无对;二、美感具有生命情调;三、美是内容和形式的和谐;四、从人生意义角度而言,美是自我协调。

  • 标签: 与物无对 人生意义
  • 简介:设计美学的产生从其发展的本原上来看,与人类对美感的追求相关。我们生活在一个美的世界。美是任何人都能够充分体验、尽情享受的,它使我们欢欣鼓舞,使生活更有意义。正是因为美对于人类如此重要,我们不仅感受美、追求美,而且创造美、思索美。关于美的理论的研究,我们将从对美学史的回顾和对其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考察中寻求答案。“所谓美学’,就是以一切美的领域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具体的说就是美的存在、美的本质、美的规律、美的感受和美的创造等领域。”

  • 标签: 设计美学 美的本质 美的规律 感受美 创造美 美学史
  • 简介:严格说来,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始于先秦,完善于汉魏。《乐论》与《乐记》是中国先秦至汉时儒家音乐关学思想的代表,也是当时音乐关学思想的主流。魏时嵇康《声无哀乐论》的出现,使不同于儒家的、具有形式化倾向的玄学音乐美学思想出现。儒家和玄学音乐美学思想的内容几乎涉及到了现代音乐美学思想研究的各个主要问题。研究汉魏音乐关学思想的转变,有利于人们理解中国音乐美学思想的发展与演化,为当代音乐美学思想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

  • 标签: 表现 形式化 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