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针对临床脑梗死患者使用改良型急诊护理流程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7月期间本院共计收治的80名脑梗死患者,利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平均分成实验观察组和常规对照组,每组40人。实验观察组中开展改良后的急诊护理流程,常规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在完成干预之后,实验观察组中的临床结局和症状好转的比率显著的优于常规对照组,两组间差易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针对脑梗死患者使用改良型急诊护理流程能够起到极为有效的干预效果,可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改善其临床结局,促进治疗效果的提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急诊护理流程 改良 脑梗死 效果
  • 简介:目的分析血糖和总胆固醇(TC)水平对肝衰竭(LF)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LF患者,根据入院时基线TC水平将患者分为TC≤1.0mmol/L组(n=8)、1.0mmol/L〈TC≤2.0mmol/L组(n=49)和TC〉2.0mmol/L组(n=49);排除10例糖尿病患者后,将96例LF患者分为血糖正常组(n=60)、高血糖组(n=12)和低血糖组(n=24);分别比较基线时患者血糖及TC的状态与其生存率的相关性.同时动态监测81例基线TC〉1.0mmol/L的患者住院期间TC的动态变化,分析其与LF预后的关系.结果106例LF患者的病因以慢性HBV感染为主,占66.0%;慢性肝衰竭(CLF)占46.2%;基线低血糖患者生存率为41.7%,显著低于血糖正常患者的71.7%(P〈0.01);血清TC≤1.0mmol/L组、1.0mmol/L〈TC≤2.0mmol/L组和TC〉2.0mmol/L患者生存率分别为12.5%、51.0%和75.5%,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基线TC越低,生存率越低(P均〈0.05);住院期间TC较基线呈下降趋势的35例患者生存率为28.6%,显著低于呈上升趋势的46例患者的93.5%(P〈0.05).结论LF患者出现血糖降低、TC≤2.0mmol/L以及在住院期间TC较基线呈下降趋势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特别是基线TC≤1.0mmol/L的患者预后极差.

  • 标签: 肝衰竭 血糖 总胆固醇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路径护理方案对高血脂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将本院于2014年5月~2017年8月接收的68例高血脂患者纳为本次研究对象,并根据临床护理方案的差异性将其分别分为两组(参照组与观察组)进行区别性护理。予以参照组患者常规性护理,并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临床路径护理方案。而后由参与本次研究的工作人员比较两组患者的血脂改善情况以及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后在血脂改善情况及临床护理满意度的相关数据中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参照组均优于观察组,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总满意度为97.06%,参照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总满意度为76.47%。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高血脂患者实施临床路径护理方案,不仅能够显著改善其血脂水平,同时还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其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高血脂 临床路径 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血清LDH及BNP联合检测对妊娠子痫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妊娠子痫孕妇,进行LDH和BNP的检测,分析孕妇妊娠结局情况。结果产后大出血在LDH和BNP联合检测异常组的发生率高于LDH和BNP联合检测水平正常的孕妇。结论联合检测LDH和BNP对于孕妇妊娠的不良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 标签: LDH BN 妊娠子痫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神经肌电图对特发性面瘫治疗及预后评估的重要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2108年6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90例特发性面瘫患者临床资料,对患者患侧和健侧进行神经电图(ENG)和肌电图(EMG)检测,分别对比健侧与患侧面神经检测结果。结果患者患侧面神经运动传导潜伏期延长、M波波幅降低,与自身健侧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据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轻度27例,中度46例,中重度9例,重度8例;治疗3个月,轻度患者治愈率为100%,中度患者治愈率为86.95%,中重度患者治愈率为55.56%,重度患者治愈率为25.0%。结论神经肌电图对特发性面瘫临床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价值,可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值得临床予以重视。

  • 标签: 神经肌电图 特发性面瘫 预后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优质护理对脑血栓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分析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自我院收治的68例脑血栓患者,分为参照组与研讨组,每组各34例患者,分别采取常规护理与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及预后评价。结果研讨组患者护理效果及预后评价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通过对脑血栓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干预后,能有效改善脑血栓患者护理效果及预后评价,有利于促进护患关系,应用效果理想。

  • 标签: 优质护理 脑血栓 预后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将手术室整体护理应用于手术患儿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月至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需行手术治疗的儿科病患112例,将其按照接受护理方式的不同分成传统组以及整体组,分别接受手术室传统护理模式以及整体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整体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4.44%,明显高于传统组的79.31%,且整体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将手术室整体护理应用于儿科患者的手术中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不仅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减轻患者的痛苦,也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手术室 整体护理 预后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血压脑出血早期血压管理对患者预后效果的影响。方法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0例,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额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试验组采用早期血压管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肿体积,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血肿体积和神经功能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血肿体积有所增加但与治疗前无显著差异,对照组治疗后血肿体积明显增加且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改善,但试验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实施早期血压管理能有效降低患者的出血量,促使患者神经功能改善,临床价值较高。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早期血压管理 预后效果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患病的特征和发病因素,分析预后信息和影响其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份到2017年12月份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200例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相关信息、预后和危险因素。结果预后良好组住院、发热、惊厥和意识障碍时间均低于预后不良组,其中发热、惊厥和意识障碍时间3类因素在两组患者对比有统计意义(P<0.05);脑电图异常和头颅MRI异常百分比对比分析显示,与预后不良组相比预后良好组较低,这两类因素各自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显示,患者的发热、惊厥、和意识障碍时间、脑电图异常和头颅MRI异常这5类因素均是影响重症病毒性脑炎发生的关键危险因素。结论多项因素(如惊厥、意识障碍时间、脑电图异常和头颅MRI等)可诱发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发生,应积极预防,防治结合,早发现早治疗。

  • 标签: 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 临床特点 预后 危险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宫颈癌年轻(≤35岁)患者临床特征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于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妇科收治的157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其年龄,分别纳入≤35岁组(n=82)及〉35岁组(n=75)。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对2组宫颈癌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及宫颈癌相关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比较。对≤35岁组患者随访5年,采用存活和死亡作为其预后判断指标,对可能影响宫颈癌年轻患者预后的16项因素,包括患者年龄、文化程度、居住地、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初次性生活年龄、生育次数、肿瘤直径、肿瘤病理类型、肿瘤病理分级、宫颈间质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肿瘤宫旁转移、脉管浸润、治疗方式、肿瘤复发及宫颈癌家族史,进行单因素分析。结合已有研究结果及临床经验,对单因素分析结果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宫颈癌年轻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的要求。结果(1)≤35岁组宫颈癌患者初次性生活年龄[(21.1±2.6)岁]小于〉35岁组[(22.9±2.1)岁];HPV感染率,接触性出血、腺癌、肿瘤宫旁转移及脉管浸润发生率(92.7%、78.0%、19.5%、56.1%、37.8%)均高于〉35岁组(77.3%、45.3%、6.7%、36.0%、21.3%),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745,χ2=7.381、17.775、5.888、6.360、5.067;均为P〈0.05)。(2)采用存活和死亡作为其预后判断指标,对可能影响宫颈癌年轻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的结果显示,患者年龄、初次性生活年龄、生育次数、肿瘤直径、肿瘤病理类型、肿瘤病理分级、宫颈间质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肿瘤宫旁转移、肿瘤脉管浸润、治疗方式、肿瘤复发及宫颈癌家族史共计13项因素,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21、

  • 标签: 宫颈肿瘤 预后 危险因素 女(雌)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患有慢性盆腔炎的患者,其临床治疗预后情况。方法选择97例患有慢性盆腔炎的患者进行研究,分为两组进行比较,其中一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西药抗生素进行治疗,另一组则采用中药内服外治的方式进行治疗。结果采用中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比西医治疗的对照组高,有效率高出10.26%,同时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者患者也比对照组患者少6.39%,p<0.05。结论。中药内服外治的治疗效果比单纯的西药治疗效果高,可有效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慢性盆腔炎 中药治疗 西医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脑电图在病毒性脑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6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接诊的病毒性脑炎病患70例,将之以随机数表法分成A组和B组(n=35)。对A组实行动态24h脑电图监测,而B组则应用脑电图进行常规监测。分析两组的监测结果,并对各组的异常率作出比较。结果A组的异常率为91.43%,比B组的65.71%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A组中监测结果提示正常的3例患者,无1例发生后遗症和死亡,并且,患者脑电图异常的情况和预后基本一致。B组12例正常病患中4例发生后遗症。结论利用动态24h脑电图对病毒性脑炎病患进行监测,可获得较为准确的监测结果,能够为患者病情的诊断和预后判断提供重要指导。

  • 标签: 病毒性脑炎 预后 脑电图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颅脑外伤合并脑梗塞的诊断、治疗方法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5例颅脑外伤合并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随访记录。结果在受伤的6个月之后对本次研究中的25例颅脑外伤性脑梗塞患者按照GOS标准评分,因创伤失血性休克死亡2例,重残1例,中残7例,恢复良好15例。结论早期预防和诊断,及时发现颅脑外伤后并发脑梗塞,并给予积极有效的早期个体化综合性治疗能有效降低致死率和致残率。

  • 标签: 颅脑损伤 脑梗塞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发生的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预后将其分为治愈组、复发组和拔管/死亡组。采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184例腹膜透析患者共发生312例次细菌性腹膜炎,其中革兰阳性菌感染144例次,阴性菌83例次,多种微生物感染19例次,培养阴性66例次。与治愈组相比,革兰阴性菌在复发组和拔管/死亡组比例均较高(P〈0.01)。与治愈组和复发组相比,拔管/死亡组血清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较低(P〈0.01),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水平较高(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RP水平的升高是影响腹膜炎患者复发、再发、重现和拔管、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全身炎症反应状态是影响腹膜炎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 标签: 腹膜透析 腹膜炎 预后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开放性眼外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以及应对的护理措施。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开放性眼外伤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并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应对护理措施干预。结果眼球钝挫伤、眼异物伤患者预后良好率明显高于预后不良率(P<0.05);就诊时间越早,患者预后良好率明显高于不良率(P<0.05);年龄越轻患者预后率越高(P<0.05)。结论影响开放性眼外伤患者的预后因素有致伤性质、就诊时间和患者发病年龄,加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疗效。

  • 标签: 开放性眼外伤 预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前检查对晚期妊娠胎盘早剥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行产前胎盘早剥检查的754例孕产妇,所有孕产妇均行妇科及实验室和超声检查两种检查方式,对所有产妇进行随访,比较两种方式胎盘早剥的诊断准确率,健康孕产妇与胎盘早剥孕产妇母婴的预后。结果超声诊断胎盘早剥准确率75.00%,显著高于妇科检查及实验室检查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盘早剥产妇不良预后发生率50%,明显高于正常胎盘产妇9.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盘早剥新生儿不良预后发生率75.00%,显著高于正常胎盘新生儿22.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产前超声检查可以显著提高妊娠晚期孕产妇胎盘早剥的诊断准确率,胎盘早剥对孕产妇和新生儿的预后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应加强产前检查,降低母婴不良预后的发生率。

  • 标签: 晚期妊娠 胎盘早剥 产前检查 母婴预后