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11-05
  • 简介:对《刘知远诸宫调》进行全面的整理和研究,人们只知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和王伯成《天宝遗事诸宫调》,有力地推动了《刘知远诸宫调》的整理和研究

  • 标签: 二十世纪诸宫调 整理研究 诸宫调整理
  • 简介:我想解释一下我理解的文学的时代精神。鉴于它一直是一个社会意味较浓的民族意识集体观念,所以文学中也很难将它与个人的文学写作联系起来,渐渐地,本应是多个人集合汇聚的文学风貌——承认在一共名创作状态下仍有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演变成了单纯只承认共名写作,这里由于理论归纳的要求删节掉了时代精神中的个人性,即

  • 标签: 人的文学 共名 曾卓 个人性 创作状态 单纯
  • 简介: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二十世纪一位名叫李昌镐的少年正稳稳地端坐在棋坛盟主的宝座上。棋和人一样朴实无华,而意志力和战斗力一样无坚不摧。1998年,李昌镐几乎包揽了所有国内(韩国)外大赛的冠军,棋力之强,冠绝当代。当代一流棋手,无论赵治勋、曹薰铉还是马晓春、常昊,都无法与李昌镐比肩。从曹薰铉的头衔拱手相让到马晓春的“十连败”、常昊“十二连败”,

  • 标签: 21世纪 围棋 李昌镐 吴清源 棋手 棋力
  • 简介:二十世纪人类文明变革的飞速同时也带动了流行音乐的巨大发展,在其近乎超越之前各个时代音乐变化总和的背后,多元化和反叛成为了流行音乐前进的重要推动力。本文将对主流音乐的发展规律和影响进行浅要分析,重点分析了多元融合,并简要提出了流行乐的欣赏方法。

  • 标签: 流行音乐 音乐多元化 欣赏体系
  • 简介:本文通过对比冯友兰和陈荣捷研究中国哲学的不同路子,凸显在二十世纪研究中国哲学的两种方法论:一种用西方哲学来解释中国哲学,求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之同,另一种强调中国哲学的独特性,求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之异.冯是前一种方法的代表,而陈是后一种方法的代表.本文还讨论了这两种方法对新世纪中国哲学研究的意义.

  • 标签: 中国哲学研究 二十世纪 方法论 陈荣捷 冯友兰 西方哲学
  • 简介:<正>一百八十多年前,美国总统约翰·亚当斯“只需要一张桌子就可以处理完毕(公务)。他的桌子上的文件格分别存放每个部门的文件”。的确,“那时公事很少”。因为那时资产阶级的早期思想家和建国者们为自己创立了一系列理论和制度。本文就此当时行政权有关的几个方面概述如下:

  • 标签: 二十世纪 国家行政权 资产阶级 思想家 美国总统 亚当斯
  • 简介:本文在广搜资料的基础上,对二十世纪中国学者研究战国文字的成就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作出了较全面的总结和评述。

  • 标签: 二十世纪 战国文字
  • 简介:隋唐五代文学,唐代为主干.20世纪隋唐五代文学研究成果集中显现在唐代文学研究上:全面观照各体类文学,努力把握文学现象间整体联系,系统收集与考证资料,更新观念,讲究科学的研究方法.

  • 标签: 五代十国 整体 实证 马克思主义历史理念
  • 简介:中国刑法学的研究对象是中国社会的犯罪和刑法问题,作为事实概念的犯罪(事实犯罪)和作为法律概念的犯罪(法定犯罪)都应当成为中国刑法学的研究对象,研究中国社会犯罪和刑法特有的问题和情况(当然

  • 标签: 中反思 中国刑法学 二十世纪中国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1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3-03
  • 简介:这两派研究词学,有《常州派词学研究》和《清词四论》等著作,二十世纪词学的两大阶段与成果王兆鹏回顾本世纪的词学研究

  • 标签: 二十世纪词 传承建构 学研究
  • 简介:回眸世纪百年,我们发现有一个主题是永恒的。用哈姆莱特的话说。那就是生存还是毁灭。在生存与毁灭中挣扎、奋斗、发展。人类在这100年间的失误酿成的种种祸患。让今天的人们扼腕叹息。可悲的是有些祸患在这100年里无法解决,无可奈何地留给了下一个世纪,留给了我们的子孙。我们的子孙能解决吗?

  • 标签: 二十世纪 人口问题 战争 环境保护 资源利用 艾滋病
  • 简介:二十世纪初“课程”研究领域在美国形成以来,欧洲课程研究者们走着与发起国不同的道路。欧洲的课程研究首先强调,课程需要有规范的内容标准,然而,研究者采纳的却是现象学和解释学的方法论传统来追寻科学的课程标准。二十世纪初,美国的课程领域首次与欧洲大陆教育学传统碰头,并初步引入了“课程”这一概念;二十世纪中期,在新马克思主义的针砭下,欧洲的课程研究者开始迈向了教育的现代化取向;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欧洲课程研究开始走出了规范化的道路,并在这个基础上萌生出适合于欧洲本土的“课程”概念。通过对欧洲课程研究历史的回顾,我们理解到“课程”这个概念在异地传播,并在其领土上进行重新化的本土发展是具有一定的时间进度的,时值今日,我国的课程研究也同样需要对本土化的课程研究路向加以反恩和内省。

  • 标签: 欧洲 课程研究 历史
  • 简介:在20世纪的军事行动中,登陆作战可以说独具特色,异彩纷呈。一般而言,登陆作战情况复杂,取胜难度大。所以,大凡在登陆作战的前后过程中,登陆一方无不费尽苦心,想尽招数。以下几种登陆作战中的“骗术”运用就是此例。诺曼底登陆战,职业演员扮蒙帅1944年春,英美盟军正在准备规模庞大的诺曼底登陆作战。为了迷惑敌人,找到一个有25年职业演员历史的杰姆士,让他扮演英军指挥登陆作战的司令官蒙哥马利元帅,离开英国本土到直布罗陀和阿尔及尔去视察,以便给敌人造成一个不像马上进行登陆作战的假象。这位杰姆士不但外貌酷似蒙帅,而且经过短暂的训练,熟悉了蒙帅的一切生活习惯和举止特点,使人难辨真假。经过准备,这位假蒙哥马利元帅在诺曼底登陆前10天(5月15日),在高级将领的欢送下乘专机飞往直布罗陀和阿尔及尔,英国情报部还故意放风称蒙帅此行的重要使命是编组英美联军,准备在法国南部海岸登陆。德国得此情报后,半信半疑,专门派两名高级间谍前去侦察。由于杰姆士中尉表演逼真,使德国间谍确信蒙帅真的到了直布罗陀,到此视察是盟军想改变登陆作战计划。这一冒名顶替的欺骗活动,有力地配合了诺曼底登陆。德军统帅部误以为盟军登陆作战不会马上开始,因此,当诺曼底登陆...

  • 标签: 中的骗术 二十世纪登陆战 登陆战中的
  • 简介:中华民国建立之后,政府的倡导与推动和民间的探索与尝试互为应和,冲击着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各个领域。职业教育也不例外,在19世纪中后期借鉴西方开始职教实践之后,有远见的学者开始尝试建设我们自己的职业教育理论,在民国成立至新中国建立不足40年间,有一个职业教育理论研究的热潮出现,可以说是今天职业教育原理研究的奠基时期。2011年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二十世纪中国职业教育学名著选编》,将20世纪上半叶较为核心和重要的6部职业教育原理性的著作加以整理、再次出版,再现了20世纪前半期中国人对职业教育原理认识的原始概貌。

  • 标签: 职业教育原理 名著选编 书评
  • 简介:“中国20世纪十大杰出书法家”经过当代35位书法专家们的投票评选,已经揭晓:吴昌硕(35票)、林散之(35票)、康有为(35票)、于右任(35票)、毛泽东(26票)、沈尹默(26票)、沙盂海(25票)、谢无量(22票)、齐白石(19票)、李叔同(15票)。这样一个名单次序的排列,无疑为收藏界带来了可以借鉴和参考的依据,同时也是包容信息含量很广的载体。涉足收藏欣赏和以投资理财为目的者也可以围绕这张名单去展开各自的工作程序了。

  • 标签: 中国 二十世纪 书法家 书法艺术 收藏价值 书法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