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险评估护理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中压力损伤(PI)预防作用。方法:2022年1月~2022年12月,选取于我院拟行髋关节置换术的84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4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手术室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风险评估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PI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PI护理质量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显著更高(P

  • 标签: 髋关节置换术 手术室 风险评估护理 压力性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讨论综合护理对卧床老年患者压力损伤的护理效果及满意度。方法:从我院老年科2021年1月-2022年3月治疗的卧床老年患者中选取出76例,并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压力损伤风险评分情况、护理效果和满意度情况。结果:在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和压力损伤风险的评分分值较对照组患者低(P

  • 标签: 综合护理 卧床老年患者 压力性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压力损伤患者组建伤口造口护理小组后,能否在提高压力损伤治疗效果方面产生积极影响。方法:将本院2021年8月~2022年8月收治的80例压力损伤患者根据护理方式的差异性,分成观察(40)、对照两组(40),分别接受伤口护理小组专项护理和常规护理。比对两组患者接受护理1个月后的压力损伤治疗效果及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1个月后,压力损伤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2.50%,高于对照组的67.50%,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率达到97.50%,高于对照组的55.00%,P<0.05。结论:针对伤口造口患者成立专项护理小组后,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对治疗及护理的满意度。

  • 标签: 伤口造口 专项护理小组 压力性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体位护理干预用于预防手术室脑肿瘤患者的压力损伤时的临床效果,研究的临床可使用意义。方法:选择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为实验时间,先选择在该阶段医院中登记为有效的50例眼患者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人,实验组25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进行体位护理干预。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压力损伤的发生情况,患者术后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情况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经护理后压力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体位性护理干预 手术室脑肿瘤 压力性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患者实例了解造口伤口护理小组工作模式对于压力损伤的防治效果。方法:以护理方案差异将114例具有压力损伤风险的住院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接受造口伤口护理小组针对压力损伤防治护理。结果:对照组(Routine basic care)压力损伤风险发生率与压力损伤发生率、压力损伤治疗成功率分别为42.11%、26.32%、53.33%,观察组(Stoma wound care team)压力损伤风险发生率与压力损伤发生率、压力损伤治疗成功率分别为15.79%、8.77%、80.00%(P<0.05)。结论:造口伤口护理小组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压力损伤预防以及治疗护理效果。

  • 标签: 造口伤口护理小组 压力性损伤 预防治疗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价风险分级护理对ICU住院患者失禁性皮炎及压力损伤的预防价值及作用。方法:依据研究样本资料数据均衡原则,均分2022.02~2022.11我院ICU 60例住院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住院期间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增加风险分级护理,评价护理对该类患者失禁性皮炎及压力损伤的预防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后失禁性皮炎10.00%(3/30)与压力损伤6.66%(2/30)发生率、皮肤恢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30.00%(9/30)、6.66%(2/30),其皮肤护理与舒适度评分、护理满意度90.00%(27/30)高于对照组66.66%(20/30),两者差距在统计学中有意义,P<0.05。结论:在ICU 住院患者中应用风险分级护理价值较高,有助于提高预防失禁性皮炎及压力损伤护理效果,可以促进皮肤恢复,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与舒适度。

  • 标签: ICU 风险分级护理 失禁性皮炎 压力损伤 预防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提高卧床患者压力损伤预防措施落实率的有效方案。方法:2022.02至2022.05,以院内常规管理为主,为改进前。2022.09至2022.12,采取PDCA循环管理模式,为改进后。改进前、后,各选入住院卧床患者520例、519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记录不同时间节点卧床患者压力损伤预防措施落实率。结果:2022年9月—2022年12月为改进后的压力损伤预防措施落实率为90.5%(470/519),比2022年2月-5月为改进前的72.9%(379/520)高,并且患者满意度更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高卧床患者压力损伤预防措施落实率方面,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方案的价值显著。

  • 标签: 卧床患者 压力性损伤 预防措施 落实率 PDCA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在降低手术压力损伤发生率中手术室护理干预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7月-2023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78例患者进行研究,以等量数字随机法进行组别均分,39例/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手术室护理。统计组间护理后皮肤受压情况发生率。结果  干预组皮肤受压发生概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预防手术压力损伤中,手术室护理干预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加针对护理服务,能够降低皮肤破损等现象发生概率,值得应用。

  • 标签:   手术室护理干预 手术压力性损伤 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手术室护理对降低手术压力损伤发生率的作用。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并分为两组,参考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手术室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压力损伤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压力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对手术治疗患者采用手术室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手术压力损伤发生率。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压力性损伤 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患者出现压力损伤的危险因素,并研究相应地预防和护理措施。方法:该院重症监护室的40例发生压力损伤的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并对其发生压力损伤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发生压力损伤的影响因素较多,其中受外部压力影响的共有15例,由于剪切力影响出现压力损伤的患者共有9例,受环境潮湿影响患者共有8例,由感觉障碍引起压力损伤的患者共有11例,由于营养不良引起压力损伤的患者例数共为7例。结论:重症监护室患者形成压力损伤的原因较多,不仅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甚至会加重患者的病情,因此有必要研究相应地预防和护理措施,及时降低患者发生压力损伤形成的风险,或者是减少压力损伤对患者的危害。

  • 标签: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重症患者 压力性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并分析预防护理对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患者压力损伤的影响。方法:通过将2022年6月-2023年6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50例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患者作为本次测试的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配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n=25)和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应用预防护理,n=25),对两组不同的护理干预模式的预后效果进行记录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患者压力损伤发生情况优于对照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患者(P<0.05)。预防护理对预防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患者压力损伤发生效果有着显著的提升功效,能够有效提升护理的安全和有效,值得临床应用采纳推广。

  • 标签: 预防护理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压力性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骨折病人压力损伤护理中采用病人参与式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我院于2019年4月~2022年12月时间段开展研究,共计40例骨折病人参与,均接受压力损伤护理,通过双盲法分为对比组(20例,常规护理)与参与组(20例,常规护理+病人参与式护理),研究指标为病人参与情况、压力损伤发生率。结果:病人参与情况显示参与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压力损伤发生率病人参与情况显示参与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折病人压力损伤护理中采用病人参与式护理模式能够提升病人的护理参与度,降低压力损伤发生率,干预效果十分明显。

  • 标签: 压力性损伤护理 病人参与式护理 骨折病人 炎性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集束化护理对预防老年手术患者围术期压力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3年5月我院实施手术治疗老年患者中随机抽取50例,随机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参照组25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25例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围绕负面情绪、护理满意度进行讨论分析。结果:2组患者经不同护理模式干预后,试验组患者负面情绪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老年手术患者围术期应用集束化护理能够有效预防压力损伤,降低患者负面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老年 手术 围术期 压力性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放射治疗(放疗)对内科肿瘤患者的皮肤损伤的影响,并比较不同护理管理方法的效果。方法:我们招募了100名内科肿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名患者。观察组接受标准放疗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内科治疗。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类型和治疗方案等一般资料。在放疗期间,每位患者的皮肤损伤程度定期评估,采用适当的护理管理方法进行干预。结果:观察组的平均年龄为56岁(范围:45-70岁),其中男性占45%,女性占55%。对照组的平均年龄为58岁(范围:47-68岁),其中男性占48%,女性占52%。两组在年龄和性别上无显著差异。观察组中,80%的患者患有恶性肿瘤,20%的患者患有良性肿瘤;对照组中,75%的患者患有恶性肿瘤,25%的患者患有良性肿瘤。在放疗结束后,观察组中有65%的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损伤,其中25%为轻度、30%为中度、10%为重度皮肤损伤。而对照组中,仅有15%的患者出现轻度皮肤损伤。观察组的皮肤损伤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01)。此外,观察组的皮肤损伤程度也显著重于对照组(p < 0.001)。结论:放疗对内科肿瘤患者的皮肤损伤产生显著影响,特别是在恶性肿瘤患者中。护理管理在减轻皮肤损伤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强调了对于接受放疗的患者,应该采取积极的护理管理措施,以减轻皮肤损伤的发生和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放疗 内科肿瘤患者 皮肤损伤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体位护理在预防手术室脑肿瘤患者压力损伤中的价值。方法:将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80例脑肿瘤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原则进行分组,分别为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体位护理的观察组,各40例。完成干预后以压力损伤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作为观察指标评定效果。结果:观察组压力损伤发生率要比对照组低,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体位护理 手术室 脑肿瘤 压力性损伤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于循证的细节护理对手术室患者术中压力损伤的预防作用。方法:于本院手术室2022年4月——2023年4月随机挑选70例患者,设为研究对象。以“抛硬币分组法”分成常规组、实验组,每组35例。常规组开展基础护理,实验组开展基于循证的细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术中压力损伤发生率。结果:以护理满意度对比,实验组高于常规组(P<0.05)。以术中压力损伤发生率对比,实验组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手术室患者通过基于循证的细节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术中压力损伤发生,促进康复,建议应用。

  • 标签: 手术室 压力性损伤 循证 细节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脑外伤术后昏迷患者应用压疮预警联合整体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在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期间收治的53例脑外伤术后昏迷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7例,行常规护理,研究组26例,行压疮预警联合整体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压力损伤发生率为3.85%,低于对照组的25.93%(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压疮风险评分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护理后,研究组压疮风险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压疮预警联合整体护理针对脑外伤术后昏迷患者效果明显,可减少压力损伤,降低患者压疮风险,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压疮预警 脑外伤 整体护理压力性损伤 压疮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辅助联合负压引流技术治疗4期压力损伤的护理与配合。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25例4期压力损伤的患者,采用中药辅助联合负压引流技术治疗方案,总结其护理方案、健康教育、治疗效果等内容。结果:通过治疗和护理,所有患者均好转出院。结论 中药辅助联合负压引流技术治疗4期压力损伤时间更短、感染几率低、创面愈合快,同时配合全面、科学的护理措施,能够更好地增强疗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中药辅助 负压引流技术 4期压力性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上门式延续护理在居家老年患者压力损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于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收治90例居家老年压力损伤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予以常规出院护理与上门式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结局。结果:观察组的压力损伤发生率为2.22%,其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22%(P<0.05);观察组的照护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居家老年患者压力损伤治疗中施行上门式延续护理可预防压力损伤的出现,有利于提高照护者的照顾能力。

  • 标签: 上门时延续护理 居家老年压力性损伤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