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登革热病毒(Denguevirus,DV)感染可以引起登革热(Denguefever,DF)、登革出血热(Denguehaemorrhagicfever,DHF)和登革休克综合症(Dengueshocksyndrome,DSS)等多种疾病.出血和血管渗漏与DV感染密切相关,当出现血容量减少性休克时,如果不及时治疗可导致死亡.然而由DV感染所致的出血机制目前仍不清楚,不少学者提出了多种学说如抗体依赖的感染增强作用(antibodydependentenhancement,ADE)等[1],但均不足以解释临床上DHF/DSS中最突出的特征-血管渗漏、出血[2].由于内皮细胞在调控凝血和系统平衡方面起关键性作用,近年来已经注意到血管内皮细胞在DV感染过程中分泌与凝血和相关分子失调,这对更深入认识DHF/DSS发病机制有重要的意义.现就近年来DV直接和间接诱导内皮细胞在调控凝血和系统失衡方面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DHF/DSS 血管内皮细胞 纤溶系统 syndrome FEVER 调控
  • 简介:收集产重组组织型酶原激活剂(rt-PA)的CHO工程细胞灌流培养上清,经过Streamline扩张柱床和赖氨酸-Sepharose4B柱亲和吸附色谱纯化后,最后产品的比性达到600000IU/mg蛋白,rt-PA总活性回收率在98%左右,经还原SDS-PAGE分析主要为高相对分了质量rt-PA蛋白,HPLC分析达到色谱纯,N端15个氨基酸序列和pI与文献报道的一致。蛋白质印迹实验证实具有t-P

  • 标签: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纯化 性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时重组组织型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栓和rt-PA静脉栓桥接血管内支架取栓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19年7月收住江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起病在24 h内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49例,其中24例行rt-PA静脉栓为栓组,25例行rt-PA静脉栓桥接血管内支架取栓治疗者为桥接组,通过比较2组患者基线资料、治疗后24 h和出院时治疗有效率、出院后90 d良好预后率和功能独立率、主要安全终点事件(如症状性颅内出血、住院期间及出院后90 d任何原因所致的死亡等)及次要安全终点事件(如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等),评估2种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基线资料比较: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的患者比例,栓组高于桥接组(66.67% vs 36.00%;29.17% vs 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08,P=0.032;P=0.023),其他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疗效比较:桥接组与栓组治疗后24 h及出院时治疗有效率组间比较(32.00% vs 25.00%;44.00% vs 25.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出院后90 d良好预后率和功能独立率桥接组高于栓组(28.00% vs 4.17%;36.00% vs 8.3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9;χ2=5.384,P=0.020)。安全性比较:桥接组在肾功能异常、呼吸衰竭的发生率上低于栓组(8.00% vs 33.33%;4.00% vs 25.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7、0.049);2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及住院后90 d任何原因所致的死亡主要和次要终点事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对于具有rt-PA栓和血管内支架取栓治疗指征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rt-PA桥接血管内支架取栓治疗的疗效可能优于单纯行rt-PA静脉栓治疗,且两者安全性无差异。

  • 标签: 静脉溶栓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桥接治疗 前循环大血管闭塞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重组组织型酶原激活物和尿激酶静脉栓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价值。方法:2019年3月-2021年2月本科接诊急性心肌梗死病患74例,随机均分2组。研究组静脉栓用重组组织型酶原激活,对照组用尿激酶。对比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等指标。结果:栓后0.5h、1h与2h,研究组血管再通率依次是29.73%、62.16%、97.3%,比对照组13.51%、35.14%、70.27%高,P<0.05。针对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研究组5.41%,比对照组27.03%低,P<0.05。结论:于急性心肌梗死中用重组组织型酶原激活物静脉栓疗法,利于血管再通率的提升,及心血管事件的预防。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静脉溶栓 再通率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双侧侧脑室外引流及脑室内(UK)治疗脑室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双侧侧脑室外引流及脑室内(UK)治疗脑室出血。结果本组患者治愈12例(其中生活完全自理5例,基本自理3例,偏瘫卧床4例),重残9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10例。结论持续双侧侧脑室引流是治疗脑室内积血的实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脑室外引流 脑室内纤溶 脑室内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孕晚期指标和凝血的检测对低危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0月到2013年4月来我院就诊的产妇1675人,在妊娠33周左右抽取产妇的外周血进行PLT、Hb、Fbg、D-D的测定,并作定期随访,详细记录结果。结果共有48人出现产后出血,其中16人比较严重,出血组Fbg浓度低于正常组,D-D浓度高于正常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产妇孕晚期进行D-D和Fbg的浓度测定对产后出血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值得临床研究。

  • 标签: 孕晚期 凝血 纤溶指标 低危产妇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动脉内膜剥脱术联合酶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下肢血管闭塞性疾病患者25例,采用动脉内膜剥脱术联合酶进行治疗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1例治疗失败,采用自体大隐静脉倒置搭桥术,1例因远端流出道闭塞恶化导致截肢,通畅率为92.0%,无死亡。结论临床中针对下肢缺血性疾病采用动脉内膜剥脱术联合酶治疗,操作简单,创伤小,风险低,疗效好,预后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动脉内膜剥脱术联合纤溶酶治疗 下肢缺血性疾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注射用酶(FibrinogenaseforInjection)联合依达拉奉(Edarovone)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3例,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降脂、神经保护、活血化瘀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注射用酶(200U,Qd)、依达拉奉(30mg,Bid)静滴;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30mg,Bid)静滴。2组在治疗开始、治疗后15天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CSS)评分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I)评分。结果在治疗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症状评分治疗组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结论注射用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有较好治疗效果。

  • 标签: 纤溶酶 依达拉奉 进展性脑梗死
  • 简介:组织型酶原激活剂(t-PA)是以丝氨酸为活性中心的蛋白酶。它激活酶原成为酶,这依赖于纤维蛋白,它不能单独激活循环血流中的酶原。由于其对纤维蛋白有很高的亲和力,故血栓形成时,它能特异地和血栓中的纤维蛋白结合,酶也通过其赖氨酸残基与纤维蛋白结合,形成三元复合物。这样的机理决定了t-PA可选择性地溶解血栓中的纤维蛋白,而对血流中的纤维蛋白原、凝固因子等没有破坏作用。但由于t-PA在体内的半衰期甚短(约5分钟),且在血浆中已被酶原激活抑制剂抑制,故临床上栓时需大剂量连续用药,不仅费用昂贵而且有引起系统性系统出血的危险。因此设计半衰期延长,且亲和力不变甚至提高的t-

  • 标签: 酶原激活剂 突变体 组织型 纤维蛋白原 纤溶系统 纤溶酶原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目的为探讨凝血联合指标的检测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本实验研究对象为内蒙古自治区妇幼保健院的100名来院就诊孕妇,时间在2020年1月-2021年1月间,分别设置两组研究小组来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的孕妇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对照组内选择健康妊娠孕妇,两组均选择50例孕妇。来分析两组患者检测后的各项数据资料,并做对比研究。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孕妇的凝血检测各项指标明显比对照组孕妇的各项指标低,检测指标却明显高于对照组孕妇的各项指标。有较高的统计学价值,存在一定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凝血检测 纤溶检测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诊断价值
  • 简介:【摘 要】目的:为能早期有效诊断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可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对凝血联合指标的检测在临床的应用价值作进一步探究,为临床提供有效参考依据。方法:研究筛选出共20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为研究对象入观察组,均于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进入本院就诊治疗,选取同时期200例正常妊娠孕妇入对照组与观察组作对照研究,在孕妇同意下采集静脉血对比观察检测凝血指标以及指标结果。结果:PT、APTT、TT:观察组低于对照组、重度子痫前期低于轻度子痫前期低于妊娠期高血压;FIB、FDP、D二聚体:观察组高于对照组、重度子痫前期高于轻度子痫前期高于妊娠期高血压,数据差异,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凝血及指标有利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可及时采取有效预防治疗措施,降低孕产妇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率,对临床诊断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凝血指标 纤溶指标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对局部进展期结肠癌患者腹腔、肠腔癌细胞脱落及腹膜功能的影响,以期为治疗提供一定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5月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局部进展期结肠癌患者76例,依据治疗术式不同分为两组,A组33例患者行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B组43例患者行开腹结肠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手术有关指标、并发症与术前、术后1、3 d血清免疫功能指标(CD4+、CD8+、CD4+/CD8+),比较两组手术开始时、术后即刻腹膜组织的腹膜功能指标[腹膜组织型酶原激活物(t-PA)、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AI-1)]、腹腔癌细胞脱落阳性率和术前、术后即刻肠腔癌细胞脱落阳性率。结果A组手术时间虽长于B组[(186.21 ± 24.07)min比(149.49 ± 17.82)min],但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较B组短[(3.32 ± 0.75)d比(3.84 ± 1.02)d、(10.62 ± 1.74)d比(12.85 ± 2.26)d],术中出血量较B组少[(102.08 ± 16.39)ml比(159.50 ± 23.14)ml](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9.09%(3/33)比27.91%(12/43)](P<0.05);两组术后1和3 d的血清CD4+、CD8+、CD4+/CD8+水平较术前降低,但A组高于B组(P<0.05);腹膜功能:两组术后即刻腹膜组织t-PA水平较手术开始时降低,但A组较B组高,PAI-1水平较手术开始时提高,但A组较B组低(P<0.05);腹腔、肠腔癌细胞脱落情况:两组各时间点腹腔、肠腔癌细胞脱落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治疗局部进展期结肠癌可减轻手术创伤,促进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减轻对机体免疫功能、腹膜功能的影响,且不增加术后腹腔、肠腔癌细胞脱落风险。

  • 标签: 结肠肿瘤 腹腔镜 癌细胞脱落 腹膜纤溶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对局部进展期结肠癌患者腹腔、肠腔癌细胞脱落及腹膜功能的影响,以期为治疗提供一定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5月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局部进展期结肠癌患者76例,依据治疗术式不同分为两组,A组33例患者行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B组43例患者行开腹结肠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手术有关指标、并发症与术前、术后1、3 d血清免疫功能指标(CD4+、CD8+、CD4+/CD8+),比较两组手术开始时、术后即刻腹膜组织的腹膜功能指标[腹膜组织型酶原激活物(t-PA)、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AI-1)]、腹腔癌细胞脱落阳性率和术前、术后即刻肠腔癌细胞脱落阳性率。结果A组手术时间虽长于B组[(186.21 ± 24.07)min比(149.49 ± 17.82)min],但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较B组短[(3.32 ± 0.75)d比(3.84 ± 1.02)d、(10.62 ± 1.74)d比(12.85 ± 2.26)d],术中出血量较B组少[(102.08 ± 16.39)ml比(159.50 ± 23.14)ml](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9.09%(3/33)比27.91%(12/43)](P<0.05);两组术后1和3 d的血清CD4+、CD8+、CD4+/CD8+水平较术前降低,但A组高于B组(P<0.05);腹膜功能:两组术后即刻腹膜组织t-PA水平较手术开始时降低,但A组较B组高,PAI-1水平较手术开始时提高,但A组较B组低(P<0.05);腹腔、肠腔癌细胞脱落情况:两组各时间点腹腔、肠腔癌细胞脱落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治疗局部进展期结肠癌可减轻手术创伤,促进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减轻对机体免疫功能、腹膜功能的影响,且不增加术后腹腔、肠腔癌细胞脱落风险。

  • 标签: 结肠肿瘤 腹腔镜 癌细胞脱落 腹膜纤溶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酶原激活剂治疗≥80岁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青岛市黄岛区中医医院和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黄岛院区)神经内科收治的19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年龄及是否栓分为三组:年龄≥80岁且栓的为高龄栓组46例,年龄≥80岁未栓的为高龄非栓组62例,年龄<80岁且栓的为低龄栓组90例。高龄栓组分别与高龄非栓组、低龄栓组比较治疗7 d后的NIHSS评分及颅内出血、症状性颅内出血、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发病90 d时随访改良Rankin量表评定预后。结果高龄栓组治疗7 d后NIHSS评分、预后良好率优于高龄非栓组,但差于低龄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栓组与高龄非栓组颅内出血转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症状性颅内出血转化、消化道出血、90 d病死率方面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栓组与低龄栓组颅内出血转化、症状性颅内出血转化、消化道出血及90 d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组织型酶原激活剂用于治疗≥80岁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安全有效。

  • 标签: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静脉溶栓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低剂量重组组织型酶原激活剂(rt-PA)联用尿激酶静脉栓对于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取110例基底动脉系统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单一尿激素酶静脉栓治疗,观察组患者联用rt-PA治疗,进行临床疗效的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安全性均要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通过rt-PA联用尿激素酶静脉栓的模式来对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时,能够在获取良好治疗效果的基础上,提升治疗的安全性,因此值得进行临床应用以及推广。

  • 标签: rt-PA 尿激素酶静脉溶栓 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重组人组织型酶原激酶衍生物(以下简称瑞替普酶)与尿激酶在栓治疗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2月到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98例行栓治疗者,随机分成治疗A组和治疗B组,分别采用瑞替普酶和尿激酶进行治疗,栓前后处理方法相同,观察两组栓再通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A组栓再通率明显高于治疗B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而且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瑞替普酶的栓效果优于尿激酶,而且安全性高,值得在栓治疗中推广使用。

  • 标签: 瑞替普酶 尿激酶 溶栓治疗 临床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在为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血管内介入治疗联合重组组织型酶原激活剂动脉栓治疗时的效果。方法 将本院自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7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当作研究对象,根据电脑随机方式进行分组,每组37例。给予参照组重组组织型酶原激活剂动脉栓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研究组血管内介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血管完全再通和血管再闭塞情况以及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 对比血管完全再通率,研究组再通率为97.30%,明显高于参照组;研究组血管再闭塞率为5.41%,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能力评分没有较为明显的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在使用血管内介入治疗联合r-TPA动脉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时候,可以将治疗效果有效提升,减少对患者生活的影响,可以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血管内介入治疗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动脉溶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酶原激活剂治疗≥80岁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青岛市黄岛区中医医院和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黄岛院区)神经内科收治的19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年龄及是否栓分为三组:年龄≥80岁且栓的为高龄栓组46例,年龄≥80岁未栓的为高龄非栓组62例,年龄<80岁且栓的为低龄栓组90例。高龄栓组分别与高龄非栓组、低龄栓组比较治疗7 d后的NIHSS评分及颅内出血、症状性颅内出血、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发病90 d时随访改良Rankin量表评定预后。结果高龄栓组治疗7 d后NIHSS评分、预后良好率优于高龄非栓组,但差于低龄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栓组与高龄非栓组颅内出血转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症状性颅内出血转化、消化道出血、90 d病死率方面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栓组与低龄栓组颅内出血转化、症状性颅内出血转化、消化道出血及90 d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组织型酶原激活剂用于治疗≥80岁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安全有效。

  • 标签: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静脉溶栓 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