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5 个结果
  • 简介: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AIDS、糖尿病等疾病的不断增加及器官移植和介入技术的普遍开展,深部真菌感染急剧增多。而我国人口日趋老龄化,老年患者住院感染日渐突出,尤其是真菌感染在近年来不断增加,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心健康和预后。为进一步了解延安市老年患者深部真菌感染情况,分析感染危险因素,有效预防和控制真菌感染,笔者比较研究了89例临床继发深部真菌感染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 标签: 老年患者 院内感染 真菌 危险因素
  • 简介:1病历摘要患者男性,25岁。因发热、咳嗽、咳痰、乏力消瘦2个月余人院。患者2006年4月1日因劳累受凉后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9.5℃,无明显时间规律性,伴咽痛、咳嗽、咳痰,无胸痛,痰为白色黏痰,量20~30ml/d,在当地诊所静滴抗感染药(药物不详)治疗3d后仍不规律发热,咽痛好转,咳嗽、咳痰无减轻,于2006年4月17日就诊广州市某三甲医院,胸部x线片示双肺间质性病变,左上肺有肺大泡形成及纵隔数个淋巴结肿大,未行特殊治疗。为进一步诊治,患者于2006年5月11日至我院就诊,呼吸科以肺部感染收住院。查血常规白细胞6.47×10^9/L,其中淋巴细胞百分比30.8%、中性粒细胞百分比69.2%,血红蛋白117g/L,血小板331×10^9/L,纯结核蛋白衍生物PPD(-),结核抗体弱阳性,血沉82mm/h;痰未找见抗酸杆菌、真菌,普通培养无致病菌生长;

  • 标签: 咽拭子 非HIV感染 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病
  • 简介:盐酸特比萘芬是强效抗真菌药物,具有强效杀真菌、减少复发,缩短疗程,抗炎、亲脂等特点。其原研产品兰美抒(Lamisil)由诺华公司于1979年研制成功,在国外兰美抒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浅部真菌病,是全球治疗皮肤真菌病第一品牌。

  • 标签: 临床应用 抗真菌药物 皮肤真菌病 征文 医生 中国
  • 简介:目的:研究血浆脑钠肽在阵发性房颤和持续性房颤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法检测23例阵发性房颤和19例持续性房颤患者血浆BNP水平,并与健康对照组BNP进行比较。结果:转复为窦性心律前,两房颤组BNP水平无显著差别,且均高于对照组,转复为窦性心律后,两房颤组BNP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心房颤动影响血浆BNP水平的分泌,在转复为窦性心律后血浆BNP水平下降。提示血浆BNP水平可作为预测心房颤动发生的生化指标。

  • 标签: 心房颤动 脑钠肽 心律转复
  • 简介:盐酸特比萘芬是强效抗真菌药物,具有强效杀真菌、减少复发,缩短疗程,抗炎、亲脂等特点。其原研产品兰美抒@(Lamisil)由诺华公司于1979年研制成功,在国外兰关抒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浅部真菌病,是全球治疗皮肤真菌病第一品牌。

  • 标签: 临床应用 抗真菌药物 皮肤真菌病 征文 医生 中国
  • 简介:目的:对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自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期间实施免疫学检验的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收集整理,从临床标本、试剂及仪器等可能导致免疫检验结果出现误差的因素入手,探讨出控制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有效方法。结果:通过分析可知,标本质量、仪器设备、人员素质以及实验室的温度、湿度等都是影响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在临床上,影响免疫检验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因此对实验室操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其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注意检验中存在的细节,从而有效的确保检验质量。

  • 标签: 临床免疫检验 质量控制 有效方法 控制效果
  • 简介:缺血性心脏病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而治疗性血管新生为这类疾病的攻克带来了新的希望,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由其分子基础,谈到临床应用,综述了血管生成的过程与机制,促进血管新生的主要因子,以及治疗性血管新生的理论基础与主要策略,进而结合有关研究成果,对治疗性血管新生临床应用中面临的问题和前景等方面略作探讨。

  • 标签: 临床应用 治疗性血管新生 缺血心肌 分子基础 缺血性心脏病 血管生成
  • 简介:目的探讨面癣的致病菌、临床特点、易感年龄等相关因素。方法分析本院门诊2012年1—6月的真菌直接涂片镜检发现菌丝或孢子的面癣患者。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有无动物接触史、有无并发其他部位浅部真菌病、用药史。取皮屑直接镜检的同时进行真菌培养鉴定。结果面癣见于各年龄段,在51—70岁之间有一个年龄高峰。分离皮肤癣菌103株,包括红色毛癣菌70株(68.0%)、犬小孢子菌21株(20.4%)、须癣毛癣菌10株(9.7%)、石膏样小孢子菌2株(1.9%)。合并其他浅部真菌病、使用激素类药物、动物接触史是面癣发病的重要因素。部分炎症明显的面癣使用医用拭子取材,可以提高真菌涂片和培养的质量。结论不典型的面癣容易误诊,需要高质量的真菌镜检和培养,降低面癣误诊率。

  • 标签: 面癣 真菌学 临床分析
  • 简介:目的:通过观察脑脊液分流术在64例脑肿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探讨其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0年3月我院64例脑肿瘤患者病例资料,其临床诊断均有颅内高压,对照组32例患者给予常规手术进行肿瘤切除;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脑脊液分流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颅内压均降低。观察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对照组完全缓解率为15.6%,部分缓解率为21.8%,病程稳定率为31.3%,病程进展率为31.3%。观察组分别为28.1%、31.3%、25%和15.6%。观察组完全缓解率和部分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病程进展率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术后两年内复发5例,生存超过三年的17例,生存超过五年的12例。观察组术后两年内复发的2例,生存超过三年的20例,生存超过5年的15例。和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病情复发率更低,生存指数更高,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脑脊液分流术在伴颅内高压或脑积水的脑肿瘤手术中的使用效果显著,后期的手术成功率和患者生存率提高,临床上可予以更为深入的探索。

  • 标签: 脑肿瘤 脑脊液分流术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报道5例丝状真菌所致真菌性鼻窦炎病例。方法分析5例鼻窦炎患者临床资料,对患者鼻分泌物或鼻黏膜进行真菌直接镜检和培养,对培养获得菌株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结合真菌直接镜检、培养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确定致病真菌为茄病镰刀菌、烟曲霉、黄曲霉、波氏假阿利什霉和萝卜镰刀菌。4例患者采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1例患者采用伏立康唑、两性霉素B控制病情,效果均良好。结论真菌性鼻窦炎致病真菌多样,分子生物学可做准确鉴定,鼻内镜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 标签: 真菌病 鼻窦炎 鉴定
  • 简介:儿童皮肤念珠菌病常累及光滑皮肤相互摩擦的部位,如口角、颈周、腋窝、肛周、腹股沟等,又称为念珠菌性间擦疹^[1],为皮肤科门诊常见病和多发病。根据临床表现及真菌学检查诊断并不困难,但在临床实践中将本病误诊为婴儿湿疹、尿布皮炎、痱子者却非罕见,常因治疗不当而掩盖症状或使病情加重。本文主要根据患者发病年龄、部位、季节、诊断和治疗经验进行归纳和总结,以便对临床实践有所借鉴。

  • 标签: 皮肤念珠菌病 儿童 临床分析
  • 简介:目的建立基于TaqMan探针技术的皮炎外瓶霉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方法通过对皮炎外瓶霉ITS区域基因组序列(GenBank:JN675373.1)进行分析,设计合成特异性引物和荧光标记探针,优化荧光定量PCR反应条件.以临床标本中分离的皮炎外瓶霉为阳性菌株,及其他种类真菌和细菌作为阴性对照菌株,从特异性、敏感性及重复性方面对该方法检测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该研究设计的引物和探针能扩增皮炎外瓶霉特异性序列.临床分离得到的皮炎外瓶霉在反应中有明显扩增曲线,而甄氏外瓶霉、棘状外瓶霉、烟曲霉、白色念珠菌、新生隐球菌、马内菲青霉等20株菌在CT值≤38范围内均未有扩增;利用基因重组构建的标准品完成了标准曲线的绘制,在1.0×103~1.0×107拷贝数(Cp)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1.000),最低可检出量为10Cp/μL.结论成功建立了荧光定量PCR检测皮炎外瓶霉方法,该法特异度强、敏感度高、重复性好,将有助于临床皮炎外瓶霉感染的早期诊断和针对性治疗.

  • 标签: 皮炎外瓶霉 核糖体基因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 简介:舍他康唑是新一代唑类抗真菌药物,具有广谱杀菌、抗炎、亲脂等特点。其原研产品卓兰(Zalain)由西班牙菲尔若公司于1992年在欧洲上市。在国外,卓兰有乳膏、栓剂、溶液、凝胶、香波、甲贴片等多种剂型,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浅部真菌病。在我国,该产品的乳膏制剂于2009年由英维达公司独家代理,目前已在许多地区得到了临床应用和认可。为了与广大临床医生携手探索卓兰治疗浅部真菌病的疗效,积累更多的临床资料,使更多患者受益,《中国真菌学杂志》与英维达公司特举办此次联合征文活动。

  • 标签: 临床应用 真菌学 杂志 中国 征文 抗真菌药物
  • 简介:目的:总结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6月至2012年2月期间经心脏超声或左室造影证实的33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情况。结果: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为以胸闷、气短为主者20例;心前区不适4例;心前区疼痛5例;乏力2例;心悸1例;发现心电图异常前来就诊1例。32例患者行左室造影诊断为心尖肥厚型心肌病。1例因肾功能不全,未行左室造影,但经心脏超声诊断为心尖肥厚型心肌病。27例患者服用β-受体阻滞剂,2例患者服用钙离子拮抗剂,4例患者因心率慢,未服用药物,临床随访1~36(平均16.7±4.1)个月,临床症状均明显缓解。结论:β-受体阻滞剂和钙离子拮抗剂均适用于治疗心尖肥厚型心肌病。

  • 标签: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 临床特征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不同分化程度、细胞类型的MRI图像特征、参数。方法:回顾性分析肝硬化再生结节27例、肝细胞癌75例81处病灶(高度分化15例,中度分化40例,低度分化26例)、肝内胆管癌20例的病理结果及MRI影像学数据,比较再生结节、肝细胞癌和肝内胆管癌之间,以及肝细胞癌各种组织分化程度之间的ADC值、强化程度差异。结果:常规MRI平扫结合LAVA可准确诊断大部分原发性肝癌病例。再生结节、肝细胞癌及肝内胆管癌ADC值均值的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肝细胞癌高分化组、中分化组及低分化组ADC值均值均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但中、低分化肝细胞癌ADC值均值的差异无实际临床意义;高分化肝细胞癌与肝内胆管癌ADC值均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结论:常规MRI结合DWI、多期动态增强扫描有助于区分原发性肝癌各种组织分化程度及细胞类型。

  • 标签: 肝硬化 肝癌 肝内胆管癌 病理 磁共振成像
  • 简介:目的:我国目前医院临床科室护理人员配置普遍不足和护理人才的流失的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部队医院,由于受到军队编制调整的影响,护理人力资源的不足和人员流失更加严重。如何对护理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及如何提高现有护理人力资源利用率,已成为当前护理管理者急需解决的问题。护理人力资源与护理质量的水平有密切的关联,通过对护理人力资源情况的了解而相应地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方法:调查某医院某临床科室病区床位数与护士之比,护理人员结构等。结果:人力资源配置不足,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护理人员流失是护理人力资源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论:针对目前状况,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出发进行对策思考:尽可能达到配置标准;重视人员招聘环节;提高护理工作的地位,激发从业人员的自豪感;认真进行岗位和人员能力特点分析,合理调配人力资源;善于利用激励和监督机制;建立后勤保障,提高员工福利;加强护理教育和人员培训等。

  • 标签: 护理人力资源 现状 对策
  • 简介:目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神经内镜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并对临床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择12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选择对患者应用常规性的开颅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应用神经内镜手术的治疗方式,治疗人员对两组患者临床的治疗效果以及手术创伤指标等相关数据进行对比.结果:经过治疗后,较之于对照组,观察组在各项指标以及残留的血肿量方面恢复均要更加明显(P〈0.05),在临床治疗效果方面,两种治疗方式结果相似(P〉0.05).结论:在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时应用神经内镜手术的治疗方式虽然在治疗效果上同常规开颅手术不存在较大的优势,但其手术之间较短,且具有微创性,美观程度较为理想,患者的满意程度也相对更高,因此,值得对其进行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神经内镜手术 高血压脑出血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了解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的临床特点、诱发因素、菌种分布及治疗。方法对本院性病门诊中确诊的56例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临床特征、诱发因素、菌种分布及治疗经验。结果56例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发病平均年龄(34.11±9.92)岁,25~40岁青年人占67.9%(38/56);包皮过长者87.5%(49/56),有糖尿病史14.29%(8/56)。56例患者念珠菌培养阳性48人(85.71%),共分离到49株念珠菌,其中白念珠菌44株(91.84%),近平滑念珠菌4例(8.16%)。所有患者予舍他康唑乳膏外用,5例症状严重患者联合伊曲康唑口服,76.79%(43/56)的患者获得临床和真菌学治愈,1个月后随访无复发。结论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好发于青年人,白念珠菌仍是其最常见的病原菌,外用舍他康唑乳膏临床获得较好的疗效,为提高治愈率和避免再感染,治疗期间应避免性行为。

  • 标签: 包皮龟头炎 念珠菌 舍他康唑 伊曲康唑
  • 简介:目的分析肾移植术后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以期提高临床医生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肾移植术后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治疗预后。结果4例患者中,男2例,女2例,全部为首次同种异体肾移植。所有患者均有发热和头痛症状,多表现为轻度头痛和低热。3例患者隐球菌涂片和培养均为阳性。所有患者分别给予两性霉素B脂质体、伏立康唑、5-氟胞嘧啶等抗真菌治疗,其中1例合并两性霉素B鞘内注射。经2~4个月治疗后,4例隐球菌涂片转阴,临床症状消失,均在我院随访,至今未复发。结论肾移植术后隐球菌性脑膜炎首发症状隐匿,临床表现不典型,极易误诊漏诊。早期明确诊断、多科室协作、规范足量治疗是提高此病救治成功的关键。

  • 标签: 肾移植 隐球菌性脑膜炎 隐球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