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可直接将X线头颅片的图像输入计算机内并进行测量分析,颌面部软组织测量是头面部测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图像数字化仪被运用于X线头影测量系统

  • 标签: 软组织测量 颌面部软组织
  • 简介:目的:探讨拇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皮瓣修复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近2年来本院接收的60例拇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研究组和对照组三组,每组20例,观察组患者行游离皮瓣修复治疗,研究组患者行局部皮瓣修复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带蒂修复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80.0%,研究组为75.0%,对照组为85.0%,三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拇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行皮瓣修复治疗时,应以患者拇指缺损程度及医疗水平为依据选择最佳修复方法,尽可能恢复患者拇指功能及外观。

  • 标签: 拇指 皮肤软组织缺损 皮瓣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趾"C"形游离皮瓣修复手指环形软组织缺损。方法2015年9月至2020年5月,利用趾设计"C"形游离皮瓣修复手指环形软组织缺损,趾跖侧皮瓣修复指掌侧,趾背侧皮瓣修复指背侧,应用该方法修复指缺损7例,其中合并血液循环重建2例、肌腱移植2例、骨重建1例;男4例,女3例;年龄11~58岁。电锯绞榨伤2例,压榨伤3例,锐器切割伤1例,摩托车链条绞榨伤1例。拇指2例,示指1例,中指1例,环指2例,小指1例。软组织缺损2.0 cm×4.5 cm~3.5 cm×6.5 cm。病程1 h~5 d。皮瓣切取范围3.0 cm×5.0 cm~4.0 cm×7.0 cm。供区全厚植皮修复5例,髂腹股沟游离皮瓣修复2例。术后定期随访。结果术后7例皮瓣全部成活,伤口均I期愈合,1例因术后皮瓣下血肿进行手术探查清除血肿,所有病例术后无动静脉危象及感染,其中2例术后半年进行了皮瓣舒平术;5例供区全厚皮植皮,供区切口、植皮区全部I期愈合,无术后感染及植皮坏死,供区腹股沟游离皮瓣修复2例,供区皮瓣成活良好;术后所有病例均为门诊随访,随访6~50个月,平均25个月,供区足趾活动正常,外形正常,行走、负重等完全正常。受区皮瓣外形逼真,有指横纹,质地良好,TPD 6~9 mm(健侧4~6 mm)。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优6例,良1例。结论利用趾"C"形游离皮瓣修复指环形软组织缺损,方法可靠,疗效确切。

  • 标签: 外科皮瓣 手指 软组织缺损 Flow-through皮瓣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应用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DIEPF)移植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5月至2020年4月,应用DIEPF移植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7例。软组织缺损范围为11.0 cm×5.5 cm~28.0 cm×17.0 cm,DIEPF切取面积13.0 cm×7.0 cm~30.0 cm×19.0 cm。对2例合并肌肉、肌腱缺损或存在死腔者,同时切取腹直肌肌瓣嵌合移植修复。供区5例直接缝合,2例经拉拢缝合缩小创面后采用中厚皮片覆盖遗留创面。术后通过门诊、电话或微信随访其临床疗效。结果术后1例皮瓣发生血管危象,经手术探查后解除,其余皮瓣均顺利成活。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2个月,皮瓣外形、质地良好,供、受区组织相似度好,半年后均恢复保护性感觉;供区除线形瘢痕或轻度色素沉着外,无腹壁疝形成或功能影响。结论应用DIEPF移植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皮瓣切取面积大、血管蒂长、管径粗,是移植修复四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较为理想的一种方法。

  • 标签: 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 四肢 软组织缺损 显微外科技术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跗外侧动脉岛状皮瓣修复踝关节周围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自2013年7月至2020年12月,浙江中医药大学滨江学院附属江南医院手外科应用跗外侧动脉岛状皮瓣修复踝关节周围软组织缺损伤12例,其中外伤后软组织缺损伴骨或肌腱外露6例,骨折内固定术后软组织坏死内置物外露6例,软组织缺损面积为6.0 cm×4.0 cm~9.0 cm×5.0 cm。所有创面一期清创,待坏死组织界限清晰后,二期行跗外侧动脉岛状皮瓣进行修复,皮瓣的切取面积为7.0 cm×5.0 cm~10.0 cm×6.0 cm。皮瓣切取后,将血管蒂分离至足背动脉起始处,通过皮下隧道转移至踝部创面,其中1例因血管蒂不够长,术中在跗外侧动脉发起处以远结扎并切断足背动脉,以足背动脉近端为蒂进行带蒂转移。供区均切取髂腹股沟处全厚皮片植皮修复。术后常规给予预防感染、抗凝等对症治疗,术后通过门诊、电话、微信或上门等方式随访,了解皮瓣质地、外观、感觉、供区及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12例皮瓣及供区植皮全部成活,伤口良好愈合,无溃疡发生。术后随访时间6~108个月,平均17个月,皮瓣质地优良,外形不臃肿,感觉恢复至S2~S3。结论应用跗外侧动脉岛状皮瓣修复修复踝关节周围软组织缺损,供区隐蔽,操作简单,安全性高,皮瓣质地、外观与受区接近,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 标签: 跗外侧动脉岛状皮瓣 踝关节 软组织缺损 修复 显微外科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两组护理方式的效果 。方法:手指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 100 例,根据其入院顺序对其进行分组,其中包括观察组 50 例、对照组 50 例,观察组应用临床护理、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 结果 : 观察组 患者 护理后 焦虑( 6.22±1.03 ) 分、 抑郁( 6.03±1.54 ) 分、 满意度与对照组 焦虑( 10.12 ±1.56 ) 分、 抑郁( 11.15±1.32 ) 分 以及满意度具有差异 , P<0.05 。 结论:手指软组织缺损实施 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过程中 实施 临床护理干预, 取得显著的护理效果 。

  • 标签: 手指软组织缺损 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 临床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周围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利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外伤后足踝周围软组织缺损16例.结果16例中1例远端皮瓣坏死,其余均Ⅰ期愈合.随访2个月~2年,皮瓣无溃疡,外观可以接受.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是修复足踝周围软组织缺损创面的理想方法.

  • 标签: 足踝周围 软组织缺损 腓肠神经营养皮瓣 修复 足踝部创伤
  • 简介:目的总结游离阔筋膜张肌穿支皮瓣修复手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应用游离阔筋膜张肌穿支皮瓣修复6例手和足部软组织缺损。结果除1例术后发生表浅感染经换药愈合外.6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顺利。术后随访22~52个月(平均30个月),元明显的供区功能障碍,疗效满意。结论游离阔筋膜张肌穿支皮瓣具有血供丰富,血管解剖恒定,以及皮瓣较薄的优点,适宜修复手和足背部软组织缺损。

  • 标签: 穿支皮瓣 移植 显微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股前外侧组织瓣在组织缺损修复重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5年6月至2010年8月,对8例应用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进行临床总结。通过对头面部、肢体等部位的软组织缺损进行修复,对术后效果和供区恢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皮瓣移植全部成活,供区无功能受限。结论股前外侧组织瓣解剖恒定,具有多种突出优点,是修复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材料。尤其是穿支皮瓣形式,可保持受区形态,降低供区损伤,成为应用趋势。

  • 标签: 外科皮瓣 修复外科手术 股前外侧皮瓣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穿支皮瓣修复在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12月收治83例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列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观察组42例,分别予以胸腹带蒂皮瓣术、穿支皮瓣修复术,分析两种治疗方式临床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部功能以及外形恢复良好,总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各不良反应2.38%(2/42)显著少于对照组17.07%(7/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予以穿支皮瓣修复可提升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率,应有价值高。

  • 标签: 穿支皮瓣修复 手外伤 软组织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跗外侧动脉皮瓣修复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0例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为本次研究观察对象,将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5例。其中对照组行游离植皮修复;观察组行跗外侧动脉皮瓣修复;评估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15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观察组行动障碍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疼痛评分差异较小(P>0.05)。结论对于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可给予跗外侧动脉皮瓣修复,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跗外侧动脉 皮瓣修复 足背 软组织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皮肤软组合扩张术在整形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4年6月至12月来我院进行整形修复的90例病患临床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0例病患中85例患者术后效果良好,达到预期治疗效果,五例发生感染或扩张器脱落现象,总体临床效果较好,整形效果佳。结论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效果较传统修复治疗效果佳,风险小,可以进行临床普及推广。

  • 标签: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 整形修复 临床应用
  • 简介:目的观察和总结显微外科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移植修复小腿及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和手术经验。方法25例小腿及足部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显微外科移植修复治疗,切取皮瓣面积最大8cm×11cm,最小5cm×6cm。结果25例中一期愈合20例,二期愈合5例,术后皮瓣全部成活,随访10个月至3年,行走功能与外观均较满意。结论显微外科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移植修复,操作简便安全,可有效改善患者小腿及足部的生理功能和外观。

  • 标签: 显微外科 腓肠神经 皮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指固有动脉顺行岛状皮瓣修复邻指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应用指固有动脉顺行岛状皮瓣修复邻指软组织缺损20例,皮瓣面积1.8cm×1.5cm~3.6cm×2.2cm。结果20例指固有动脉顺行岛状皮瓣均成活,伤指的外形和功能良好。结论指固有动脉顺行岛状皮瓣修复邻指近、中节软组织缺损成活率高,伤指形态和功能恢复好,值得推广。

  • 标签: 指固有动脉 岛状皮瓣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穿支皮瓣修复术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所收治的100例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病例纳入本次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胸腹带蒂皮瓣修复术处理,观察组则采取穿支皮瓣修复法处理,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并对研究结果相关数据作统计学处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效果更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组间差异显著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治疗方案中,穿支皮瓣修复术效果确切,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手外伤 软组织缺损 穿支皮瓣修复 效果
  • 简介:我院于2005年4月-2007年2月,应用掌背动脉皮支皮瓣修复2-5指中近节皮肤软组织32例,获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掌背动脉 皮瓣 修复 缺损 手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臂外侧桡动脉穿支皮瓣在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手足外科2015年1月至2018年4月采用前臂外侧桡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11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手部损伤情况,手术过程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11例患者手部缺损面积平均平均面积34.6±7.4cm2,一期修复8例,二期修复3例,均成功游离前臂外侧桡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创面,术后皮片均存活,2例发生远端皮缘表面坏死,换药治疗后治愈,术后随访6个月,无皮瓣挛缩患者。结论前臂外侧桡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皮面存活率高,修复效果满意,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桡动脉穿支 皮瓣 手部软组织损伤 组织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周围神经营养皮瓣修复在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中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接诊的66例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行皮瓣修复,实验组33例行周围神经营养皮瓣修复,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皮瓣成活率为100%(33/33);对照组皮瓣成活率为90.91%(30/33);成活皮瓣中质地较差的实验组仅1例,对照组有6例;成活率及质地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周围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大大提高了皮瓣成活率,且皮瓣质地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周围神经营养 皮瓣修复 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