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8 个结果
  • 简介:1995年3月~2001年9月,本院对82例外伤性脾破裂采用脾动脉栓塞术(SAE),并积极预防和控制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并发症的防治及护理报告如下.

  • 标签: 脾动脉 栓塞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病例:患者,女,87岁。右眼失明伴出血不止一小时来我院就诊。右眼曾于1982年在我院行白内障拔除术。术后4年出现右眼胀痛、视物不清,伴头痛及恶心呕吐,检查发现眼压高,前房内大量灰白色絮状渗出。诊断:右眼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给予糖皮质激素、降眼压、扩瞳等对症处理,症状缓解。此后症状反复发作,视力持续下降。近一年出现虹膜面大量新生血管。一周前,患者右眼胀痛加剧,伴头痛及恶心呕吐。自用甘露醇静滴二次,无好转。1小时前突发右眼出血,视力丧失,随之疼痛减轻。眼科检查:右眼内少量出血,球结膜充血水肿+++,角膜无异常结构,眼内组织呈紫褐色暴露嵌顿于眼球外,不能还纳。予行右眼内容剜除术,术后5天拆线出院。讨论

  • 标签: 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 眼球破裂伤 并发症 治疗
  • 简介:血管内栓塞治疗以其微创疗效可靠,逐渐成为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首选方法之一.前交通动脉是双侧大脑半球之间血流平衡和代偿的重要通道,也是颅内动脉瘤的好发部位.由于该部位血管解剖的特殊性,前交通动脉瘤特别是微小前交通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存在栓塞率低和并发症高的困难.作者自2002年1月至2004年10月对11例微小前交通动脉瘤患者进行了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治疗,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肿瘤破裂 前交通微小动脉瘤 弹簧圈 栓塞治疗 血管造影 微导丝辅助技术
  • 简介:近年来,林源炼油厂65t/h立式旋风炉内喷燃器冷却水盘管多次出现破裂,引起泄漏,造成前置炉炉衬SiC脱落,前置炉漏火,锅炉紧急停产等后果。旋风炉喷燃器冷却水盘管最短使用时间仅为半年,况且更换冷却水盘管还要停炉冷却,检修

  • 标签: 冷却水 喷燃器 原因及对策 立式旋风炉 盘管 高温氧化腐蚀
  • 简介:目的探讨食道静脉破裂出血的现代治疗。方法首先将善得定250μg静脉推注,然后以250μg/h的速度持续静脉缓滴12-96小时。结果此药的显效率为60.5%,有效率为36.9%,总有效率为97.4%。结论善得定治疗肝硬化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疗效肯定、安全可靠、副反应少、病人耐受好,应加以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善得定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知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脾破裂止血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2000年1月-2005年10月,采用腹腔镜脾破裂止血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48例,其中BuntainCT分级Ⅰ型12例,Ⅱ型26例,Ⅲ型10例。其中18例合并其它脏器损伤。结果:44例顺利完成镜下止血手术。手术时间30~150min,平均68.4min。4例因术中出血过多或怀疑合并其它大血管损伤而中转开腹手术。术后出院时间:30例单纯脾破裂6—14d。有合并伤18例12—43d。结论:腹腔镜下脾破裂止血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切实可行。适用于BuntainCT分级Ⅰ~Ⅲ型脾脏损伤且无严重合并伤的患者。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脾脏 损伤
  • 简介:目的总结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特点以及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技术要点、并发症及其防治经验,并客观评价其必要性、安全性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对46例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动脉瘤囊内栓塞。结果成功栓塞46个动脉瘤,其中100%闭塞42个,95%闭塞3个,90%闭塞1个,全组无死亡。术中并发脑血管痉挛2例,弹簧圈末端逸出1例,1例复发者经二次填充GDC栓塞而治愈。术后随访12~72个月,临床症状均消失,20例有颅神经压迫症状者18例完全恢复正常,另2例为永久性动眼神经不全麻痹,全组术后均无破裂出血。结论对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必要的,采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进行动脉瘤囊内栓塞的方法安全实用、疗效可靠。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血管内栓塞 电解可脱性弹簧圈
  • 简介:社会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婚姻家庭观念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而不断的转变。旧的传统的从始而终的婚姻家庭观念逐渐被新的具有现代意识的婚姻家庭观念所取代。不幸的婚姻家庭是痛苦的,追求幸福美满的婚姻家庭是现代人类文明的体现。但是,许多人追求自己的幸福时,却给他们的子女留下了难言的痛苦,当高墙内那被痛苦扭曲的面孔和灵魂在不停的呻吟不停的控诉时,难道不令每个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去思索吗?

  • 标签: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婚姻家庭观念 未成年人保护法 家庭环境 婚姻家庭关系 现代意识
  • 简介:病例1男,36岁。1997年2月16日中午大量饮酒、暴食,下午4时许剧烈呕吐,随之胸痛、憋气、大汗。乡医按“心绞痛”治疗无效,3h后急诊送县医院。胸片有纵隔气肿,胸腔积液。遂放置左侧胸腔闭式引流,有污浊胸液和食物残渣引出。口服镁蓝和钡剂均证实为下段破裂。裂口长约5cm。后继续持续闭式引流,应用抗生素,禁食水,3d后高位空肠

  • 标签: 镍钛合金支架 食管破裂
  • 简介:目的内皮脂酶(endotheliallipase,EL)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本研究探讨高脂喂养和apoE基因缺陷(apoE-,-)小鼠EL表达的差异。方法取apoE-/-小鼠作为研究对象,以普通饲料和高脂喂养正常小鼠为时照组,测定各组小鼠主动脉壁斑块的变化,免疫组化检测EL在主动脉的表达。结果正常喂养的apoE-/-小鼠的主动脉形成明显的斑块,高脂喂养小鼠没有形成斑块,但血管壁平滑肌细胞出现增殖;免疫组化检测显示普通饲料喂养的apoE-/-小鼠EL有明显表达,而高脂和普通饲料组喂养的正常小鼠没有表达。结论血管壁粥样斑块中EL的表达可能是促进apoE-/-小鼠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主要原因。

  • 标签: 内皮脂酶 动脉粥样硬化 apoE基因缺陷 高脂喂养 载脂蛋白E 基因缺陷
  • 简介:1977年问世的经皮穿刺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为冠心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手段.但PTCA并不能去除血管内的斑块和血栓.1986年10月Simpson研制的一种带切刀的球囊导管进入临床实践阶段.开展一种名为定向冠状动脉粥样斑块切除术(directionalcoronaryathorectomy,DCA).经过1600余次的实践,

  • 标签: 定向冠状动脉粥样斑块切除术 介入治疗 冠心病 血栓
  • 简介:缺血性脑血管病是中老年患者常见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则是其最常见的致病原因之一,可用其反映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颈动脉双功能超声具有安全、无创、简便易行及直观准确的特点,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作者对64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了颈动脉超声检查,以探讨颈动脉斑块与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白细胞增高等动脉硬化危险因素的关系,以及与脑梗死发生、发展的相互关系。

  • 标签: 缺血性脑血管病 颈动脉斑块 危险因素 超声分析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颈动脉超声检查
  • 简介:目的:探讨中期妊娠子宫瘢痕处植入性胎盘致子宫破裂大出血的特点和处理方法。方法:对1例剖宫产后中期妊娠子宫癜痕处植入性胎盘致子言破裂大出血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后阴道流血.胎儿产出后.胎盘难于娩出,且有难于控制的大出血应考虑胎盘植入,处理方法需行子宫切除。结论:瘢痕是妊娠胎盘植入的高危因素。

  • 标签: 植入性胎盘 中期妊娠 副宫产术 瘢痕子宫
  • 简介:门静脉高压所致罕见部位静脉曲张及门脉系统某一分支阻塞引起局部性门静脉高压静脉曲张破裂而出现的消化道出血、血便、阴道出血、血尿等却易被忽略。现将我院近年来发现十二指肠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及硬化剂治疗的2例结合文献报告如下:例1:男,57岁:以突然呕血及便血1小时,于1988年2月21日入院。8个月前无何诱因呕血及黑便住院。经输液输血及止血等措施,病情逐渐好转。胃镜检查为浅表萎缩性胃炎,住院月余出

  • 标签: 静脉曲张破裂 硬化剂治疗 消化道出血 门脉系统 门静脉高压 浅表萎缩性胃炎
  • 简介:1病例报告患者女,49岁。因卧床休息时感头晕,失去知觉1h入院。于2001—05—0411时许在床上休息时突感头晕,随即失去知觉而坠床。当时呼之不应,四肢苍白潮冷,脉搏细速无力,口唇发绀。被家人救起后送至附近医院,当时处于休克状态,血压测不清。输全血及血浆各200ml,静滴升压药后急送我院。在急诊科继续抗休克治疗,用升压药维持血压75/60mmHg,又输全血400ml,继续扩容使血压上升至90/60mmHg时行胸部

  • 标签: 病例报告 肺肿瘤 肺海绵状血管瘤 自发性破裂 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