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颅脑外伤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6月~2011年2月间在我院救治的80例重症颅脑外伤行气管切开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方法。结果本组80例患者中,治愈51例,恢复良好27例,2例置管后并发脑疝死亡,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感染。结论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尽早采取气管切开支持呼吸,充分的术前准备和护理,密切的术中配合及术后细致的病情观察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改善患者的预后。

  • 标签: 重症颅脑外伤 气管切开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总结1995年1月至1998年12月间护理65例老年颅脑外伤患者的体会。方法:针对老年脑外伤患者的病情特点提出护理问题一制定护理计划,实施整体护理。结果:患者的病情得以及时观察和控制,并发症明显减少,患者较顺利地进入康复阶段。结论:老年颅脑外伤有其特殊性,应针对其特点进行病情判断、分析。

  • 标签: 老年 颅脑外伤 患者 护理 病情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颅脑外伤术后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杭州市大江东医院于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314例,均行外科手术治疗,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感染组(n=29)与未感染组(n=285)。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颅脑外伤术后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结果颅脑外伤314例患者,发生术后医院感染29例(9.24%)。经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性别、合并高血压和受伤类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感染组年龄>60岁比例(15.91%)高于未感染组(4.40%),合并糖尿病比例(26.23%)高于未感染组(8.50%),术前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8分比例(15.75%)高于未感染组(4.81%),手术时间>10 d比例(14.09%)高于未感染组(4.85%),侵袭性操作比例(19.49%)高于未感染组(3.06%),脑脊液漏比例(19.15%)高于未感染组(5.00%),脑室外引流比例(25.00%)高于未感染组(4.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2.099、11.706、10.789、5.954、7.984、23.720、15.728、29.726,均P<0.05)。将上述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合并糖尿病、术前GCS评分<8分、手术时间>3 h、住院时间>10 d、侵袭性操作、脑脊液漏和脑室外引流为影响术后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结论颅脑外伤术后医院感染受多因素影响,其中年龄、糖尿病、术前GCS评分、手术时长、住院日程、侵袭性操作、脑脊液漏和脑室外引流为其危险因素。

  • 标签: 颅脑外伤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炎症因子 并发症 外科手术 logistic模型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接收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42例,对其进行CT等检查,并联合各科室医师对其进行病情分析,制定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急救方法和并发症的预治,然后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42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中,行手术治疗的有30例,非手术治疗的有12例;其中治愈的有24例,残疾的有8例,死亡的有10例,治愈率为57.14%。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及时进行病情诊断,并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同时注重并发症的预治情况,可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手术治疗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颅脑损伤致脑疝的临床救治经验,探讨重型颅脑损伤致脑疝的临床特点及救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0例外伤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救治资料。结果根据格拉斯哥分级(GOS)评分,30例颅脑损伤的患者中,恢复良好者(无明显功能障碍)15例、中残(有一定程度的器官功能障碍)5例、重残(生活不能自理)4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3例。主要死亡原因为严重并发症及脑损伤和继发脑功能严重衰竭;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感染、消化道出血、水电解质失衡、脑积水等。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病情急重、变化快、并发症多、病死率高1。

  • 标签: 颅脑外伤 脑疝 临床救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颅脑外伤后并发肺部感染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本组病例选择我院自2012年12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34例颅脑外伤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数字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17例与对照组1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护士对患者病情进行综合评估的基础上,加强对可能存在的引发感染的高危因素进行分析,制定综合护理干预。结果本组患者给予对症护理后,无死亡病例。对生命体征及感染阳性率进行对比观察,观察组患者生命体征改善情况、痰培养阳性率及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对患者病情进行综合评估的基础上,加强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明显降低患者感染率。

  • 标签: 颅脑外伤 肺部感染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使用临床护理路径对颅脑外伤手术患者的治疗配合效果、对疾病控制的情况及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300例颅脑外伤手术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护理方式为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与临床护理路径相结合,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分别记录两组不同方式治疗后,患者有关活动度的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Matta功能优良率为90.0%,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发现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的研究组患者,颅内血肿+水肿体积改善令人满意,平均住院(8.72±0.95)d,临床治愈时间(13.83±0.62)w,临床效果均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颅脑外伤手术患者的护理中,效果更佳,是一种令人满意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患者的相关指标,具备临床实用性。

  • 标签: 颅脑外伤 临床护理路径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急性颅脑外伤手术的麻醉经验。方法23例病人采用全麻气管内插管、静吸复合麻醉,用硫喷妥钠3-4mg/kg,利多卡因1-1.5mg/kg及琥珀胆碱1-1.5mg/kg快速诱导插管。病情危重、心功能较差者,用γ-OH30-50mg/kg、安定0.2~0.4mg/kg及琥珀胆碱,禁用硫喷妥钠。诱导时避免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挣扎、呛咳。麻醉维持2%普鲁卡因250ml+琥珀胆碱200mg+芬太尼0.2mg,术中酌情间断静注氟芬合剂或硫喷妥钠,术中出现急性脑水肿时,首先排除可能的诱因如高碳酸血症、低氧血症、高血压和静脉回流受阻,给予过度通气和利尿等处理,部分病例予硫喷妥钠缓注。结果全组病人麻醉效果满意。

  • 标签: 颅脑伤 手术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颅脑外伤患者实施有效的急救,提高成功率,减低并发症发生率,寻求更为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法。方法接诊后,护士运用娴熟的专业技能以及急救护理方面的专业知识,配合好医生运用科学的抢救措施对病人实施急救,对患者病情密切观察,对患者、家属实际心理需求予以关注。结果本研究共120例患者,医护人员运用科学有效的措施进行抢救,病人脱离生命危险,经急诊抢救实际存活率为95.83%。结论科学及时的护理对于颅脑外伤患者的急救具有重要的意义。护理人员实施急救时措施得当、熟练程度较高对于提升抢救实际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死亡率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颅脑外伤 护理 急诊抢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院前急救对危重颅脑外伤病例后续治疗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度134例中重度颅脑外伤的院前救治情况。结果在134例中重度颅脑外伤病例中,男性94人,女性40人,男女比例约2.351,年龄在18岁以下6例,占4.48%,20~60岁80例,占59.70%,60岁以上48例,占35.82%,平均年龄56±10岁,车祸伤97人,约占72.39%,坠落伤12例,约占8.95%,其他一般外伤25例,约占18.66%。转送入院后经中山医院青浦分院进一步诊治,98例(73.13%)好转出院,均为伤后1小时内转送入院;17例(12.69%)死亡及19例(14.18%)自动出院或转院病例中有21例受伤后超过1小时呼叫救护车送达医院。结论早期的院前干预,给与及时规范的专业急救处置以及快速转送对颅脑外伤后续治疗及康复,减少伤残率,降低死亡率有一定重要意义。

  • 标签: 颅脑外伤 早期 院前急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于颅脑损伤的患者采用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7年3月进入我院治疗的颅脑外伤患者50例,利用手术方法治疗患者的疾病,观察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后的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治疗结束后要求患者填写调查问卷,对治疗做出评价,经过数据统计发现治疗显效的患者例数为36例,治疗有效例数为13例,无效的人数为1例,总有效率为98%。结论采用是手术疗法治疗患者颅内外伤能够提高患者疾病的治愈率,患者术后康复较好,治疗有效率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手术治疗 颅脑外伤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实施紧急手术的治疗方法以及救治经验。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诊治的84例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对所选的84例进行手术的患者进行分析,52例存活,占61.9%;其中20例恢复良好,占23.8%,16例中度残疾,占19.0%,16例为重度残疾,占38.2%,死亡的患者对其原因进行分析主要是严重多出脑挫裂伤、巨大颅内血肿、受伤后至手术时间长及弥漫性脑肿胀。结论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入院后应立即进行气管插管术,依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开颅手术治疗,清除血肿及标准大骨瓣减压,能够明显提升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预后。

  • 标签: 特重型颅脑外伤 紧急手术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急救以及护理效果。方法2组患者分别进行快捷护理路径以及常规护理,观察2组患者的基本情况以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评估情况。结果使用快捷护理路径患者急救时间为25.19±4.08min,住院时间为19.19±5.64min,治疗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评分为8.34±2.51;使用快捷护理路径患者急救时间为46.13±5.77min,住院时间为26.31±6.64min,治疗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评分为12.89±3.97。使用快捷护理路径患者住院死亡率为6.10%,急救费用为228.79±29.15元;使用快捷护理路径患者住院死亡率为10.98%,急救费用为394.28±55.16元。结论快捷护理路径可以帮助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提高急救效率,患者预后得到有效改善,也可以减轻患者的家庭负担,是一种高效、经济的护理方式。

  • 标签: 急性 重症颅脑外伤 急救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型颅脑外伤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截取时间为2016年2月至2017年8月。按照患者入院日期的单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中包含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额骨瓣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与死亡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且能提高患者的存活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康复,是一种相对理想的治疗方案,值得推广和运用。

  • 标签: 重型颅脑外伤 手术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救护理措施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10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80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急救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感染发生情况以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采取急救护理措施有利于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重症颅脑外伤 急救护理 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