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乳酸(LAC)监测心脏重症患者救治中的意义。方法:选2019年1月~2022年1月60例心脏重症患者进行研究,将LAC增高的3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再将LAC正常患者设为对照组。分析两组临床指标、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APACHEⅡ评分、BNP峰值、TnI峰值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LVEF值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风险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LAC检测能有效的对心脏重症患者病情危险程度及预后进行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血乳酸 重症心脏病 APACHEⅡ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研究接种流感疫苗后不良反应监测及效果评价。方法:本疾控中心对2021年8月1日-2021年12月31日进行流感疫苗接种的3374名居民展开调查,通过监测接种流感疫苗后的不良反应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流感疫苗接种后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分为局部反应以及全身反应两种。局部出现不良反应主要表现是接种部位出现红肿、硬结、疼痛等。其中,接种部位出现肿胀、微红的有15例,占整体比重的0.44%;疼痛有18例,占整体比重的0.53%。全身出现不良反应居民主要是发热、头部疼痛、乏力以及肌肉疼痛。其中,出现肌肉疼痛有5例,占整体比重的0.14%;出现乏力有6例,占整体比重的0.17%;出现头部疼痛有9例,占整体比重的0.26%;出现发热有11例,占整体比重的0. 32%。同时,消化系统没有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另外,按人群年龄统计在3-18岁范围内不良反应出现28例,不良反应率为3.60%;在18-29岁范围内不良反应出现9例,不良反应率为4.22%;在30-40岁范围内不良反应出现10例,不良反应率为2.30%;在41-50岁范围内不良反应出现6例,不良反应率为2.59%;在51-62岁范围内不良反应出现5例,不良反应率为0.76%;在63-76岁范围内不良反应出现4例,不良反应率为0.59%;在76岁以上范围内不良反应现象出现2例,不良反应率为0.50%。结论:目前,接种疫苗是预防流感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接种疫苗后不良反应率比较低,出现症状比较轻。对于自身抵抗力差的人,建议注射流感疫苗,这样可以大大减少病毒造成的损害,降低流感的发生率。

  • 标签: 接种流感疫苗 不良反应 监测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个体化护理干预对睡眠呼吸监测的影响。方法:收治100例因睡眠打鼾、窒息以及憋气来我院就诊患者进行研究,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监测成功、失败例数为49例、1例;对照组监测成功、失败例数为38例、12例;观察组非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检出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价值(p

  • 标签: 个体化护理干预 睡眠呼吸监测 呼吸暂停综合症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研究医院病原菌的分布特点以及耐药情况,为医院用药提供指导意见。方法:取2022年1月-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458例病原菌感染的患者作为此次的调查对象,采用微生物分析仪对这458例患者的感染菌种进行鉴定和药敏,了解感染多重耐药菌的具体分布情况,分析其耐药性。结果:根据数据分析显示,本次共计检测出458株细菌,其中有187株多重耐药菌,标本类型为体液、血液、呼吸道分泌物以及尿液,占比分别为36.46%、12.23%、24.45%、26.86%;其中最常见的多重耐药菌有CREC、CRKP、CRPA、CRAB、MRSA,占比分别为19.43%、10.26%、6.33%、0.87%、3.93%。在革兰氏阴菌中,最常见的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其主要原因为这两种细菌的生存能力非常强,是目前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病菌。这些细菌主要是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产生多重耐药性,导致临床治疗的难度增加。结论:临床上要根据病原菌的耐药情况,以及患者的具体情况,规范抗菌类药物的给药,尽可能避免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情况出现。             

  • 标签: 医院病原菌 分布特点 耐药性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标:研究中心静脉压力监测和强化护理对重症心脏病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将72例重症心脏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观察组(36例),两组患者根据观察组的中心静脉压力监测和强化护理干预接受定期护理。将两组患者与其临床预后、心理状况(汉密尔顿焦虑和抑郁程度)和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监测时间(36.45 1.01对44.58 1、13(h))和住院时间(8.23 3、45对12.74 3、12(d))比观察组短,差异在统计上很大(p < 0.05);观察员小组的HAMA ( 18、23 1、12)和HAMD ( 20、49 3、01)和29、73 3、34的评级均低于监察组的评级,差异在统计上很大(p < 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优于观察组,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显着性(p < 0.05)。结论:以监测中心静脉压力为基础的联合强化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预测严重心脏病患者,缩短监护和住院时间,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重症护理 中心静脉压监测 给药规范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静脉输液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与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2年4月在成都市新津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进行静脉输液治疗78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观察组(39例)与对照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管理模式。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输液速度控制、输液巡回单记录规范及输液处理及时性。结果:观察组患儿输液速度控制、输液巡回单记录规范及输液处理及时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静脉输液中实行护理管理,能有效减少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控制输液速度,确保输液巡回单记录更规范,输液处理更及时,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静脉输液 药物不良反应 输液速度控制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癫痫手术的难点以及重点在于确定癫痫病灶的位置,而正无创法并不能精确的定位癫痫病灶,在手术前于患者颅内置入电极,并进行视频脑电监测,这对于难治性癫痫患者而言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这也是提升难治性癫痫治疗效果的重要方法。本研究选择于我院在近两年间(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入的36例难治性癫痫患者进行研究,入选患者均给予颅内电极埋藏技术加以治疗,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难治性癫痫颅内电极埋藏视频脑电监测护理措施。

  • 标签: 难治性癫痫 颅内电极埋藏 视频脑电监测 护理
  • 简介:【摘要】公共卫生监测,属于疾病预防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公共卫生监测,可以积极寻找到日常生活中对人体有危害的病毒或者物质,并提前做出预判,避免对人们的生命或者财产造成损害。通常来说,公共卫生监测主要是针对人们日常所生活的环境中的危险因素进行监测,并根据当前的防治体系不断的调整,以此来提高疾病预防的作用。本文主要针对公共卫生监测对于疾病预防的重要作用进行综述,详见下文:

  • 标签: 公共卫生监测 疾病预防 重大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气管切开呼吸道护理相关因素的监测与管理。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气管切开治疗的1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护理过程中对出现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进行标记,并且对引发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的。结果:共31例患者出现下呼吸道感染,分析患者出现感染时环境、操作、灭菌等方面的变化,得出引发患者感染的主要原因是消毒和灭菌不彻底。结论:在完成手术切开治疗后,需要护理人员做好对患者所处环境、医疗器械及其他密切接触物品的消毒和灭菌,才能尽可能降低患者的下呼吸道感染率。

  • 标签: 气管切开 呼吸道护理 检测与管理
  • 简介:    【摘要】消毒供应中心是医疗机构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清洗消毒灭菌及无菌物品供应的平台科室,是医疗护理工作正常运行的保障,在医院感染控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质量监测是工作质量的保证,因此,消毒供应中心涉及的质量监测有:清洗消毒质量监测,包装的质量监测,灭菌的质量监测及灭菌过程和结果的质量监测

  • 标签:     医院感染 清洗 消毒 检查 包装 灭菌 器械 物品 质量监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强化相关医务工作人员不良事件的监测以及报告工作概念的学习、培训以及知识宣教,使相关工作人员能够意识到监测不良事件以及报告工作的重要性。依托于开展不良事件的报告工作和监测工作,有助于第一时间对不良事件进行发展,为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提供可参考的理论依据,防止重复出现不良事件,降低使用医用耗材期间的风险,提升医院整体医疗工作的水平。基于此,笔者针对于优化医用耗材不良事件监测与报告体系进行了深入分析与探讨,以此为相关学者以及从业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 标签: 医用耗材 不良事件监测 报告体系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了动态血糖监测(CGM)的发展,简述了回顾性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实时CGMS、3C系统、iPro2回顾性CGMS、瞬感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系统、微泰AIDEX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的优缺点,分析了CGM技术的应用情况,包括适应症及捕捉低血糖,指出CGM技术已成为糖尿病管理的重要手段。

  • 标签: 动态血糖监测技术 发展 应用 综述
  • 简介:摘要:社会的发展导致人们对畜牧产品的需求量大幅上涨,在畜牧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导致大量疫病的出现,疫病本身会对动物的健康、养殖户的经济收益以及消费者的食品安全都造成危害,同时给公共安全卫生工作造成了隐患,影响到社会稳定。所以需要整合养殖户力量、社会企业力量以及国家力量做好动物疫病的预防工作,积极开展培训工作和知识宣传工作,形成规范、科学、系统化的动物疫病防治体系。而在动物疫病综合预防工作中动物疫病的监测工作至关重要,需要相关人员将其重视起来,认真做好实际情况排查、方案规划等工作。

  • 标签: 动物 疫病 预防控制 疫病监测 必要性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依据药剂科中药不良反应监测结果,分析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并制定应对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20以及2021年度因用药不当引起患者不良反应的74份记录报告,分析用药不良反应的主要症状以及发生原因,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结果:74例患者中男性发生不良反应例数较少,占比40.54%,就年龄分布情况来看,60岁以上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药品类型中心脑血管用药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占比35.14%,其次为消化系统用药18.92%。不良反应累及系统及器官占比较高的是消化、肌肉以及皮肤系统,分别为:31.08%、21.62%、18.92%。较之注射药物,口服药物所致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结论:在中药不良反应预防中,老年患者、口服以及心脑血管用药均为不良反应发生的高危因素,因此需对症给予适量药物,加大用药安全管理,保障用药安全。

  • 标签: 药剂科 中药不良反应。监测情况 应对措施
  • 简介:摘要:静脉输液作为医疗机构一种重要治理手段,在临床治疗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静脉输液具有给药迅速、药效快、副作用小等特点,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本文阐述设计一种具备自动监测静脉输液的产品,减少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不适,提高就诊体验,具有一定临床应用意义。

  • 标签: 静脉输液 监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消毒供应室中,医疗器械清洗与质量控制的方法,以及加强质量控制管理的效果。方法:某医院于2021年1月开始进行加强质量控制措施的应用,随机选取2020年1月到12月之间,消毒供应室医疗器械清洗的514例多作为对照组,随机选取2021年1月到12之间进行加强质量控制之后的消毒供应室医疗器械清洗记录532例为实验组,观察分析清洗质量以及管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合格、不合格清洗例数分别为514、18,合格率为96.62%,对照组合格、不合格清洗例数分别为458、56,合格率为89.11%,两组比较P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医疗器械 清洗 质量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运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开展血糖监测过程中,为脆性糖尿病患者情绪变化产生的影响和开展心理健康指导的重要性。 方法 此次研究共计纳入78例脆性糖尿病患者,收治时间为2021年3月~2022年1月,分析患者不良情绪变化,开展针对性心理指导,分析血糖监测结果的完整性。 结果 78例患者中,通过开展动态血糖测量仪的教育和心理指导后,73例连续三天可以完成CGMS检查,并且血糖曲线重叠性比较好;4例初次检查因为心理适应能力较差,无法耐受放弃。1例患者由于仪器信号问题不能顺利完成监测。 结论 积极开展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知识宣教以及心理健康指导,可以促使患者顺利完成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检查,且得到准确的血糖变化数据。

  • 标签: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脆性糖尿病 情绪变化 心理健康指导
  • 简介:摘要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主要治疗策略是以手术为核心的综合治疗。排粪、排尿与性功能障碍是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后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保护盆腔自主神经的TME手术可以有效降低上述问题的发生率。术中神经监测(IONM)可以协助术者在术中有效地识别并保护盆腔自主神经,是一种颇有前景的方式,但目前技术标准尚不统一,临床应用尚不普及。本综述整理了国内外IONM在直肠癌手术以及盆腔相邻器官手术中的研究,介绍了神经电刺激结合海绵体、膀胱、尿道、直肠内压监测及肌电反应监测等IONM的技术方法。提出目前研究面临的方法学不统一、专用设施缺乏等问题,并对这一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 标签: 直肠肿瘤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保留盆腔自主神经 术中神经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