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奥关拉唑四联根除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以12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观察组给予以奥关拉唑为主并联合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及果胶铋四联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以雷尼替丁为主的四联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溃疡愈合时间、Hp根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95.31%,平均溃疡愈合时间为(7.69±3.18)天,Hp根除率为96.88%,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9%;对照组治愈率为81.25%,平均溃疡愈合时间为(13.58±4.62)天,Hp根除率为84.38%,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94%。观察组的治愈率和Hp根除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平均溃疡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奥美拉唑为主的四联疗法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具有显著的效果,能够根除Hp,促进溃疡愈合,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奥美拉唑 四联疗法 HP阳性 消化性溃疡 药物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两例霍乱菌株通过多种试验方法进行复核,探讨一种适用于基层的快速复核方法和步骤。方法采用镜检、血清学实验、胶体金快速检测卡、培养分纯和PCR方法进行复核,比较探讨几种方法的优缺点。结果两例送检的霍乱菌株均为阴性。结论胶体金快速检测卡阳性结果可采用动力试验、制动试验、革兰氏染色进行快速复核。

  • 标签: 霍乱弧菌 胶体金实验 复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联合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89例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给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联合方案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89例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愈合56例(62.92%),显效18例(20.22%),有效10例(11.24%),无效5例(5.62%)。其中发生不良反应8例。治疗有效率94.38%。结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联合方案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治愈率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高,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基层医院广泛推广。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消化性溃疡 克拉维酸钾 阿莫西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硫脲类和咪唑类药物致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阳性血管炎(ANCA)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这类疾病的认识。方法2006年7月~2011年7月我院门诊或住院的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共120例,男性25例,女性95例,平均年龄36.65岁。排除能引起ANCA阳性的其他疾病。按用药情况分四组一组为初发未治组,共15例。一组为服用硫脲类(丙基硫氧嘧啶PTU)组,共40例,一组为服用咪唑类(他巴唑即甲巯咪唑MMI)组,共40例,一组为混合用药组(指曾先后使用过PTU和MMI),共25例。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患者血清,对ANCA和抗核抗体(ANA)IIF检测为阳性的患者,进一步应用ELISA法检测7种ANCA靶抗原,即髓过氧化物酶(MPO)、蛋白酶3(PR3)。结果未治疗组IIF阳性者占0%;PTU组IIF阳性者占13%,均为IIF-ANCA阳性,其中2例MPO阳性;MMI组中IIF阳性者占3%,为IIF-ANCA阳性,无MPO阳性;混合组中IIF阳性者占16%,均为IIF-ANCA阳性,其中2例MPO阳性。所有患者ANA、PR3均阴性。P-ANCA比较情况PTU组和初发未治组比,Χ2=4.314,P=0.038,有统计学差异。MMI组和初发未治组比,Χ2=0.466,P=0.495,无统计学差异。混合组和初发未治组比,Χ2=5.402,P=0.020,有统计学差异。PTU组和MMI组比,Χ2=6.355,P=0.012,有统计学差异。10例ANCA阳性患者其中5例有临床症状,且均较轻。这5例患者胸片肾功能均正常。余5例患者无任何临床表现和化验异常。当ANCA结果出来后停用PTU,改用MMI替代。10例患者中有8例随访l年,7例ANCA转阴,1例仍阳性。3例血尿消失,1例关节痛、肌痛、听力下降好转。根据诊断标准,这3例可确诊为PTU致ANCA相关性血管炎。结论PTU与甲亢患者出现ANCA阳性相关,并导致其中的一部分患者出现血管炎临床表现。MMI一般不会导致ANCA阳性,故对于因服用PTU出现ANCA以相关性血管炎的患者可用MMI替代。

  • 标签: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血管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曲妥珠单抗联合贝伐单抗治疗Her-2阳性的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88例分为对照组(曲妥珠单抗组)43例,治疗组(曲妥珠单抗联合贝伐单抗组)45例。结果与对照组比,治疗组治疗时间、部分缓解和稳定期≥6mo的中位数无显著差异;部分缓解病例显著增高,病情进展例数显著减少,总有效率和临床获益率显著提高。2个组别的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P>0.05)。

  • 标签: 贝伐单抗 曲妥珠单 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辽源市中小学生HBV感染状况,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对本市39544名中小学生HBV感染情况进行检测调查;结果该人群HBsAg阳性率为0.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结论高中组HBsAg携带率显著高于初中组,初中组HBsAg携带率显著高于小学组,差异显著。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雷贝拉唑钠肠溶片联合抗生素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胃溃疡患者的Hp根除率。方法将Hp阳性的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3例,雷贝拉唑20mg,每日晨服,治疗2周,羟氨苄青霉素1g,克拉霉素0.5g,每日2次,治疗1周;对照组68例,胶体次构橼酸铋480mg,羟氨苄青霉素1g,克拉霉素0.5g,每日2次,治疗1周。结果治疗组Hp根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Hp活动期溃疡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患者共129例Hp根除,134例溃疡愈合,6例发生副作用。结论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早期联合使用抗生素治疗胃溃疡能显著根除Hp,提高溃疡愈合率。

  • 标签: 雷贝拉唑钠肠溶片 幽门螺杆菌阳性 胃溃疡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雷贝拉唑+枸橼酸铋钾+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组成的四联疗法对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114例HP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7例,采用雷贝拉唑+枸橼酸铋钾+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组成的四联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组成的三联疗法治疗。2组患者均于治疗后四周复查胃镜,观察十二指肠溃疡的愈合及HP根除率。结果治疗组溃疡愈合率98.25%,HP根除率94.74%,对照组溃疡愈合率91.23%,HP根除率80.70%。结论雷贝拉唑+枸橼酸铋钾四联短程治疗Hp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其愈合率、Hp根除率较高,副作用不大.是目前较理想的治疗方案之一。

  • 标签: 雷贝拉唑 枸橼酸铋钾 左氧氟沙星 十二指肠溃疡 幽门螺杆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序贯疗法、标准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以供临床工作参考借鉴。方法将我院2009年3月~2011年10月收治的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108例随机分为两组。I组(序贯组)患者给予序贯疗法治疗,II组(标准组)患者给予标准三联疗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清除率、溃疡愈合情况及症状积分的改善情况。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序贯组患者54例,幽门螺杆菌清除有47例,溃疡愈合45例,症状积分为(14.03±1.85)分;标准组患者54例,幽门螺杆菌清除34例,溃疡愈合35例,症状积分(15.26±3.02)分。序贯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清除率更高,其溃疡愈合率更高,与对照组患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序贯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能够更好地清除幽门螺杆菌,促进溃疡早期愈合,值得在临床工作中使用。

  • 标签: 序贯疗法 标准三联疗法 幽门螺杆菌阳性 十二指肠溃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患者根除率提高及认识疾病相关知识的程度的临床意义。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门诊所有行14C呼吸试验结果阳性的765例患者进行调查。根据患者健康教育知识需求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对比健康教育后知识的掌握和疾病的根除率。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兰索拉唑、克拉霉素、甲硝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病的效果。方法对51例确诊为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利用兰索拉唑、克拉霉素、甲硝唑三联疗法进行治疗,观察溃疡愈合情况及Hp根除情况。结果本疗法对溃疡的总有效率为92.16%,Hp根除率为88.24%。结论兰索拉唑、克拉霉素、甲硝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溃疡具有药物剂量小、Hp根除率、溃疡愈合迅速、疗程短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消化性溃疡 幽门螺杆菌 兰索拉唑 克拉霉素 甲硝唑
  • 简介:目的:探讨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表达白细胞介素17(IL-17)的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纳入对屋尘螨过敏的哮喘患者27例作为研究对象,健康志愿者25名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IL-17Treg/Treg的百分比,及其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结果:间歇一轻度哮喘组m=16)、中重度哮喘组m:11)、正常对照组(n=25)IL-17Treg/Treg百分比分别为(7.51±2.90)%、(19.13±9.80)%、(45.30±2.23)%,间歇.轻度哮喘组与正常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4).中重度哮喘组与正常对照组及间歇.轻度哮喘组之间有明显统计学差异(分别P〈0.001、P〈0.01)。IL-1TTreg/Treg百分比与FEV,%呈显著负相关(r=-O.465,P〈O.01)。结论:过敏性哮喘患者外周血中Treg细胞可分泌IL-17,IL-1711reg细胞可能为Treg细胞向Thl7细胞转化的中间态,IL-17CFreg细胞可能在炎症反应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从而影响了哮喘患者的病情。

  • 标签: 过敏性哮喘 调节性T细胞 白细胞介素17 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和耐氟喹诺酮类铜绿假单胞菌的高分离率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与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过度使用有关。本文作者等研究了减少氟喹诺酮类药物使用与MRSA和氟喹诺酮类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率的相关性。本研究共分为3个时段:干预前期(2000年1月-2005年8月),干预期(2005年9月-2006年3月)和干预后期(2006年3月2010年3月)。采用分段回归分析方法评估控制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用量与细菌耐药性之间的关系。

  • 标签: 耐氟喹诺酮类 铜绿假单胞菌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药物使用 分离率 氟喹诺酮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