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阿立哌唑联合抗抑郁药治疗对起始抗抑郁药无效的抑郁症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在2022年4月-2023年4月期间收治的88例对起始抗抑郁药无效的抑郁症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掷硬币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4例;对两组患者分别使用阿立哌唑联合抗抑郁药以及另一种抗抑郁药物,在6周内对两组患者的显效率以及HAMD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起始抗抑郁药治疗无效的患者,使用阿立哌唑联合抗抑郁药进行治疗,效果好且见效快,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阿立哌唑联合抗抑郁药 起始抗抑郁药无效 抑郁症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阿立哌唑联合抗抑郁药治疗对起始抗抑郁药无效的抑郁症患者的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抑郁症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这78例抑郁症患者均对起始抗抑郁药无效。按照单盲原则将这78例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换另外一种药物治疗,研究组联合阿立哌唑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39例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92.31%高于对照组39例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82.05%;两组抑郁患者治疗前的HAMD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抑郁症患者的HAMD评分均显著改善,研究组抑郁症患者HAMD评分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立哌唑联合抗抑郁药治疗对起始抗抑郁药无效的抑郁症患者的疗效显著,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阿立哌唑 抗抑郁药 起始抗抑郁药无效 抑郁症患者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抑郁剂联用心理治疗在抑郁症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单用抗抑郁剂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联合心理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抑郁症的患者,采用抗抑郁剂联合心理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探讨和推广。

  • 标签: 抑郁症 抗抑郁剂 心理治疗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叙事护理对改善抑郁症患者焦虑抑郁和生活质量作用。方法 将2021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96例抑郁症患者,均分为2组,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叙事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较对照组不良情绪评分更低;生活质量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抑郁症 叙事护理 焦虑抑郁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进一步研究针对抑郁症患者的抑郁情况及睡眠质量不好的现象施以共情护理是否能够帮助患者进一步改善睡眠质量,条件患者的心理问题,促进患者的病情康复。方法:选择我院2022年1月到2023年1月的100例患有抑郁症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施以共情护理,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结果。结果:施以共情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其抑郁症的恢复情况,睡眠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都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针对抑郁症患者施以共情护理可以显著帮助患者改善抑郁情况和睡眠质量不良的情况,因此在临床中值得使用和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共情护理 抑郁症患者 睡眠质量 改善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究帕金森病患者与重症抑郁障碍患者的抑郁和睡眠障碍之间的差异性。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日至2016年7月30日重庆市万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帕金森病患者50例为实验组,同时选取重症抑郁障碍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多导睡眠监测、匹兹堡睡眠指数、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等对患者的睡眠情况以及抑郁情况进行测定,对其睡眠障碍和抑郁情况测定的结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帕金森病和重症抑郁障碍患者,其主要的特征均为睡眠障碍、阻滞、焦虑等,重症抑郁障碍患者,其主要表现为焦虑,而帕金森病患者的主要表现为睡眠障碍。实验组帕金森病患者其绝望、焦虑状态明显低于重症抑郁障碍患者(P〈0.05);实验组帕金森病患者的睡眠潜伏期明显长于对照组重症抑郁障碍患者,同时,实验组帕金森病患者与对照组重症抑郁障碍患者比较,其存在较为明显的周期性肢动(P〈0.05)。结论:帕金森病与重症抑郁障碍患者,其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似特点,但是其绝望、焦虑、睡眠潜伏期、周期性肢动等特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将以上特征作为这2种疾病诊断的参考依据。

  • 标签: 帕金森病 重症抑郁障碍 睡眠障碍 抑郁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舒适护理对抑郁症患者抑郁状态与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我院接收的92例抑郁症患者,入选时间为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采用随机抛硬币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应用舒适护理;统计分析不同护理方法对患者抑郁状态与睡眠质量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1.3%相比较对照组患者的76.1%,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统计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HAMD评分和睡眠质量评分,治疗前并无区别,但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效果明显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抑郁症患者提供舒适护理服务,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的同时,还可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态,提高睡眠质量,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舒适护理 抑郁状态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抗抑郁药对产后抑郁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80例产后抑郁患者,以信封法将其所及分入对照组(40例)与研究组(40例)并分别为其使用抗抑郁药氟西汀、柴胡疏肝散加减方+氟西汀。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抑郁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65%,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HAMD评分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单用抗抑郁药,联合使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方+氟西汀可以取得更好的产后抑郁治疗效果。

  • 标签: 柴胡疏肝散加减 抗抑郁药 氟西汀 产后抑郁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抗抑郁药物联合心理在脑卒中后抑郁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120例,采用奇偶法的分组形式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60例。对照组采用抗抑郁药物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心理治疗,对比两组治疗一周、两周、一个月、三个月的抑郁评分指标。结果对照组治疗一周、两周、一个月、三个月的抑郁评分指标高于实验组,组间对比呈现为p<0.05的差异性。结论在脑卒中后抑郁治疗的过程中,采用抗抑郁药物联合心理治疗法,能够减少不良情绪,恢复认知功能,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抗抑郁药物联合心理 脑卒中 抑郁
  • 简介: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2010年)将精神分裂症,抑郁症、老年性痴呆确定为今后10年我国精神卫生工作的重点精神疾病。由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和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牵头,于2003年10月完成了《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的编写,为工作在精神卫生领域第一线的专科医师、全科医师、综合医院心理科医师和临床社工师和精神卫生管理人员工作提供重要参考意见。

  • 标签: 执抑郁药物 临床治疗 《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 疾病控制
  • 简介:现实生活中,人们通常以为乐观且事业有成的中年人不会有烦恼,其实不然,年届四十的广州工商界联合会副会长顾先生就是个例子。他曾经是亲朋好友眼中的开心果,总带给别人欢笑和快乐。以前,他每天运动3小时、不抽烟、早睡早起,没想到竟会遭遇一场突如其来的抑郁症风暴,折磨身心数年,甚至企图自杀。

  • 标签: 抑郁症患者 团体治疗 精神科 沼泽 早睡早起 开心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抑郁症病人护理工作中增用舒适护理对其抑郁状态、睡眠质量的积极意义。方法自2016年5月—2017年10月间进入我院并施予对应治疗的抑郁症病人中选出83例,依照护理方法不同划分成两组(基础护理组、舒适护理组),基础护理组施行传统日常护理及干预,舒适护理组在传统护理方法前提下增加舒适护理的相应服务,评估两组病人护理前后HAMD、睡眠质量两项评分。结果舒适护理组病人护理干预后HAMD、睡眠质量两项评分都显著优于基础护理组(P<0.05)。结论抑郁症护理环节中引入舒适干预服务,能加快抑郁状态缓解速度,并有助提高睡眠质量。

  • 标签: 抑郁症 舒适护理 抑郁情况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抑郁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患者抑郁情绪、生活功能的改善。方法:选取 92例抑郁患者,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综合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后,在不良情绪与生活质量改善方面,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 P< 0.05。结论:对抑郁患者使用综合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不良情绪。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抑郁 生活能力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共情护理对抑郁症患者抑郁程度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淄博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抑郁症患者9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49)和对照组(n=45),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共情护理。干预3周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价2组患者抑郁程度及睡眠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DS评分、PSQI评分分别为(49.63±4.98)分、(10.68±1.57)分,对照组患者SDS评分、PSQI评分分别为(53.54±5.23)分、(12.34±1.65)分,观察组SDS评分、PSQ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共情护理有助于缓解抑郁症患者抑郁程度,改善睡眠质量。

  • 标签: 共情护理 抑郁症 抑郁程度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对抑郁症患者采用不同抗抑郁症药物进行治疗对其凝血功能造成的影响。方法 此次研究对象选自我院2019年3月到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抑郁症患者,共计110例,按照双色小球法对患者分组。其中单独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的55例为A组,其余55例为B组则给予阿戈美拉汀进行治疗,观察对两组的治疗情况。结果 B组的汉密尔顿抑郁评分明显低于A组,(P<0.05);B组的各项凝血功能指标均优于A组,(P<0.05)。结论 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确认,对抑郁症患者采用阿戈美拉汀进行治疗的疗效更为确切,不仅能够很好的控制患者的抑郁症状,还可以有效避免对患者的凝血功能造成影响,有必要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抑郁症 阿戈美拉汀 艾司西酞普兰 汉密尔顿抑郁评分 凝血功能指标
  • 简介:目的探讨抗抑郁剂联合认知疗法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2例,两组均应用舍曲林联合支持性心理治疗、音乐治疗、运动疗法等一般性心理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认知心理治疗。观察6w。于治疗前及治疗1w、2w、4w、6w末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8w末,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48%,对照组为73.81%,两组差异有显著性(χ^2=3.977,P〈0.05)。汉密顿焦虑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两组治疗1w末起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1),并随治疗时间的延续均呈持续性下降;同期两组间比较,研究组汉密顿焦虑量表总分治疗2w末起,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治疗4w末起均较对照组下降显著(P〈0.05)。结论抗抑郁剂联合认知心理治疗能显著提高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

  • 标签: 抑郁症 情绪障碍 认知治疗 汉密顿焦虑量表 汉密顿抑郁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抑郁症治疗中抗抑郁药联合心理治疗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抑郁症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时间2019年7月-2020年6月;按照随机颜色球抽取法分为常规组49例(单一应用抗抑郁药治疗)和联合组49例(应用抗抑郁药联合心理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的抑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 联合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同时联合组患者抑郁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显著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明显,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抑郁症治疗中,抗抑郁药联合心理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促进患者病症改善,强化患者治疗效果,提升其生活质量。

  • 标签: 抑郁症 抗抑郁药 心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